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公鏈的tps

區塊鏈公鏈的tps

發布時間: 2023-02-21 15:04:19

區塊鏈中的公鏈是什麼

公鏈也稱「公有鏈」,即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進入到系統中讀取數據、發送可確認交易、競爭記賬的區塊鏈。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因為沒有任何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數據的讀寫。而從應用上說,區塊鏈公有鏈則主要包括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大多數山寨幣以及智能合約,其中區塊鏈公有鏈的始祖則為比特幣區塊鏈,具有以下特點:

1、代碼開源

代碼上傳到github,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下載得到完整的區塊鏈數據,接受大眾的考驗。

2、完全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節點,每一個節點都是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區塊鏈的計算,任何節點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任何人都可讀取的、且能發送交易,而且交易能夠在區塊鏈上得到有效的確認,任何人都可參與其中共識過程。共識過程決定某個區塊可以添加到區塊鏈中,以及確切的當前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經濟獎勵,和在共識過程中所作的貢獻成正比。這些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3、開發去中心化應用

程序開發者通過此公鏈,可以很方便地開發出去中心化應用。公有鏈可以保護用戶權益免受程序開發者的影響。

② 區塊鏈的TPS

眾所周知,比特幣每秒只能進行大約7筆交易,以太坊稍微好一些,也就10-20筆。作為一個支付系統,這是遠遠遠遠不夠的,經常也有人拿這點來說事,認為區塊鏈效率低雲雲。

其實現在有很多的方案在試圖解決TPS的問題,比如說fabric可以到數千的TPS,石墨烯系列可以到上萬的TPS,比特幣和以太坊的Off-chain方案理論上支持無限的TPS。那麼是不是說這些新的技術才是區塊鏈的未來呢?這個問題總是很難回答,要說一大堆共識,分布式,安全之類的事情。

過年期間看了BM的一個訪談,他提到了VB的一個理論,Scalability,Decentralization和Security在區塊鏈中不能兼顧,類似於分布式系統裡面的CAP理論。

我發現這個理論用來解釋區塊鏈技術真是簡單粗暴而有效。

比如說:聯盟鏈通過准入機制,控制了驗證節點的數量,通過犧牲Decentralization提升了Scalability;石墨烯系列的DPOS,RippleNet的共識也是同理;比特幣通過提高每個區塊的容量,也可以達到擴容的目的,但結果是對礦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自然的准入門檻,實際上也是犧牲了Decentralization;比特幣和以太坊挖礦難度都可以調整,降低挖礦難度實際上也可以提升Scalability,但付出的代價是抗攻擊能力下降了,犧牲的是Security。

但這個理論放在off-chain類型的方案上就失效了,比如說閃電網路(雷電網路),以太坊的plasma還有R3 Corda(這個比較特殊,直接把鏈都省了)。對off-chain方案原理感興趣的童鞋移步這里, http://www.8btc.com/ln-rn-corda 。大致方案就是交易雙方鎖定準備金,把海量的交易打包以後上鏈,鏈上只保存交易的最終結果。通過智能合約和線下的多重簽名機制,作弊方將會被罰沒准備金。

Off-chain方案看上去很完美,保證Decentralization和Security,同時無限擴展。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以閃電網路為例(事實上plasma我還沒完全理解😅),至少它有下面幾個缺點:

1.閃電網路中鎖定的比特幣只能用在閃電網路中,只有交易通道關閉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鏈上承認的貨幣,這在理論上會出現類似銀行擠兌的情況。如果大家對閃電網路失去信心,集中關閉通道,會拖垮比特幣網路。但,這個似乎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只要閃電網路沒有爆出什麼漏洞,比如說簽名演算法被攻破之類的。

2.交易是在鏈外執行,鏈上無法驗證提交的交易是否最新版本,雖然腳本保證了提交舊版本交易的攻擊者有被罰沒准備金的風險,但前提是要防禦者監控網路並提交更新版本交易的證據。也就是說從原來比特幣的被動防禦(私鑰不丟失就能保證資金安全)轉變成主動防禦。從這個角度看也算是降低了Security吧。這個主動防禦的操作交給用戶也不太現實,最終必然會衍生出一些服務公司,代替用戶保存鏈外交易憑證,並防止作弊。某種意義上面又從「去中介化的信任」轉變為需要信任中介了。這個角度看,似乎也是犧牲了Decentralization。

3.閃電網路中只有保存最終的資金狀態保存,中間的交易細節全部被忽略,支持者認為是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反對者認為是損失了交易數據。

4.因為通道需要准備金維持,不可能任意兩個用戶間都存在交易通道,用戶之間轉賬可以通過中轉的方法,最終很可能會有大資金形成中心化的中轉節點。

③ 貝克鏈的12萬TPS是真的全球最快公鏈了嗎

是真的,根據Bitconch貝克鏈官方宣布,他們2018年10月3日像全球公布了MVP測試結果,12萬TPS,是目前同等條件下全球已知的最快速度的公鏈了。
而且最近被世界公鑰之父、圖靈獎得主Diffie看中,他們也在孵化Biteconch貝克鏈,可以說這在行業內是絕無僅有了。他們首創的POR共識也很不錯,給區塊鏈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④ 比特幣———一個幣值8萬多元人民幣

接觸過數字貨幣的人對比特幣都不陌生,它是數字貨幣的祖宗,如果你在2010年的時候用三美元買1萬個比特幣留到現在,那麼現在你的身價是8億多人民幣,是不是不可思議

區塊鏈技術被稱為是繼,蒸汽機,電,互聯網,之後的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什麼呢?

是區塊鏈技術,那麼區塊鏈技術又是什麼呢,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你去招商銀行存錢,存了100萬,有一天招商銀行的銀行系統被黑客攻擊了,並且把你的賬戶的錢轉走了50萬,你的存款單也丟了,這時候銀行不想把你丟了的錢補給你,你是不是要抓狂。區塊鏈就是有無數的存儲系統,而且裡面都存有相同的內容,沒有人可以修改已經生產的賬單,就像以前只有一個賬本,但是用了區塊鏈之後就有無數的記賬賬本,而且分布在各個地方。更專業一點說,區塊鏈技術是由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和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來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但是現在是數字貨幣泛濫的年代,各種新的數字貨幣發行進行洗錢跑路,最後一地雞毛,對於目前國家提倡的區塊鏈技術和企業鏈改如果落到實地,這樣的數字貨幣還是可以持有的,我們知道只有大公司才能上市,但是所以公司都能上鏈

如果你對某個數字貨幣非常了解,並且知道它的運營情況,有沒有落地到實地幫助公司進行鏈改,技術支撐等,不然盡量不要去買。

回到BTC,BTC公鏈被稱為區塊鏈的1.0時代,採用的是POW共識機制,也就是工作量證明,你獲得多少貨幣,取決於你挖礦貢獻的有效工作,電腦性能越好,分給你的礦就越多,POW機制解決了拜占庭將軍問題,就是在互相不信任的情況下,只要多少人都信任,那麼就能保證系統的正確運作,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處理交易的速度太慢,礦工們需要不斷的通過計算來碰撞哈希值,這是勞民傷財且效率低下的。TPS系統吞吐量(用戶並發量)7筆/秒。ETH這條公鏈被稱為區塊鏈的2.0時代,ETH提出了新的共識機制POW+POS(權益證明)簡單來說就是你持有的幣越多,你的權益就越高,因為你持有的幣越多,持有幣的時間越久,你的計算難度就會降低,挖礦會容易一些,TPS為21筆/秒。EOS被成為3.0的公鏈,DPOS共識機制(拜占庭容錯的委託權益證明)對於POS機制的加密貨幣,每個節點都可以創建區塊,並按照個人的持股比例獲得「利息」,出塊時間3秒,TPS為5000筆/秒。

一、從比特幣看區塊鏈技術

(一)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一種數字加密貨幣,由中本聰(SatoshiNakamoto)2009 年1 月25 日設計上線。比特幣的產生、發行和交易機制與傳統貨幣不同。傳統貨幣的產生、發行和交易依託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等中心化的二元模式;而比特幣的發行不需要中心化的金融中介,比特幣社區用戶可通過比特幣區塊鏈網路發行和管理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以黃金模式發行,人們形象地將該過程稱為「挖礦(Mining)」,並將所有提供計算力的節點稱為「礦工(Miner)」。目前,比特幣挖礦的發行方式使每位礦工都可以從中獲取6.25 個比特幣的收益。實際上,比特幣的發行過程是求解多重哈希值解方程(Hash Function)的過程。節點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過程,是通過計算機進行大量計算求出合理的哈希值來實現的。簡而言之,這個過程的主要目標是求解交易雙方的公鑰。每次求出的解都會作為下次計算的初始條件,節點在此基礎計算新結果。當一個節點解出一組之前未解出的哈希值時,系統向全網路發布,各節點查驗本地資料庫。如果各節點發現該解正確,並且資料庫中沒有此解記錄,將確認並記錄該解的合法性。當所有節點都確認並記錄完畢時,求出該解的節點便被獎勵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比特幣最底層的核心技術,區塊鏈技術來源於2014 年10 月大英圖書館的一次研討會。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金融應用,它以公開賬本的形式在全網記錄所有交易信息。隨著比特幣的普及和應用,區塊鏈技術日益受到金融 科技 界的關注。

(二)區塊鏈是弱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協議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份公共的分布式安全賬本,是一種開放式的價值傳遞協議。實際上,區塊鏈是一個由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構成的弱中心化的資料庫,任何發生在此區塊鏈網路上的交易,均會以約定的演算法記錄到區塊鏈系統上。所有節點都保存一份完整的數據備份,包含自該區塊鏈系統形成以來的所有交易記錄。區塊鏈由一個個區塊組成。區塊是區塊鏈的基本存儲單元,記錄了10 分鍾內各節點的全部交易信息。每一個數據區塊中包含一次交易信息,用於驗證信息的有效性,並為下一個區塊的生成做准備。區塊由三部分組成:本區塊的地址、交易單和前一個區塊的地址。當區塊鏈上一個節點發起一筆交易時,該節點需要將信息向其他節點進行公告。該節點用私鑰加密信息,從而可有效防止信息偽造。由於了解 歷史 交易信息,收到信息的節點利用備份信息能夠判斷交易是否真實。各節點驗證成功後,將最後一個區塊的地址與交易信息結合,形成一個新區塊,並打上時間戳(Timestamp)連接到區塊鏈上,完成交易的全過程。由於每個區塊都擁有前一個區塊的地址,人們可以通過後一區塊地址找到前一區塊,直至初始區塊。因此,區塊鏈就是由根據時間順序相連接的區塊構成的完整交易信息鏈條。

(三)區塊鏈的特點

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資料庫系統,具有弱中心化、不可篡改、包容性等特點。其中,弱中心化、不可篡改是區塊鏈技術區別於傳統技術的核心特徵。這兩個特徵使得由區塊鏈技術構建的系統能夠通過系統機制設置,實現「自信任」。

1. 弱中心化。區塊鏈系統的每個節點都保存著一份完整數據備份,能夠有效預防中央伺服器發生故障而導致的網路癱瘓和數據丟失,以及黑客對單個節點的惡意攻擊,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除非有人能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 的節點,否則對於單個節點的攻擊不能影響其他節點數據的內容。

2. 不可篡改。區塊鏈系統是一個公共的總賬本,系統全部數據都公開、透明地記錄在該賬本上。所有數據通過網路共識演算法記錄,每筆基於區塊鏈交易的新信息都會向全網發布,經各個節點逐一確認、保存後,將收到的交易信息形成新區塊,確保區塊鏈系統信息不可篡改、無法作假、可以追溯。同時,區塊鏈技術使用隨機散列演算法和時間戳技術,節點在驗證時會蓋上時間戳,提供交易時間證明,保證同筆交易的唯一性。如果要修改某個區塊的交易信息,必須要完成該區塊及之後區塊的所有信息。由於修改後會造成哈希值與原來的哈希值不同,無法通過其他節點確認,將使得修改無效,大大提高了篡改信息的難度。因此,區塊鏈技術可以為交易提供可靠的信用保證。其不可篡改的特性為解決合同沖突提供了有效方案,可以應用於存儲並公證永久性記錄和需要確保信息真實性的領域。如,財產所有權的公證。

3. 包容性。區塊鏈技術以演算法為基礎,摒棄了不同國家文化和經濟差異,使各國機構可以建立統一的信用體系。此外,區塊鏈技術是對外開源和共享的:任何進入區塊鏈的機構和個人,不僅能提交記錄,還能得到完整的系統 歷史 交易記錄,並對信息所有者確權;同時,由於區塊鏈系統運行於互聯網,符合要求的任何機構和個人都能以節點的方式加入該系統。

4.溯源,公開透明。

因為區塊鏈或者說是數字貨幣涉及的知識與比應用比較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關注,我會整理和發布更多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知識

⑤ CMT 是什麼

CMT 是 cyber miles token 的縮寫。查閱英漢詞典,cyber 的含義是電腦的、計算機的,引申為數字化的意思。miles 是英里,開車時說的50邁,這個邁就是借用英里表示50公里時速的意思。token有的譯成通證,大多數人叫它代幣。

數字化英里通證?一頭霧水。

話說在咱們中國,電商事業是如火如荼,淘寶、京東幾乎每個人都使用過,網上下單,物流傳送,快遞小哥會跨越「最後一公里」把物品送到你跟前。

電腦網路是從美國興起的,美國人民也用電商,如大名鼎鼎的亞馬遜,也不止是一家,有一個中國人創立的電商,也做到了市場前十的位置,叫做5miles 。 5miles公司的創立人叫盧亮,相對於其他電商「網紅」,似乎不那麼知名,其實盧亮的名頭也是非常亮的,1996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2005年獲得美國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盧亮先後做過博客網CTO,07年加入阿里後,負責過淘寶搜索、廣告以及第一版淘寶商城的技術工作,08年成為淘寶無線事業部第一任負責人,後來則加入蘭亭集勢擔任CTO,蘭亭集勢於201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外貿電商。

2014年盧亮在美國創立5miles,以5英里是汽車方便活動的半徑為聯想點,以C2C模式交易二手物品起家,公司成立第二年總交易額即超過30億美元,用戶數超過1200萬,5miles這個名字應該說是起的相當好。

盧亮認為,中國電商重運營,美國電商重產品,將兩者結合,用中國電商的方式在海外移動電商市場尋求突破則是5miles的思路。

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這是移動互聯時代繞不開的難題。目前的商業貿易中,有極大一部分都需要第三方機構作為信用中介來處理支付信息。而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依靠其特有的分布式數據存儲結構,具有不可篡改、交易自動執行等特性,也因此具備了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等核心優點。

區塊鏈的加入,可以使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直接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極大地減少交易摩擦,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不過,目前來說,區塊鏈的發展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大部分區塊鏈企業都押注在底層研發。目前所有行業都在嘗試做自己的區塊鏈,不僅是政府和銀行,還有零售、石油等等。但是,一下子完成對傳統基礎設施的顛覆,並非易事。所以,區塊鏈的應用落地顯得非常地困難和緩慢。

為此,5miles公司旗下創立了5xlab實驗室,近期正式推出了區塊鏈智能商業合約,就是Cyber Miles。

Cyber Miles定位為基於區塊鏈向中小型商戶提供服務,主要降低區塊鏈應用門檻,解決技術開發、商業重造的難題。博取各區塊鏈底層技術之所長,將智能合約工程化落地到各個商業需求環境中。目前的區塊鏈上每個公鏈都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約、EOS的TPS性能等,Cyber Miles把各個底層中能用的、優秀的特性拿過來,做成定製化的模塊應用層。以以太坊為例,它的重大改進是有智能合約,但是智能合約非常寬泛,可以形象地描述為「大而無當」,Cyber Miles希望把電商抽樣出來的東西進一步模塊化,模塊化之後使用起來相對比較簡化,改進效率和通用性之間的矛盾。

CMT就是Cyber Miles發行的通證,中文用戶依其漢語拼音簡拼昵稱為「草莓糖」。

盧亮博士的照片,是不是非常亮?

 

⑥ 盤古公鏈是什麼

盤古公鏈也稱「公有鏈」,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公有鏈
公有鏈一般會通過代幣機制(Token)來鼓勵參與者競爭記賬,來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從應用上說,區塊鏈公有鏈包括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大多數山寨幣以及智能合約,其中區塊鏈公有鏈的始祖是比特幣區塊鏈。>
公鏈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即如何在去中心化程度和高TPS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最典型的代表如Ethereum和EOS之爭。

⑦ 【區塊鏈】比原鏈推出的Bystack是什麼

在介紹Bystack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比原鏈,比原鏈是國產三大公鏈之一,簡稱Bytom,由 Byte + Atom 簡寫組成。Byte 位元組,含義為數字世界;Atom 原子,含義為物理世界;Bytom 意味著數字世界和原子世界間的橋梁。

原子世界不是科幻小說裡面所寫的原子世界,這里我們可理解為原子資產,即傳統物理世界對應物的權證、權益、股息、債券、情報資訊、預測信息、股票等金融衍生品。

比原鏈最大特點就在於,它是一個聚焦於資產領域的專用型區塊鏈平台,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

簡單來說,比原鏈的目的就是連通比特世界與原子世界,建造起一個多元化資產的登記、流通的去中心化網路。

用一句話來概括,也就是: 用於連通數字世界和原子世界,鏈接線上和線下,是一種多元資產的交互協議

Bystack 是比原鏈團隊首創的一主鏈多側鏈的BUTXO模型BaaS平台,也是比原今年最大的戰略和未來20年的拳頭產品。

長鋏(比原鏈創始人)曾說:Bystack是Bytom的商業解決方案。Bytom相當於裸發動機 Bystack是汽車。Bystack不是側鏈,而是包括主側鏈一體的BaaS平台,是Bytom+Vapor+其它組件。

1、Bystack的技術架構

Bystack是一個通用區塊鏈應用堆棧平台,繼承並實現了區塊鏈三層架構,分別由Bytom主鏈,Vapor側鏈,Blockcenter中台,及Bycoin、Byone、Bystore等接入組件組成。

依靠Bytom公有區塊鏈技術平台和Vapor側鏈技術,通過Federation作為主鏈與側鏈之間的交互協議,為價值傳輸提供了通道,給上層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Blockcenter 作為整個區塊鏈企業級服務平台核心系統,一方面擴展底層的主側鏈的能力,另一方面抽象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提供典型的應用開發框架,同時也提供維護,監控和升級的必要能力。

2、Bystack節點競選

Bystack側鏈節點競選包含四個角色:側鏈發起方、中繼節點、共識節點和投票委託人。

側鏈發起方: 是由比原鏈基金會發起比原鏈上的第一條側鏈;

中繼節點: 是由側鏈發起方指定,主要是保護側鏈上的資產安全,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這次沒有開放競選;

共識節點: 分為正式共識節點和備選共識節點,正式共識節點負責生產區塊;正式共識節點退出,備選共識節點中依照得票數量晉升共識節點;

投票委託人: 持有任何數量的BTM(持幣人)都是投票委託人,可以通過投票參與Bystack共識節點的選舉,並獲得分紅獎勵。

此次Bystack將招募10個正式共識節點和32個備選共識節點,正式節點每年抵押收益預計是10%-60%。節點運行的第一年,比原鏈基金會將拿出1000萬個BTM,作為正式節點(獎勵比例為60.98%)和備選節點(比例為39.02%)的出塊獎勵。

本次節點競選門檻是BTM持幣100萬,如果沒有100萬BTM持幣那麼有兩種參與方式:一是拉幾個朋友湊成100萬個BTM,然後參與節點競選;二是拿著自己當前持有的BTM給看好的節點投票,然後獲得分紅,分紅獎勵由節點自行設定。

7月5日開啟投票,到時比原會提供APP方便投票委託人參與,投票規則為一票一投,投票後 BTM會被鎖定,解鎖需要20天的時間,解鎖後可在繼續投票。

Bystack節點競選時間規劃如下:

Bystack節點招募計劃詳情,請點擊: https://www.8btc.com/article/421230

3、Bystack與IBM、微軟Azure與亞馬遜AWS的BaaS平台有何不同?

架構不同: 目前大部分的BaaS是基於聯盟鏈、私有鏈,也有基於以太坊的,不自主也不可控。Bystack是首個一主多側架構的BaaS,自主可控。單一公鏈、單一聯盟鏈方案都很難滿足具體商業需求。

比如,某些商業場景對交易不可逆轉性、數據不可篡改性的要求,聯盟鏈不可能做到。某些場景對交易速度、TPS有很高要求,以太坊等公鏈的企業版也無法做到。

落地場景不同: 其他BaaS目前落地的方向多為存證、公益、慈善、溯源等非主流商業領域,畢竟區塊鏈是對傳統商業邏輯和技術邏輯的顛覆,他們是互聯網的成功者,互聯網的成功就是區塊鏈的弊端。

比如,他們不可能做數據、計算或賬戶身份的去中心化。所以,傳統巨頭做區塊鏈存在一個自我顛覆的悖論問題。Bystack白皮書上雖然羅列了十幾個商業應用場景,但重心會放在一兩個具有千億市場潛力的場景。

⑧ 世貿元公鏈WTB,區塊鏈4.0時代的王者

說到世貿元公鏈WTB,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提到以太坊,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以太坊從發行到現在一直備受關注,任何信息都會牽動著人們的心。世貿元公鏈WTB發行與以太坊相似,都是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輸入特定演算法程序生成的虛擬數字貨幣。

世貿元公鏈WTB的起源

世貿元公鏈被簡稱為WTB,它是由新加坡世貿元公鏈基金會於2019年3月推出的。盡管面世不久,但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受到廣大幣圈們的一致歡迎,尤其是受到了各個行業以及機構的鼎力支持,一路走來漲勢喜人,有種萬花叢中我獨開的寓意。現在,世貿元公鏈WTB因其適於長期投資的特性被幣圈口口相傳,在幣圈廣受推崇。世貿元公鏈WTB被價值投資者們所青睞,用於避險投資,其價值相當於實物黃金,這些都似乎註定了世貿元公鏈WTB將會崛起成為,未來虛擬數字貨幣市場最高的一座山峰。

世貿元公鏈WTB是什麼虛擬數字貨幣?

世貿元公鏈WTB是一種區塊鏈數字貨幣,它是一條多鏈共識、多鏈並行、DHT分片存儲、NDPOS多源混合共識及跨鏈原子操作構建高速跨鏈資產流通的公鏈。世貿元公鏈WTB不僅能慢慢取代傳統貨幣,而且能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們提供幾乎零成本的網路支付。世貿元公鏈WTB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受任何國家和政府的監管,每一筆交易在區塊上都能查詢的到相關的交易記錄,它是一個國際化的支付網路。世貿元公鏈WTB有中央機構嗎?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中央政府,是完全分散的,有了這種貨幣,個人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財務,因為它是一個安全的網路。

它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較怎麼樣?

世貿元公鏈WTB的卓越功能在於交易成本低廉、交易快捷簡單、高並發、高吞吐量、公開透明以及匿名強等特性。此外,相比於其他主要以數學計算為基礎的貨幣,它可以確保擁有更好的存儲效率。在各個行業的大力支持下,憑借最佳的流動性和千萬筆/秒(TPS)的吞吐量,世貿元公鏈WTB已經成為與比特幣、以太坊相互補的商業媒介。

世貿元公鏈WTB的價值穩定性也值得信賴,它的總量限制在1.99枚,而且永不增發,即世貿元公鏈WTB的價值會伴隨演算法難度遞增和數量的遞減而持續攀升。前面提到了,其本質和貴金屬相同,兼具價值高和量有限的特點,且目前買入越早,升值空間越大,盈利也就越多。

它的落地應用又如何呢?

世貿元公鏈WTB溯源應用更加彰顯了它的價值。由於傳統的溯源系統,完全中心化,掃碼驗證的比例很低,行業存在因為自身利益而篡改數據,供應鏈上各個企業各自記賬,形成信息孤島,數據無法追溯等。此外,大多數企業的溯源系統,其實並不能真正產出價值,只是徒增成本,變成應付監管的樣子工程,同時,也因為完全的中心化,導致企業內鬼難防,出現信息造假和泄露,這是傳統溯源最大的弊端。然而,相較於傳統溯源,區塊鏈溯源通過將溯源信息保存在區塊鏈賬本中,商品生命周期中的各個參與方都將作為區塊鏈節點來共同維護存儲溯源信息,保證溯源信息一旦上鏈,就不可篡改、不可偽造、不可抵賴。在商品參與方、消費者和監管機構之間形成具有較高公信力的溯源機制,解決數據造假的核心痛點。

世貿元公鏈WTB就是利用區塊鏈獨特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賬本記錄特性,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的溯源系統,通過落地項目的子鏈及對應DAPP應用來解決企業在商品原料采購、生產、倉儲、流轉、分銷、終端消費過程中的信息溯源、防偽驗真。在世貿元公鏈WTB溯源系統中,無論是上鏈的企業,還是平台方,都無法對鏈上的既有信息進行修改,這也讓單個企業的內鬼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低成本篡改,想要說服51%的節點同時作案,成本高難度大,從而降低了造假牟利的空間,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

世貿元公鏈WTB打造的溯源系統,使得萬事萬物都能追溯它的根源,開創了區塊鏈+溯源的先河,為區塊鏈服務大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所以,您可以長期關注世貿元公鏈WTB的動向,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此舉有助於讓你快速成為「幣圈大佬」,從此可以享受到世貿元鏈WTB帶給你的財富自由。

⑨ 聊聊BasS-區塊鏈即服務

1.什麼是Bass

2.Bass 行業發展的趨勢與挑戰 

1.什麼是Bass?

1.1 定義:Bass Blockchain as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 即根據需求為開發者、創業者提供一站式的區塊鏈服務。

BasS是雲計算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方式之一。 一種是區塊鏈在雲上,一種是區塊鏈在雲里。即區塊鏈Bass服務,第二種方式相對第一種對開發者來說,更簡單,開發成本更低。

像騰訊雲和螞蟻區塊鏈都是直接提供的BasS服務,對他們老說,本身就是雲服務提供商,所以與雲服務結合,成本較低,實現方便。 對用戶來說,當然使用門檻更低,可以直接調用介面就好。

但是我們這種中小平台一般是提供第一種方式,鑒於我們伺服器采購成本及客戶信息數據的安全、隱私考慮,在實施階段,我們一般都是讓客服提供伺服器(雲服務或者自己搭建的硬體服務都可),我們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到客戶的伺服器上把鏈搭起來。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密鑰管理方案、並為用戶提供與區塊鏈交互的API,(除了標准化的API,我們會根據用戶的需求幫助用戶去定義一些API欄位,並給到用戶前台應用與區塊鏈結合的升級建議),根據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搭建底層的可視化(區塊鏈瀏覽器)和管控系統(許可權管理系統、可視化管理系統),大數據處理系統、可視化大屏方案等。

註: Ias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即基礎設施即服務。指把IT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服務通過網路對外提供,並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用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模式

PasS(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公司在網上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伺服器和操作系統。這節省了你在硬體上的費用,也讓分散的工作室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容易。

阿里雲是iaas還是paas?

阿里雲應是屬於IaaS,而新浪雲、網路雲與網路開放雲平台則屬於PaaS。

IaaS其實提供的就是伺服器,用戶可以自行在伺服器安裝配置各種軟體環境。可以很靈活的實現各種功能。

PaaS目前主要是WEB環境的應用,通常支持PHP、Java、Python和GO語言。必須在雲計算服務商的框架內開發。

IaaS需要自己搭建程序運行環境,優勢是靈活,缺點就是需要自己配置

PaaS不需要自己做環境配置,缺點是必須使用指定的開發語言,遵循平台的開發規范。

1.2 Bass 模式的技術特點

1.技術框架:性能相對穩定,通用性高,合理的分層解耦要素

2.產品體系,具備商業化一站式能力,提供功能閉關和錯場景適配能力

3.生態建設,在區塊鏈安全,區塊鏈工具,區塊鏈業適配領域行程合作夥伴矩陣,加速商業化落地

4.應用實踐,具備價值可衡量,通用性、模板化、興業靈活適配等核心能力

1.3 BaaS 和 BTaaS的區別.

BTaaS,即Blockchain Technology as a service,中文為區塊鏈技術服務,指利用區塊鏈技術,去構建一個新的區塊鏈,並結合真實業務的需求,在鏈上開發應用或者與應用相結合。

由此,其實我們提供的服務更接近於BTaaS吧。

1.4 相關數據預測,2024年,區塊鏈BasS市場將會超過300億美元。

並不曉得怎麼預測的!其實我自己是應該找資料,認真的想一下,這個市場到底怎麼樣!

2.Bass 發展趨勢和挑戰

2.1 趨勢

前景較為廣闊,發展較為迅速,區塊鏈即服務這個概念提出以來,世界上重多巨頭紛紛入局,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Bass市場會迎來大規模爆發。

多寡頭和垂直領域BaaS並存發展,不只是巨頭,重多垂直領域的區塊鏈廠商也紛紛入局BasS,比如專注做版權的紙貴,也推出了自己的BasS平台。

技術差異較小,產品和服務為特色

大部分區塊鏈底層平台都採用的超級賬本或者借鑒以太坊的框架,技術上的差異其實相對不大, 未來的競爭力更在於產品的想法和服務能力。 

BasS平台離真正去中心化還有一段路要走。

真正的去中心化,其實還是要依賴公鏈,公鏈的運轉除了幣之外,還有其它的激勵措施嗎?需要思考

但是我一直相信,未來會有一條高性能的公鏈鏈接整個世界,而我們可以搭建自己的鏈,把需要的數據選擇性的鏈接到這條公鏈上,實現公開可信!

2.2 挑戰

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受限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的性能,TPS達不到,很多看似很好的應用落地都比較困難,比如金融領域的交易、結算等。

其它技術的發展:除了交易之外,區塊鏈技術本身也只是一種可信的存儲方式,他只能保證鏈上的真實性,每次與現實世界的交互都要有信用背書才行,他的很多應用場景,比如溯源等,其實也依賴於物聯網、數字身份等其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且需要制度和規則上的保證。

人們的認知:區塊鏈技術還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大部人對它不懂,甚至並不太樂意接受,所以真正落地的應用並不多。

⑩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表示,"匯總將推動ETH 2.0達到100k TPS

TPS度量標准被認為是任何區塊鏈可擴展性的標准。

高TPS意味著經過考驗的網路,能夠擴展和快速處理用戶交易。這部分有助於將區塊鏈定位為集中式提供商的穩定替代方案。

目前,比特幣提供4 TPS,而以太坊則提高到15TPS。NEO和Cardano等較小的加密貨幣稱正在建立達到1,000 TPS的框架。

現在,隨著ETH 2.0的到來,該協議可能會逐漸看到超過100,000 TPS,並計劃隨著「分片」的部署最終擴展到超過一百萬。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公共區塊鏈比VISA慢的流行論點將被推翻。

六位數TPS即將進入以太坊

以太坊現年26歲的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本周早些時候發布了推文:

ETH 2.0對數據的擴展將先於一般計算,解釋了以ETH 1.0作為數據層的2-3k TPS,然後用ETH 2.0達到100k TPS(階段1)。

-vitalik.eth(@VitalikButerin)2020年6月30日

Buterin在線評論中指出「匯總可能會增加到成千上萬個,」並補充說,碎片不需要「彼此同步交談,從而能夠實現結合了碎片可伸縮性的同步匯總。」

在相關的Reddit帖子上,Buterin給出了數學公式:

「64個分片*每個分片每個塊256 kB / 12s插槽時間= 1.33 MB /秒。匯總:如果打包得當,則每tx約10-12個位元組。1.33m /(10…12)> 100k。」

他補充說,計算的前提是匯總「准備就緒,第1階段分片准備就緒,並且人們實際使用了該技術。」

*截至6月30日的以太坊的TPS

"匯總"是什麼?

對於初學者而言,匯總是第2層框架,可幫助將網路擴展到當前級別的倍數。匯總以其最基本的形式以壓縮形式存儲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交易數據,而繁重的計算則發生在鏈下。

一個例子是樂觀匯總,它最初由Buterin在2018年提出。一些團隊也在構建特定於應用程序的zk-Rollup,並在相同的體系結構設計上進行迭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熱點內容
台幣如何沖usdt 發布:2025-08-11 04:45:20 瀏覽:432
大同比特幣銷售 發布:2025-08-11 04:44:14 瀏覽:617
6卡礦機教程 發布:2025-08-11 04:41:57 瀏覽:370
幣圈說砸盤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1 04:23:31 瀏覽:156
雷神km5和trx6 發布:2025-08-11 04:20:59 瀏覽:714
1000usdt賬戶視頻 發布:2025-08-11 04:07:34 瀏覽:487
幣圈補貼政策 發布:2025-08-11 03:57:46 瀏覽:412
以太幣與區塊鏈的關系 發布:2025-08-11 03:40:04 瀏覽:880
算力和區塊鏈 發布:2025-08-11 03:07:58 瀏覽:406
幣圈值得囤幣 發布:2025-08-11 02:52:06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