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約車與區塊鏈

約車與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3-06-04 00:19:54

區塊鏈與共享經濟如何交融

總得來說,把握區塊鏈的精髓所在,應當是弱控制、分中心、自治機制、網路架構和耦合連接。區塊鏈的本質應當是一種完全區別於工業社會的信息社會時代其新型的社會結構。關於區塊鏈的五個核心要點,恰恰與共享經濟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共通。究其共享經濟的本質,是摒棄掉過去舊的發展機制,不再強調集中,轉而把分散化的社會資源,用點對點的方式,讓參與者參與進來,並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付出,去獲益。
區塊鏈和共享經濟這兩個相互切合的互聯網熱點恰巧存在著充分的「合作空間」。 從理論到實踐的推移進階,業界頻出了不少關乎於二者之間的大膽探索,更甚出現了一些挑戰傳統商業模式的現象。這么說來,綁上區塊鏈的共享經濟,將會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是一次人際關系的全新顛覆。本人打算投資區塊鏈行業,畢竟互聯網時代,網上搜索到廣州煊凌科技有限公司,看了一下網頁,它們是一個做軟體區塊鏈智能合約開發的公司。開發的案例還不少,團隊也強大。

Ⅱ 區塊鏈以價值開啟「大版權時代」

伴隨互聯網發展,文化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傳統版權技術已難以滿足版權保護需求。業界認為,要應對數字發展帶來的版權保護挑戰,除國家政策指導外,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運用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日前,新華社中國圖片集團表示,將與DCI體系攜手,打造集區塊鏈、數字水印等新技術於一體的國家級影像版權服務平台。

其實近幾年來,國家也不斷出台支持區塊鏈行業發的各項政策,鼓勵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

2016年 ,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首次將區塊鏈納入新技術范疇並作前沿布局。

2021年3月1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公布,區塊鏈被列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2021年7月16日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 132萬個 ,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

日前,版權產業利好與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消息不斷。一 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將與華為合作構建我國自主創新的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數字版權唯一標識符)體系 ,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版權產業新生態; 二是 新華社中國圖片集團表示, 將與DCI體系攜手,共同探索5G時代影像內容版權領域的創新研究,打造國家級影像版權服務平台 ,共建互聯網視覺版權交易新生態。

而 阿里拍賣與新版鏈共同建設推進的「區塊鏈數字版權資產交易」 頻道前不久也在全國上線,並開始預展。阿里拍賣平台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對數字版權產業領域的落地創新應用。據消息,「區塊鏈數字版權資產交易」項目為從事文學、游戲、動漫、音樂、美術等著作權人,提供基於「新版鏈」進行數字作品把暖資產確權認證、上鏈交易。作品版權在「新版鏈」生成唯一的數字版權資產憑證,進行交易後的版權資產憑證合法持有人,將擁有數字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全部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打造的國家級影像版權服務平台將運用到區塊鏈、影像隱形數字水印、全網影像版權檢測、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業內認為,數字水印技術目前可形成商業應用的場景包括廣電內容監測、媒資檢索、影視劇審查防泄漏、廣告監測統計、電影放映機、互聯網版權保護、軍事信息保密和IP商品防偽等 8類場景 ,累計市場規模超過 20億元 。技術和資源的絕對優勢明顯,未來在數字水印業務收入規模有望大幅擴大。

區塊鏈基於數學原理天然解決了信息存儲過程中的所有權確認問題,對於版權信息的記錄、傳輸、存儲結果都是有效可信的。 區塊鏈記錄的信息一旦生產將永久記錄,無法篡改,除非能擁有全網51%以上的算力,才有可能修改相關的版權信息。

在傳統的知識產權的維權活動中,由於第三方機構的執行效率低下,取證難,成本高,賠償低,周期長等一系列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信息互通互聯在區塊鏈全球網路中,不需要第三方的處理,就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通俗來講, 區塊鏈解決了無法篡改登記時間和內容的問題,數字水印技術則解決了提供證據的問題。

漢邦高科相關人員曾比喻到: 「我發現了有人盜版我的內容,而且內含我的水印,這就可以提供證據證明盜版確權的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把水印上鏈,區塊鏈+數字水印結合起來,就可以完美破解原有版權保護技術確權繁瑣的核心痛點,具有較高的技術價值。

區塊鏈與我們的未來息息相關,這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概念。很多人以為的區塊鏈僅僅是與數字貨幣相關,但實際接觸到區塊鏈的場景可能更多發生在:健康碼、網約車、股票交易...實際上, 區塊鏈及其技術衍生應用可以說是當下最火熱的新興產業 。

區塊鏈不能代表未來,但它的未來擁有巨大可能性。針對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的應用場景,還需要做的就是 深入攻關區塊鏈核心技術,把脈區塊鏈賦能產業的應用本質 。將技術應用做到位,流程做規范、鏈上信息安全並重點解決,在實體領域真正有效落地,讓未來產業區塊鏈迎來飛速發展的新紀元。

Ⅲ 現在大火的區塊鏈技術能在汽車行業發揮什麼作用呢

區塊鏈技術在汽車行業的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在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形成生態聯盟,在二手車市場的應用,在汽車安全方面的應用等等。

一、基於區塊鏈科技的汽車行業供應鏈金融聯盟生態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集成供應鏈信息平台將汽車供應網路中的企業以聯盟鏈的形式相互連接通過sdpos共識機制,建立多中心高效供應體系連鎖信息系統、汽車零部件來源、生產流程、銷售渠道跟蹤、維護記錄和其他重要信息都記錄在此鏈中。汽車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會自動觸發相應的智能合約,實現供電自動記錄鏈中上下游企業交易信息,自動支付貨款傳遞,最終形成以汽車產品信息流為主體、業務流和物流流以流動和資金流為支撐的信息結構使產品信息高效可實現准確的存儲和可追溯性。

Ⅳ 移動支付催生了哪些新興行業

移動支付發展起來以後,有很多新興行業也隨著被催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網約車行業、外賣行業和共享單車市場。

另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網約車行業。

在移動支付沒有出現之前,幾乎就是計程車的天下,特別是在城市交通中,占據相當大的市場。隨著移動支付的出現,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應運而生,不可否認的是在前期出現過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整個發展趨勢不可避免,因為他極大的方面的人們對於出行的靈活化需求。發展到今天,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整個網約車市場整體交易規模的增長都超400%,只是2018年移動出行市場總交易規模就達到3112.77億元。

移動支付導致購物更加便捷、高效,隨著與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一步結合,也將催生更多新興行業。

Ⅳ 數字貨幣有什麼發展前景,能否將它視為一種騙局

由於比特幣的持續火爆,讓人們開始高度關注這種數字貨幣,然而讓各界更為關注的是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架構—區塊鏈技術,這項技術被眾多機構認為它很可能是繼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後最有可能引發第五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

比特幣或許會出現下跌,而數字貨幣的長期方向必然是上漲,而且會漲的特別激烈。2017年全球數字貨幣的總市值不過是6470億美元,不到全球實物黃金市值的10%,佔全國股票總值還不到0.01%。AAC的推出可謂時機正好,而礦工都知道越早進入就能挖到更多的代幣,賺取的利潤也更豐厚,Acute Angle Cloud的誕生將給它的合作夥伴帶來豐厚的回報。

2017年可以認為是區塊鏈技術的元年,而2018年很可能成為區塊鏈技術的爆發年,Acute Angle Cloud搭上區塊鏈技術的快車很可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在CES2018上發布的Acute Angle PC很可能成為區塊鏈的又一個爆品。

Ⅵ 區塊鏈及其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是什麼

1、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信任化,是為了解決當前汽車行業用戶隱私泄露、維護服務分散差等問題、不規范等問題帶來了機遇。區塊鏈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關鍵在於汽車身份與用戶信用體系的構建與融合打造汽車標識,完整記錄汽車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的關鍵信息,推動傳統汽車產業鏈標准化,為車企建立可靠的服務平台質量控制體系和優化的庫存動態管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維修、保養和二手車交易服務。結合汽車身份與個人信用它連接在區塊鏈系統中,可以改造原有汽車共享的業務流程。未來,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將與物聯網、大數據等對接邊緣技術的結合將實現不同智能設備的安全互聯,不斷提升區塊鏈技術的處理能力,加速其在自動駕駛和智能領域的應用。

3、區塊鏈系統信息透明、防篡改、可偽造這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這將在金融物聯網、供應鏈、政務服務等領域影響深遠影響。由於其透明、可靠和可追溯的特性,區塊鏈技術可以構建打造汽車身份,完整記錄汽車零部件來源及生產流程流程、銷售渠道、使用維護、車輛定位等數據推廣進入傳統汽車產業鏈「研產供銷後市場」的標准。同時可以通過區塊鏈構建防篡改和安全加密用戶信用系統,記錄資產信息、用戶信息、用戶行為等用戶在線交易信息和信用評價的信息、存儲和整合。因為汽車零售、租賃、共享等場景的應用本質上是個人信用體系的延伸,最終將通過區塊鏈系統為業主帶來身份、用戶信用和服務歷史等信息與汽車身份相關聯提高互聯互通的安全性,實現區塊鏈自動駕駛在車聯網、車輛共享等領域的應用。

Ⅶ 滴滴壟斷的市場,阿爾順風車用區塊鏈能否迎來破局

同年9月,上海一家區塊鏈技術企業推出首款區塊鏈結合共享出行平台——阿爾法順風車。上線3月用戶超60萬,截止目前已獲得100萬用戶。區塊鏈技術作為國家倡導的先進信息技術之一,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開放性等特徵有望解決出行安全問題。這家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的企業,在2019年2月與迅雷旗下區塊鏈開放平台迅雷鏈達成戰略合作,將用戶的出行全流程數據加密上鏈,並按事件發生的時間戳保存到區塊鏈,訂單狀態的每一次改變也同樣會記錄被到區塊鏈,由此形成信息存證。一方面可以將用戶的出行行為數據分析處理,進行信用評分,阿爾法順風車對於欺詐、不守承諾等各種不誠信行為持零容忍態度,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這些不良行為,予以警示。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不可篡改的證據留存,一旦未來出現危機或糾紛,能夠精確地進行跟蹤和舉證,從而進一步保證出行的安全性。
與巨頭相比,草根出行平台阿爾法順風車倡導免平台費,無差價出行。目前無論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除了已加入網約車平台的車輛外,黑車非法營運情況仍然存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部分車主為了免交平台費,鋌而走險跳單接客。阿爾法順風車免平台費,且引入了合乘專用保險。一方面是降低了車主的跳單行為概率,一方面是讓順路的車主能加入一個合規舒適的平台,順路接單,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行車安全。據了解,阿爾法順風車目前是國內首家提出免平台費的平台。無論如何,這一里程碑式試驗或許能在壟斷的出行行業掀起更大的變革。
區塊鏈數字通證提高用戶粘性
對整個行業來講,如何能留住存量用戶成為了共同的難題。以往,快的與滴滴、滴滴與Uber的巨額推廣費用,爭奪的是增量用戶和司機;而現在的推廣費用,是各家平台想方設法盡可能地留住自家車主,但推廣費用燒完留下的可能是一地雞毛。與大規模的燒錢補貼,燒錢廣告相比,阿爾法順風車創新推出了紅分激勵政策,無論是車主還是乘客,在完成出行行程後都有機會獲得紅分獎勵。據阿爾法順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紅分是一款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通證,平台將推廣費用及平台收入的70%分給持有通證的用戶,除了享受每天平台的現金獎勵,也可轉換成生態通用憑證——工分,使用工分進行二手閑置物品交易、打車抵扣車費、商城產品兌換等。未來也將建立更豐富的生態體系,提高工分的使用價值。真正將車主、乘客、平台利益一體化。讓積極為社區貢獻的活躍用戶獲得合適的回報,構建出行誠信社區。

Ⅷ 區塊鏈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的本質

對於區塊鏈從業者來說,如果說哪一個詞在過去的兩年內被聽到吐,那麼「去中心化」在這當中完全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從最初接觸到時的一臉蒙圈,到現在無時無刻不被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去中心化」一詞從2018年登堂入窒到現今的席捲全球,滿打滿算也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以至於到現在,各種行為的「去中心化」已經成為了區塊鏈行業內的一個政治正確。

從業者們討厭互聯網巨頭的雲平台,因為這使得數據存儲不夠去中心化;討厭行業內出現壟斷巨頭,因為這使得行業格局不夠去中心化;也討厭搞一言堂的領導,因為這使得決策機制不夠去中心化,甚至也會討厭集中在一個辦公室內工作,因為這使得人的活動不夠去中心化……搞得現在很多從業者的言行稍「中心化」一點,就會瞻前顧後戰戰兢兢,生怕被外界抓住把柄批倒批臭。

那麼,「去中心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的實質又是什麼呢?

權力的下沉:去中心化的真正本質

事實上,對於去中心化這件事情,筆者早在[《區塊鏈3.0的展望:去中心化社群是雞肋還是未來?》一文當中就曾經提出過:去中心化並非是一項人們主觀推動的趨勢,更不是什麼區塊鏈從業者肆意鼓吹的一個偽命題,而是經濟與科技發展的一個客觀必然結果,換句話說,社會的去中心化趨勢,是所有人在當前格局下共同用腳投票的結果,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不信的話,我們就回頭看看在區塊鏈行業爆火之前的那些科技產品——民用小轎車的充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過去只有客運和計程車公司才能從事的客運服務當中,進而實現了駕駛服務的去中心化;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機,讓人人都有機會用鏡頭記錄下周圍的世界,進而實現了攝影錄像權的去中心化;四通八達的互聯網,使得每一個個體都能夠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進而實現了話語權的去中心化;而電商平台的普及,則是讓那些有能力也有意向開店的人,都有機會經營自己的事業,進而實現了開店權的去中心化……

從上面的幾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早在藉助上一輪大牛市與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聲名鵲起之前,「去中心化」的現象就已經無處不在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於這一點,筆者早先曾在[《區塊鏈:數字世界的最後網紅》]中略有提及:對於個體來說,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給他們帶來的最大好處有兩點:一是將過去妨礙他們行動的某些成本集中到中心化巨頭那裡,譬如說共享經濟中的分時租賃就可以使得很多人無需再攜帶各種必備品;二是將各種各樣的權益下沉分散到個體手中,譬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小轎車車主的客運權、智能手機持有者的攝影攝像權、互聯網用戶的話語權、以及商品與服務提供者的開店權……

換句話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去中心化,它的本質實際上指的都是各種各樣權力從頂層中心化機構到基層個體的下沉,只要經濟與科技的發展還在不斷的惠及每一個顆粒度較小的團體或者個人,這種下沉趨勢就不會停止。而區塊鏈所提倡的「去中心化」,實際上只是這場科技浪潮中無數被下放的權力中的其中一種——那就是鑄幣權(或者說是信息記錄權),換句話說,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它不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

自由的邊界:任何去中心化都是有限度的**

然而,我們也要注意一點:雖然從理論上講,"去中心化"的極致是將權力下沉到每一個人的手中,但在現實當中,由於任何權力的妥善使用都離不開使用者良好的專業素養和道德水平,因此在縱向剖面的視角上,這些權力的下沉幅度很多都是存在一個底線的。而在橫向俯視的視角上,則表現為去中心化程度的有限(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多中心化」)。

如果在縱向上任由某些權力持續下沉、也就是在正面上讓行業繼續去中心化,很可能就會導致某些難以控制的局面出現,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客運權(也就是網約車),這種提供客運服務的權力最多隻能下沉到那些具備駕照、且品行端正的車主一層,如果突破這一底線繼續下沉,去年各種網約車暴行出現的幾率就會猛增。

順便一提,正所謂隔行如隔山,由於不同行業對於權力使用者專業素養的要求千差萬別,因此不同權力的最大下沉程度往往是各異的,其所可以容忍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譬如攝影權下沉這件事情,由於單個視頻本身對於社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一般不會太大,即便不夠專業、胡亂瞎拍可能也無可厚非,因此只要不搞出什麼暗網風格的作品,讓這種權力下沉到每一個人手中往往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像區塊鏈鑄幣權這件事情,如果它下沉到那些客觀水平不夠、或是主觀不負責任的人的手中,數字貨幣市場上就會看到一大堆的圈錢坑人項目。在這樣的情況下,鑄幣權最多就只能下沉到那些專業、營銷與道德兼備的個體或團隊手中(也就是筆者此前在[《踏實、積極與和善:最適合普通人的區塊鏈之路》]一文中所提及的三個要素),否則的話,2017與2018年那種「滿城盡是空氣幣」的盛景,很快就會重現於我們的世界當中。

然而,可惜的是,對於「去中心化是有限度的」這件事情,很多人並沒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具體到現實中,就是特別愛走極端。他們在剛接觸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時,認為這種新生事物的驚人價格漲幅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分布式的鑄幣權,於是每當監管風吹草動時,便會萬分抵觸地高呼理想與自由的口號,彷彿個個都是無政府主義者;結果在空氣幣與山寨幣崩盤、自己利益受損之後,又一把扔下之前揮舞招展的去中心化大旗,到處哭訴青天大老爺為何不管管這法外蠻荒之地。

兩極搖擺之間,給人一種錯亂之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去中心化、也就是各種權力的下沉,它是要有限度的,對於專業性極強的區塊鏈鑄幣權來說尤為如此,而此前某些人所想像的「人人皆可鑄幣印鈔」,也只能是一個理想而已。如果你不能意識到這一客觀事實,那很有可能就出現「前腳熱愛自由,後腳就崇尚權威」的滑稽情形。

盡管如此,即便權力並不能無限制下沉、去中心化不能過於分布式,並不代表相關的舉措沒有意義。比特幣與區塊鏈所代表的鑄幣權去中心化或許很難像中本聰所設想的一樣、徹底下沉到每個個體的手中,但它卻將「去中心化」這個詞、以及相關的自由理念植根到了無數投資者與從業者的心中。讓他們對於「各種權力未來應該掌握在誰手中」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雖然很多人目前針對中心化機構所提出的指控並不完全成立、譬如對於礦機商一家獨大的指責;而目前某些「強行去中心化」的行為也並不是特別成功,就像比特大陸的雙CEO結構一樣。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尚欠成熟的言行,不過是社會去中心化發展大勢之初的一點波瀾而已。正如閘門一旦打開、便無法阻止水流一樣;當「去中心化」的理念植根於人們心中之後,各垂直領域的平權化運動也不可避免,關鍵只是權力會從原有的中心化機構下沉到哪一層的問題。

從這點來看,去中心化已經是社會發展無法阻止的洪流,而我們在過去十幾年間所看到的大量社會資源被重新打亂分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這種權力下沉所造成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一些區塊鏈從業者在內的人,開始乘勝追擊,將目標對准了另一個「中字頭」的眾矢之的——那就是中介,但是,「去中心化」等於「去中介化」嗎?後者是否也像前者一樣,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呢?相關的內容,筆者將會在下篇系列文章中具體介紹。

Ⅸ 陳偉星發布打車鏈具體情況是什麼

5月28日凌晨,快的創始人、泛城投資創始人陳偉星確認與原美團聯合創始人、天際線創投創始人楊俊共同推出區塊鏈打車平台——「打車鏈」。

對於「打車鏈」,陳偉星期望甚大,他稱:「我和美團聯合創始人楊俊,將一起構建一個由『勞動者』與『消費者』共享的平台,而非資本家控制的平台」,並表示「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的偉大社會實驗」。

鏈得得消息稱,在5月27日晚舉行的「鏈得得共識之夜」交流會上,對於為何要做區塊鏈打車應用,楊俊稱,「我一直在問自己,區塊鏈的事情到底有什麼用,我定義這個事情有沒有價值,就是老百姓在什麼場合上能用得上。」

他還表示:「如果用區塊鏈這個事情去做打車是可以搭建出一套跟以往很不一樣的經濟體系,以此來獲取『人口應用』,等同於互聯網裡面獲取流量,之後我們再在這個基礎上做一系列滿足用戶生活服務的應用。」

陳偉星的背景:打車+區塊鏈

公開資料顯示,陳偉星目前擔任泛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曾是「快的打車」創始人,獲得過2015年第19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2015年,在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燒錢大戰後,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合並,新公司實行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陳偉星也失去了對快的打車的控制權。

雖然當初賣掉快的讓陳偉星「借酒消愁」了一陣,但在喝酒的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學習、認識各種各樣的精英,從而進入了區塊鏈的世界,投資了多個區塊鏈項目。

此前,在「三點鍾火星財經學習成長群」內,接受藍港互動集團創始人、火星財經發起人王峰采訪時,陳偉星曾笑稱:「我是先思考經濟和金融,再發現區塊鏈的。一開始只理解比特幣,我投了一圈區塊鏈後,越來越理解區塊鏈的速度了。我最早投的區塊鏈項目,基本都是邊喝酒邊決策投的,哈哈哈,根本喝不醉,越喝越不想回家。全靠喝酒解愁,哈哈。自從找到了區塊鏈,酒也戒了,女朋友也不要了。」

泛城資產部分投資項目一覽

滴滴的新挑戰?

打車市場寡頭壟斷格局正在逐漸打破。

3月21日,美團打車業務正式登陸上海,提供快車和計程車兩種服務。與此同時,美團打車還與滴滴開打價格戰,雙方競爭極為激烈。

此前,美團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和廈門7個城市啟動「美團打車用戶報名」活動,這也意味著,美團初步計劃在上述7個城市開展打車業務。

繼美團挑戰滴滴在打車市場的壟斷地位後,3月27日,高德地圖也宣布上線順風車業務,在成都、武漢兩地首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上廣深、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隨後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

高德稱,其順風車業務無商業化目的,對車主用戶,不抽佣也不打補貼戰。目前由第三方收取的服務費,也由高德補貼。

Ⅹ 打造互信網路需多技術發揮合力

互聯網技術釋放了巨大的創造潛力,促進了經濟發展。曾有業內專家指出,「互聯網天然不具有信任屬性」。當人類在互聯網上開展經濟活動的時候,面對這樣一個非受信、無需許可的開放環境,無法踏實依賴。

經濟活動對互聯信任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互聯網原生技術無法提供與現實世界中一樣值得信賴的經濟機制。而互聯網的經濟屬性越來越強,互聯網越來越多地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與金融相融合,使得互聯網的經濟屬性、金融屬性越來越強。

40多年前,互聯網的設計者們卻不是這樣想的,「互聯網不需要信任機制屬性」,因為服務對象是教育和科研等,這些用戶「天然地」彼此信任,設計一套內置的信任機制並非必須。隨著互聯網的全球化和商用化,用戶角色日益豐富,利益沖突不斷和網路物侍犯罪日盛,彼此天然信任的假設被摧毀。

經濟活動要以信任為基礎,在互聯網上進行電商、約車和支付等經濟活動時,需要來自線下權威機構的背書等,總之信任源自權威機構而非互聯網本身。沒有內置信任機制的互聯網,面向消費者和服務於信息流動時,依靠自身的加固修補和外部的信用背書,能夠正常運轉。但隨著整個 社會 的數字化轉型,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產業互聯網、金融數字化甚至貨幣數字化等,數據日益資產化和要素化,肢螞中「外掛式信任」越來越步履蹣跚。

這也引出了信息互聯網和價值互聯網的概念。設計互聯網的初衷不僅僅是用於教育科研,也為了傳遞信息。隨著互聯網經濟屬性的增強,它被越來越多地用來傳遞價值,傳遞財富。數據是信息的時候,平等、開放、共享,人類拷貝使用,一切井然有序。但當數據代表著資產、財富的時候,平等、開放、共享的觀念並不適用。所以首先要討論的是確權,專有權的問題,如何控制、如何保護,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談如何交易、如何流通。

信任 科技 需突破多種技術

近年來,科研人員嘗試打造信任 科技 。信任 科技 是綜合應用密碼、數字身份、隱私增強、共識演算法、授權監測等技術,為互聯網的經濟活動提供的一種數字化的信任解決方案。關鍵是為經濟活動提供一種數字化的技術解決方案,核心目標之一就是要用代碼或數字來取代中心化的信任機構,以更好地提升信任的效率,降低成本。

安全解決的是對手問題,而信任解決的是合作問題,創造信任 科技 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合作,更好地交流信息,更好地交換價值,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

2022年,區塊鏈的「七年之癢」出現,業界逐漸意識到,單靠一種信任機器是不夠的,區塊鏈解決的是交易的信任,而不是交易者的信用,也不是資產的信用等。用 科技 創造信任,不僅需要打磨和延展區塊鏈這台信任機器,還需要生產製造出更多品類的「非區塊鏈」的信任機器。人工智慧讓人類歷山相信演算法、數據、算力能夠合力創造智慧,大數據讓人類相信數據還有新的價值,區塊鏈讓人類相信機器自身能創造信任,隱私計算讓人類相信交換價值時可以保護匿名,可以在匿名的狀態下實現價值的交換,元宇宙讓人類相信還有一個世界。

七年前,《經濟學人》說區塊鏈是創造信任的機器,那麼七年後我的觀點是區塊鏈是創造信任機器的零部件。

不僅區塊鏈,實現互聯網世界的信任還需要更多的「機器」。比如,隱私計算是針對隊友的,而不是針對對手的。可用不可見的價值交換信息,對對手的信任度決定了採用何種保護程度。

再比如零信任技術,隨著今天用戶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設備、通道,以前基於防火牆的信任體系不再適用,需要最小授權原則,需要動態的調整許可權。在基礎設施層面如何防範隊友中出現「豬隊友」,也防範隊友中有人變成對手。

未來,科研人員仍需在身份體系、價值,圍繞內容、演算法、基礎設施層面,實現更多突破,讓技術更好地服務於數字經濟,讓信任越來越數字化。

熱點內容
比特幣掌握51 發布:2025-09-11 22:12:17 瀏覽:893
btc會變成紀念幣嗎 發布:2025-09-11 22:05:14 瀏覽:450
比特幣套現換算 發布:2025-09-11 21:58:44 瀏覽:794
如何凍結以太坊的地址 發布:2025-09-11 21:58:34 瀏覽:590
區塊鏈與建築工程管理 發布:2025-09-11 21:49:19 瀏覽:703
比特幣今年賺多少錢一個 發布:2025-09-11 21:45:05 瀏覽:682
eth以太坊怎麼換人民幣 發布:2025-09-11 21:24:31 瀏覽:254
2018澳門萬人區塊鏈大會 發布:2025-09-11 20:29:31 瀏覽:219
礦機偽造share 發布:2025-09-11 20:12:01 瀏覽:884
去番禺中心醫院坐什麼公交車站 發布:2025-09-11 19:28:21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