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板IC
❶ 算力追求無止境蘋果AR/MR設備或搭載雙CPU 催生ABF載板海量需求
《科創板日報》(編輯 鄭遠方), 今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再次發布報告,透露蘋果AR/MR設備新動向。
蘋果這一設備將配備雙CPU,分別為4nm、5nm製程,由台積電獨家開發;雙CPU均使用ABF載板(註:一種半導體IC載板),載板由欣興獨家開發。這也意味著, 蘋果AR/MR設備將採用雙ABF載板,高於市場與天風國際此前預估的一片。
2023/2024/2025年,蘋果AR/MR裝備出貨量分別有望達300萬部、800-1000萬部與1500–2000萬部,對應ABF載板需求600萬片/1600-2000萬片/3000-4000萬片。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目標10年後AR可取代iPhone,而目前iPhone活躍用戶超10億人。也就是說,未來10年內,蘋果至少需要售出10億台AR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單是蘋果AR裝備對ABF載板的需求就將超過20億片。
ABF載板的高需求背後,是運算能力的高要求。 郭明錤指出,其設備運算能力要求與MacBook Pro同等級,顯著高於iPhone。而目前VR/AR設備的最大晶元供應商高通主流產品運算能力為手機等級,也就是說, 蘋果AR/MR頭顯運算能力領先對手產品2-3年。
不過,2024-2025年,蘋果競品也將具備PC/Mac等級算力並使用ABF載板,屆時有望進一步推升「元宇宙」對ABF載板的需求。
ABF載板持續吃緊 元宇宙又添增量需求
近年來,由於5G/6G、電動 汽車 、低軌衛星、異質集成技術等新興技術興起,而高運算性能晶元封裝已離不開ABF載板,驅動後者需求激增,過去半年短缺情況愈加惡劣。AMD、英偉達、英特爾也已相繼對ABF短缺問題作出警告。如今,元宇宙的高算力需求,為ABF載板打開了又一大增量空間。
此前,市場共識為短缺將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改善,但郭明錤今日給出觀點, 由於蘋果設備及AMD CPU需求強勁,作為產業龍頭的欣興ABF供應缺口將延至2025-2026年後。
雖說多家廠商已就ABF展開擴產,但產能釋放仍需時日,且上游關鍵材料ABF基膜產能增速較低限制ABF載板產能釋放,疊加下游晶元封裝面積增大趨勢下ABF良率降低,或許還需謹慎看待未來產能擴張。
正如興森 科技 此前在調研中所說,「IC載板行業本來就是少數者的 游戲 」。IC載板在核心參數上要求更為嚴苛,密度、技術要求普遍高於普通PCB板。同時,行業在技術、資金、客戶等多方面存在壁壘,新玩家入局難度較大。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整理,A股中:
興森 科技 明確表示,ABF載板是未來戰略方向,也是未來計劃的另一重點投資領域;
深南電路是國內IC載板龍頭,此前媒體曾報道公司砸重金擬打入ABF載板市場;
❷ 印刷電路板,什麼是印刷電路板,印刷電路板介紹
印刷電路板是指裸板-即沒有上元器件的電路板。
目前的電路板,主要由以下組成
1、線路與圖面(Pattern):線路是做為原件之間導通的工具,在設計上會另外設計大銅面作為接地及電源層。線路與圖面是同時做出的。
2、介電層(Dielectric):用來保持線路及各層之間的絕緣性,俗稱為基材。
3、孔(Through hole / via):導通孔可使兩層次以上的線路彼此導通,較大的導通孔則做為零件插件用,另外有非導通孔(nPTH)通常用來作為表面貼裝定位,組裝時固定螺絲用。
4、防焊油墨(Solder resistant /Solder Mask) :並非全部的銅面都要吃錫上零件,因此非吃錫的區域,會印一層隔絕銅面吃錫的物質(通常為環氧樹脂),避免非吃錫的線路間短路。根據不同的工藝,分為綠油、紅油、藍油。
5、絲印(Legend /Marking/Silk screen):此為非必要之構成,主要的功能是在電路板上標注各零件的名稱、位置框,方便組裝後維修及辨識用。
(2)算力板IC擴展閱讀
印刷電路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絕緣隔熱、並不易彎曲的材質所製作成。
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細小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板子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conctor pattern)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上零件的電路連接。
通常PCB的顏色都是綠色或是棕色,這是阻焊(solder mask)的顏色。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防止波焊時造成的短路,並節省焊錫之用量。
在阻焊層上還會印刷上一層絲網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這上面會印上文字與符號(大多是白色的),以標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絲網印刷面也被稱作圖標面(legend)。
在製成最終產品時,其上會安裝集成電路、電晶體、二極體、被動元件(如:電阻、電容、連接器等)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電子零件。借著導線連通,可以形成電子訊號連結及應有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