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預言機
『壹』 什麼是公信寶GXChain跨鏈中繼層
跨鏈中繼層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資產託管和鏈間交互的基本邏輯,公信節點通過預言機來實現鏈外狀態的輸入;通過中繼層可以實現 GXChain 和平行鏈,應用鏈,去中心化商業聯盟等同構和異構鏈之間的可信交互。
『貳』 GXChain 的跨鏈中繼層四個重要特點
現有跨鏈技術以Polkadot為代表更多關注的是跨鏈基礎設施;新出現的FUSION則強調資產智能合約的實現,Ether Universe強調的是高性能、去中心化的跨鏈基礎設施,並接入各種跨鏈應用,側重商業落地。
『叄』 現在DAPP用戶那麼少未來公鏈應該怎麼發展
現有的DApp主要面向幣圈存量用戶,而且以博弈類DApp居多,不能引進新用戶,隨著存量用戶對這一套模式的興趣逐漸衰退,DApp用戶數量也自然逐漸減少;未來的話,公鏈要引入更加實用型的DApp,和具體的商業場景結合,例如各種存證、商品交易、溯源、政務公開信息上鏈,智能商業及社會合約,鏈上金融等,才是未來DApp的落地方向,BOSCore在這方擁有諸多優勢,很高的TPS,3秒的共識速度,雙向鏈間通信,去中心化預言機等,為未來的DApp落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肆』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是什麼
摘要: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多年運行非常穩定(完美運行了7年),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沒有算錯過一筆賬),所以有人注意到了它的底層技術,把比特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
什麼是中心化?
所謂中心化說白了就是「所有權」還是歸公司所有,例如騰訊的Q幣,由騰訊發行,是一種中心化的電子貨幣,包括總量,發行方式都是由騰訊公司監管控制的。你可以去使用它,去交易去購物,但你始終都要在騰訊這個框架上去操作,最終解釋權還是歸騰訊所有。
而比特幣的發行方式都是由程序和加密演算法預先設定後,在全世界的多個節點上運行,沒有任何人和機構可以修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賬本,不可能一個人能夠同時控制所有人的賬本,如果有這個技術的話那何必搞那麼復雜,隨便黑點錢到自己的賬戶那就是全球首富,沒有之一了!),而且不受任何單一人或者機構來控制。
舉個例子:比如說老張找老李借一百塊錢,但老李怕他賴賬,於是就找來村長做公證,並記下這筆賬。這個就叫中心化。但如果你不找村長,直接用那個喇叭在村裡大喊:「我老李借給老張一百塊錢!請大家記在賬本里」,大家都把這個賬記在自己的賬本上,這個就叫去中心化。
任何人之間轉賬都通過大喇叭發布消息,收到消息後,每個人都在自家的賬本上記下這筆交易。有了分布式賬本,即使老張或老李家的賬本丟了也沒關系,因為老趙、老馬、老王等其他家都有賬本。
區塊鏈的主要優勢是無需中介參與其中,全程公開透明,而且成本低數據安全度高。
區塊鏈目前就處於一個人人都談區塊鏈,卻無法感知其實際技術魅力的階段,從2017年開始逐漸進入大家的視線後大家也逐漸認識到了比特幣這種事物,比炒樓都猛烈(礦機價格暴漲啊!新聞都刷屏了!)但還是不明覺厲。
所以,區塊鏈能應用到哪些領域 會給我們未來生活帶了怎樣的改變
核心關鍵:人人帳,人人都有一個賬本,每個人的賬本記錄的信息都是一致的、同步的,而且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如果作假則作為全民公敵,大大增加的數據造假的成本。
核心關鍵2:去中心化,不需要一個中心系統管理數據,防止某些人改數據,損害廣大人利益。
應用方面:
1、賬戶安全性和隱私保護:貨幣轉移、匯兌、支付系統。區塊鏈能夠幫助防止數據操縱和欺詐、防止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並有效保護用戶的網路隱私。關鍵詞:防偽打假、支付貸款。
2、版權監管與利益糾紛:例如,當一首歌曲被下載時,從作家到製作者再到歌手,都可以通過區塊鏈實時獲得付款,無需像傳統方式那樣等待很久,甚至因版權糾紛而無從獲得報酬。相對於等待出版公司提供版稅支票,創作者能夠通過區塊鏈應用來自由掌控他們的作品從出版到付款的流程。關鍵詞:實時到賬,無產權糾紛。
3、物聯網+人工智慧:基於區塊鏈構建的物聯網中的智能設備將被運用到監測橋梁、道路、電網等城市基礎設施的實時情況中,區塊鏈可以把這些智能設備連接到一起進行統一管理,幫助它們更高效地監測。這將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未來如何打造智能城市。關鍵詞:統一監控、智能城市。
4:存在性證明:生活中,一旦遇到要求證明你是你、證明你媽是你媽、證明你沒結過婚、證明房子是你的等等,事情看似很簡單,一旦落到你身上,就是極大的困擾。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就能完美地解決上述尷尬。屆時屬於你的一切信息證明都准確無誤且不能篡改地記錄在其中,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改動。等到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生證明、結婚證明都有可能記錄在區塊鏈上。關鍵詞:沒有關鍵詞
除了上面提到地那些應用場景以外,區塊鏈技術還能應用於電子商務、數據存儲、物流等領域,只要抓住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就會變得容易理解。
『伍』 1link是多少人民幣
項目是ChainLink(LINK),算是個老項目了,是國外的團隊做的,LINK於2017年9月發行上線,目前上線幣安,火幣等57家交易所。總發行量10億,流通3.5億。歷史最高價31元,現價13元。項目link主要做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路,來為區塊鏈以及智能合約提供更加准確的數據。
『陸』 Ystar金融生態,如何形成的
金融生態理論的提出的主要誘因是當前我國金融生態環境惡化,金融生態系統失衡。這一狀態如果不果斷地加以改變,將威脅金融業的穩定,對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
表現
金融生態理論與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
①金融生態的概念和內涵把握不準。眾說紛紜的金融生態的概念迷失了金融生態理論的方向性和金融生態實踐的准確性,使宏觀部門無從著手,微觀部門無所適從;
②金融生態的基本原理不清。很多人對金融生態、金融環境、金融機制、金融規律在運用中相互串用,導致金融生態的目標不清,渠道不明,容易變成一個大雜燴。
③保護金融生態的工作機制和模式不清,對金融生態的狀態評價沒有標准,使具體調研和考察依據不明。
④由於對金融生態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缺少認識和理解,很多人對金融生態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不夠,甚至有人認為是一種炒作和趕潮流。本文針對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展開分析,以期推動金融生態理論的發展和統一。
研究
金融生態是個仿生概念,經濟學辭典中很難找到類似術語。在國內,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將生態學概念系統地引申到金融領域,並強調用生態學的方法來考察金融發展問題。上海證券報獨家首發《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總報告核心內容——城市金融生態分析框架。
平常所稱生態環境,主要是生物學上的概念,系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整體,並間接地、潛在地、長期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
依照這樣的表述,一般事物的生態包含了系統內以及系統間各種關系的總和,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的有機鏈。如果把金融看作社會經濟系統中的子系統,那麼,金融生態就是由金融子系統和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系統所組成的生態鏈,這個生態鏈與金融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由其自身條件和其所處的外部環境二者共同決定的一樣,金融機構作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一員,其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設和經營水平
『柒』 區塊鏈大規模的商業應用落地需要哪些條件
實現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的三個條件之一是區塊鏈3.0技術,能夠提升區塊鏈的性能、提高易用性、可操作性、擴展性,涉及新的側鏈、子鏈、跨鏈、分層、分片、分區等技術。根據肖風的觀察,這些技術大部分都會在2019年成熟,主網會上線。這些新技術的上線,是區塊鏈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前提。所以從技術角度,2019年以後,區塊鏈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已經可以期待。
其二是只有技術的成熟並不夠,要在區塊鏈上真正實現大量的Dapp,大量的商業應用,還必須做好一方面的准備:那就是真正可用來做支付工具、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價值存儲的數字貨幣。肖風表示,大家都認為比特幣是支付系統,但真正的比特幣並不能滿足我們對支付的需求,因為它的幣值波動太大。
他例舉稱,一個商場賣一瓶水,接受比特幣支付,第二天早上起來,卻發現20%的價值沒有了。所以它不可能被接受。在日本國會明確比特幣可以作為支付工具之後,一些日本商家宣布自己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後來發現,它對於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穩定性造成了很大麻煩。不管漲還是跌,你的資產負債表都不穩定。這不僅僅影響到賣的東西是否值錢,也影響到企業信用評估,以及銀行對公司提供的服務。
第三個條件是法律法規的建設和監管體系的建設。區塊鏈上的數字經濟必須獲得法律上的保障,必須合規。肖風強調,在這方面,不可能有去中心化。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區別,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兩者之間最核心的區別,是互聯網是中心化信任機制,而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不需要信任第三方。
互聯網和區塊鏈第二個核心區別是激勵機制,而不是數字貨幣或者能不能發幣。經濟學一直在討論激勵不相容問題。在公司制之下,在互聯網上,激勵機制的不相容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區塊鏈做到了完整的激勵相容,沒有股東、沒有董事會、沒有員工,這些角色之間的利益沖突就不會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