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粗糙集的算力

粗糙集的算力

發布時間: 2021-05-05 04:13:25

1. 請問下 粗糙集理論確定指標權重是主觀方法還是客觀的

粗糙集理論確定指標前兒是客觀的方法。

2. 求一篇粗糙集相關的論文文獻翻譯,要求有中英文對照,請打擊幫幫忙!

親 ~~
過來人,理解你的心情。

其實,原創的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為你dai寫的!網上形同陌路的。有誰願意花時間給你寫呢?難道你在空閑的時間原以為別人提供這種不能給你帶來價值的服務嘛?從網上尋求幫助,即便是有好心人給你發來一片,不是原創也是枉然呀。
所以,還不如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寫。花一些時間我相信你能成功的。還有就是網上混雜,萬一碰到dai寫騙人的,還要你花錢損失就大了。

親 ~~~你說是不是吧!

================【寫作參考資料可以從這里找】======================

CNKI資料庫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創論文供你參考的。
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它收錄了近千種中文期刊和報紙以及外文期刊。
學校都有介面下載的,真沒有免費的下載介面,到網路知道懸賞求助下載!
如果外文的你看不懂,不要緊直接找【谷歌學術】,相當好的、
網路之大,資源之強,相信任何語言的搜索都不在話下的。
如果要翻譯,可以直接谷歌翻譯一下,自己把語句梳理通順就可以了!

========================【寫作方法】=============================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先要圍繞著論題去佔有和選擇材料。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

通讀一些相關資料,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看別人都從哪些方面寫這個東西!

參照你們學校的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接著要將提綱給你們老師看看,再修改。等老師同意你這個提綱之後,你就可以補充內容!

也可以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

最後,到萬方等資料庫進行檢測,這里便宜啊,每一萬字才1塊錢,將掃紅部分進行再次修改!

~~ 你還感覺很難嗎?

~~ 嘻嘻 。。。

~~ 希望能幫到你。

3. 粗糙集中的上下近似的概念

粗糙集理論作為一種數據分析處理理論,在1982年由波蘭科學家Z.Pawlak創立,是一種處理不精確(imprecise)、不一致(inconsistent)、不完整(incomplete)等各種不完備的信息有效的工具。1995年ACM將粗糙集理論列為新興的計算機科學的研究課題。
下面討論上下近似的概念。假設給定了一個A上的子集合X={x2,x5,x7},那麼用知識庫中的知識應該怎樣描述它呢?無論是單屬性知識還是由幾個知識進行交、並運算合成的知識,都不能得到這個新的集合X,也就是在所有的現有知識裡面找出跟他最像的兩個一個作為下近似,一個作為上近似。可以選擇「藍色的大方塊或者藍色的小圓形」這個概念:{x5,x7}作為X的下近似。選擇「三角形或者藍色的」{x1,x2,x5,x7,x8}作為上近似,值得注意的是,下近似集是在那些所有的包含於X的知識庫中的集合中求交得到的,而上近似則是將那些包含X的知識庫中的集合求並得到的。

4. 有代做有關粗糙集方面的畢業設計網站推薦嗎知道的給點建議,謝謝。

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畢業前最後一個重要學習環節,是學習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它既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又是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而且還是對學生的畢業資格及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
一、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的組成A.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B.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書;C.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說明書(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設計總說明(包括關鍵詞)、目錄、正文、謝辭、參考文獻、附錄);D.譯文及原文復印件;E.圖紙、軟盤等。
二、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的填寫及有關資料的裝訂畢業設計(論文)統一使用學校印製的畢業設計(論文)資料袋、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書、畢業設計(論文)封面、稿紙(在教務處網上下載用,學校統一紙面格式,使用A4列印紙)。
畢業設計(論文)資料按要求認真填寫,字體要工整,卷面要整潔,手寫一律用黑或藍黑墨水;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並簽字,經院長(系主任)簽字後發出。畢業論文或設計說明書要按順序裝訂: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設計總說明(包括關鍵詞)、目錄、正文、謝辭、參考文獻、附錄裝訂在一起,然後與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書、譯文及原文復印件(訂在一起)、工程圖紙(按國家標准折疊裝訂)、軟盤等一起放入填寫好的資料袋內交指導教師查收,經審閱評定後歸檔。
三、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撰寫的內容與要求一份完整的畢業設計(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標題
標題應該簡短、明確、有概括性。標題字數要適當,不宜超過20個字,如果有些細節必須放進標題,可以分成主標題和副標題。
2.論文摘要或設計總說明論文摘要以濃縮的形式概括研究課題的內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個左右實詞為宜,關鍵詞一般以3~5個為妥。
設計總說明主要介紹設計任務來源、設計標准、設計原則及主要技術資料,中文字數要在1500~2000字以內,外文字數以1000個左右實詞為宜,關鍵詞一般以5個左右為妥。
3.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即:1……、1.1……、1.1.1……),要求標題層次清晰。目錄中的標題應與正文中的標題一致,附錄也應依次列入目錄。
4.正文
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正文包括緒論、正文主體與結論,其內容分別如下:緒論應說明本課題的意義、目的、研究范圍及要達到的技術要求;簡述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說明本課題的指導思想;闡述本課題應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體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其內容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設和條件;模型的建立,實驗方案的擬定;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設計計算的主要方法和內容;實驗方法、內容及其分析;理論論證,理論在課題中的應用,課題得出的結果,以及對結果的討論等。學生根據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性質,一般僅涉及上述一部分內容。
結論是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出的總結,對所得結果與已有結果的比較和課題尚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開展研究的見解與建議。結論要寫得概括、簡短。
5.謝辭
謝辭應以簡短的文字對在課題研究和設計說明書(論文)撰寫過程中曾直接給予幫助的人員(例如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及其他人員)表示自己的謝意,這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是治學者應有的思想作風。
6.參考文獻與附錄
參考文獻是畢業設計(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設計(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參考文獻可向讀者提供一份有價值的信息資料。一般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參考文獻不宜過多,但應列入主要的文獻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在2篇以上。
附錄是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設計(論文)的附錄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編寫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號較多時,便於讀者查閱,可以編寫一個符號說明,註明符號代表的意義。一般附錄的篇幅不宜過大,若附錄篇幅超過正文,會讓人產生頭輕腳重的感覺。
四、畢業設計(論文)要求
我校畢業設計(論文)大致有設計類、理論研究類(理科)、實驗研究類、計算機軟體設計類、經濟、管理及文科類、綜合類等,具體要求如下:
1.設計類(包括機械、建築、土建工程等):學生必須獨立繪制完成一定數量的圖紙,工程圖除了用計算機繪圖外必須要有1~2張(2號以上含2號圖)是手工繪圖;一份15000字以上的設計說明書(包括計算書、調研報告);參考文獻不低於10篇,其中外文文獻要在2篇以上。
2.理論研究類(理科):對該類課題工科學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選題,除非題目確實有實際意義。該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字數要在20000字以上;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方案、並進行建模、模擬和設計計算等;參考文獻不低於15篇,其中外文文獻要在4篇以上。
3.實驗研究類:學生要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實驗,取得足夠的實驗數據,實驗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簡單重復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論文,其包括文獻綜述,實驗部分的討論與結論等內容;參考文獻不少於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獻。
4.計算機軟體類:學生要獨立完成一個軟體或較大軟體中的一個模塊,要有足夠的工作量;要寫出10000字以上的軟體說明書和論文;畢業設計(論文)中如涉及到有關電路方面的內容時,必須完成調試工作,要有完整的測試結果和給出各種參數指標;當涉及到有關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內容時,要進行計算機演示程序運行和給出運行結果。
5.經濟、管理及文科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開題報告;撰寫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專題論文(外國語專業論文篇幅為5000個詞以上。);參考文獻不少於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獻。
6.綜合類:綜合類畢業設計(論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類內容,如有工程設計內容時,在圖紙工作量上可酌情減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論文,參考文獻不少於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獻。
每位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同時要求:(1)翻譯2萬外文印刷字元或譯出5000漢字以上的有關技術資料或專業文獻(外語專業學生翻譯6000~8000字元的專業外文文獻或寫出10000字元的外文文獻的中文讀書報告),內容要盡量結合課題(譯文連同原文單獨裝訂成冊)。(2)使用計算機進行繪圖,或進行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或進行文獻檢索、論文編輯等。繪圖是工程設計的基本訓練,畢業設計中學生應用計算機繪圖,但作為繪圖基本訓練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線和鉛筆線圖。畢業設計圖紙應符合制圖標准,學生應參照教務處2004年3月印製的《畢業設計制圖規范》進行繪圖。
五、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細則
1.書寫
畢業設計(論文)要用學校規定的文稿紙書寫或列印(手寫時必須用黑或藍墨水),文稿紙背面不得書寫正文和圖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寫到文稿紙邊框以外,文稿紙不得隨意接長或截短。漢字必須使用國家公布的規範字。
2.標點符號畢業設計(論文)中的標點符號應按新聞出版署公布的"標點符號用法"使用。3.名詞、名稱科學技術名詞術語盡量採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准、部標准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稱術語,可採用慣用的名稱。使用外文縮寫代替某一名詞術語時,首次出現時應在括弧內註明其含義。外國人名一般採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後的原則書寫。一般很熟知的外國人名(如牛頓、達爾文、馬克思等)可按通常標准譯法寫譯名。
4.量和單位
量和單位必須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標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國際單位制(SI)為基礎的。非物理量的單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例如件/台、元/km。
5.數字
畢業設計(論文)中的測量統計數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但在敘述不很大的數目時,一般不用阿拉伯數字,如"他發現兩顆小行星"、"三力作用於一點",不宜寫成"他發現2顆小行星"、"3力作用於1點"。大約的數字可以用中文數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數字,如"約一百五十人",也可寫成"約150人"。
6.標題層次
畢業設計(論文)的全部標題層次應有條不紊,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採用統一的表示體例,正文中各級標題下的內容應同各自的標題對應,不應有與標題無關的內容。章節編號方法應採用分級阿拉伯數字編號方法,第一級為"1"、"2"、"3"等,第二級為"2.1"、"2.2"、"2.3"等,第三級為"2.2.1"、"2.2.2"、"2.2.3"等,但分級阿拉伯數字的編號一般不超過四級,兩級之間用下角圓點隔開,每一級的末尾不加標點。
各層標題均單獨占行書寫。第一級標題居中書寫;第二級標題序數頂格書寫,後空一格接寫標題,末尾不加標點;第三級和第四級標題均空兩格書寫序數,後空一格書寫標題。第四級以下單獨占行的標題順序採用A.B.C.…和a.b.c.兩層,標題均空兩格書寫序數,後空一格寫標題。正文中對總項包括的分項採用⑴、⑵、⑶…單獨序號,對分項中的小項採用①、②、③…的序號或數字加半括弧,括弧後不再加其他標點。
7.注釋
畢業設計(論文)中有個別名詞或情況需要解釋時,可加註說明,注釋可用頁末注(將注文放在加註頁的下端)或篇末注(將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夾在正文中的注)。注釋只限於寫在注釋符號出現的同頁,不得隔頁。
8.公式
公式應居中書寫,公式的編號用圓括弧括起放在公式右邊行末,公式和編號之間不加虛線。9.表格
每個表格應有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寫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後空一格書寫表題。表格允許下頁接寫,表題可省略,表頭應重復寫,並在右上方寫"續表××"。
10.插圖
畢業設計的插圖必須精心製作,線條粗細要合適,圖面要整潔美觀。每幅插圖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放在圖位下方居中處。圖應在描圖紙或在白紙上用墨線繪成,也可以用計算機繪圖。
11.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後,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要按國家標准GB7714-87規定。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後統一用阿拉伯數字進行自然編號,一般序碼宜用方括弧括起,不用園括弧括起。

5. 粗糙集理論的發展歷史

粗糙集理論作為智能計算的科學研究,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應用實踐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展示了它光明的前景。粗集理論不僅為信息科學和認知科學提供了新的科學邏輯和研究方法,而且為智能信息處理提供了有效的處理技術。1982年,以波蘭數學家Pawlak為代表的研究者首次提出了粗糙集理論,並於1991年出版第一本關於粗糙集的專著,接著1992年Slowinski R 主編論文集的出版,推動了國際上對粗糙集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研究。1992年在波蘭Kiekrz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粗糙集合研討會。這次會議著重討論了集合近似定義的基本思想及其應用和粗糙集合環境下的機器學習基礎研究,從此每年都會召開一次以粗糙集理論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從而推動了粗糙集理論的拓展和應用。我國RS研究起步較晚,所能搜索到的最早發表的論文時間是1990年,直到1998年由曾黃麟教授編著了國內最早的RS專著。粗糙集理論已成為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中一個較新的學術熱點,引起了越來越多科研人員的關注。

6. 1、 基於粗糙集(RS)理論的約簡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保持分類不變

7. 基於粗糙集和雲理論的土地適宜性評價模型的建立

劉明亮1 吳躍民1 楊明2

(1.湖南萬源評估咨詢有限公司,長沙,410011;2.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武漢,430079)

摘要:本文介紹和分析了兩種非經典數學方法雲理論和粗糙集理論,通過對這兩個方法進行比較和結合,建立了以雲理論和粗糙集理論相結合為基礎的土地適宜性評價模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實例的研究和應用。

關鍵詞:粗糙集理論;雲理論;數據挖掘;土地適宜性評價

土地適宜性評價是針對某種特定土地利用類型的適宜性及適宜程度的評價。它是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內容,通過其對地區全部土地資源的研究,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中的人地平衡、用地布局與土地結構調整、土地開發利用等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因此,對土地適宜性進行正確的評價,對適宜級別做出合理劃分是進行規劃決策的首要任務之一,而評價方法作為獲取正確評價結果的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的評價方法,如極限條件法、回歸分析法、經驗指數和法、層次分析法等,由於其評價方法過於簡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應實際情況。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評價方法也由傳統的簡單的數值方法向智能化發展。由於土地適宜程度本身的不確定性,用處理大量的不確定性數據的挖掘技術顯得更有優勢。

1 粗糙集理論與雲理論的特點

粗糙集理論是一種刻畫不完整性和不確定性的數學工具,能有效地分析和處理不精確、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種不完備信息,並從中發現隱含的知識,揭示潛在的規律。它能夠完全從已有的數據中有效地發現關聯規則,它可支持知識獲取的多個步驟,如數據預處理、數據約簡、規則生成、數據依賴關系獲取等。雲理論是在傳統模糊集理論和概率統計的基礎上提出的定性定量轉換模型,用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表徵定性概念,是以研究定性定量間的不確定性轉換為基礎的系統。作為處理不確定性問題的一種新理論,它可協助數據的離散化,規則的推理,使得該方法更趨近於人類的思維領域,為更好地向人工智慧發展打下基礎。

雲理論和粗糙集理論在處理不確定性和不精確性問題方面都推廣了經典集合論,它們都可以用來描述知識的不精確性和不完全性,但它們的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雲理論結合了模糊性和隨機性,而粗糙集通過上近似集、下近似集來刻畫不可分辨性。粗糙集不需要任何預備的額外的有關數據信息,在推導關聯規則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而雲理論處理不確定信息的方法需要一些數據的附加信息或先驗知識,但提供了定性定量轉換的方法。雖然雲理論和粗糙集理論特點不同,但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研究不確定性數據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把雲理論方法引入到粗糙集方法中,對粗糙集的結構化的模型進行改進,不僅可提高發現演算法的效率,還可提高系統模型的魯棒性。土地適宜性是一個定性的概念,利用粗糙集理論和雲理論相結合建立土地適宜性評價模型,可以互相補充,取長補短,為土地適宜性評定的客觀性提供可能性。

2 基於雲理論和粗糙集評價模型的建立

雲理論與粗糙集方法相結合是將基於雲理論的定量到定性的轉換方法作為粗糙集方法的預處理手段,把定量數據轉換為定性數據,或把定性數據轉換為不同概念層次的新的定性數據,然後應用粗糙集方法發現分類決策知識,最後運用雲理論的不確定性推理方法應用這些知識,即根據新的定量或定性條件數據推理出定量或者定性結果,從而表達和傳遞知識和推理的不確定性。就具體模型建立而言,首先根據原始數據製成初始決策表,對每個條件屬性,查看它是否為離散屬性,若是,則進行離散化處理,直至整個決策表全部轉化為離散數據為止,據此製成最終決策表。在此決策表的基礎上,利用粗糙集方法發現關聯規則並計算屬性重要性,得到關聯規則,最後用基於雲理論的推理方法得出定性的推理結果。整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評價模型圖

其中,基於雲理論規則推理的詳細過程,如圖2 所示。

2.1 決策表的建立

收集影響土地適宜性的數據,如坡度、質地、有機質含量,厚度等等,進行原始數據的采樣和整理,並根據土地適宜性評價的目的(如宜林宜牧等)做成信息決策表。

2.2 數據預處理

在很多情況下,所得到待處理的信息表並不是一個完備的信息表,表中的某些屬性值是被遺漏的。對於這種情況,可通過將空缺屬性值賦予特殊值來處理,以區別於其他屬性值。

圖2 雲理論推理

2.3 數據離散化

用雲模型模擬人類的思維劃分屬性空間。每一個屬性看作一個語言變數(或多個語言變數的組合)。對於每一個語言變數,定義幾個語言值,相鄰的語言值間允許有重疊,表達語言值的雲可以由用戶交互地給定。設對於一個數字型屬性給定雲A1 (Ex1,En1,He1),A2 (Ex2,En2,He2),……,An (Exn,Enn,Hen),作為語言項,將任一屬性值 x輸入到雲發生器 CG1,CG2,……,CGn,得到輸出值 μ1,μ2,……,μn,即屬性值 μ 與A1,A2,……,An的隸屬度,檢索出最大隸屬度μi,則x分配給Ai。如果兩個隸屬度μi和μj,均等於最大值,則 x 隨機地分配給 Ai或 Aj

2.4 決策表屬性約簡

基於粗糙集理論的知識獲取,通過採用決策表可辨識矩陣和可辨識函數的屬性約簡演算法對原始決策表約簡,包括屬性約簡和屬性值約簡。

令S=<U,R,V,f>是一個決策表系統,R=P∪ D 是屬性集合,子集 P={ai |i=1,…,m} 和 D={d} 分別為條件屬性集和決策屬性集,U={x1,x2,…,xn} 是論域,ai (xj)是樣本 xj在屬性ai 上的取值。CD (i,j)表示可辨識矩陣中第 i 行 j 列的元素,則可辨識矩陣CD 定義為: {ak | ak∈ P ∧ak (xi)≠ ak (xj)},d (xi)≠ d (xj);

土地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土地科學技術發展: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其中 i,j=1,…,n。

根據可辨識矩陣的定義可知,當兩個樣本(實例)的決策屬性取值相同時,它們所對應的可辨識矩陣取值為0;當兩個樣本的決策屬性不同而且可以通過某些條件屬性的取值不同加以區分時,它們所對應的可辨識矩陣元素的取值為這兩個樣本屬性值不同的條件屬性集合,即可以區分這兩個樣本的條件屬性集合;當兩個樣本發生沖突時,即所有的條件屬性取值相同而決策屬性的取值不同時,則它們所對應的可辨識矩陣中的元素取值為空。

2.5 計算屬性權重

對於屬性集C導處的分類的屬性子集B′⊆B的重要性,可用兩者依賴程度的差來度量,即:

rB (C)-rB-B′(C)

這表示當從集合 B 中去掉某些屬性子集B′對象分類時,分類 U/C 的正域受到怎樣的影響。

其中,rB (C)=card (posp (Q))/card (U)

是知識依賴性的度量,其中 card 表示集合的基數:

土地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土地科學技術發展: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稱為Q的P正域,對於 U/P 的分類,U/Q 的正域是論域中所有通過分類 U/P 表達的知識能夠確定地化入 U/Q 類的對象集合。

2.6 基於值約簡的決策規則最小化的提取

基於值約簡的決策規則的提取是建立在決策表值約簡的基礎上進行的。假設決策表有三個條件屬性 a、b、c,一個決策屬性 d。通過對[x]a、[x]b、[x]c、[x]d,進行屬性值約簡,在規則最小化的原則下,計算得出最小決策規則。

2.7 基於雲理論的規則推理

基於雲理論的不確定性推理按規則的條數分為單規則和多規則推理,每一條規則又可以根據規則前件的條數分為單條件規則和多條件規則。土地適宜性評價只要求得到定性的推理結果,所以本模型通過計算屬性重要性來解決。首先激活一個實例的幾條規則,得到各個規則的隸屬度的雲滴,擬合成虛擬雲,該虛擬雲的期望值即為結果,最後根據最大隸屬度的選擇選取定性結果。

根據以上理論設計的土地適用性評價系統如圖3 所示。菜單是關於常用理論的基本方法,右側的一系列步驟是關於組建數學模型的實現方法。中間的坐標界面用來顯示圖形結果。

圖3 評價系統界面

3 應用實例

瓊海市地處海南省東部。東臨南海,北靠文昌,西接屯昌,南與萬寧縣交界。瓊海市有著優越的農業自然條件、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全市存在工業底子薄、礦產資源貧乏、能源短缺、科技水平較低以及建設資金不足等制約因素。土地適宜性評價的主要任務是在收集土壤、地形、水利、氣候等資料的基礎上,對評價范圍內的所有土地進行適宜性評價,找出不適宜現狀用途的土地,並給出指定用途的適宜性土地的等級。

3.1 收集資料、整理數據

收集所有有關瓊海市土地適宜性評價的數據,5個條件屬性和1個決策屬性,根據原有的單元劃分9311個實例。表1是其中一實例的決策表的一部分。

表1 決策表示例

其中,Yjz 表示土壤有機質含量,Hd 表示土壤厚度,Zd 表示土壤質地條件屬性,Sl表示水利條件屬性,S_c 表示宜水產養殖地類決策屬性。

3.2 數據預處理

因為本實例中所得到的初始數據並沒有缺失,無需對初始決策表進行預處理,故可以省略這一步,所以得到的最終決策表同表1。

3.3 數據離散化

對決策表中的每個屬性,依次進行以下步驟,分別得到離散結果。

3.3.1 計算屬性的數據分布函數

對屬性 i 定義域中的每一個可能取值,計算得到屬性 i 的數據分布函數gi (x);圖4是屬性厚度(Hd)的數據分布函數的圖。

圖4 屬性數據分布圖

3.3.2 計算單個雲模型的數據分布函數

尋找數據分布函數 gi (x)的波峰所在的位置,將其屬性定義為雲的重心位置,然後計算用於擬合 gi (x)的雲模型,雲模型函數 fi (x)計算如圖5 所示。

圖5 雲模型分布

該圖是尋找第二波峰位置時,所擬合的基於雲的數據分布函數(紅色實線)。雲模型參數為:

土地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土地科學技術發展: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3.4 離散化

通過上一步得到的歸納並了解概念雲後,對於每個需要離散化的屬性值,一一計算出對於每個概念雲的隸屬度,選取其最大值為離散化的結果,表2 是離散化結果的一部分。

表2 屬性離散結果

3.5 屬性約簡

求出布爾函數表達式,用布爾函數極小化演算法計算約簡結果。將布爾函數轉化為二進制區分矩陣,對二進制區分矩陣實行簡化演算法,得到決策表的約簡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屬性化簡結果

3.6 計算屬性權重

根據條件屬性對決策屬性的分類產生的影響,計算每個條件屬性對決策結果產生的重要性及系數,如表4所示。(這個度量是根據論域中的樣例來得到的,不依賴於人的先驗知識。)

表4 屬性權重結果

3.7 決策推理

根據雲理論多條件多規則推理方法,對原有數據參照最小規則進行推理,得到最終的等級劃分結果,如圖6 所示。

圖6 等級劃分結果

4 結論

利用上述模型,首先應該盡可能多地收集對土地適宜性問題有影響的因素,運用雲理論進行連續數據的離散化之後,可以根據屬性重要性確定的方法來篩選評價因素,在此基礎之上,運用粗糙集方法獲取評價規則。另外應注意的是土地多宜性問題,在土地適宜性評價中,對於每一種土地用途,都要分別確定它的等級,這區別於粗糙集一般的信息處理過程中,把幾個不同的決策屬性歸並為一個決策屬性集的綜合決策。

應用結果表明,雲模型汲取了自然語言的優點,突破了已有方法的局限,能夠把模糊性和隨機性有機地綜合在一起,在空間數據挖掘中構成定性和定量相互間的映射,發現的知識具有可靠性。粗糙集理論對模糊和不完全知識的處理比較出色,但其對原始模糊數據的處理能力比較弱,而基於雲模型的定性定量轉換方法作為粗糙集的預處理是比較合適的。二者相結合的方法應用於土地適宜性評價可以集兩種理論之所長,更具優勢地解決對其定性評價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張文修,吳偉志等.粗糙集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曾黃麟.粗糙集理論及其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8

張麗,馬良.基於粗糙集屬性約簡的模糊模式識別[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3,25 (1):50~53

楊昭輝,李德毅.二維雲模型及其在預測中的運用[J].計算機學報,1998,21 (11):961~969

邸凱昌著.空間數據發掘與知識發現[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12

熱點內容
收到假eth幣 發布:2025-10-20 08:58:16 瀏覽:973
暗黑破壞神2eth打孔 發布:2025-10-20 08:42:58 瀏覽:105
BTC和CBT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10-20 08:42:57 瀏覽:233
華碩trx40Pro供電 發布:2025-10-20 08:33:26 瀏覽:432
曬人民幣編號的朋友圈 發布:2025-10-20 08:25:32 瀏覽:687
doge格式 發布:2025-10-20 08:02:00 瀏覽:382
以太坊會爆發嗎 發布:2025-10-20 08:01:59 瀏覽:772
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功率 發布:2025-10-20 07:39:24 瀏覽:925
trx輔助帶 發布:2025-10-20 07:35:29 瀏覽:48
比特幣哈希值有多少位 發布:2025-10-20 07:31:2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