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卡去醫保中心報銷
❶ 去醫保中心報銷要什麼手續
要看你參保所在地的醫保中心有什麼具體規定。一般情況需要提供發票、診斷證明書、明細費用清單、醫保卡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本人銀行存摺復印件、交警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單位證明、住院病例等。
❷ 醫保卡可以直接在醫保中心報銷嗎
可以啊,住院都可以直接報
❸ 住院沒有使用醫保卡 憑發票可以去醫保中心報銷嗎
應該可以的,醫保實行按年結算,當年的醫保要在12月底前報完,具體的可以電話咨詢一下你們當地的設保機構。
❹ 做手術是用醫保卡的,還可以去醫保中心報銷
社保卡中的錢本來就是你的,如同現金一樣。花掉了你可以憑報銷憑據再到社保報銷的。
❺ 有醫保卡怎麼去報銷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經濟雜談]
你不知道的醫保卡使用方法[復制鏈接]
在網上看到的,大家也可以學習一下
關於醫保卡的正確使用!!!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一張醫保卡,在使用過程中有些事情是要特別留意的,否則就會吃啞巴虧!如果生大病需要住院治療,好辦,只要把卡交給醫院,就可以安心治療了。卡裡面一分錢沒有也沒關系。出院時醫院會和醫保中心結算,個人只需負擔三分之一的費用。
如果看門診呢?那就要用卡內余額支付門診費用,倘若卡內余額全部用完怎麼辦?自掏腰包唄,不錯。可是當我們自費金額超過1200元後,超出部分是可以享受報銷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
舉個例子:如果你看門診花了2000元,則超出的800元可以報銷480元,個人只承擔320元,醫院和醫保中心直接結算,這個你不用操心。
可是請注意:在去醫院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區醫院轉一下,這個手續萬萬不能省略!否則的話即便你花了萬兒八千的,對不起,一分錢的報銷也沒有,全部自費!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條規定的。每年只要去社區醫院轉一次即可,所以請大家在每年的元月份去轉一下,最好是轉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再轉一家中醫院,方便日後就診。
去專科醫院看病無需轉,如腦科醫院、胸科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等等,因為這些醫院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費部分是可以累加的,每年只要達到1200元,超過部分就可按比例報銷。
有許多政策往往我們是不清楚的,而相關政府部門似乎也不想讓我們知道,個中緣由大家自己去揣測吧。不信問問你身邊的人,有幾個人知道這條規定的?
還有一點就是,門診醫保以後也可以報銷了,分事業在職、事業退休、和城鎮居民3塊,報銷比例不同,在職的是20元起付線,20元以上報60%,比如在門診花100元,除去20元,80報60%=48元,自己負擔20+48=68元,每次都有20元起付線奧。其他的忘了,再查吧,去年辦的,今年應該能實行
❻ 醫保是在單位報銷還是在社保中心報銷
單位只負責給你參加社會保險,產生費用要到參保地社保中心報銷。
❼ 醫院報銷後還能去醫保中心報銷嗎
不能。醫院報銷就是醫保的報銷,醫保的工作人員就在醫院。醫院根據社保的相關規定,對住院醫治的病人的費用。按照承擔比例給予了報銷,不存在你再到醫保中心報銷。這樣可以減少重復工作,不然你出院後。還得排隊報銷住院費用,減少了多少煩索手續。
❽ 到醫保中心去報銷要帶什麼證件
身份證,醫保卡,必要時帶病歷,診斷書
❾ 去醫保局報銷流程
醫保如何報銷
是很多人都在關注的一個問題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缺乏醫保正確的打開方式
這不就錯過了薅社會主義羊毛的機會嗎?
白雲大媽看好你哦~
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醫保報銷正確的打開方式
一、醫保是什麼
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
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
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
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說白了,就是生病的時候國家出錢幫我們看病,用來減輕打工者的經濟負擔,
而且,對於參保的人群沒有要求。
二、繳納方式
我國的醫保參保系統有兩種:
一種是簽訂勞動協議的普普通通上班族交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這是國家強制用人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障,
繳費的金額由兩部分組成:
一個是公司繳納的一部分(佔大頭)
一個是個人承擔的一部分(佔小頭)
另一種是沒工作或者自由職業者繳納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這個城鄉居民醫保就是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這項制度使得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戶口,都可以參保
但是費用需要自己來支付,繳納的金額也要比職工醫保少,但是不是強制性的。
而且每個城市的醫保繳費標准不一樣,應該以當地醫保管理中心為准。
那應該怎麼繳納呢?
1、城鎮職工醫保
通常用人單位和個人,
每月應該繳納當地社保規定基數(或者一定的工資)的百分比,
這些錢會直接從工資中扣除,
參保人員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
男性繳納年限不少於25年,女性繳納年限不少於20年,
其中實際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年限必須不少於15年,退休後可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退休前若未達到最低年限要求,可以一次性補齊實際繳費年限的醫療費用。
但是還是要看當地有沒有補繳政策。
2、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居民醫保的繳納費用比城鎮職工醫保要低很多,
居民醫保對繳費年限是沒有要求的,繳納一年的費用就享受一年的待遇。
但職工醫保在到達退休年齡時必須累計繳費滿25年。
保費每年繳納一次,繳費時間原則上為每年的7月至12月,
繳費次年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城鄉居民醫保沒有退休待遇,但是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補貼。
三、報銷比例
因為兩種醫保繳納的費用不同,所以享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職工醫保繳納的保費更多,所以待遇也相對更好,
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比居民醫保的報銷比例要高出10%—20%。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
我爸早年經商現在在家不上班
而且又沒到退休年齡,
所以就在當地繳納了居民醫保
但是他身邊的老夥伴都繳納的是職工醫保
每次從醫院回來都會跟我抱怨,報銷的比例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