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能消滅貧困嗎

去中心化能消滅貧困嗎

發布時間: 2021-04-03 16:55:12

❶ 持續的經濟增長可以消除絕對貧困,但不能消除相對貧困

圖片來源: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2018年3月24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哈佛大學教授、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提出,要真正解決貧困問題,必須要政府介入,給無技能工人賦能,賦予他們技能和工具進入全球的勞動力市場,才能夠真正解決貧困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和標志性指標,被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

據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介紹,從2012年到2017年共實現了6853萬人的減貧。同時,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世界經濟新議程」中,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也提及,中國的減貧人口為全世界減貧貢獻了76%的份額。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介紹,從更大的時間維度上來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全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7.7億人減少到3046萬,貧困發生率從97.5%下降到3.1%。

「可以稱得上人類歷史減貧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世界的減貧事業做了非常巨大的一個貢獻,」鄭之傑說,「美國的未來學家約翰·耐斯比特說過中國的減貧努力,對尋求擺脫貧困的新興經濟體具有巨大的價值,有巨大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解讀說,觀察中國脫貧可以從三個維度,首先,持續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使大多數人從中間受益,但經濟增長的絕對效應隨著發展水平提高會減弱,要提高經濟的包容性。

「但過去40年裡面,還是有一部分群體難以從中受益。政府要出台專門針對貧困人口的計劃,從1983年開始中國政府就有專門的扶貧計劃,1986年成立專門的機構,1994年以來先後出台三個全國性的扶貧計劃。特別是2015年以後,中國提出了一個精準扶貧的戰略,應該說這樣一種專門的扶貧計劃不能被絕對效應所覆蓋、不能被包容性所覆蓋的人口起了很大的作用。」葉興慶說。

但葉興慶問道,「到2020年全部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基本可以完成,主要的問題是提高質量,但我們更關心的是三年之後怎麼辦?」

據他介紹,最近這三年,中國農村的收入分配的結構,並沒有改善,反而是在拉大,過去十多年來,農村最低收入的20%的相對收入水平是下降的,城鄉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2020年之後,我們的扶貧恐怕要從目前的精準扶貧,轉向緩解農村的相對貧困問題,更多的關注20%的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收入問題。」葉興慶說。

哈佛大學教授、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觀點也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註解。

據埃里克·馬斯金介紹,全球化的支持者認為全球化可以解決貧困的問題,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的貧困人口,國際貿易能夠讓發展中國家專注於那些具有比較優勢的那些生產產品,低技能工人的收入也可以有所增長。

但埃里克·馬斯金卻認為,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他介紹道,生產的國際分工意味著勞動力市場本身全球化,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從中受益。

「問題是,這也排除了沒有技能的工人,尤其是農村的勞動力,因此無法從全球化從中受益。」 埃里克·馬斯金說。

因此,埃里克·馬斯金認為,必須政府要介入來提高無技能工人工資,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只有給他們賦能,給他們技能和工具進入全球的勞動力市場,才能夠真正解決貧困的問題。

❷ 我們青少年能為消除貧困做些什麼

正常情況下,我們青少年能做的就是:一在物質上不浪費,讓社會有更多資源流向貧困地區。二是好好學習,在能力上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三是有為社會擔當的熱忱,敢於去消除貧困。

❸ 什麼是去中心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 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❹ 貨幣去中心化有什麼問題嗎

在Token經濟學裡面,去中心化貨幣並不是唯一的價值流通和度量的客體,所以,一個固定總量的去中心化貨幣並不一定會導致被市場拒絕。
去中心化貨幣中的去中心化包含多層含義:貨幣發行去中心化、貨幣流通去中心化、貨幣回籠去中心化……
就我們現行的經濟系統而言,貨幣的發行是由央行或者其他類似機構進行的,由國家信用進行背書。因此,貨幣的發行顯然是一種中心化的,被政府或機構控制的一種貨幣發行方式。然而在現有的經濟系統中,貨幣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雖然在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中,絕大部分貨幣都已經通過銀行在進行流通,然而這種流通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貨幣所有者自行控制的,也就是說貨幣的流通並不受中心化機構的控制。除了因為金融中某些特定的要求,對某些流通進行了監管;或者由司法機關介入,強行對貨幣的流通進行管理。這些的中心化的操作從比例上來看,是極少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現有的經濟系統中,貨幣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事實上,央行等金融管理機構,正是利用貨幣發行的權力,艱難的對整個市場進行調節,維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貨幣的穩定性。
我們在經濟學中曾經學習過,貨幣的流通總量是要和當前貿易情況匹配的,換句話說,貨幣的流通總量,是和經濟情況緊密相連的。貨幣的流通需要通過調控,來影響市場;而市場也通過各種反饋,迫使管理機構對貨幣進行調控,以維持貨幣的穩定性。

❺ 真正的去中心項目具備哪些條件

真正的去中心項目具備,這篇是「成為更好區塊鏈的關鍵要素」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盡管去中心化本身並不是目的,但它是達到許多目的的一種手段,包括抵抗審查,腐敗和串通。多方參與的包容性機構; 以及財富,權力和影響力的公平分配。 去中心化由於效率低下和成本較高而不適用於大多數應用程序,但是對於那些需要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底層平台比口頭上的去中心化服務靠譜的多。 我們去中心了嗎? 我想提醒我們,去中心化是多維的,遠非二進制。 另一個關聯緊密的主題是無許可授權,這部分也將在此進行討論:允許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為項目,平台或社區做出貢獻是去中心化精神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是否有多個客戶端應用?這里有兩種思想流派。一個假設是,單一的規范客戶端應用可以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個項目上,並且一個開發團隊可以更輕松地進行交流,這將最大程度地提高相對於其他平台的成功率和競爭力。此外,單個客戶端應用可防止由於不同節點本地賬本不一致導致的共識失敗(至少只要每個節點都在硬分叉後升級其軟體就可以解決)。另一派則認為,存在多種客戶端會使網路更有可能倖免於攻擊(一個客戶端可能完全停止區塊產出)或共識失敗(一個或多個客戶端無法正確運行協議,這可能導致產生錯誤區塊或全停止區塊產出)。事實上,兩者在以太坊中都發生了。但還有更微妙的原因。首先,多個客戶端應用並行的降低了單個核心開發團隊對網路的主導影響,這是比特幣治理的最大問題之一(Zcash基金也會決定構建第二個Zcash客戶端,以平衡 Electric Coin 公司的權力)。而且,不同的客戶端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架構決策並具有不同的優勢(例如,挖礦,數據查找),並且使用不同的語言編寫客戶端可以使更多的開發人員可以參與核心開發。雖然並行應用,Beta應用等很不錯,但真正可行主流的還是主網客戶端:例如,比特幣至少有15種客戶端應用,但是97%的節點運行一個程序,即比特幣核心。
采礦算力是由多少個組織控制的?參與采礦的各方越多,就越難相互勾結,進行自私的采礦,或進行雙花攻擊(通常稱為51%攻擊,實際上的數學原理更為復雜)。這不是一個假設的風險,因為它已經發生在以太坊經典和比特幣黃金等網路中。另外,更多的礦工意味著更公平地分配采礦獎勵。盡管許多個體礦工可能會參與挖礦,但因為激勵他們會聚集到少數幾個礦池中,甚至看似去中心化的網路也可能依賴於少數幾個實體進行挖礦:三個最大的以太坊礦池共同控制總算力的60%,而比特幣礦池的前四名約佔56%。

❻ 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暫停交易升級么

千萬不要在非法平台上進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風險太大了,一旦跑路會讓你血本無歸。

❼ 為什麼說我國創造了消滅貧困的世界奇跡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成功踐行世界最大消除貧困工程新華社記者王麗、孟娜、黃艷朱仲河流域是地處中國西南珠江上游的一片河谷流域,這片山林茂密的地區曾因當地農民過度開墾和砍伐,陷入極度"生態貧困"之中。過去20多年間,一度"食不果腹"的貧困群眾,在黨委、政府持續不懈扶貧工程的幫助下,漸漸告別了飢荒。"開荒開到邊、種地種到天",瘠薄的土壤被雨水捲走,田園漸漸變成裸露的石海,在這片生活著8個村莊1.8萬餘人的流域中,落後生產方式讓當地農民陷入"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中。桶井村位於朱仲河流域腹地,因為深度石漠化而成為一類貧困村,超過80%的土地面積被岩石取代,泥石流、地質災害頻發。為了讓深陷貧困的群眾走出貧窮,當地了一場持續的扶貧"攻堅戰"。"以前住的是30平方米的木板房和茅草房,一次冰雹就把房頂給掀翻了,既透風又漏雨。"桶井村農民吳維勇說,去年他們一家人搬進了240平方米的磚瓦新房。產業扶貧工程幫助他們在石旮旯山裡種植中葯材,全家一年有近20萬元收入。54歲的村支書彭柱才說,像這樣的生態脆弱區,種玉米等糧食作物沒有出路。這些年,黨和政府各類扶貧資金向貧困村傾斜,加大投入改善通往鄉鎮的道路。農業科技人員來到這里,和農民一起在石頭縫里反復試種中葯材等林木,終於獲得成功。"產業扶貧"將葯材、果樹等種植項目與石漠化治理結合起來,為農民興建起"綠色銀行"。近5年來,村裡3100多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倍,以前的土牆房和茅草房正在變成磚瓦房,村裡12個村民小組全部可以通車。"烏蒙磅礴走泥丸",桶井村所在的畢節地區,是當年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也是中國出了名的窮地方。20多年前,這里是中國西南貧困帶的核心區域,曾被聯合國確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人窮、地乏、環境惡",這是畢節過去真實的寫照。這個面積26853平方公里的地區,山地就佔了93.3%,境內山高坡陡,每平方公里所承載的人口達200多人。1988年6月,時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為破解貴州經濟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等突出難題,深入基層調研,在廣泛吸收人類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家深化改革的形勢,倡導並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國家改革試驗區。23年來,這個中國"最窮的"改革試驗區實踐著一場特殊的反貧困試驗,努力變救濟式(輸血式)扶貧為開發式(造血式)扶貧,在增強貧困區域和貧困人口反貧困能力的同時,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與優勢的產業平台,為脫貧致富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畢節地區貧困人口從312萬人減少到31.84萬人,絕對貧困發生率從65.4%下降到7.6%。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務院扶貧副主任鄭文凱說,新中國成立60餘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的32年裡,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扶貧開發道路,扶貧減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1978年,中國農村仍有2.5億尚未解決溫飽問題的極端貧困人口。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2010年7月召開的亞洲政黨扶貧專題會議上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扶貧戰略與政策,成立了專門的扶貧領導機構,啟動實施了針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專項減貧計劃,大力加強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生態保護和資源開發。同時,積極引導和幫助貧困地區的廣大群眾參與扶貧開發,使他們成為反貧困的主體力量。中國共產黨強調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和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群眾相互幫扶、發展致富。鄭文凱說,2010年,按照年人均純收入1274元的扶貧標准,全國貧困人口已減至2688萬人。32年中,中國解決了近2億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全球范圍內有9.25億人正承受著飢餓的折磨。世界銀行2008年公布的最新貧困人口測算數據顯示,在1981年至2005年間,東亞以1.25美元貧困線衡量的貧困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的比重從近80%下降到18%,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過去25年全球減貧事業成就的70%左右來自中國。"接下來的十年,中國扶貧的任務更艱巨、難度更大。"鄭文凱說,由於中國人口太多,從全國發展水平和不同區域比較來看,不同地區在人口、資源配置、環境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此外,中國還面臨著貧困人口規模大,返貧因素增加,貧困呈動態性、相對貧困日益突出等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扶貧開發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審議《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會議強調,中國扶貧開發已經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提高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新時期扶貧,本質上是一種更寬領域、更廣視角的'大扶貧'。"鄭文凱說,所謂大扶貧,不只是指扶貧主體要多元化,還要關注扶貧對象收入以外的方方面面狀況,包括其享有的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服務的狀況,使新階段扶貧開發有效地促進扶貧對象的全面發展。

❽ 為什麼去中心化了還能升級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干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干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麼,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麼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容忍多少節點的崩潰而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個人和組織能最終控制這個系統;邏輯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介面和數據是否像是一個單一的整體。

區塊鏈是全網統一的賬本,因此從邏輯上看是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置疑。從架構上看,區塊鏈是基於對等網路的,因此是架構去中心化的。從治理上看,區塊鏈通過共識演算法使得少數人很難控制整個系統,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構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為區塊鏈帶來三個好處:容錯性、抗攻擊力和防合謀。

區塊鏈與傳統分布式系統的5點區別

作為一種全新種類的分布式系統,區塊鏈往往被錯誤地當作是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或日誌系統,實際上區塊鏈與傳統的分布式系統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去中心化。現在我們來審視一下區塊鏈與傳統分布式系統的主要區別:

(1)一致性演算法:區塊鏈需要解決的是拜占庭將軍問題,即網路中存在一個或多個欺詐節點,可能會故意違反協議或傳輸錯誤的數據,因此區塊鏈往往採用拜占庭容錯的一致性演算法(通常稱為共識演算法),如BFT、PoW、PoS等;而傳統分布式系統只需考慮節點失效和通訊錯誤的情況,往往採用paxos、raft之類的一致性演算法,這類演算法不能對抗欺詐節點。

(2)中央控制方:在區塊鏈網路中是不存在中央控制方的,沒有一個節點可以控制或協調賬本數據的生成,各節點通過共識演算法進行協調,生成一致的賬本。而傳統發布式系統則往往是由一個機構進行控制,統一調度各節點參與運算。

(3)規則制定:區塊鏈的規則就是共識協議,又稱共識機制,共識演算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共識機制一般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設計制定,並開發出相應的程序,提供給社區使用。這一點似乎與傳統的分布式系統一樣,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的改變、升級是需要社區對此有一致的共識,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則任何人都可以實施硬分叉,另建一個社區、一條鏈。這就是共識機制的去中心化過程。

❾ 去流量化什麼意思去中心化又是什麼意思希望通俗易懂

去流量化就是可以將所有的社會化資源聚合起來,一鍵分發資源。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體系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能夠自由銜接,構成新的銜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構成非線性因果關系。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相等性的體系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9)去中心化能消滅貧困嗎擴展閱讀:

相對於前期的互聯網(Web 1.0)年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發生,而是由整體網民一起參加、權級相等的一起創造的成果。任何人,都能夠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一起生產信息。

跟著網路服務形狀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鼓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供給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加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一起進行內容協同創造或奉獻。

熱點內容
MSD數字貨幣多少美元 發布:2025-09-12 05:56:03 瀏覽:768
杭州區塊鏈智能合約開發 發布:2025-09-12 05:51:03 瀏覽:128
關閉eth及其代幣 發布:2025-09-12 05:42:17 瀏覽:303
中國炒比特幣公司 發布:2025-09-12 05:15:11 瀏覽:300
比特幣勒索軟體圖片 發布:2025-09-12 05:11:50 瀏覽:626
幣圈止損有什麼用 發布:2025-09-12 05:09:52 瀏覽:621
2008買的比特幣 發布:2025-09-12 05:08:20 瀏覽:607
現在幣圈是漲還是跌 發布:2025-09-12 04:30:49 瀏覽:397
瀏覽器挖比特幣需要多長時間 發布:2025-09-12 04:16:52 瀏覽:312
屆中國區塊鏈大賽 發布:2025-09-12 04:10:2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