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區塊鏈點對點傳輸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叫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工具,比如學歷,從大學畢業時,現在的做法是要有一個有權威的機關認可和發出的證件,來作為憑證。
這個設置比較麻煩,因為這是一張紙,紙是可以偽造的,就會出現各種空隙,發證機關也是人,這個中間也會有各種可蹭空隙,只要是跟人有關,跟哪個媒介有關的都會有各種可能。
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以後只要一畢業,在區塊鏈上產生記錄,這個記錄任何人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改動的,這個東西就是客觀上存在了,作為一個物理存在,再作為一個數據的存在,區塊鏈就產生了。
這樣,任何人想要查是不是哪裡畢業的,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這跟平時的社交(微信)和支付平台(支付寶、易寶)所常涉及的大數據有類似的地方。
⑵ 整合下列信息,回答什麼叫「PTP"。①這是一個徹底「去中心化」(Decentralize)的檔案交換架構。②「點對點
即「點對點」(PeetoPeer),這是一種新的獲取信息的方式,每個人既是信息的獲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提供者,用戶的電腦既是客戶端,也是伺服器。這是一個徹底「去中心化」(DeCeertalize)的檔案交換架構。
⑶ 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對等網路是什麼
金窩窩分析區塊鏈去中心化對等網路。區塊鏈系統是一個點對點網路,網路中所有節點共同擁有、維護系統中的全部數據,且任意一個節點的損壞或離線對整個系統運行都不會造成影響,去中心化給整個網路帶來了較大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優勢。
⑷ 怎麼進行去中心化處理
根據侯傑泰的話:所謂中心化, 是指變數減去它的均值(即數學期望值)。對於樣本數據,將一個變數的每個觀測值減去該變數的樣本平均值,變換後的變數就是中心化的。 對於你的問題,應是每個測量值減去均值。
⑸ 世界讓沒有p2p點對點成功的案例!所以去中心化只是個理想主義,雖然中心化很脆弱但成本低效率高風險大
去中心化是理想主義不對。雖然目前沒有去中心化的P2P平台,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後去中心化的點對點借貸很大概率會出現的。 中心化有中心化的好處,不能太片面。
⑹ 點對點通訊是去中心化的嗎有什麼優勢
點對點通訊組網方式有很多種,一般在通信行業我們更加強調是媒體流的點對點通訊。控制還是集中化的。如sip協議和rtp的關系。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它是去中心話的,也就說沒有一個中心伺服器來負責統一管理。 點對點加密主要是秘鑰實現點對點的交換。這個技術做到絕對的安全還是很難的。未來點對點加密會為我們營造更加私密的通訊模式。 最後,安全是相對的,有代價的。越安全越復雜。
⑺ 有哪些好的點對點通信應用
對等式網路(peer-to-peer, 簡稱P2P),又稱點對點技術,是無中心伺服器、依靠用戶群(peers)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它的作用在於,減低以往網路傳輸中的節點,以降低資料遺失的風險。與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網路系統不同,對等網路的每個用戶端既是一個節點,也有伺服器的功能,任何一個節點無法直接找到其他節點,必須依靠其戶群進行信息交流。
點對點通信實現網內任意兩個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換。點對點連接是兩個系統或進程之間的專用通信鏈路。想像一下直接連接兩個系統的一條線路。兩個系統獨占此線路進行通信。 點對點通信隨著一些網路安全事件,如棱鏡門、facebook數據泄露的爆發,逐漸被人們所需要。目前已有的點對點通信應用公用了一些通信協議,比如tox、魚信等比較有名,你上面的圖片就是魚信點對點通信應用。
⑻ 傳輸網在點對點通信裡面處於什麼地位
14949419749479
⑼ 互聯網中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最近「區塊鏈」的熱度,一直高漲,可能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的瘋狂,會落到區塊鏈,有點像VR元年的時候,創業者都蜂擁而至,某種程度上,可能和那本書的名言有關:站在風口上 豬也能飛起來!但小米這「豬」,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產品。
本文主要解讀一個創業者過渡解讀和放大的詞「去中心化」。
往往創業者或者某些執迷於創業的人,在公開場合中,說產品的時候會說,我們的產品是「去中心化」的。
對於事情,對於所謂的不明覺厲,人們是盲目的,那麼「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中心化」。
1、互聯網是信息傳遞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發布,參與者往往沒有話語權,這里的話語權就是引導輿論導向級別的話語權;
2、去中心化就是參與者可以有話語權,並且可以發聲,可以自由傳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匱乏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的用戶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規范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用戶群的上升,具備了構建去中心化的條件,同時用戶對於信息需求擴大。
⑽ 點對點網路是什麼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伺服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並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網上一樣,P2P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
即使從網路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聯網整體架構的基礎。互聯網最基本的協議TCP/IP並沒有客戶機和伺服器的概念,所有的設備都是通訊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聯網上的系統都同時具有伺服器和客戶機的功能。當然,後來發展的那些架構在TCP/IP之上的軟體的確採用了客戶機/伺服器的結構:瀏覽器和Web伺服器,郵件客戶端和郵件伺服器。但是,對於伺服器來說,它們之間仍然是對等聯網的。以email為例,互聯網上並沒有一個巨大的、唯一的郵件伺服器來處理所有的email,而是對等聯網的郵件伺服器相互協作把email傳送到相應的伺服器上去。另外用戶之間email則一直對等的聯絡渠道。 當然但是過去的5年裡,互聯網的發展至少從表面上遠離了P2P,互聯網上絕大部分的節點也不能和其他節點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喚醒了深藏在互聯網背後的對等聯網。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區域網中共享目錄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們認識到把這種「對等聯網」拓展到整個互聯網范圍的可能性。當然,在許多人的眼中,Napster並不是純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個處於中心協調機制。
事實上,網路上現有的許多服務可以歸入P2P的行列。即時訊息系統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軟的MSN Messenger以及國內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應用。它們允許用戶互相溝通和交換信息、交換文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但這些系統並沒有諸如搜索這種對於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這個特徵的缺乏可能正 是為什麼即時訊息出現很久但是並沒有能夠產生如Napster這樣的影響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可以歸入P2P是拍賣網站譬如eBay,人們在總結eBay的模式的時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點類似?eBay就是一個將人們聯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區,用戶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戶叫賣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服務,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戶之間進行的。如果將「交易」的概念推廣,C2C就是P2P的一個特例,這里人們互相交換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細深究的話,Napster和即時訊息在賦予用戶之間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戶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時,卻破壞了伺服器端的那種自互聯網出現之初就存在的對等聯網思想,因為它們都需要有一個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對等聯網的許多伺服器。 這也正是諸如Gnotella和Freenet不斷的宣稱它們創造了「純粹」的P2P,完全沒有中心伺服器的P2P服務。
熱點內容
s7挖螞蟻礦池
發布:2025-07-08 14:51:02
瀏覽:318
萊特幣爆塊
發布:2025-07-08 14:49:22
瀏覽:24
礦池電腦要求
發布:2025-07-08 14:46:25
瀏覽:308
幣圈大資金流入
發布:2025-07-08 14:00:32
瀏覽: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