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梁的軸力怎麼算
Ⅰ 這個彎矩和軸力都是怎麼計算的詳解,謝謝
數字看不見,圖片拍斜了
Ⅱ 柱端剪力,彎矩,軸力分別怎麼計算,說詳細點,最好連公式一起
各柱上端軸力由橫向框架梁端剪力、縱向框架梁端支反力(按簡支梁計算)與上層柱傳來的軸力相加而得;各柱下端軸力為上端軸力加本層柱自重。
Ⅲ 懸挑梁的受力如何分析求剪力與彎矩的話,分析步驟是如何的
只分析受力嗎?那簡單,按受力形式分成兩種:
一、懸挑梁受均布荷載q(單位KN/m),懸臂梁長度L(單位m)。則懸臂梁根部受最大剪力v=qL,最大彎矩M=q(L^2)/2
二、懸挑梁前端受集中力F(單位KN),懸臂梁長度L(單位m)。則懸臂梁根部受最大剪力v=F,最大彎矩M=FL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Ⅳ 如何求梁端剪力,柱軸力
如果你的問題是指框架柱,那麼:
1、先求出節點彎矩,分配到節點上的每一個桿件的桿端(包括柱端),得到柱端彎矩;
2、根據柱端彎矩,設柱端剪力為未知數,列桿件力矩平衡方程,求出柱端剪力;
3、根據柱頂兩側梁傳來的梁端剪力和柱頂的上柱柱底軸力之和,就是本柱上端軸力。本柱上端軸力加本柱自重就是本柱下端軸力。
Ⅳ 梁的懸挑怎麼計算請帶圖解謝謝。
九 方 挑 梁 計 算
http://hi..com/xh800801/blog/category/%BD%A8%D6%FE%B7%BD%D4%B2
多層磚混住宅:
陽台樓面恆載:20厚面層及裝修荷載 =1.2 kN/m2
100厚現澆板 0.1×25 =2.5kN/m2
∑=3.7kN/m2
陽台樓面活荷載: 2.5 kN/m2
牆體荷載取值:
240厚粘土磚隔牆 5.24 kN/m2
120厚粘土磚隔牆 2.96 kN/m2
挑梁截面尺寸為240 mm X500 mm,自重為3.1KN/m(包括抹灰);
封頭梁截面尺寸為240 mm X400 mm,自重為2 .5KN/m(包括抹灰);
BL截面尺寸為150 mm X500 mm,自重為3.1KN/m(包括抹灰);
恆載系數: 1.20 活載系數: 1.40
http://hi..com/xh800801/album/item/4994a23f575951d37d1e7198.html
=============
一、抗傾覆驗算:
b*h=240*500(400); L=1800㎜; L1=3000㎜
(1)、當L1≥2.2hb時為彈性挑梁
Xo= 0.3h=150㎜
因有構造柱取0.5Xo=75㎜
(2)確定傾覆力距Mov
L+Xo=1.8+0.075=1.875 m
1、挑梁、牆產生的產生傾覆力距Mov1
挑梁自重g1 3.1 KN/m
外加牆重g2 2.96*2.3=6.8 KN/m
Mov1=1.2*(g1+g2)* L*(L/2+ Xo)=20.84KN.M
2、陽台在挑梁產生傾覆力距Mov2
陽台恆載 3.70 KN/m2
陽台活載 2.50 KN/m2
挑梁受荷面積S=L/2 1.8 m
陽台設計值g3=1.2*3.7*1.8+1.4*2.5*1.8= 14.3KN/m
==============
http://hi..com/xh800801/album/item/4994a23f575951d37d1e7198.html
從圖中取最大值: g4=2g3=14.3*2=28.6KN/m
Mov2=1/2*g4* L*(L/2+ Xo) =25.09 KN.M
3、邊梁在挑梁產生傾覆力距Mov3
邊梁自重ga 2.1 KN/m
邊樑上窗及不銹鋼欄桿重gb 2.0KN/m
邊樑上砼 gc=0.12*0.12*25*2+0.4*0.12*25=1.92KN/m(取2.0 KN/m)
邊梁長度 Lb=3600 mm
邊梁受荷面積 S= L/2=1.80 m
邊梁設計值q=1.2*3.7*0.9+1.4*2.5*0.9+1.2*(2.1+2.0+2.0) =14.47KN/m
邊梁剪力F=5/8*q*Lb=32.56 KN
Mov3=F*(L+Xo)=61.05 KN.M
總傾覆力距Mov= Mov1+ Mov2+ Mov3= 20.84+25.09+61.05=106.98KN.M
(3)確定抗傾覆力距Mr=0.8Gr(X2-X0)
Gr為抗傾覆荷載,X2為Gr作用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用砌體和樓面恆載標准值 "計算Mr不考慮活載,只考慮牆體重量G1和樓面恆載為G2" 1、牆體荷載1:G1=2.3*3*5.24=36.16 KN
牆體荷載2:G2=1/2*2.4*(4.38-3) *5.24=8.68 KN
2、樓面恆載G3
受荷面積S=Lb/2=1.8m
樓面恆載gk=3.7*1.8*3*2=39.96 KN
總抗傾覆力距
Mr=0.8*【36.16*(1.5-0.075)+8.68*(3+1.38/3-0.075)+39.96*(3/2-0.075)】=137.99KN.M
(4)抗傾覆力距驗算
Mr=137.99>Mov=106.98 KN.M滿足
二、挑梁承載能力計算
挑梁正截面承載能力計算(C25,fc=11.9 N/㎜2;縱筋採用HRB335,fy=300N/㎜2)
h0取(400~~500)=450-25=425㎜
Mmax=Mov=106.98 KN.M
as= Mmax /fcbh02=106.98*106/11.9*240*4252=0.207
γs=0.88
As= Mmax /fyγs h0=953.48 mm2
實配3根20 As=942 mm2
三、局部受壓計算
因梁下有構造柱,局部受壓滿足
Ⅵ 懸臂梁內力計算
1、樓主所問是求三根桿件的內力,不是設計桿件,桿件的內力分析與桿件的材料及桿件的截面沒有直接的關系;樓主所畫出的不等長翼緣的工字型截面不是HW型鋼,不知何意?
2、樓主所示不是「懸臂梁」,是一個三根桿件組成的結構;
3、樓主所示的結構是有多餘約束的超靜定結構,首先要知道每根桿件的線剛度,再用電算,手算無法得到正確結果。
4、樓主同時又標注英制尺寸不知何意?
Ⅶ 受拉桿件中軸力的計演算法則是
截面法,然後利用平衡原理,將截開的截面上的內力(即軸力)與外力構成一個平衡力系.
Ⅷ 軸力的計算
用節點法計算桁架軸力:
一個節點方程可求兩個未知力,一般從支座節點開始,依次進行。對於某節點去掉桿件沿桿件方向代之以力,可統一假設為拉力(求得力是負值就表示是壓力),分別列出X、Y向的平衡方程(各力分別向X、Y向投影代入平衡方程):
∑X=0
∑Y=0
具體形式可能如下式:
F1cosA+F2cosB+acosC=0
F1sinA+F2sinB+asinC=0
式中a表示已知力,F1、F2表示未知力,解方程組可得未知力F1、F2,正值表示拉力,負值表示壓力。
Ⅸ 跪求 懸挑梁的計算方式
是鋼筋混凝土懸挑梁結構設計嗎?
如是:
則進行結構分析,簡圖,算出控制截面的內力剪力,彎矩。擬定截面尺寸,進行配筋計算,按計算所得與構造要求進行鋼筋布置。畫施工圖,設計完成 。具體可看一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及混凝土結構設計教材。
如是鋼筋用量計算
則:按平法標注法,得出每一根鋼筋的構造尺寸,算每一根鋼筋的下料長度及總質量。匯總後,得出鋼筋總用量。
Ⅹ 各段軸力如何計算
AC段的軸力是-20kN,不是-10kN. 因為-10kN作用在C點,將AC斷開,取左部分為隔離體,只在左端承受-20kN的軸力,所以軸力是-20kN。同理可得CD段軸力-10kN,DE段軸力+10kN。
對於長細比較大的柱子,由各種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不能忽視。隨著荷載的增大,側向撓度也加大,構件在發生壓縮變形的同時還發生彎曲變形,最後構件在軸向壓力和附加彎矩的共同作用下破壞。
首先是凹面受壓混凝土被壓碎,縱向鋼筋被壓屈向外鼓出,混凝土保護層剝落;同時凸面受拉,混凝土產生水平裂縫,側向撓度急劇增大,柱子破壞。
(10)懸挑梁的軸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配有縱筋和箍筋的短柱,在軸心荷載作用下,整個截面的應變基本上是均勻分布的。當荷載較小時,混凝土和鋼筋都處於彈性階段。隨著荷載的繼續增加,混凝土側向變形增大,截面邊緣纖維應力首先達到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柱中開始出現微細裂縫。
之後由於鋼筋的彈性模量,大於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鋼筋的應力增長很快,柱縱筋應力首先達到鋼筋抗拉強度而被壓碎,柱中開始出現微細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