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應用索引
A. 什麼是Dapp——去中心化應用
是一種開源的應用程序,自動運行,將其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以密碼令牌的形式激勵,並以顯示有價值證明的協議進行操作。
B. IPFS和區塊鏈有什麼區別Lava是什麼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IPFS是一個基於內容定址、分布式的、點對點的新型超媒體傳輸協議。
從以上描述看,兩者具有了很多相似的特性。但IPFS卻不是一個區塊鏈項目,它也不發幣,上面不能實現去第三方信任的價值流通。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即星際文件系統,是一種基於內容定址、版本化、點對點的超媒體傳輸協議,集合了P2P網路技術、BitTorrent傳輸技術、Git版本控制、自證明文件系統等技術,對標Http的新一代通信協議。
Filecoin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網路,是IPFS的激勵層。Filecoin提出了激勵機制,即使用存儲證明去挖礦,以此來獎勵存儲礦工提供更好質量的存儲服務,同時在檢索市場激勵網路較好或響應性能較好的礦工獲取獎勵。
IPFS中國社區垂直專注於IPFS領域,努力提供客觀的、第三方的IPFS、Filecoin、挖礦等最新資訊,共同推進IPFS相關應用的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IPFS生態圈。
Lava區塊鏈的運行建立於Lava-Firestone,一種基於空間容量證明(Proof of Capacity,PoC)的共識機制。Lava區塊鏈從全球存儲空間中凝結強大的共識價值,成為分布式社會協作的信任基礎設施。但Lava不止步於此:受益於日漸成熟的跨鏈通信技術,以及不斷壯大的內容定址分布式存儲網路規模,Lava可實現將信任價值反哺於可實現社會價值的去中心化存儲應用。
C. HNB去中心化應用DApp有哪些前端服務
HNB所提供的DApp前端服物包括但不限於:社區治理、拍賣系統、商家促銷、OTC / C2C交易、去中心化化的幣幣交易、社區活動、公告板、資產管理等。
D. Lava和IPFS有什麼區別
IPFS是一個按內容定址的存儲網路,是一個開源的協議。Lava被設計為全球存儲空間的「信任之根」,也就是說對於全球所有的類似於IPFS的網路,或者基於這些網路的去中心化應用和服務來說,Lava都會成為信任價值的凝結體(也就是官網所說的「頂層索引」的概念)。因此,Lava和IPFS是不同層面的概念, IPFS偏向於一種網路的協議,而Lava可以凝結IPFS網路甚至其他類似於IPFS的網路協議的信任價值,是一個偏向於頂層信任價值的設計。
E. 以太坊架構是怎麼樣的
以太坊最上層的是DApp。它通過Web3.js和智能合約層進行交換。所有的智能合約都運行在EVM(以太坊虛擬機)上,並會用到RPC的調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blockChain, 共識演算法,挖礦以及網路層。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戶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戶端就是Geth(Go-Ethereum)
F. EOS的開發流程
EOS的是Block.One主導研發的一個區塊鏈底層公鏈系統,它專門為支撐商業去中心化 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而設計,其代碼開源。
比特幣被稱為區塊鏈1.0,因為它開辟了數字加密貨幣的天下,走出了從0到1的決定性一步。
以太坊被稱為區塊鏈2.0,因為它提供了可運行智能合約的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而EOS則被稱為區塊鏈3.0,為什麼? 兩個字:性能。
EOS的定位正是其首頁的口號:
英文:The most powerful infrastructure for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中文:最強大的去中心化應用基礎設施。
EOS期望做加強版的以太坊,一個高吞吐量的智能合約平台。
以太坊雖然功能齊備,但受制於其設計選擇,15秒的出塊速度導致交易吞吐量 遠遠不能達到大規模實用的程度,大約只有30~40TPS(交易/秒)。而EOS則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目標是達到可觀的百萬TPS——考慮到Visa實際的處理速度才1700TPS,這一目標的確相當誘人。
EOS的共識機制
比特幣和以太坊之所以吞吐量這么低,是受制於其設想的應用場景以及針對該場景所選擇的共識機制——這兩者都假設系統運行的環境完全不可信,因此都採用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這種共識機制。
共識,顧名思義,就是大家對某件事達成統一的認識——對於 區塊鏈而言,某件事指的就是對交易的確認——任何一個節點要提交交易,都需要大家認可。
比特幣和以太坊目前所採用的PoW機制是傳奇人物中本聰的設計。在這種機制下,礦工們為了獲得記賬權和數字幣獎勵,需要不停挖礦來尋找合規的哈希值,通過對哈希值的共識來對交易數據進行確認和打包。PoW沒有準入門檻,任何節點都 有平等的權利參與記賬——當然,勝出的概率與算力有關:
RAM的價格是基於班科(Bancor)演算法,也就是說是由市場供需調節的:如果RAM供不應求,則買入RAM時就需要更多的EOS通證,而這時賣出RAM也能獲得更多的EOS通證。
內存是消耗資源,不可贖回,只能買賣。以EOS上發幣為例,目前發幣需要20M的內存,一個EOS可買20KB,按目前的存儲價格發一個幣需要消耗1000個EOS。這是EOS內存消耗的剛需來源。
課程概述
本課程面向對EOS去中心化應用開發感興趣的朋友,課程內容涵蓋EOS DApp開發的核心概念、智能合約的開發與部署以及前端頁面與EOS區塊鏈如何交互,並最終完成一個基於React和EOS的完整Dapp的開發。
第一章:進入EOS世界
了解EOS的定位與特點、共識機制、付費計算模型等核心概念。
第二章:Hi EOS
了解EOS節點的軟體整體框架以及節點伺服器、錢包伺服器和命令行工具的作用, 學習配置、啟動EOS節點伺服器和錢包伺服器的方法,初步了解命令行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錢包、密鑰與賬戶
理解EOS中與個人身份相關的三個核心概念:錢包、密鑰與賬戶,學習使用命令行工具 創建錢包、密鑰與賬戶的方法。
第四章:智能合約的開發與交互
了解智能合約的概念與作用,學習EOS智能合約的編寫和編譯,學習使用命令行工具 部署合約並與合約交互。
了解EOS智能合約中狀態的持久化機制,學習使用多索引表保存合約狀態。
第五章:發行自己的代幣
學習在EOS上發行代幣的原理和實現機制,並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如何 使用命令行工具進行代幣的發行、轉賬和余額查看等操作。
第六章:使用代碼與智能合約交互
理解應用與EOS區塊鏈交互的原理,學習利用JSON RPC介面和eosjs封裝庫來 訪問EOS區塊鏈。
第七章:實戰便簽DApp開發
綜合運用EOS知識,使用React完成一個EOS便簽去中心化應用,學習從需求分析到 代碼實現的完整過程。
eos開發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學習的,上面的課程地址如下:EOS教程
G. 如何評價XnMatrix 去中心化雲計算平台
目前比較知名的有海鏈數字科技,人人礦場、德魯動力、冰河實驗室、jack&me等企業,包含數字資產管理、算力資產交易、AI智能機器人、IPFS礦池與產品等等去中心化應用。具體可以到XnMatrix官網查看。
H. 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麼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現在有很多的項目在做去中心化,GSN社交銀行做的也是去中心化,但是 GSN降低了徵信成本,使得信任數據可以無限使用和分享。GSN可以大幅減少海量數據的虛假問題,從而使得數據收集、處理以及使用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便捷性。GSN拓展了信用評估的覆蓋范圍,擴大社區規模,利用分布式技術收集在傳統模式下無法通過調查等方式顧及的用戶群的數據信息。同時,GSN可以針對特殊群體,即那些沒有注冊銀行賬戶,但是能夠與互聯網接觸的人群,對其展開信用評估,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擴展信用產品服務的對象范圍。 GSN降低了信用產品管理成本,使得信用的評估、定價、合約等能夠自動執行與管理,無需額外的人工參與,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信用產品管理的成本,同時還能大幅提升銀行的信用業務處理規模。GSN提高了信用的創造價值能力,通過鏈上的信任機制,可以使信用產品的全部過程都具備動態編程的能力,這樣就有效擴大了信用產品創造價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