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媒介中心化名詞解釋

去媒介中心化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4-15 18:38:31

1. 自媒體什麼意思什麼叫去中心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可以發表這樣的文章,作為這樣的媒體出現,應該是可以的可信的

2. 媒介關系的名詞解釋

也叫新聞界關系,是指組織與新聞界傳播機構(包括報社、雜志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各種網站)以及新聞界人士(包括記者、編輯)等等的關系,是公共關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3. 媒介經濟學名詞解釋

傳媒經濟學概述
傳媒經濟學構建於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於研究經濟和金融力量如何影響傳媒體系和傳媒組織。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傳媒經濟學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並迅速發展,其研究領域和相關議題超出了許多對該學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像的深度和廣度。

從技術意義上講,並不存在特定的傳媒經濟學這一概念,因為這將意味著傳媒領域的經濟規律和理論有別於其他領域。然而,從實踐來看,將經濟規律和理論具體應用於傳媒產業和公司卻意義深遠。因為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析經濟影響力如何指導或限制傳媒活動,以及它如何對傳媒市場的具體動態產生宏觀影響。

傳媒產品和服務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屬性,這與人們對其它產品和服務的理解迥然不同。一個基本的區別就是:傳媒產品和服務具有雙重性,它同時服務於受眾和廣告商。由於受眾市場和廣告市場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同,因此經常會產生不均衡的經濟影響力。傳媒產品和服務有別於其他產品的另一個特徵是傳媒產品可以被多次重復利用,能夠產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價值。基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影、錄音錄像節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其經濟價值。還有必要認識到的是,對於傳媒企業和組織來說,傳媒產品的生產過程是藝術性的創造過程,這與一般性的工業化生產有著極大的區別。

經濟力量影響所有的媒體,而這種影響力也應因市場和社會體制而異。傳媒經濟學分析不僅適用於理解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它也為許多不同市場條件下的傳媒活動提供觀點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較為封閉或是具有很強管制及國家干預的市場,傳媒經濟學研究都能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傳媒經濟學研究的歷史
初期的傳媒學研究主要關注傳媒的作用與功能,傳媒學者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和文學批評等領域。20世紀後半葉,隨著廣告業的發展,媒體的經濟力量增強,報紙雜志日漸繁榮,商業廣播電視不斷獲利,甚至公共廣播電視也開始將廣告作為其增加收入的一種手段。這些變化加上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商業和經濟問題。

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傳媒學者開始運用政治經濟學方法探討傳媒問題,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影響傳媒的權力結構上。

從70年代開始,特別在有線電視的發展和報紙行業諸多問題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工商學者開始探究傳媒。法國的Desmoulins從經濟學角度具體分析了傳媒產業;Nieto在西班牙推出了關於雜志出版的早期著作,並在 1985年完成了西班牙語的傳媒經濟學術著作Lopez。在美國,Owen,Beebe和Manning的作品對於研究電視中的經濟學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Ovcen,etal,1974)。

到80年代,越來越多的傳媒經濟學研究著作開始涌現。這條新的研究路線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那種忽視傳媒企業作為商業和經濟機構的狀況。從80年代開始,很多研究為傳媒企業的組織運營、傳媒企業之間的競爭、傳媒產品的消費以及一系列經濟和金融問題提供了參考,特別是為集中和壟斷等議題提供了理解和認識的基礎。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包括:探討傳媒行業的經濟結構和組織問題(Picard,1989;Albarran,1996),關注世界范圍內傳媒的經濟問題(Al-barran and Chan-Olmsted,1998)和具體傳媒領域內的經濟問題(Owen and Wildman,1992;Picard,etal,1988;Collins,Garnham and Locksley,1989;Dunnett,Lacy and Simon,1993,etc)等。

盡管對傳媒經濟學的研究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在增加,但是在該領域活躍的學者數量仍然十分有限,他們散落於世界各地,分布在不同的學術項目中,包括新聞學、廣播學、傳播學、經濟學、工商學以及政治學等。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地的傳媒經濟學者開始融合。每年舉行的電信政策研究會議、廣播電視教育協會年會、新聞學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年會以及每兩年召開的世界傳媒經濟大會使學者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頻繁和便利。

同時,這一領域的學術刊物也開始創建。1987年,在羅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等人的倡導下,Journal of MediaEconomics(《傳媒經濟學學刊》)在美國創立。這一刊物在1988年春出版了它的第一期,從此成為傳媒經濟學領域的核心刊物。199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 edia Management(《國際傳媒管理學刊》)在瑞士聖加倫面世並更明確地集中研究管理問題。2004年,隨著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傳媒管理研究學刊》)在瑞典延雪平的創刊,這一領域的研究再一次得以加強。這些刊物所涵蓋的研究方法、研究議題和趨勢為傳媒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標。 80年代以後,研究傳媒經濟學的著作往往以介紹基本概念和方法為主,例如探討傳媒支出(Wood,1986)、研究傳媒的財務績效(Litman&Bridges ,1986)、研究預報收入(Ad-alTIS,1987)、研究福利經濟學與傳媒關系(Bustema,1988)、衡量集中化(Picard,1988)、通過傳媒公司支出衡量質量 (Lacy,1992)、分析消費行為(McCombs&Nolan,1992)以及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解析傳媒(Gandy,1992)等。

到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無線和有線媒體中的結構變革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學者們利用研究行業組織與競爭的方法,解釋和探討了有線電視行業中的融合問題(Chan-Olrrmted&Litman,1988)、多樣化問題(Albarran&Porto,1990)、電視辛迪加市場問題(Chan- Olmsted ,1991)廣電入行壁壘的市場影響問題(Berry&Waldfogel,1999)、信息分布的垂直融合(W aterman,1993)以及集中化(Sparks,1995: barran&Dimmick,1996)等。

到了90年代,學術重點從基本的市場導向研究轉移開了,新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到這個領域中來。新的議題包括戰略分析(Barett,1996;Chan-Olmsted,1997)、對傳媒公司價值的探討(Bat ,1995;Miller,1997)以及定價問題(Shav-er,1995)等。同時,國際化問題也成為一個研究中心(Gets-hon,1993;Holtz-Bacha,1997)。世界范圍內的傳媒經濟分析包括了圖畫藝術行業的生產力問題(Paasio,Picard,&Toivonen,1994)、變化中的歐洲電視市場的競爭(Powers,Kristjarksdotti,&Sutton,1995)、雜志全球化(Hafstrand,1995)以及公共服務廣播如何受到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 (Boardrnan and Vining,1996)等。

90年代後期到新世紀之初,宏觀經濟問題,譬如經濟蕭條對傳媒的影響(Picard,2001)以及全球經濟中的傳媒制約 (Picard&Rimmer,1999)開始被關注。學者們更加強調分析傳媒公司的市場環境和行為而不是單論市場,這一時期開始涌現了對傳媒帝國的研究(Picard,1996)、對公司繼承的研究(Wolfe&Katx~r,1998)、對兼並收購的研究(Chan-Olmsted ,1998),對公司比較戰略的研究(Shrikhande,2001)、對公司選擇的研究(Picard,2002b)以及對公司經濟學和財務學的研究(Picard,2002a)等。對於互動電視收入流和商業模式(Pagani,2000)、網上內容(Picard,2000)及免費報紙 (Ba kker,2002)的探討也開始出現。

隨著傳媒經濟學研究的發展,傳媒經濟教育也開始興起。課程教育的內容囊括了90年代的全日制學習,美國西北大學、美國Fordham大學、瑞士St.Gallen大學的MBA項目、芬蘭圖庫大學高級經理MBA項目等。碩士專業項目也在西班牙Navarra大學、南加州大學和蘇格蘭Stirling大學開設。傳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博士課程在印第安那大學、延雪平國際工商學院、密西根大學、科隆大學、Dortmund大學、Navarra大學、佛羅里達大學、St.GalIen大學、南加州大學等開設。

傳媒經濟學方面的非英語教科書在90年代迅速發展。Picard的書作被翻譯成中文、韓語和西班牙語;原版教科書以法語、德語、波蘭語、俄語和匈牙利語出版。很多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許多過去媒體市場沒有完全開放的國家也紛紛引入其他國家的經驗,希望為本國的傳媒市場改革和體制轉型提供參考。

傳媒經濟學術研究中的方法
綜觀西方傳媒經濟學的發展,其主要研究範例有三種:理論型範例,應用型範例和批評型範例(見表1)。理論型和應用型範例在研究中常常相互胞生,但批評型範例卻往往與其他兩個獨立開來。這些範例基於不同的學術基礎,關注著不同的研究議題和研究重心。

理論型範例最早由經濟學家所創導,始於一些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以及對其選擇的研究。這種範例基於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主要用來探討制約和推動傳媒體系的媒體力量。它常見於對傳媒發展的前景和影響力進行預測的研究,對傳媒經營人決策的研究,或是對政策優化選擇的研究。

應用型範例主要來自於大學里的企業經濟管理系以及傳播行業協會。它目前是傳媒經濟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範例常常探究傳播行業及其市場結構,強調對趨勢和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它的研究目的是應用型的,旨在為公司或政府制定戰略和政策,以便對經濟和消費者行為中的變化進行控制並作出快速反應。運用這種範例,學者們研究了傳媒消費行為者和廣告業趨勢、媒體公司、單一或是整體的傳媒產業等。

批評型的範例始於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批評家,它集中應用在傳播學研究領域,主要關注福利經濟學等問題。應用批評型範例的學者一般都有強烈的文化和社會背景,這使他們能專注於諸如傳播的集中化和壟斷、文化影響、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所帶來的問題的研究。這一範例受到了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和新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影響。

理論型範例和應用型範例都使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方法來探討傳播機構與互動的問題。宏觀經濟學方法常常被用來分析國家層面的經濟制度運行。然而,隨著傳媒市場中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這種方法也更加趨向在區域或全球的層面上探討問題。微觀經濟學方法往往側重特定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市場活動。它主要對諸如購買決策、價格行為、財務流程、成本結構以及財務績效等問題進行研究。它的基本觀點是,媒體是一個經濟機構,如果不認識到媒體的這種必須在市場上運營的特性就無法正確理解和認識媒體。媒體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內容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廣告商提供與消費者交流的平台。而相對來說,宏觀經濟學的方法則更多研究廣泛的行業問題和市場結構。它們探討的是競爭與壟斷、經濟變化以及政府政策對於傳播行業的影響等。

批評型範例的學者則持有更寬泛的觀點,他們研究傳播制度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整體影響以及制度的制約性等。他們探究制度或是政策性制約的終端結果,考察由此引發的問題,尋求通過公共政策來克服效率低下的辦法。

上述三種研究範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間經常存在很多爭論,但是沖突既無必要,也於事無補;因為實際上每種範例都貢獻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而且這幾種範例之間也存在著互補,它們的共存使彼此更具說服力,並為彼此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研究傳統存在著差異,隨著傳媒經濟學的發展,一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也已形成。它們被歸納為:行業市場研究、公司研究和影響力研究。這些方法大多運用了常見於經濟和企業研究的理論和技巧,為行業中的經濟行為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途徑。

4. 媒介真實名詞解釋

媒介 [ méi jiè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méi jiè ]
使雙方(人或事物)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蒼蠅是傳染疾病的~。

5. 請給一個名詞解釋「大眾媒介、中眾媒介、小眾媒介」

媒介就是信息得以在空間上移動、在時間上保存的載體,是擴大人類信息交流能力的傳播中介物。是傳播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按傳媒受眾數量分為大眾媒介,中眾媒介,小眾媒介 大眾傳播媒介主要有 報刊 無線電廣播 點事 電影 中眾媒介主要有戶外廣告媒介,傳單等 小眾媒介主要是指特定地點,僅有特定人群能抽看到的

6. 論述題   1.論述網路媒體時代受眾從「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原因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千萬不要在非法平台上進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風險太大了,一旦跑路會讓你血本無歸。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7.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論

「媒介中心」論與「社會中心」論的激辨 媒介理論的一個特徵,就是各種觀點的廣泛歧義性.在媒介與社會的關繫上,爭論的一個焦點即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與「社會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論激辯.兩種理論的分歧基於不同的立足點,從不同的分析模式出發,強調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觀 點,偏重於媒介本身的活動領域,認為大眾媒介受到傳播科技發展不可抗拒的驅動力影響,已經形成超越於社會運動規律的自主力量,大眾傳播具有自身的運作方式 和邏輯,突出強調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響力;「社會中心」的觀點則將大眾媒介視為政治、經濟力量的反映,認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樣,只是資訊傳播的載體,因 此,媒介理論只不過是更宏大的社會理論的特殊應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論認為,大眾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會的能力,並且將大眾媒介視為社會 變遷的主要策動者;「社會中心」理論則認為媒介始終處於社會力影響的范疇內,它隸屬於社會,並對社會負有特殊責任.①不難看出,由於立足點不同,理論之間 的分歧不可調和.

8. 媒介定位名詞解釋

媒介定位,是近年來借鑒市場營銷學中「市場定位」理論提出的概念。媒介定位可以借鑒市場定位理論中一些內容,但不能完全照搬這套理論。因為媒介產品與普通產品不同。它具有非常鮮明的政治屬性,媒介產品生產必須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市場定位理論從本質上說是為企業獲取最大利潤服務的,其經濟效益第一的取向不言而喻。
媒介定位的具體內涵包括角色定位、受眾定位、內容定位以及競爭定位。其中角色定位是根本,受眾定位是核心,內容定位是關鍵,競爭定位是新引入的概念,旨在確定媒介在市場中與競爭對手相對位置的一項定位。

媒介初次定位以後,應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其中定位調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單項報刊的定位調整,分為定位微調和重新定位;一是報刊系列的定位整合,分為定位合並、定位拆分,其中定位整合的一個優化結果是形成報系。

目前媒介定位常見的誤區和提出相應的對策:受眾定位過於集中於「主流人群」,可適當拓展大學生和廣大的農村市場;定位寬泛,應集中優勢收窄定位;定位飄忽不定,應確定並堅持一項有效的定位;定位沖突,可採取定位整合中的合並或拆分的策略;定位貫徹不到位,應緊密結合定位,避免錯位等。

中國的媒介市場已經進入細分化的時代,在這樣的媒介市場中,如何尋求恰當的媒介定位、開發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媒介產品、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成為所有媒介共同關注的問題。

新聞媒介的定位,是借鑒市場營銷學中的「市場定位」理論生發出的概念。本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營銷大師A·里斯和J·屈特就提出市場定位思想,他們認為,企業應根據消費者對某種產品屬性的重視程度,給產品確定一定的市場地位,即為產品製造一定特色,樹立一定的形象,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和偏好。這一觀點在企業界得到廣泛採用和發展,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理論體系。定位理論幫助企業賦予自己生產的產品以特色,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某種特殊形象,從而和競爭者的產品有所區別,有利於企業贏得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新聞媒介定位可以借鑒市場定位理論中一些適用的內容,但不能完全照搬這套理論。因為媒介產品與普通產品不同,它具有非常鮮明的政治屬性,媒介產品生產必須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市場定位理論從本質上說是為企業獲取最大利潤服務的,其經濟效益第一的取向不言而喻。因此,市場定位理論所強調的第一項原則就是「消費者導向」原則,認為成功的定位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如何將定位信息有效地傳達到消費者腦中,二是定位信息是否與消費者需要相吻合。新聞媒介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固然要以滿足媒介消費者的信息需求為己任,但它作為一種輿論引導工具的特殊性,還決定其不能完全被動地迎合受眾,在傳遞信息的同時,還要擔負起正確引導人民的重任。

9. 媒介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媒介:使雙方(人或事物)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買家和賣家或者其它兩者之間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詞,最早見於《舊唐書·張行成傳》:「觀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這里,「媒介」是指使雙方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時期是指媒人,後引申為事物發生的誘因。《詩·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mo)。」《文中子·魏相》:「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則一直是指居於兩者之間的中介體或工具。也指在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間,從中介入參與其中的活動或組織,表達一種動作狀態。
中文名
媒介
外文名
media
最早見於
《舊唐書·張行成傳》

10. 媒介的名詞解釋

所謂媒介,在傳播學意義上是指利用媒質存儲和傳播信息的物質工具。按美國著名傳播學家施拉姆的見解,「媒介就是傳播過程中,用以擴大並延伸信息傳送的工具」。
媒介包括兩方面要素:一是包容媒質所攜帶信息或內容的容器,如書( 甲骨、竹簡、帛書、紙書)、相片、錄音磁帶、電影膠片、錄像帶、影音光碟等; 二是用以傳播信息的技術設備、組織形式或社會機制,包括通訊類(驛馬、電報、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可視電話、行動電話等)廣播類(布告、報紙、雜志、無線電、電視等) 和網路類三大類。在當代社會,一般而言,媒介指機械印刷書籍、報刊、雜志、無線電、電視和國際互聯網等,它們都是用以向大眾傳播消息或影響大眾意見的大眾傳播工具,都是傳播信息的媒介。
在英語中,媒介"media"是"medium"的復數形式,它大約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義是指使事物之間發生關系的介質或工具。這種廣義的「媒介」,不僅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時有所聞(如「蚊蟲是傳播疾病的媒介」,「綉球是傳遞愛情的媒介」等),就是在傳播學著作中也屢見不鮮。在麥克盧漢(M.McLuhan,1964)的筆下,媒介即萬物,萬物皆媒介 (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而所有媒介都可以與人體發生某種聯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車輪是腳的延伸,書籍是眼的延伸,廣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延伸等等之類的。媒介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熱點內容
怎麼看比特幣轉賬 發布:2025-07-05 04:03:53 瀏覽:177
顯卡挖eth劃算嗎 發布:2025-07-05 03:53:54 瀏覽:104
cdc物聯網數字貨幣紅梅局長 發布:2025-07-05 03:47:38 瀏覽:142
騰訊區塊鏈應用場景 發布:2025-07-05 03:40:29 瀏覽:710
大數據區塊鏈關系 發布:2025-07-05 03:38:52 瀏覽:285
eth預設總量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03:30:18 瀏覽:106
19萬億美元對幣圈影響 發布:2025-07-05 03:14:14 瀏覽:695
元宇宙第一龍頭股 發布:2025-07-05 03:07:12 瀏覽:277
比特幣2017年分析圖 發布:2025-07-05 02:56:31 瀏覽:557
比特幣挖礦機與內存漲價 發布:2025-07-05 01:57:10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