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災難

去中心化災難

發布時間: 2021-08-11 15:05:24

1. 區塊鏈斷裂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安全性如何

區塊鏈沒有斷裂,這個詞區塊鏈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一種資料庫,它可以訪問,但是不能篡改,所以說是非常安全的一種數據鏈

2. 去中心化的基本性質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必須在擁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或在擁有眾多個體的群中才能出現或存在。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去中心化的意思,是節點決定中心,中心必須依賴節點,中心離開了節點就無法存在。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3. 怎麼進行去中心化處理

根據侯傑泰的話:所謂中心化, 是指變數減去它的均值(即數學期望值)。對於樣本數據,將一個變數的每個觀測值減去該變數的樣本平均值,變換後的變數就是中心化的。
對於你的問題,應是每個測量值減去均值。

4.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換句話說就是多元化,允許各種思想或行為並存,不再按照統一的中心意思行事。

5. 所有人都在說「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嗎

在科技領域的文本詞庫里,「去中心化」是個高頻詞彙,大佬喜歡說,媒體喜歡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談,也難窺其深層奧義。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場發布會,突然看到羅輯思維CEO脫不花PPT上的一句話,覺得這也許是在互聯網這個維度下對「去中心化」的最佳詮釋,那就是:「每一個人的宮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實上,「宮廷」這個詞無疑抓到了某種本質,今天來談談「去中心化」,以及在更為宏觀的維度上,它究竟是個啥。

直觀上看,互聯網誕生至今就是一個不斷將權力沉澱至個人的過程,一切只為「我」服務,移動時代更是如此,將每一個人擱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視覺案例無疑是手機地圖,就像作家尼克·比爾頓在《翻轉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個方向前進,無論哪個方向,整個畫面都會隨你位置移動,這是個重大轉變,在紙張世界,地圖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標為根據,而不是你的所在地。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起點,數字世界跟著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後面。」

這種反轉豈止於此,如你所知,資本與技術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個人,用脫不花的話說:「當人成為世界中心,每一個人都變成了一位『君王』。我們這代創業者就是要為君王打造一座宏偉的宮廷。」當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隨時調遣上百名司機,廚師,甚至說書人,委實用極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馬廄,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時連窘境都與君王頗為相似,譬如在資訊獲取上,當大數據編纂的私人閱讀代替了傳統編輯認為「合適的內容」,每個人都會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中所言的信息繭房之中,從而少了幾分「逆耳」之言。

嗯,不難理解的是「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真正令人驚喜的是,資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從權威,國家意志,乃至資本等確定性方式上轉向每個具體的人。忘了誰說過,19世紀屬於帝國,20世紀屬於大公司,那麼21世紀無疑屬於個人——就像手機地圖上那個隨你而動的小藍點,你不必再以某個特定地標為中心,無論是被服務的諸位「君王」,還是氣宇軒揚的創業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聲「我要」,若有人響應,那麼必將迎來資源的圍攏。

事實上,資源的反轉是人與人之間充分合作的一個必然結果。常識是,現代社會經濟繁榮和人類不斷推動協作細化息息相關,細化的結果自然是編織出一張日趨互為依存的網路,而這張網路也註定在演化過程中不斷放大單點價值,從而誕生脫不花所言的「君王」。

於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現開來:由於「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個好例子就是比特幣的回歸),任何領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編織起一張巨網,其最終目的是——由近及遠地還原全貌。

就像比特幣將對權力的信任轉化成數學問題;在我看來,從任意節點的視角出發,以它為中心,由近及遠地拼接和還原成一個網狀世界,這是個迷人的結構,因為它發生在任何領域。看過TED上一個演講,大意是,很長一段時間,人類習慣以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描述不同認知系統:物種圖譜,知識體系,法律體系,組織結構等,作為一種強調對稱的視覺象徵,也許是自然地位所致,樹狀圖非常直觀地顯露出人類對秩序和可歸納性的迷戀。當然,這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幻覺,不同中心還原成一張網狀結構也許更接近真相。

TED上這位講者就舉了幾個不同領域的例子:譬如,物種之間的密集細菌網路將看似無關的物種連接起來,交織成一張生物網路;現代神經學認為,大腦內部沒有那麼嚴格的分區,不過是一張互相關聯的神經網路;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也正在向恐怖組織學習,權力分散,個體獨立,編織成一張價值之網。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盡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謎,但通常認為,宇宙沒有空間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間通過引力等作用互相連接成一張網路,任何一點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從這個角度,所謂「地心說」和「日心說」更多是數學問題),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發生在每一個地方,這里沒有『爆心』……每一個星系群看起來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如果有一個觀測者在這些遙遠的星星上回望我們,他也會看到同樣景象,也可能同樣地以為自己位於擴張的中心。」

嗯,無論微觀尺度上每一個「正在拔地而起的宮廷」,還是宏觀尺度上每一個星球,所謂「去中心化」也許只是一種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許真有可能是萬物規律,誰知道呢,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將認知升級到這一層,才能對「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

6. 怎樣化解災難

這里,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到底是哪些人喜歡算命這個話題。在農村,由於人們思想文化素質有限,大部分人去算命都是沒有什麼大事要問的。一些人最近家中出了一些事情,心理不平衡,總想找個人算算看是怎麼回事。當預測師(鄉下一般稱八字先生)把他的情況推斷准確以後,他先前的那些郁悶和不快就會煙消雲散。因為他們覺得那些事情不是自己的過錯,只是命中註定而已。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不用對已經發生的不幸之事負責任,也不會因此內疚不安,其實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完成了一次責任的轉移。不可否認,這樣的轉移是非常有效的。而此時我們的預測師必須肩負著一個心理醫生的職責,從心理方面給予疏導。然而,預測的真正含義不是如此。古人有「君子問禍不問福」之說,這是很有道理的。很多農村人不明白,他們抱怨八字先生好的說不準,說壞的卻總是應驗,這種現象又是很多人不想算命的一個原因。其實這只是一種不敢正視現實的表現。因為命里有福是遲早會來的,而禍也會不請自來。那麼我們人作為萬物的精靈,卻只能受著命運的擺布,在命運面前束手無策嗎?答案是否定的。當我們通過預測,得知災難將在何年何月甚至何日到來的時候,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減輕災難。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化解災難呢?
第一是能量轉化法。這種方法可能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了。具體怎麼做呢?比如說,通過預測得知某人在某年某月甚至某日會發生血光之災,那麼作為預測師就要建議他在這個月提前去獻血。因為獻血不僅可以幫助他人渡過難關,積德積福,還能把將要發生的不幸事的能量轉移過來。又比如通過預測得知某人在某年容易得肺病,而這個人剛好又是個煙民,我們就應該強烈建議他戒掉香煙。這個也是一個應對的方法。還有,如果通過預測得知某人在某年某月財運不佳,我們就應該建議他壓縮投資,或者將資金轉移到最為穩妥的方向,如買房等。本中心朱老師就是在預測到自己容易破財的年頭將資金傾向於買房(房屋是較為穩妥的固定資產)上面的。這些方法都是將不吉的能量有效的轉化到好的方面,從而化險為夷的。
第二種方法就是時空轉化法。這個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古人稱之為「躲星」。比如通過預測得知某人在某年某月某日要出意外,我們可以建議他在那個時候不去要發生事故的方向,不幹危險的活兒,或者乾脆躲在家裡,哪裡都不去。等到那個凶的時辰一過,什麼災難不幸也就跟著過去了。當然,躲星的前提是要對災難發生的時間有一個准確的預知,這只能藉助於命理預測。
第三種方法就是命理風水調整法。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而且是從源頭上來做的一個方法。因為本書開篇我們在論述決定人的命運根源的一節中就講到,人的命運從根本上說是由風水決定的。那麼很多凶事都是因為跟自己有著直系親緣關系的先人的墳墓,以及命主本人長期居住的陽宅風水出了問題。那麼只要考察好跟此人有關的陰陽宅風水,結合八字命局分析,作出相應的搬遷或者調整,他的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第四種方法是神秘文化解災法。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間很多民間流傳的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解災方法在今天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這種現象一點都不奇怪。如果我們那麼輕易地相信了那些巫婆神漢的胡說八道,我們就是犯傻。但是事實上也有很多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雖然它們的科學性有待我們去驗證去發現,但是我們有時候看問題卻只能看結果。比方說,你買了一個手機,你只要弄懂怎麼打接電話,怎麼發簡訊,怎麼上網聊天等等功能就行了,你大可不必在那裡傻傻地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你非要弄懂它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也許你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手機使用者而是一個科技工作者了。所以當我們得知將要發生的危險的時候,可以請經過正規培訓的老師化解,如果你非要將自己當作一隻羊羔送到那些巫婆神漢的眼前,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五種是改名助運法。名字不管對於一個公司、企業還是對於個人的作用都是不可小看的。名字不僅代表了人類對於未來的一種美好的祝願,也代表著一種價值觀,一種文化認同。更重要的是,名字裡面蘊含的數字信息對於日主命局喜忌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幸事,或者通過預測得知將要發生不幸事時,請一個專業的取名師改一個好的名字,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摘自本人與人合著《八字預測速成》一書第十四章。

7. 什麼是「去中心化」,看我解釋

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中文名
去中心化
外文名
decentralized
概念來源
自然科學中的生態學原理
內 涵
大自然的演化沒有恆定中心
外 延
生態社群表現為去中心化[1]

8. 去中心化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1、系統安全性高: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中,無中心節點可攻擊。

2、交易安全性高:去中心化的交易方法便捷而簡單,無第三方介入,不需要擔心信息的泄露。

3、節約性好:由於去中心化處理方式較傳統處理方式更為簡單與便捷,因此在大數據量交易同時進行時,去中心化的方式會節約資源。

4、自主高效性: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無需第三方介入,點對點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無中心化代理、大規模的信息交互方式成為現實。

缺點:

如果「去中心化」廣泛使用,權威中心將逐漸被淡化,節點之間傳遞的信息的可信性與准確性將面臨問題。例如,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中,有部分節點壞掉,他們可能向外傳播錯誤甚至不傳播信息,如此一來無法驗證信息傳輸的准確性。准確性下降,自然無法獲得可信性。



去中心化計算

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 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

台式計算機發展迅猛,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餘的閑置計算能力.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路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去中心化

9.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 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基本性質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熱點內容
2021年幣圈下半年分析 發布:2025-08-27 16:47:32 瀏覽:611
btc公鑰攻擊 發布:2025-08-27 16:47:26 瀏覽:393
usdt幣數量少如何賣 發布:2025-08-27 16:24:47 瀏覽:135
螞蟻短視頻usdt是什麼幣 發布:2025-08-27 16:16:53 瀏覽:684
5塊錢比特幣1個億的段子 發布:2025-08-27 16:10:24 瀏覽:111
區塊鏈通俗基礎知識 發布:2025-08-27 16:09:32 瀏覽:452
幣圈一千賺100萬前景 發布:2025-08-27 15:54:18 瀏覽:776
基於區塊鏈的金融平台 發布:2025-08-27 15:46:49 瀏覽:347
那裡比特幣礦場多 發布:2025-08-27 15:24:42 瀏覽:754
2080ti顯卡算力計算 發布:2025-08-27 15:15:13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