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個人計算機提供算力
㈠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是
分布式軟體系統(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處理的軟體系統,是在由通信網路互聯的多處理機體系結構上執行任務的系統。它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解釋)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
分布式操作系統負責管理分布式處理系統資源和控制分布式程序運行。它和集中式操作系統的區別在於資源管理、進程通信和系統結構等方面。
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用於編寫運行於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上的分布式程序。一個分布式程序由若干個可以獨立執行的程序模塊組成,它們分布於一個分布式處理系統的多台計算機上被同時執行。它與集中式的程序設計語言相比有三個特點:分布性、通信性和穩健性。
分布式文件系統具有執行遠程文件存取的能力,並以透明方式對分布在網路上的文件進行管理和存取。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由分布於多個計算機結點上的若干個資料庫系統組成,它提供有效的存取手段來操縱這些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分布式資料庫在使用上可視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而實際上它是分布在地理分散的各個結點上。當然,分布在各個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在邏輯上是相關的。
---------------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由若干個站集合而成。這些站又稱為節點,它們在通訊網路中聯接在一起,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擁有各自的資料庫、中央處理機、終端,以及各自的局部資料庫管理系統。因此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的聯合。它們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系統,但在物理結構上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已經成為信息處理學科的重要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之中,原因基於以下幾點:
1、它可以解決組織機構分散而數據需要相互聯系的問題。比如銀行系統,總行與各分行處於不同的城市或城市中的各個地區,在業務上它們需要處理各自的數據,也需要彼此之間的交換和處理,這就需要分布式的系統。
2、如果一個組織機構需要增加新的相對自主的組織單位來擴充機構,則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在對當前機構影響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擴充。
3、均衡負載的需要。數據的分解採用使局部應用達到最大,這使得各處理機之間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負載在各處理機之間分擔,可以避免臨界瓶頸。
4、當現有機構中已存在幾個資料庫系統,而且實現全局應用的必要性增加時,就可以由這些資料庫自下而上構成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5、相等規模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出現故障的幾率上不會比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低,但由於其故障的影響僅限於局部數據應用,因此就整個系統來講它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
特點
1、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里不強調集中控制概念,它具有一個以全局資料庫管理員為基礎的分層控制結構,但是每個局部資料庫管理員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權。
2、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獨立性概念也同樣重要,然而增加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分布式透明性。所謂分布式透明性就是在編寫程序時好象數據沒有被分布一樣,因此把數據進行轉移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性。但程序的執行速度會有所降低。
3、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不同,數據冗餘在分布式系統中被看作是所需要的特性,其原因在於:首先,如果在需要的節點復制數據,則可以提高局部的應用性。其次,當某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操作其它節點上的復制數據,因此這可以增加系統的有效性。當然,在分布式系統中對最佳冗餘度的評價是很復雜的。
分布式系統的類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1、分布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 據庫,沒有局部資料庫。
2、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資料庫。
3、充分分散的分布式網路,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可以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
什麼是分布式智能?
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結合了相關的技術和工具,解決了分布式系統開發會碰到的一些挑戰。更重要的是,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令這些挑戰迎刃而解,且易於實施。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具體包括:
可對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結點編程——包括主機和終端。尤為可貴的是,您可以利用LabVIEW圖形化編程方式,對大量不同類型的對象進行編程,如桌面處理器、實時系統、FPGA、PDA、嵌入式微處理器和DSP。
導航所有系統結點的查看系統——LabVIEW Project Explorer。您可使用Project Explorer查看、編輯、運行和調試運行於任何對象上的結點。
經簡化的數據共享編程界面——共享變數。使用共享變數,您可輕松地在系統間(甚至實時系統間)傳輸數據且不影響性能。無通信循環,無RT FIFO,無需低層次TCP函數。您可以利用簡單的對話完成共享變數的配置,從而將數據在各系統間傳輸或將數據連接到不同的數據源。您還可添加記錄、警報、事件等數據服務――一切僅需簡單的對話即可完成。
實現了遠程設備及系統內部或設備及系統之間的同步操作——定時和同步始終是定義高性能測量和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利用基於NI技術的系統,探索設備內部並編寫其內部運行機制,從而取得比傳統儀器或PLC方式下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
㈡ 超算中心提供免費的算力服務嗎
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務一般都是收費的,你可以去十次方了解下,目前十次方推出了免費算力方面的服務。
十次方聯手算力地球推出全球最大的分布式計算資源算力提供平台,為需要大量算力輸出的項目提供免費算力支持,算力銀行可提供全球范圍內個人設備的閑置算力,為世界級科研項目提供算力支持,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天文學等各個領域。
截至目前,峰值算力高達100P,相當於全球排名第四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算力,能夠滿足市面上所有的算力項目需求。
㈢ 從事分布式系統,計算,hadoop 等方面工作需要哪些基礎
並行計算或稱平行計算是相對於串列計算來說的。所謂並行計算可分為時間上的並行和空間上的並行。 時間上的並行就是指流水線技術,而空間上的並行則是指用多個處理器並發的執行計算。 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是指同時使用多種計算資源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為執行並行計算,計算資源應包括一台配有多處理機(並行處理)的計算機、一個與網路相連的計算機專有編號,或者兩者結合使用。並行計算的主要目的是快速解決大型且復雜的計算問題。 分布式計算是一門計算機科學,它研究如何把一個需要非常巨大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的部分,然後把這些部分分配給許多計算機進行處理,最後把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最終的結果。 最近的分布式計算項目已經被用於使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位志願者的計算機的閑置計算能力,通過網際網路,您可以分析來自外太空的電訊號,尋找隱蔽的黑洞,並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您可以尋找超過1000萬位數字的梅森質數;您也可以尋找並發現對抗艾滋病病毒的更為有效的葯物。這些項目都很龐大,需要驚人的計算量,僅僅由單個的電腦或是個人在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時間內計算完成是決不可能的。 所謂分布式計算就是在兩個或多個軟體互相共享信息,這些軟體既可以在同一台計算機上運行,也可以在通過網路連接起來的多台計算機上運行。分布式計算比起其它演算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稀有資源可以共享。2、通過分布式計算可以在多台計算機上平衡計算負載。3、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適合運行它的計算機上。其中,共享稀有資源和平衡負載是計算機分布式計算的核心思想之一。 雲計算技術的出現是並行計算技術、軟體技術、網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並行計算不是雲計算。雲計算萌芽於並行計算 雲計算的萌芽應該從計算機的並行化開始,並行機的出現是人們不滿足於CPU摩爾定率的增長速度,希望把多個計算機並聯起來,從而獲得更快的計算速度。這是一種很簡單也很樸素的實現高速計算的方法,這種方法後來被證明是相當成功的。 3.並行計算、網格計算只用於用於特定的科學領域,專業的用戶 並行計算、網格計算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滿足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專業需要,其應用領域也基本限於科學領域。傳統並行計算機的使用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工作,需要使用者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多數是命令行的操作,這是很多專業人士的噩夢,更不用說普通的業余級用戶了。 4.並行計算追求的高性能 在並行計算的時代,人們極力追求的是高速的計算、採用昂貴的伺服器,各國不惜代價在計算速度上超越他國,因此,並行計算時代的高性能機群是一個「快速消費品」,世界TOP500高性能計算機地排名不斷地在刷新,一台大型機群如果在3年左右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就遠遠的落後了,巨額投資無法收回。 5.雲計算對於單節點的計算能力要求低 而雲計算時代我們並不去追求使用昂貴的伺服器,我們也不用去考慮TOP500的排名,雲中心的計算力和存儲力可隨著需要逐步增加,雲計算的基礎架構支持這一動態增加的方式,高性能計算將在雲計算時代成為「耐用消費品」。
㈣ 什麼是分布式運算
美國高新技術產業最近興起了一個新行當,這個新行當通常被稱做「分布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或「點對點」(peer to peer)服務供應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把公司職員的個人計算機所閑置的運算能力匯集起來,幫助客戶進行復雜的研究工作並節省其購買超級計算機的費用。
也就是說,這類公司把客戶復雜的研究問題分割成好幾個可以獨立運算的部分,然後通過網路把這些分割後的問題分發給下屬數千台個人計算機進行處理,這時候每台個人計算機就變成類似Napster網站(提供MP3音樂文檔交換服務)的交換系統,等到運算結束後再把個別的結果回傳給中心計算機匯總,最後得出問題的答案。
這種構想其實很簡單,因為個人計算機就像人腦一樣有許多部位的能力尚未開發,所以這些公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能力開發出來,加以結合後就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其效率甚至遠遠超過一台超級計算機。
分布式運算,可能逐漸取代超級計算機
這種構想起源於加州的「尋找外星智能生命協會」。這個協會從1999年5月開始尋找有興趣參與研究的成員。通過分布式運算方式,該協會把成員個人計算機多餘的運算能力結合起來,結果發現其探測外星人電磁波信號的解碼能力,竟然遠遠超過最大型的超級計算機。
盡管目前「分布式運算」的使用仍受到諸多限制,但卻有逐漸取代超級計算機的趨勢。目前生物技術研究人員已經通過這種方式處理復雜的程序,以尋找基因;經濟學家也通過它得出數百萬種股市變化可能性的組合。另外,企業也可以使用這項服務測試其網站網頁被下載的速度。
僅僅購買一台超級計算機的價格可能就高達1.1億美元,因而「分布式運算」的客戶只需付出購買或者租用超級計算機的一小部分經費,就可以完成其研究目標。這正是「分布式運算」供應商賴以生存的基礎,它們可以幫助客戶獲得超級計算機般的運算能力,客戶卻不必付出使用超級計算機所需的高昂代價。
洋基集團的研究人員高曼表示:「這是高新技術產業開創的新領域,即借用個人計算機的力量,發揮出超級計算機的效果,再把這樣的服務賣給企業。」不過,這樣的網路聯結可能提供了另一種病毒傳播的渠道,但專家們表示在通過復雜的加密程序保護後,這樣的風險已大大降低。
在「分布式運算」服務供應商們剛剛露頭的時候,他們在吸收願意提供個人計算機閑置運算能力的成員時不用支付任何成本,因為他們保證這些計算機將用於公益事業。例如United Devices這家公司是將「分布式運算」能力應用於癌症研究。沃壯是United Devices的成員之一,他說:「這是我當初加入這家公司的原因。」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藉此牟利,許多當初持支持公益事業態度加入的成員開始猶豫是否要讓自己的計算機成為別人的搖錢樹。
United Devices的首席執行官修巴德表示:「當我們接到商業合同時,將會向成員發放酬金。」這家公司每個月都會按照成員個人計算機的貢獻程度,向前200位成員發放5-1000美元不等的津貼。
Porivo Technology公司是另一家「分布式運算」服務供應商,該公司從這個月開始實行有償使用個人計算機閑置能力的作法。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兼戰略發展副總裁何密斯說:「平均每個月每位成員可以領到15-20美元。」目前該公司一個月向客戶收取的費用最多高達2萬美元,向成員支付的金額最多為每月45美元。
不過United Devices公司表示,在金融風險日益增高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實施這樣的付費制度。修巴德表示:「要公司負擔如此大的非固定成本,並不是明智之舉。」
然而United Devices的勁敵,為Scripps Institute提供艾滋病研究所需運算能力的Entropia公司,雖然也提供商業服務,但卻拒絕向參與成員支付報酬。該公司創辦人兼首席技術官安得魯·陳說:「當成員知道個人計算機是用於有意義的研究後,他們將會十分高興。」
分布式軟體,讓軟體變得虛無縹緲
分布式概念還為軟體的發展激發出了新的靈感。過去20年來,互聯網的發明及推廣使得數以百萬計的計算機能夠彼此相連,最近出現的高速網路服務則進一步加強了計算機連結的程度,這使得分布式軟體的發展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些軟體設計師將這種發展方向稱為遠離計算機桌面,讓軟體變得虛無縹緲。在傳統意義上,軟體就是一個產品,儲存於磁碟或者光碟上,它是用戶使用計算機的工具之一。如今,軟體公司正致力於通過銅線、光纖及電磁波所構成的高速網路,讓軟體流動化,也就是說,讓軟體分布在整個網路上。
這個構想對那些想要甩開傳統桌面圖形用戶界面的軟體設計師非常有吸引力。事實上,分布式運算是一個宏大的理想,不論是學術領域還是產業界的龍頭公司,幾乎都在競相追逐這一目標。
也許分布式運算的最佳典範就是互聯網的網域名稱系統,網域名稱是一個存在於很多伺服器之中的龐大資料庫,通過網路的連結,它可以迅速向上網者提供網址上的資料。相比之下,未來十年之內分布式應用軟體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將不可限量,它的觸角可能會伸向能源管理,也可能伸至交通控制系統。
美國加州一家新公司Applied Minds的創辦人兼首席計算機設計師席立斯表示:「原則上大家都希望某樣東西能夠固定在某處,這樣一來四面八方的人士都可隨意使用。」但是他接著說,「過渡到軟體服務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沒有人願意花錢買軟體,但所有人都希望能夠使用軟體。」席立斯解釋說:「擁有軟體反而於己不利,因為你還必須維修、升級,如果你買了一台新的計算機,你必須重新安裝軟體。」
過去兩年來,一批新型公司已開始積極運作,希望能使分布式軟體的美夢成真。這些新公司自稱為應用軟體服務提供商,他們竭力為產業界提供所需的軟體,不過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有些公司目前已從市場上消失,但仍有部分公司繼續提供服務。
如今國際商用機器(IBM)、微軟及太陽等三家計算機產業的領導廠商也准備趟這趟渾水,他們正在研發新軟體,為遠離桌面的目標奠定基礎。
不過新的系統都是以各家公司的商業策略為出發點。例如微軟希望通過提供分布式軟體服務,來鞏固其桌面軟體霸主的壟斷地位。IBM及太陽則希望打破微軟軟體的市場龍頭地位,他們說服研發人員自行設計出不同於微軟的軟體,寫出一套網路標準的新程序。
然而,分布式運算將會增加軟體的復雜性。網路搜尋引擎Google董事長舒密特表示:「事實上分布式運算非常困難,它表面上看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卻困難重重,它必需克服各種不同的網路安全及網路系統。」
㈤ 什麼是分布式計算機網路
分布式計算機網路由多個相互連接在一起的客戶機和伺服器組成,並且其中的任一系統都可能與另一個系統進行通信。在這種網路中,不存在一個處理和控制中心,網路中任一結點都至少和另外兩個結點相連接,信息從一個結點到達另一結點時,可能有多條路徑。同時,網路中各個結點均以平等地位相互協調工作和交換信息,並可共同完成一個大型任務。分組交換網、網狀形網屬於分布式網路。這種網具有信息處理的分布性、可靠性、可擴充性及靈活性等一系列優點。因此,它是網路發展的方向。
分布式系統的平台已經成為一個鏈接某個組織的各個工作組、部門、分支機構和各個分部的企業網路。數據不是在一台伺服器上,而是在許多台伺服器上;這些伺服器可能位於多個不同的地理區域,並用WAN鏈路相連接。
㈥ 什麼是分布式計算機系統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是一種計算機硬體的配置方式和相應的功能配置方式。它是一種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各處理器通過互連網路構成統一的系統。系統採用分布式計算結構,即把原來系統內中央處理器處理的任務分散給相應的處理器,實現不同功能的各個處理器相互協調,共享系統的外設與軟體。這樣就加快了系統的處理速度,簡化了主機的邏輯結構,特別適合於工業生產線自動控制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成本低,易於維護,成為計算機在應用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㈦ 計算機通過參與分布式計算 獲得報酬的網站
分布式計算范圍比較廣泛,網格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其中一種模式。
分布式計算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的閑置處理能力來解決大型計算問題的一種計算科學。在兩個或多個互相共享信息,這些既可以在同一台計算機上運行,也可以在通過網路連接起來的多台計算機上運行。
網格計算通過利用大量異構計算機(通常為桌面)的未用資源(CPU周期和磁碟存儲),將其作為嵌入在分布式電信基礎設施中的一個虛擬的計算機集群,為解決大規模的計算問題提供了一個模型。網格計算的焦點放在支持跨管理域計算的能力,這使它與傳統的計算機集群或傳統的分布式計算相區別。
㈧ 怎樣將10台電腦組成分布式計算機
硬體用1U的伺服器,1台做管理節點,其他的做計算節點.可以用千兆乙太網交換機連接.
軟體用Rocks,傻瓜式安裝,15台估計不到2個小時就能全部安裝好了.
可以參考一下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微機集群的組建和管理》這本書
㈨ 充分利用個人電腦、手機的閑置計算能力,可以開發支持分布式計算的操作系統嗎
想法不錯,不過即使分步計算數據,然後再把數據結合起來,多台設備之前肯定要連接吧,既然要連接,就存在延時的問題,即使微乎其微,也是有的,意義不大
㈩ 什麼是分布式計算機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是一種計算機硬體的配置方式和相應的功能配置方式。它是一種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各處理器通過互連網路構成統一的系統。系統採用分布式計算結構,即把原來系統內中央處理器處理的任務分散給相應的處理器,實現不同功能的各個處理器相互協調,共享系統的外設與軟體。這樣就加快了系統的處理速度,簡化了主機的邏輯結構,特別適合於工業生產線自動控制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成本低,易於維護,成為計算機在應用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