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力
1. 手機計算器陣亡什麼回事
手機計算器陣亡怎麼回事 手機計算器運算結果錯誤原因
在OPPO、華為、蘋果、小米等智能手機上使用自帶計算器計算「10%+10%」的時候,得出的結果是0.11,而不是0.2。這一眼看起來是Bug,但最終結果是計算器處理運算符號的邏輯導致的。
魅族華海良對此的解釋是,「這個話題引發了不少討論,其實本質上並不是對或錯的問題,我們只是考慮的更多,增加了人性化的演算法判斷。10%+10%=0.11這個是國外的使用邏輯,而國內的算數邏輯是10%+10%=0.2,所以我們針對不同地區的固件做了不同的演算法判斷。」
剛剛,小米產品總監@MIUI凡發文《手機計算器全線陣亡終結貼》,詳細的科普了為什麼計算器會出現這樣的運算結果。
以下為《手機計算器全線陣亡終結貼》全文:
鑒於昨日計算器百分號引發了大型社會懸疑,10%+10%居然=0.11,這究竟是代碼的扭曲還是教育的淪喪,讓我替大家揭開真相。
看一些文章幾百字也沒把道理說太清楚。鑒於超強的歸納+化繁為簡的表達=聰明才智的體現,我嘗試用一句話說清運算原理。以8+10%為例,為什麼=8.8而不是8.1?一起讀:8元錢,加上10%的小費,一共是8.8元。
以上就是目前全球標準的計算邏輯,但還有一個大家疑惑的問題:為什麼計算邏輯要這么設計?於是這變成了一個歷史思考題。
最早的電子計算器並沒有%,是後來加的。作為後續改進,它一定解決了計算場景中的常用痛點,而絕不是腦殘。我推測很可能是西方人計算折扣、小費、利息等常見場景。
貨物560元,20% OFF(打八折)多少錢?560-20%=448!
資方存入2800元,計年息6%,本息總計多少?2800+6%=2968!
是不是一下子好用到爆。But,為啥我前面加了一個「西方人的計算場景」呢?因為我覺得對於算力過剩的中國人,很少人會這么思考和輸入。
貨物560,砍兩成就是560*0.8=448;2800,6%年息,就是2800*1.06=2968。就是這么屌!直接省去了一步(國人這么優秀我TM能怎麼辦)
所以百分號鍵解決的痛點,中國人不太用的上,也不太會這么思考(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才有人無聊去試10%+10%)。但對於西方很多同志來說,這玩意真是能救命呀
最後說一下MIUI怎麼想的。
其實之前我們改成過10%+10%=0.2,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用戶科學計算器=0.2,是殘留的老版本,但後來決定還是遵循全球統一標准。
因為中國人不太會去這么用%(我們會直接輸入0.1而不是10%,自帶轉換),所以更改行為給國內用戶帶來的好處很小,而一些習慣了%用法的人卻會崩潰,綜合考慮還是擇優統一了用法。
2. 什麼計算機大多包含數以百計,千里甚至萬記的CPU,它的運算能力極強
現在計算機發展的挺好,就業很好,最後祝你成功!!!
3. 算力是什麼意思
算力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計算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其相應的解m,而對於任何一個六十四位的哈希值,要找到其解m,都沒有固定演算法,只能靠計算機隨機的hash碰撞,而一個挖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hash/s,這就是所謂工作量證明機制POW。
(3)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力擴展閱讀
算力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大數據的爆發式增長,給現有算力提出了巨大挑戰。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高速積累,全球數據總量幾何式增長,現有的計算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據IDC報告,全球信息數據90% 產生於最近幾年。並且到2020年,40% 左右的信息會被雲計算服務商收存,其中1/3 的數據具有價值。
因此算力的發展迫在眉睫,否則將會極大束縛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我國在算力、演算法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算力的核心在晶元。因此需要在算力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縮小甚至趕超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
算力單位
1 kH / s =每秒1,000哈希
1 MH / s =每秒1,000,000次哈希。
1 GH / s =每秒1,000,000,000次哈希。
1 TH / s =每秒1,000,000,000,000次哈希。
1 PH / s =每秒1,000,000,000,000,000次哈希。
1 EH / s =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次哈希。
4. 學生需要怎麼樣掌握速算方法,提升計算能力呢
長期以來,人們進行計算,總要通過筆算或藉助於計算器去完成。其實,只要你我們能掌握速算的方法,就能與計算器相媲美了,乘除比珠算還要快,加減比筆算快得多。
速算最突出的優點是方便快捷,這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宜的,在熟練掌握筆算技能的基礎上,運用速算技能進行計算,就能大大減輕計算負擔,節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我們的觀察,分析、綜合,口算的能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能讓我們從此不再恐懼數學。
尤其在考試中,計算題都用筆算,很繁瑣費時;用計算器,考場上也不允許,若能運用速算方法,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來分析題意、復查正誤,這對於提高考試成績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一、對算式可以熟能生巧
很多學生可能很喜歡兩個數相加,因為它比較容易,可是如果遇到幾個甚至幾十個數相加呢?一道題就足以讓你頭昏腦脹。打破常規,尋找捷徑是快速進行加法運算的最好辦法。要達到快速運算的效果,熟練掌握加法的運演算法則是重中之重。
學習有方法,速算也是有方法。掌握方法可以提升學習效率,掌握了速算的方法,計算能力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5. 螞蟻L3 504M 算力 一天能挖多少萊特幣
其實每天能挖到的幣都是不一樣的,L3+最早出來的時候,每天能挖1個萊特幣。現在全網算力大幅度提升,每天能挖0.54個幣左右。主要還是要看你的算力跟全網算力的比較吧。
1.比特幣挖礦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這類電腦一般有專業的挖礦晶元,多採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2.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澤塔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極點幣、燒烤幣、質數幣。目前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
3.產值:按照比特幣產出的運算公式,幾乎每逢4年都會產出減半,最終達到極值2100萬個。而每逢此時,都會大幅升值。這種沒有中央銀行控制的貨幣,與不斷量化寬松的現實貨幣相比,也將會不斷升值。到2013年,比特幣已經產生出了大約1100多萬個。
(5)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力擴展閱讀:
1.螞蟻礦機是全球市佔率第一的加密貨幣挖礦機品牌,市佔率約為70%。礦機由比特大陸研發,在中國內地擁有專利。螞蟻礦機初時只有比特幣礦機,後來業務拓展至其他加密貨幣,如以太坊、達世幣、萊特幣、門羅幣等等。
2.螞蟻礦機採用比特大陸設計的ASIC晶元,該晶元由台積電生產。所有晶元均以BM字頭作為型號。每一步礦機里都有3至4塊的電路板,電路板上則有數十塊晶元,因此每一部螞蟻礦機都只能夠用以挖掘一種或多種利用相同演算法的加密貨幣。
3.螞蟻礦機需要配合專門的挖礦軟體,不能使用第三方軟體。另外,螞蟻礦機由於功率甚高,也需要配合專門火牛使用。
6. 計算能力差,怎麼辦,怎麼學會速算
別瞎廢功夫去研究那些什麼速算了,平時做題養成好習慣吧,到了高三還有做不完的題目給你,現在開始練習還不晚。
7. cpu和GPU有什麼區別。
CPU和GPU主要區別:
1、CPU是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2、GPU是電腦的圖形處理器。
3、CPU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ALU算術邏輯運算單元、Cache高速緩沖存儲器以及Bus匯流排。
4、CPU是一台計算機的控制和運算核心,它的主要功能便是解釋計算機發出的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大數據。
5、GPU是圖像處理器的縮寫,它是一種專門為PC或者嵌入式設備進行圖像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
6、GPU的工作與上面說過的CPU類似,但又不完全像是,它是專為執行復雜的數學和幾何計算而生的,而這游戲對這方面的要求很高,因此不少游戲玩家也對GPU有著很深的感情。
所以,CPU和GPU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只是名字聽起來差不多。
(7)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力擴展閱讀:
CPU和GPU因為最初用來處理的任務就不同,所以設計上有不小的區別,而某些任務和GPU最初用來解決的問題比較相似,所以用GPU來算了,GPU的運算速度取決於雇了多少小學生,CPU的運算速度取決於請了多麼厲害的教授,教授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是碾壓小學生的,但是對於沒那麼復雜的任務,還是頂不住人多。
當然現在的GPU也能做一些稍微復雜的工作了,相當於升級成初中生高中生的水平,但還需要CPU來把數據喂到嘴邊才能開始幹活,究竟還是靠CPU來管的。
8. 如何提高百以內加減法的計算能力
百以內加減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是這部分內容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百以內加減法比20以內加減法要復雜,因此在速度上應略低於20以內加減法。要想提高百以內加減法的計算能力,首先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計算過程由展開的逐步壓縮,最後達到不加刻意的思索,就能算出得數,這就需要一個練習的過程。教材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算式練習外,還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教材為加減法計算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計算 單調的計算,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增加錯誤率。結合兒童喜歡的具體情境,在饒有趣味的心態中進行計算,不僅能提高正確率,而且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例如練習二中的第4題「信鴿送信」,根據信鴿嘴中叼的卡片的算式得數送到相應的信箱中。練習三的第4題的「小熊投籃」,小熊要投的籃球上寫著68,小熊投中哪幾個籃,連一連。也就是把籃上算式得數是68的與籃球連在一起。練習五的第5題「接力賽」、練習六的第6題「誰先過河」,都帶有兒童喜歡的比賽性質。特別是「跳繩」一節練一練的第3題「送小老虎回家」其中一隻小老虎頭頂上的算式是( )+40,估計一下這道題的得數會是多少呢?不可能是「16」和「19」,有可能是「40」或「44」,有一定的思考性和開放性。 2.通過數學游戲在活動中形成運算技能 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學習數學,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練習三中的數學游戲「神奇的算式」,先讓學生計算每組的前三道題,找一找有什麼規律,再填寫後面的五個算式,從中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第一組第一個加數後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第二個加數後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0,得數多11。這種游戲,不僅練習了計算,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滲透了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又如練習七中的數學游戲「火星探險」,只要准備一個骰子和一個棋子,利用零碎的時間,就可以與同伴玩,不僅練習了百以內加減法,同時獲得一些科學常識。再如,「乘船」一節練一練中的數學游戲「我會變魔術」。魔術對兒童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個游戲的意思是讓學生自己想一個兩位數(個位和十位不相同),交換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相減得到差,將差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再進行交換再減……,最後總會出現第一個算式。這個游戲不但練習了百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枯燥的計算變得有趣。 3.森林醫生 教材在每部分計算內容中,安排了「森林醫生」,把學生在計算中容易產生的錯誤列舉出來,讓學生當森林醫生——啄木鳥,找出錯誤原因,並進行改正,給病樹治病。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收集本班學生的計算錯誤,由學生自己改正。同時引導學生不僅能治病,而且要防病,吸取錯誤的教訓,防止產生錯誤。
9. 100G算力每天挖狗幣多少
你也太逗了吧。狗狗幣的挖礦總算里才幾百G,一個人有那麼高的算力,狗狗幣基本上已經死去了,或者說面臨死亡的威脅。51%攻擊的風險是特別大的。
10. 「算力」是什麼意思
算力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計算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其相應的解m,而對於任何一個六十四位的哈希值,要找到其解m,都沒有固定演算法,只能靠計算機隨機的hash碰撞,而一個挖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hash/s,這就是所謂工作量證明機制POW。
(10)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力擴展閱讀
算力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大數據的爆發式增長,給現有算力提出了巨大挑戰。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高速積累,全球數據總量幾何式增長,現有的計算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據IDC報告,全球信息數據90% 產生於最近幾年。並且到2020年,40% 左右的信息會被雲計算服務商收存,其中1/3 的數據具有價值。
因此算力的發展迫在眉睫,否則將會極大束縛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我國在算力、演算法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算力的核心在晶元。因此需要在算力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縮小甚至趕超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
算力單位
1 kH / s =每秒1,000哈希
1 MH / s =每秒1,000,000次哈希。
1 GH / s =每秒1,000,000,000次哈希。
1 TH / s =每秒1,000,000,000,000次哈希。
1 PH / s =每秒1,000,000,000,000,000次哈希。
1 EH / s =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次哈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