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順中心去極端化悔過
A. 教培中心為什麼將去極端化貫穿教育培訓全過程
首先,傳統的教育方式往往是狹隘的課堂教育觀將施教的場所僅限於教室,所以學生僅僅只知道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符合小學生的身份,但還是不能很有效的落實在行為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還不能讓人滿意。進行教育,基本的德育方法也不能少,比如學校應該安排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實踐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一類新型課程。
其次,德育應該從小事做起。要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就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教育小學生不隨地扔垃圾,看到紙屑順手撿起來,看到老師同學問聲好,助人為樂。這些都是細節,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台起於壘土」。從小做起,就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對學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恆,加強平時的訓練,因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通過不懈的訓練形成的。所以,老師在平時的德育教育下應該對小學生多鼓舞,幫助他們,對學生要有耐心。
第三,學生學習需要一個正確的時期,老師應該抓住合適的時期給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當小學生不良習慣還沒根深蒂固時,老師及時發現及時讓他們改正,不要到不良習慣已定型了就很難改過來了,所以老師在這方面要切實做到抓緊、抓實。同時,要考慮學生年齡的大小,因為學生年齡不同,思維發展水平也不一樣,低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學生正處於早期階段,是進行德育的最好時期,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就像小樹一樣,要長大成材,就要在很小時候進行約束,做到抓小,抓早。
小學生是我們教育德才兼備人才的希望,現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急需品學兼優的人才,所以作為教師應該竭力投身於小學教育事業中去,而且要正確意識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選擇正確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合適的引導。總之,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作,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精心策劃,不斷地用生動的、貼近生活的實例來充實它。
B. 如何做好"去極端化"教育宣傳工作
一
一、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式去解決,加強全村幹部群眾的宣傳
教育,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強化黨員幹部的培訓,提高「認知」水平。闊納色納甫村「兩委」與住村工作組配合,利用每周一的「宣講日」、每周三的「學習日」,對全村黨員、村級幹部、治安中心戶長、返鄉大學生、村民代表分層分批進行了14次專題學習培訓。利用每周一「升國旗、向國旗宣誓」全村群眾聚集的機會,向廣大群眾進行宣講,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同時,針對黨員幹部深入開展「四不承諾」活動,採取「自己查、組織點、群眾幫」的方式,讓全村黨員幹部認真踐行「四不承諾」並進行自查自評發言,走出「三個認識誤區」,劃清「三個界限」,統一了思想認識。
二是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思想。闊納色納甫村以烏恰鄉逐村大宣講工作為契機,在全村深入開展大宣講工作,分別對5個村民小組共1023人進行了宣講,覆蓋率100%。宣講由村幹部和住村工作組的5名幹部組成,一天一個小組進行培訓,做到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宣講圍繞「認清宗教極端思想的邪惡本質和嚴重危害」「做合格母親」「覺醒吧!維吾爾族兒女」和「維吾爾族同胞,我們要走向何方?」「美麗家園不容破壞」「法治喀什」、嚴打期間本縣市鄉鎮被判人員案例等主題,採取與文藝表演、群眾提問等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全村群眾的熱烈歡迎。為配合宣講工作,村裡還將英吉沙縣組織編印的《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及英吉沙縣35年的巨大變化》《英吉沙縣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宣傳手冊》《英吉沙縣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基礎知識讀本》等學習宣傳材料,分別發放到了全村「十戶長」手中,每周三由「十戶長」組織周圍群眾學習討論,對宗教極端思想的本質和危害進行大揭批,全面提升了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的思想覺悟。
二、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大力開展文體活動,不斷淡化宗教氛圍
大力實施文化興村戰略。縣鄉兩級積極籌措資金450餘萬元,新建街景長廊250米,打造出5萬平方米的木雕特色街區,增加了村民收入,把廣大群眾注意力集中到增收致富、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上來,使村民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能力不斷增強。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數」,闊納色納甫村投入2萬元建造了群眾大舞台,積極組建了一支由80後、90後青年隊員參加的文藝隊,自編、自導、自演反映民族團結、歌唱偉大祖國、揭露宗教極端思想等一批充滿鄉土氣息的「去極端化」節目。同時,每周組織群眾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開展大型麥西熱甫活動5次,開展籃球、拔河等各類文體活動50餘場次,開展文藝演出20餘場次,參加人數為4000人次。
依託木雕村的資源優勢,還舉辦了木雕技能大賽、泥瓦匠砌牆大賽、刺綉大賽、果樹修剪大賽、婦女靚麗工程形象展示。2014年,村裡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40名、「十星級文明戶」153戶,樹立了群眾身邊的能人巧手典型、好人好事典型,弘揚了現代文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風貌。
三、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在全村大力實施「暖民心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是貫徹落實英吉沙縣「暖民心」工程實施方案。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落實「暖民心」工程項目金額17200元,積極引導村民在便民活動中心舉辦婚禮、葬禮12場,並由村黨支部為其送上形式多樣的文藝祝福活動,解決了婚禮不許笑、葬禮不許哭的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英吉沙縣政府的規定,所有涉農收費由鄉幹部收取,村黨支部只負責向群眾發錢(各項惠農補助資金),使村幹部從以前的收錢、得罪群眾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謀劃村裡更多的工作,切實將「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去辦、好人讓基層幹部去當」的決策落到實處,更多地爭取到了民心。
二是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闊納色納甫村建成「好庭院」30戶、「好居民點」3處183戶,修建「好道路」1860米、好林帶3800米、好渠道1400米。「美麗鄉村」工程的實施,使全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宗教的問題用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確保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一是強化宗教人士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質和宗教素養。闊納色納甫村定期舉辦宗教人士培訓班,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揭批」活動。以規范解經講經入手,「居滿」清真寺嚴格按縣統戰部下發的《新編卧爾茲選編》進行講經解經,切實將伊斯蘭教中和平、團結、寬容、向善思想傳播給廣大信教群眾,戳穿「六功」「聖戰殉教進天堂」荒唐謬論。
二是加強宗教人士的管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居瑪寺寺管會主任,由治保主任任晨禮寺寺管會主任,村組織每月對宗教人士進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結果,綜合評定達到「雙五好」的宗教(含場所)人士每月增加補貼50%,由村黨支部實施宗教人士生活補貼差別化發放。
三是以「兩項制度」為抓手,加強宗教活動的管理。按照「七查、三禁、四個一」工作要求,細化了聯系幹部六項職責、「十五必報」和與宗教人士「五必談」的內容,對宗教人士提出了「十必報」要求,明確了瞞報、遲報、漏報責任追究,確保了闊納色納甫村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五、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一是認真開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打擊宗教極端違法犯罪暨治理婚姻領域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二是認真採取以科技、法律、養殖、種植等書籍換非法宗教書籍的形式,宣傳引導群眾主動上交非法宗教書籍150餘本。
三是抓依法打擊,對涉嫌輕度參與非法宗教活動、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婚姻違法行為人員,按照村規民約處理,教育了群眾,使全村宗教氛圍逐步淡化,社會風氣逐漸好轉。
望採納,謝謝
C. 如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
1、各地堅持疏堵結合、分類施教、多方參與、綜合施策的方針,靈活運用「五把鑰匙」(即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法去解決,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宗教的問題按照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
2、堅持「正信擠壓、文化對沖、法治約束、科學普及」四管齊下,清除境外「種子」、改良疆內「土壤」和封堵網上「平台」同步推進。
3、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去極端化」活動,並與自治區此前開展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4、以黨員幹部、專家學者、宗教人士為骨幹,組建各類宣講員隊伍,深入開展多層次的大宣講和大討論活動。樹立正信,擠壓宗教極端思潮活動空間,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採取多種文化對沖方式,堅持現代文化為引領,讓正能量佔領精神文化陣地。
5、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的極端分子,嚴肅處理違法違紀人員,對受極端思潮影響的人則按其責任輕重分期進行教育轉化。
(3)教育培順中心去極端化悔過擴展閱讀:
"去極端化"的意義:
1、有利於遏制宗教極端思潮的滲透蔓延。集中力量深化專案偵查,逐步挖掉宗教極端勢力的根子,減少暴力恐怖事件。
2、宗教極端氛圍逐步淡化,社會環境得到凈化,社會正氣得到弘揚,愛國宗教人士敢於發聲。各級幹部對宗教極端思想和行為敢管、願管的擔當精神普遍具備,會管的能力明顯提升。
3、宗教干預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衛生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生入學率、到校率、鞏固率大幅提升。群眾的思想和認識明顯提高,大多數人都認識到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性。
D. 學習去極端化條例作為一名學生以後要這樣做
這個嗎不一定也會跟著那樣的條例學生各有各的看法和學法當然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做了不會影響別人人格有字就用自己的方法吧
E. 如何處理"去極端化"教育轉化對象"兩面性"現象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間很容易出現問題
需要在改革中調整
F. 根據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簡述如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
一
一、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式去解決,加強全村幹部群眾的宣傳
教育,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強化黨員幹部的培訓,提高「認知」水平。闊納色納甫村「兩委」與住村工作組配合,利用每周一的「宣講日」、每周三的「學習日」,對全村黨員、村級幹部、治安中心戶長、返鄉大學生、村民代表分層分批進行了14次專題學習培訓。利用每周一「升國旗、向國旗宣誓」全村群眾聚集的機會,向廣大群眾進行宣講,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同時,針對黨員幹部深入開展「四不承諾」活動,採取「自己查、組織點、群眾幫」的方式,讓全村黨員幹部認真踐行「四不承諾」並進行自查自評發言,走出「三個認識誤區」,劃清「三個界限」,統一了思想認識。
二是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思想。闊納色納甫村以烏恰鄉逐村大宣講工作為契機,在全村深入開展大宣講工作,分別對5個村民小組共1023人進行了宣講,覆蓋率100%。宣講由村幹部和住村工作組的5名幹部組成,一天一個小組進行培訓,做到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宣講圍繞「認清宗教極端思想的邪惡本質和嚴重危害」「做合格母親」「覺醒吧!維吾爾族兒女」和「維吾爾族同胞,我們要走向何方?」「美麗家園不容破壞」「法治喀什」、嚴打期間本縣市鄉鎮被判人員案例等主題,採取與文藝表演、群眾提問等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全村群眾的熱烈歡迎。為配合宣講工作,村裡還將英吉沙縣組織編印的《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及英吉沙縣35年的巨大變化》《英吉沙縣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宣傳手冊》《英吉沙縣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基礎知識讀本》等學習宣傳材料,分別發放到了全村「十戶長」手中,每周三由「十戶長」組織周圍群眾學習討論,對宗教極端思想的本質和危害進行大揭批,全面提升了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的思想覺悟。
二、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大力開展文體活動,不斷淡化宗教氛圍
大力實施文化興村戰略。縣鄉兩級積極籌措資金450餘萬元,新建街景長廊250米,打造出5萬平方米的木雕特色街區,增加了村民收入,把廣大群眾注意力集中到增收致富、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上來,使村民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能力不斷增強。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數」,闊納色納甫村投入2萬元建造了群眾大舞台,積極組建了一支由80後、90後青年隊員參加的文藝隊,自編、自導、自演反映民族團結、歌唱偉大祖國、揭露宗教極端思想等一批充滿鄉土氣息的「去極端化」節目。同時,每周組織群眾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開展大型麥西熱甫活動5次,開展籃球、拔河等各類文體活動50餘場次,開展文藝演出20餘場次,參加人數為4000人次。
依託木雕村的資源優勢,還舉辦了木雕技能大賽、泥瓦匠砌牆大賽、刺綉大賽、果樹修剪大賽、婦女靚麗工程形象展示。2014年,村裡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40名、「十星級文明戶」153戶,樹立了群眾身邊的能人巧手典型、好人好事典型,弘揚了現代文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風貌。
三、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在全村大力實施「暖民心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是貫徹落實英吉沙縣「暖民心」工程實施方案。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落實「暖民心」工程項目金額17200元,積極引導村民在便民活動中心舉辦婚禮、葬禮12場,並由村黨支部為其送上形式多樣的文藝祝福活動,解決了婚禮不許笑、葬禮不許哭的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英吉沙縣政府的規定,所有涉農收費由鄉幹部收取,村黨支部只負責向群眾發錢(各項惠農補助資金),使村幹部從以前的收錢、得罪群眾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謀劃村裡更多的工作,切實將「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去辦、好人讓基層幹部去當」的決策落到實處,更多地爭取到了民心。
二是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闊納色納甫村建成「好庭院」30戶、「好居民點」3處183戶,修建「好道路」1860米、好林帶3800米、好渠道1400米。「美麗鄉村」工程的實施,使全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宗教的問題用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確保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一是強化宗教人士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質和宗教素養。闊納色納甫村定期舉辦宗教人士培訓班,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揭批」活動。以規范解經講經入手,「居滿」清真寺嚴格按縣統戰部下發的《新編卧爾茲選編》進行講經解經,切實將伊斯蘭教中和平、團結、寬容、向善思想傳播給廣大信教群眾,戳穿「六功」「聖戰殉教進天堂」荒唐謬論。
二是加強宗教人士的管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居瑪寺寺管會主任,由治保主任任晨禮寺寺管會主任,村組織每月對宗教人士進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結果,綜合評定達到「雙五好」的宗教(含場所)人士每月增加補貼50%,由村黨支部實施宗教人士生活補貼差別化發放。
三是以「兩項制度」為抓手,加強宗教活動的管理。按照「七查、三禁、四個一」工作要求,細化了聯系幹部六項職責、「十五必報」和與宗教人士「五必談」的內容,對宗教人士提出了「十必報」要求,明確了瞞報、遲報、漏報責任追究,確保了闊納色納甫村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五、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一是認真開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打擊宗教極端違法犯罪暨治理婚姻領域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二是認真採取以科技、法律、養殖、種植等書籍換非法宗教書籍的形式,宣傳引導群眾主動上交非法宗教書籍150餘本。
三是抓依法打擊,對涉嫌輕度參與非法宗教活動、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婚姻違法行為人員,按照村規民約處理,教育了群眾,使全村宗教氛圍逐步淡化,社會風氣逐漸好轉。
,謝謝
G. 去極端化思想心得體會
思路:首先表明去極端化思想取得的理論成就;闡述去極端化思想的內涵,同時展望未來,怎樣才能穩固去極端化進程。
正文:
新疆借鑒吸收國際經驗,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把大量暴恐活動消除在未發之前,反恐、去極端化斗爭取得重要階段性勝利,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去極端化路子,為國際社會打擊極端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
堅持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各族群眾抵禦極端主義滲透的免疫能力。極端勢力大肆渲染錯誤的歷史文化觀,煽動民族隔閡和仇恨,扭曲誤導了一些群眾的價值認同。要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就要在價值觀這個根和魂上聚焦發力,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播撒陽光。
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
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牢抵禦極端主義滲透的精神防線。
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實去極端化工作的群眾基礎。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群眾福祉、社會和諧穩定。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過去長期處於信息溝通閉塞、對外交流不暢、產業結構單一、科學知識匱乏、教育基礎薄弱、就業創業困難等狀態,導致人們生產生活水平比較低。
近年來,新疆高度重視民生改善工作,連續多年將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持續推進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為重點的一系列惠民工程,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難題得到解決。
當前,新疆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安定祥和,人民安居樂業,思穩定盼發展成為社會主流,為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H. 如何貫徹落實「課前五分鍾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去極端化教育和反滲透教育
一、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育人理念。1、始終把「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貫徹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要加強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需求。2、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質量觀。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要以改革促發展的理念深化課堂教學。積極開展「教」與「學」的教科研活動,很抓教學「五認真」工作,校級領導和分管教學的行政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指導課堂教學,及時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問題。3、抓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深入開展科學教育特色、藝術教育特色文化建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全面完成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的同時,我們把學校的發展方向轉移到學校內涵發展方面,通過國家級科學教育課題的引領,廣泛開展科學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科技創新能力。
二、確立「以教師為本」的理念。1、實行民主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參與到學校管理之中;2、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實現每位教師的人生價值;3、打造優秀教師群體,夯實校本研訓,在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09-05-15 | 添加評論 | 打賞
0
ccv11358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所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
進一步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使科學發展觀真正為全體黨員所掌握,為廣大群眾所接受,並真正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
09-05-15 | 添加評論 | 打賞
0
葵花相架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治思想認識上有一定差距。有的同志對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需加強,尤為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深層次的調研和探索,一些同志工作的開拓創新意識不強。
2、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上,有時缺乏深入實踐的自覺性,處理和解決基層實際問題不夠。
3、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還需提高,這是貫徹落實促進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局在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班子與下屬及其同志之間如何加強溝通與聯系,認真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關心民生等問題上仍需努力。
4、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關制度,且強化其執行力度。
(二)產生主要問題的原因
上述存在的主要問題,深究其因,主要在於:
1、對科學發展觀的至關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客觀原因造成工作業務太忙,很難擠出時間學習,另認為現在人員文化程度都較高,理論一看即懂,對年齡大的同志認為過去理論學習的基礎扎實,又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基本夠用了,所以在主觀上就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
2、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針對性和實際應用性不強。一是只想發展,卻忽視聯系實際怎樣發展,缺乏科學的發展觀;二是還需探究我市投資建設項目等工作與科學發展觀之間的密切內在聯系,尊重運用客觀科學規律,做好全面協調、統籌兼顧;如何在既要實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促進海口市的社會、經濟建設上下功夫。
3、對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基本價值取向認識不夠,未能充分認識到堅持以人為本,必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因此,我局領導班子要率先垂範,堅持以人為本,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全面素質,關心民心、民生,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增強群體凝聚力,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4、為促使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及與之相應工作的落實,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制和制度建設是其根本保障。但是,我們有個別同志在此方面的制度意識較為淡薄,受到一些重人治、輕法制或制度建設社會意識影響,致使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及一些工作環節上執行不力,效率不高。
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對應這些問題,經領導班子反復研究,我局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力求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促進各項工作。
(一)沉心靜心學習,儲備充足知識
今後,領導班子成員要進一步沉下心來,擠出時間帶頭學習,不得再因工作繁忙放鬆學習和培訓。一要儲備充足政治理論知識,增強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要儲備充足宏觀經濟政策和理論,增強從宏觀思維把握問題的能力。三是要儲備充足的業務知識,特別是加強項目、經濟、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是要儲備充足的各種知識和信息,以全球的視野、世界的眼光審視我市的發展,增強高瞻遠矚的能力。
(二)增強改革意識,突破思維定勢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發改部門創新思路,全面履行宏觀調控和綜合協調職責,要求領導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性地做好各項工作。今後,我局一是要突破思維定勢,做到「三個解放出來」。從過去習慣於考慮促進GDP的高增長的思維慣勢中解放出來,切實確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過去習慣於考慮眼前和局部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切實確立以長遠眼光分析謀劃我市未來發展的寬廣視野;從過去習慣於按部就班、被動等待的精神狀態中解放出來,切實確立主動研究問題、自覺服務大局、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二是要明晰思路,實現「三個新突破」。我們要明晰新發展階段對我們發改工作的新要求,創新工作方式,實現重大問題、重點領域、重要對策的研究上新突破;明晰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管理應該採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實現重大項目、重點設施建設和管理上的新突破;明晰新時期下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實現為民辦實事上的新突破。
(三)加強能力建設,確保發改工作質量上新台階
鑒於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困難、新問題、新考驗比以往都要復雜和艱巨,為做好發展改革各項工作,我局將重點增強「三種能力」:
1、增強研判形勢、科學制定政策的能力。這是當好參謀助手的前提,也是做好發展改革工作的基本功。為此,我們一是加強形勢分析。加強對國家、省、市宏觀政策的收集和分析,完善信息採集渠道,及時提出季度、半年和年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分析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資料和各種信息。二是做好重大問題研究。廣泛開展調研,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材料,確保提出的政策建議有理有據,真實可行。在加強產業發展的規劃研究方面,要協調各種利益關系,調動和發揮好各方的積極性。
2、增強科學規劃、組織策劃的能力。規劃策劃既是引領科學發展的主要方法,也是落實發展改革工作的有力手段。為此,我們將做好三項工作:首先,做好「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要有效跟蹤各項目標和任務特別是約束性指標的完成情況,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後期工作建議,重點從我市的發展目標、產業布局、項目建設、協調發展、節能減排、關注民生等方面按照科學發展要求重新審視,看哪些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需要進一步堅持;哪些與科學發展觀要求有差距,需要進一步充實、完善和調整,也為「十二五」規劃做好充分准備。其次,科學、高水平編制年度計劃。對每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政府投資項目計劃、重大項目計劃、循環經濟計劃,創新計劃執行情況的跟蹤、銜接,強化部門信息的溝通,增強計劃的指導性和執行力。第三,加大力度策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強與基層、企業的溝通、聯系,加強對上級決策的呼應、對接,主動策劃項目、承接項目,推動一批重點項目上馬,堅決不上高污染、高能耗項目,要上對我市長遠發展有益的項目。為加入環北部灣經濟發展圈的創造條件。
3、增強統籌協調、促進科學發展的能力。統籌協調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也是做好發展改革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用科學發展觀理念統籌管理建設項目。要統籌資源、土地、資金等要素,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合力,統籌兼顧推進項目。二是實行更嚴格的項目評審制度,減少投資浪費,提高投資效益。三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協調各有關部門全力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共贏」。
(四)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效能倍增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發改部門創新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督查督辦工作,對市委市政府交辦的每一件事項,對投資者報來的每一個文件,都要跟蹤進度,督促檢查辦理結果,及時反饋。同時,為提升單位工作效能,滿足上級和群眾的實際需要,提高辦事效率,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改進管理方法,減少管理環節,簡化辦事程序,壓縮辦事時限,對該放開的要堅決放開。
(五)加強隊伍建設,鍛造過硬作風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和改革部門加強制度建設,營造學習創新氛圍,全面改進作風。為此,我們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完善各項制度。制度是落實責任制、促進依法行政的重要舉措。我們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議事決策、崗位職責、監督、考評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體制機制。二是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建設,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公僕意識。三是提高自身修養,寬待投資者,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助手,為兄弟部門做好服務。四是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注重預防,加強對幹部的教育和監督,建設一支廉政、高效、務實的優秀公務員隊伍。五是加強幹部職工的溝通交流,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營造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能。
I.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規定,極端化的主要表現有幾種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第九條,受極端主義影響,下列言論和行為屬於極端化,予以禁止:
1、宣揚、散布極端化思想的
2、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強迫他人參加宗教活動,強迫他人向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提供財物或者勞務的;
3、干涉他人婚喪嫁娶、遺產繼承等活動的
4、干涉他人與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員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生活,驅趕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員離開居住地的
5、干預文化娛樂活動,排斥、拒絕廣播、電視等公共產品和服務的
6、泛化清真概念,將清真概念擴大到清真食品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借不清真之名排斥、干預他人世俗生活的
7、自己或強迫他人穿戴蒙面罩袍、佩戴極端化標志的
8、以非正常蓄須、起名渲染宗教狂熱的
9、不履行法律手續以宗教方式結婚或者離婚的
10、不允許子女接受國民教育,妨礙國家教育制度實施的
11、恐嚇、誘導他人抵制享受國家政策,故意損毀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國家法定證件以及污損人民幣的
12、故意損毀、破壞公私財物的
13、出版、印刷、發行、銷售、製作、下載、存儲、復制、查閱、摘抄、持有含極端化內容的文章、出版物、音視頻的
14、蓄意干涉或破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的
15、其他極端化言論和行為
(9)教育培順中心去極端化悔過擴展閱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中列舉出的上述言論和行為具有不可小覷的破壞性影響,它挑撥民族情感、渲染民族情緒、激發民族矛盾、離間民族關系,掀起宗教狂熱、擾亂宗教和諧、破壞宗教政策,對社會秩序的破壞作用極大,嚴重背離了民族宗教發展的歷史趨勢和客觀規律,嚴重違背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和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必須予以預防、遏制和消除。
1、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1)堅決貫徹執行自治區黨委關於民族宗教工作、反恐維穩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去極端化工作的綜合舉措和一整套「組合拳」,從源頭上鏟除宗教極端主義的思想根源和現實根源
2)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依法做好打擊違法犯罪和對重點人員的教育轉化工作,依法維護人民權益,不斷推進新疆治理的法治化進程
2、要堅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1)不斷鞏固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2)不斷鞏固和發展「三個離不開」的政治局面
3)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可喜成果
4)不斷構建和發展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5)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共享共建成果,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3、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
2)堅持政教分離,宗教不得干預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實施
3)堅持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4)堅持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不斷推進宗教法治化進程
5)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切實做好宗教領域的去極端化工作,防止外毒入侵、排出「體內毒素」,預防、遏制和消除極端化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