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中的去中心化
① 微電子與集成電路
樓主你好,我是西電集成專業的。就說說西電的微電子和集成。
總的來說本科階段在西電這兩個專業差別不是很大。學習的主線主要有數學線:高數、線代、概率論、復變函數等。物理主線:大學物理、量子力學(這個集成專業學得很淺)、電磁場等。這些是基礎課。學完之後就能學專業基礎課了,比如半導體物理、數電、模電等,往後還有硅工藝製造、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CMOS基礎、射頻等課程。至於各種官網的介紹嘛,有忽悠人的成分,說得很高端的樣子,其實就那樣。用cadence布局布線,Hspice仿個電路,NC編編代碼,ND做個綜合,拿silvaco什麼的仿材料參數,大概這么個情況。
研究生的話這兩個可能差別比較大。
然後說一下就業(我選擇讀研,所以對就業不是特別了解,見諒)。集成和微電子,本科學的差不多嘛,不就是畢業證上面幾個字不一樣嘛,所以大家都差不多。本科找工作的童鞋,一大部分做了銷售、技術支持。還有一小部分在做軟體,還有一部分人在畫版圖(這個真心技術含量不高),很少一部分在做電路設計。當然也會有晶圓場子來招人,比如華潤微電子有4寸和6寸生產線(記不清勒),還有中芯國際等。。。。。總的來說目前國內對電子民工需求量很大,很好就業。
另外本科畢業去研究所也是一種選擇。研究所也有很多方向,電路,薄膜,功率器件,光電等等。
至於就業,短期內還是比較有優勢的,12年畢業的本科生,均價在4500左右(經濟不景氣,前一年均價快5500吧),不同地區有所差異,不同的人差異也很大,我記得當年第一個來我們學院招人的是一個深圳的小設計公司,年薪12W招了微電子的一個同學,這個待遇算是很不錯的,畢竟剛畢業。不過這只是開始,混社會大家都是靠自己的(二代不算。。。。。)
西電是211,但不是985。成電是,成電很強,而且這幾年發展的真心比西電好。
本科生的話主要挑學校和專業排名,因為本科都是在學基礎,不牽扯具體的研究方向。研究生還需要考慮一些別的因素。比如西電微電子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電的氮化鎵很強,中科院貌似是光電做得好。。。。。當然地域條件也值得考慮,西安這里空氣質量差,神偷雲集,南方沿海的高富帥大多比較嬌氣。。。。。南京也夠臟的垃圾紙屑滿大街。。。。。。
還有這幾年集成微電很熱。。。分數線普遍在漲。樓主可以查一下全國有集成微電子專業的學校近幾年在安徽的錄取分數。強烈建議考得好不如報的好!!在分數一定的情況下選擇最合適的。多打聽多問問也多跑跑,肯定會有合適的學校的~祝樓主選到理想的大學和專業~~
② 集成電路裡面的那些點是干什麼的啊
那些點在焊接之前是斷開的,焊接上去的零件起到連接的作用。那些點本身沒什麼用,只是為了固定元件而已。
另外,你看見的不是集成電路,只是一般的小型電路板而已。大型電路板是用機器焊接的,而集成電路是封裝在器件里,你眼睛看不見的。
③ 教你認識如何看懂集成電路的線路圖
集成電路應用電路圖功能集成電路應用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功能: ①它表達了集成電路各引腳外電路結構、元器件參數等,從而表示了某一集成電路的完整工作情況。 ②有些集成電路應用電路中,畫出了集成電路的內電路方框圖,這時對分析集成電路應用電路是相當方便的,但這種表示方式不多。 ③集成電路應用電路有典型應用電路和實用電路兩種,前者在集成電路手冊中可以查到,後者出現在實用電路中,這兩種應用電路相差不大,根據這一特點,在沒有實際應用電路圖時可以用典型應用電路圖作參考,這一方法修理中常常採用。 ④一般情況集成電路應用電路表達了一個完整的單元電路,或一個電路系統,但有些情況下一個完整的電路系統要用到兩個或更多的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應用電路特點集成電路應用電路圖具有下列一些特點: ①大部分應用電路不畫出內電路方框圖,這對識圖不利,尤其對初學者進行電路工作分析時更為不利。 ②對初學者而言,分析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比分析分立元器件的電路更為困難,這是對集成電路內部電路不了解的原緣,實際上識圖也好、修理也好,集成電路比分立元器件電路更為方便。 ③對集成電路應用電路而言,大致了解集成電路內部電路和詳細了解各引腳作用的情況下,識圖是比較方便的。這是因為同類型集成電路具有規律性,在掌握了它們的共性後,可以方便地分析許多同功能不同型號的集成電路應用電路。 .集成電路應用電路識圖方法和注意事項分析集成電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主要有下列幾點: (1)了解各引腳的作用是識圖的關鍵了解各引腳的作用可以查閱有關集成電路應用手冊。知道了各引腳作用之後,分析各引腳外電路工作原理和元器件作用就方便了。例如:知道①腳是輸入引腳,那麼與①腳所串聯的電容是輸入端耦合電路,與①腳相連的電路是輸入電路。 (2)了解集成電路各引腳作用的三種方法了解集成電路各引腳作用有三種方法:一是查閱有關資料;二是根據集成電路的內電路方框圖分析;三是根據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中各引腳外電路特徵進行分析。對第三種方法要求有比較好的電路分析基礎。 (3)電路分析步驟集成電路應用電路分析步驟如下: ①直流電路分析。這一步主要是進行電源和接地引腳外電路的分析。 注意:電源引腳有多個時要分清這幾個電源之間的關系,例如是否是前級、後級電路的電源引腳,或是左、右聲道的電源引腳;對多個接地引腳也要這樣分清。分清多個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對修理是有用的。 ②信號傳輸分析。這一步主要分析信號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外電路。當集成電路有多個輸入、輸出引腳時,要搞清楚是前級還是後級電路的輸出引腳;對於雙聲道電路還分清左、右聲道的輸入和輸出引腳。 ③其他引腳外電路分析。例如找出負反饋引腳、消振引腳等,這一步的分析是最困難的,對初學者而言要藉助於引腳作用資料或內電路方框圖。 ④有了一定的識圖能力後,要學會總結各種功能集成電路的引腳外電路規律,並要掌握這種規律,這對提高識圖速度是有用的。例如,輸入引腳外電路的規律是:通過一個耦合電容或一個耦合電路與前級電路的輸出端相連;輸出引腳外電路的規律是:通過一個耦合電路與後級電路的輸入端相連。 ⑥了解集成電路的一些關鍵測試點、引腳直流電壓規律對檢修電路是十分有用的。OTL電路輸出端的直流電壓等於集成電路直流工作電壓的一半;OCL電路輸出端的直流電壓等於0V;BTL電路兩個輸出端的直流電壓是相等的,單電源供電時等於直流工作電壓的一半,雙電源供電時等於0V。當集成電路兩個引腳之間接有電阻時,該電阻將影響這兩個引腳上的直流電壓;當兩個引腳之間接有線圈時,這兩個引腳的直流電壓是相等的,不等時必是線圈開路了;當兩個引腳之間接有電容或接RC串聯電路時,這兩個引腳的直流電壓肯定不相等,若相等說明該電容已經擊穿。 ⑦一般情況下不要去分析集成電路的內電路工作原理,這是相當復雜的。
④ 集成電路的作用
集成電路的作用:
1、減少元器件的使用。集成電路的誕生,小規模的集成電路使內容元器件的數量減少,在零散元器件上有了很大的技術提高。
2、產品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將元器件都集合到了一起,不僅減少了外電信號的干擾,也在電路設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運行速度。
3、更加方便應用。一種功能對應一種電路,將一種功能集中成一個集成電路,如此一來,在以後應用中,要什麼功能就可以應用相應的集成電路,從而大大方便了應用。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的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特點介紹:
集成電路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元(microchip)、晶元(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把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裝置,也包括被動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通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前述將電路製造在半導體晶元表面上的集成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集成電路。另有一種厚膜(thick-film)混成集成電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獨立半導體設備和被動元件,集成到襯底或線路板所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關於單片(monolithic)集成電路,即薄膜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⑤ 集成電路上GB+是什麼意思
集成電路上的GB+的意思是國標+型號命名。
⑥ 晶元,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之間的區別
電子晶元與集成電路晶元沒有實質上區別。
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晶元,英文為Chip;晶元組為Chipset。晶元一般是指集成電路的載體,也是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後的結果,通常是一個可以立即使用的獨立的整體。「晶元」和「集成電路」這兩個詞經常混著使用,比如在大家平常討論話題中,集成電路設計和晶元設計說的是一個意思,晶元行業、集成電路行業、IC行業往往也是一個意思。實際上,這兩個詞有聯系,也有區別。集成電路實體往往要以晶元的形式存在,因為狹義的集成電路,是強調電路本身,比如簡單到只有五個元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相移振盪器,當它還在圖紙上呈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叫它集成電路,當我們要拿這個小集成電路來應用的時候,那它必須以獨立的一塊實物,或者嵌入到更大的集成電路中,依託晶元來發揮他的作用;集成電路更著重電路的設計和布局布線,晶元更強調電路的集成、生產和封裝。而廣義的集成電路,當涉及到行業(區別於其他行業)時,也可以包含晶元相關的各種含義。
⑦ 集成電路中所使用的電容都是由什麼來實現的
這個電容叫做去耦電容。數字晶元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樣就要求晶元在輸出時切換的斜率很快的,這樣dV/dt就很大,需要很大的瞬時能量的提供,同時,晶元的埠的快速切換也容易對整個供電系統產生高頻干擾。所以要有這個高頻響應較快的電容電容來儲能和濾波。布板時盡量靠近晶元引腳。
他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1)作為本集成電路的蓄能電容;
(2)濾除該器件產生的高頻雜訊,切斷其通過供電迴路進行傳播的通路;
(3)防止電源攜帶的雜訊對電路構成干擾。
我看過一個日本人寫的「圖解電子技術」的叢書,上面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整個板子上的供電的大電容就相當於你銀行的賬戶,一般錢比較多;這個去耦電容相當於你隨身攜帶的錢包。銀行的錢再多,急用的時候去取也是來不及的,所以這個錢包很有必要。
⑧ 集成電路怎麼學
電路基礎,數字電路,模擬電路,機械制圖(基本),工藝,基本的版圖設計,CAD,半導體材料,器件物理等課程。二、三極體屬於電路基礎里的內容,低頻電路和低頻電路設計那是學線路的,不是集成電路學的。
⑨ 怎樣讀懂集成電路塊上的標識
看集成電路圖的方法和內容
1、看集成電路圖的方法。可以歸納三句話、三個步驟:外圍入手,選好入口;打開缺口,聯系前後;難點分析,放在最後;也可以集成電路為中心,在該晶元內信號通路的基礎上,向塊外聯系和擴大,然後建立各集成塊之間的聯系,最後掌握全局和細節;也可以幾種方法相結合,因圖制宜地看圖。
2、看集成電路圖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句話:職能類型,信號流程,內外聯系,引腳功能。
(1)職能類型。
要搞清楚所使用的集成電路的型號、類型和主要職能,這是識讀集成電路的第一步。心須清楚集成電路的具體型號,還要搞清該集成電路的類型,尤其要熟悉其主要功能。各種不同型號的集成電路,其內部主要功能和電路結構可能是相似的;也可能電路結構和電路程式不相同,但能夠完成相同的功能。熟悉功能是最重要的。
為了迅速、正確地識讀電路圖,應當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常用集成電路的有關資料,有目的地銘記一些集成電路的具體型號、類型,了解使用集成電路的大趨勢和最新情況。有些集成電路之間的型號不同,但功能相同,甚至可直接互相代用;有些塊的序號相近,但功能和引出腳截然不同;後期出現的某些集成電路可完成早期若干個集成塊的功能。讀者掌握這些資料後,在識讀集成電路圖時,將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2)信號流程。
讀電路圖時,不應滿足於僅掌握集成電路的類型和基本功能,還應當熟悉信號的基本處理過程。通常,集成塊內部電路的結構十分復雜,讀圖者不需要對它作過細的分析研究,但應當熟悉內電路的信號處理過程,或者說,應搞清楚其內部的功能方框圖。由方框圖可以看出信號的流通過程,可以看出集成塊可完成哪些具體功能。可以把集成電路看成一個元器件,不必過於追求這個元器件的結構和詳細工作過程,但應當明確集成電路內各個方框完成的具體功能,即熟悉輸入、輸出什麼信號,熟悉信號的波形幅度、頻率的變化規律,熟悉各個方框之間的聯系,熟悉信號在集成塊內的來龍去脈。作到這一點,才算是初步搞清了集成電路圖。
(3)內外聯系。
目前,有些整機電路圖信息資料標注不夠全面,僅給出了集成塊的引出腳數目和各引出腳的符號,沒有給出集成塊內部方框圖,沒有給出集成塊引出腳的直流工作點。它將給深入地讀圖帶來不便,讀者應當再查找一些其它資料,來彌補其不足。還有,許多內部組成方框圖往往使用外文字母或縮寫詞來標注,也給初學者還來一定困難,這就要讀者盡快熟悉字母和縮寫詞的中文含義,否則難以識讀這些電路圖。
由於集成工藝的特點所決定,集成電路必須通過引出腳與外圍元器件相聯系。為了使集成電路完成一定的功能,必須與外部單元電路或元件發生聯系,還必須通過引出腳與前級、後級電路發生聯系。在讀電路圖時,必須將集成電路內外電路聯系起來,它們作為一個電路系統的整體,來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不能夠聯系內外電路,將看不出信號的來龍去脈,難於分析電路的功能。
對於同一個集成電路,在不同的整機設計者手中,可能設計出不同的外接電路,配接不同的元件網路。由於外接分立件電路可以千變萬化,這些分立件電路經常是讀圖的疑難電路。要花些氣力來突破這些難點,否則將不能全面、正確地識讀整機電路圖。
(4)引腳功能。
在集成電路圖上,各個引腳不僅需要標出順序號,還使用簡單字母符號標出其名稱。這些字母符號經常是英語的縮寫詞,它可以表示該引出腳的功能。在看集成電路圖時,必須十分重視各個引出腳的功能。引出腳是內外電路聯系的紐帶,要明確各引出腳與內部各功能方框圖的聯系,它是內部相應方框的引出腳;還要明確引出腳外接元件的功能作用,外電路通過引出腳來配合內電路工作。有些引出腳是集成電路的輸入、輸出埠,這些引出腳在看電路圖時,具有重要意義。在識讀集成電路圖時,要逐個觀察代表內部功能的各個方框圖,還要同時識別各自相應的引出腳,識別外接電路或元件,這些工作經常是識讀集成電路圖的主要工作。
①符號功能。
根據原設計者的要求,每個引出腳都有自己的用途和名稱。根據各個引出腳的設計思想,在各腳附近都標注有英文字母或縮寫詞。專業人員或維修人員根據圖紙上標注的英文詞,即可知道該腳的性質、功能。但應看到,各個廠家對同一種性質和功能的引出腳,可能使用不同的縮寫字詞;多數國家,生產廠家使用相同或相近的縮寫字詞。如果讀者對這些縮寫字詞表示法十分熟悉,將給看集成電路圖帶來極大的方便,如果不熟悉這些字詞,則將給看圖造成許多困難。
②信號波形。
許多引出腳是輸入、輸出信號埠,有些引出腳是開關性或脈沖信號、數據流或模擬信號埠,有些引出腳則是關鍵性的測試腳。讀者應當熟悉一些重要引出腳的信號波形,了解引出腳的信號波形形狀、幅度、頻率,對識讀電路圖、檢修整機故障具有重要意義。通常,使用示波器可精確地識讀引出腳的輸入、輸出波形形狀、頻率和幅度等。
③有關數據。
還要熟悉引出腳的有關數據。它對識讀電路圖和檢修故障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熟悉有關信號波形的數據,要明確信號幅度的范圍、信號的頻率數值。其次,還要熟悉引出腳的電流、電壓、電阻等方面的數據,尤其要明確該腳的靜態工作電壓和動態工作電壓。對於那些動態、靜態直流電壓數值不相同的引出腳,更要重視。
④流向分明。
重視引出腳信號的流向問題,必須區分清楚該腳信號的名稱,更要區分清楚該腳是信號輸入端,還是信號輸出端,還是雙向信號(i/o)埠。若信號流向不明確,將無法看懂電路圖。有些引出腳是信號控制端,控制信號可能是開關電壓,也可能是數據流,或者是pwm信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