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手機和桌面cpu算力對比

手機和桌面cpu算力對比

發布時間: 2021-08-16 23:47:26

❶ 手機cpu和電腦cpu的性能比較

高度集成化是手機CPU和電腦CPU的最大區別。
由於電腦機箱散熱空間充裕,所以電腦CPU的設計類似草原跑馬,沒啥拘束,而手機SOC晶元內部狹小,設計CPU類似於微雕,只能螺螄殼里做道場。
單看主頻來說,主流電腦CPU在奔騰4時代就已經突破了3Ghz,目前都是動輒4Ghz以上的8核CPU,而目前最強的驍龍855頻率不過剛到3Ghz的門檻,性能最多也就是超過一些10年前的低端電腦CPU,畢竟手機還是把續航和發熱表現更重要,性能夠用即可,在半導體和電池技術突破之前,手機CPU的性能還會遠遠落後於電腦CPU,無論它有幾個核。

❷ 手機cpu跟桌面cpu有什麼區別

架構不同,指令集不同,能耗比不同,性能用途不同。筆記本的處理器都沒法和台式機的比較,手機又怎麼比呢?
手機可以錄4k錄2k播4k、2k,但是台式不行,因為手機使用的是精簡指令集,對視頻播放有專精,能耗上手機的最多也就10瓦功耗了,台式機處理器得30瓦,凌動不算,移動端(筆記本的也得15瓦以上。)

❸ 手機CPU跟電腦CPU差多少

受空間和功率限制,手機CPU根本無法做到電腦CPU那麼強大。但是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也有差別,做到流暢運行是沒問題的,至少單應用運行沒問題,只是無法象電腦一樣多程序同時運行。

而手機的CPU跟電腦CPU兩者沒有可比性。兩者可以相互互補,而不會成為對立。手機處理信息方便,手機處理不了的就交給電腦。例如制圖,復雜的運算,等等。

(3)手機和桌面cpu算力對比擴展閱讀:

無論是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❹ 手機CPU與電腦CPU比較性能差多少

計算機發展分兩個方向,一個是朝海量存儲和高性能方向發展。另一個是向低功耗,微型化發展。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發展趨勢,海量存儲和高性能必然帶來大功耗,而低功耗必然限制其性能的提升。你見過帶散熱風扇的手機嗎?因此ARM的處理能力不能跟PC處理器的處理能力相提並論。32位PC的定址能力可以達到4G,64位的定址能力自己算算吧。ARM的定址能力理論上最多隻有64K,實際上我們最多隻用十幾K就夠了。
其次,他們是不同結構的計算機,PC機是馮、諾依曼結構(即普林斯頓)體系的計算機,而ARM是哈佛結構的計算機(現在好像用改進的哈佛結構),指令結構也不一樣,PC(指常見的X86CPU)用復雜指令系統(CISC),而ARM用精簡指令系統(CISC),(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蘋果的PC用摩托羅拉的CPU,用的也是精簡指令)
大部分ARM的浮點運算能力很弱,一般都用來做定點運算,(為浮點專門設計的除外),如果是必須進行少量的浮點運算的話,可以用定點來模擬浮點運算,給出的結果是一樣的,不過過程其實是用定點來做的,速度比不上浮點專用處理器,但是也是效率蠻高的,在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可以代替浮點專用處理器使用。
至於圖形處理能力,看怎麼比了,跟專用圖形處理晶元比,這兩只都是菜鳥,而在實際中,我們一般都把圖形處理任務分離出去,讓圖形處理晶元作為協處理器跟CPU協同工作,減輕CPU的負擔,節約出CPU資源做其它用途。

❺ 手機cpu和電腦cpu有什麼不一樣

手機CPU與電腦CPU區別如下:

1、架構不同。

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從ARM7、ARM9發展到Cortex-A7、A8、A9、A12、A15。

2、工藝&主頻不同。

工藝製程,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雖然電腦略高,但是手機CPI的發展速度很快,正在朝著14nm邁進。主頻,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沒有直接關系。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3、多核不同。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並行處理,雙核就是單車道變多車道。

4、GPU核心不同。

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

❻ 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

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具體如下: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計算機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中央處理器的編程。1970年代以前,中央處理器由多個獨立單元構成,後來發展出由集成電路製造的中央處理器,這些高度收縮的組件就是所謂的微處理器,其中分出的中央處理器最為復雜的電路可以做成單一微小功能強大的單元。

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運算器(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Arithmetic L

因為CPU的位數很重要,這也就是搭載了64位的CPU的手機比32位快得多的原因。手機CPU和電腦CPU架構由於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三、核心的影響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你甚至可以戲稱為「膠水核心」,也就是被強行粘在一起的意思。在待機或者空閑的時候,八核的手機也只能用到一到兩個核心。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並行處理,雙核就是單車道變多車道。

❼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這個問題又來了,很多人總喜歡把這個手機CPU和電腦CPU相提並論,這些年確實手機處理器發展飛快,短短幾年從開始的雙核,到後來的四核八核,以及十二核,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樣子,很多人就覺得差不多可以趕上電腦了,再加上這些年電腦端應用也退出手機版本這樣以來大家就更認為手機處理器直接趕上電腦了,其實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這個電腦CPU和手機CPU除了是掛了一個處理器名字外其他的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說這么多了,不知道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的別忘點個贊關注一波哦!

❽ 手機CPU與電腦CPU的性能究竟差多少

受空間和功率限制,手機CPU根本無法做到電腦CPU那種。但是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也有差別,做到流暢運行是沒問題的,至少單應用運行沒問題,只是無法象電腦一樣多程序同時運行。
計算機發展分兩個方向,一個是朝海量存儲和高性能方向發展。另一個是向低功耗,微型化發展。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發展趨勢,海量存儲和高性能必然帶來大功耗,而低功耗必然限制其性能的提升。你見過帶散熱風扇的手機嗎?因此ARM的處理能力不能跟PC處理器的處理能力相提並論。32位PC的定址能力可以達到4G,64位的定址能力自己算算吧。ARM的定址能力理論上最多隻有64K,實際上我們最多隻用十幾K就夠了。
其次,他們是不同結構的計算機,PC機是馮、諾依曼結構(即普林斯頓)體系的計算機,而ARM是哈佛結構的計算機(現在好像用改進的哈佛結構),指令結構也不一樣,PC(指常見的X86CPU)用復雜指令系統(CISC),而ARM用精簡指令系統(CISC),(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蘋果的PC用摩托羅拉的CPU,用的也是精簡指令)
大部分ARM的浮點運算能力很弱,一般都用來做定點運算,(為浮點專門設計的除外),如果是必須進行少量的浮點運算的話,可以用定點來模擬浮點運算,給出的結果是一樣的,不過過程其實是用定點來做的,速度比不上浮點專用處理器,但是也是效率蠻高的,在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可以代替浮點專用處理器使用。
至於圖形處理能力,看怎麼比了,跟專用圖形處理晶元比,這兩只都是菜鳥,而在實際中,我們一般都把圖形處理任務分離出去,讓圖形處理晶元作為協處理器跟CPU協同工作,減輕CPU的負擔,節約出CPU資源做其它用途。

❾ 手機和電腦CPU區別

1 手機CPU用精簡指令集,電腦用復雜指令集,所以現在手機CPU都不能用在電腦上(貌似有一個 例外)
2 高速緩存,手機遠小於電腦
3 手機CPU指令集少,單一,電腦CPU指令集多
4 晶體管面積,電腦遠大於手機的,大出很多倍
5 主頻,手機也小於電腦,你說的i5帶自動睿頻,也就是自動超頻
6 NVIDIA Tegra 4手機CPU好於note2的四核1.6G獵戶座。據報道,T4四核只有2000年的單核奔騰3的水平

結論:現在的手機CPU就算有30核也比不上i5

趕快拋棄三星吧,不然後悔死的。手機CPU日後也將是intel,NVIDIA,AMD三家獨大

❿ 目前手機性能最好的CPU能力相當於電腦CPU什麼水平

手機的CPU對比電腦的還是差得太遠。
1. 處理器核心數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的核心數,這個數量的比較一般來說手機的處理器都到了八核,而電腦的處理器核數普遍在四核左右。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核心數並不是越多越好,最好的例子就是聯發科的x30,多大十個核心,還是打不過蘋果A10的六個核心。這邊其實是每個核心的性能區別。電腦的每個核心都強於手機,所以不論是四核還是八核,不會因為多一倍就視頻快一倍,所以核數的多少不是決定性能的絕對因素。
2. 工藝
手機處理器如今都到了7nm的製作工藝,拿電腦的處理器也是那麼高嗎?當然不是,如果電腦的處理器也到了這樣的工藝,那成本就無法計算了,這項技術雖然很厲害,但由於手機處理器面積小,所以在一塊大面板切割小的處理器之後就會簡單很多。而電腦的處理器體積很大,再用上7nm的工藝,那性能可能是五六年後的性能了。
3. 大小
我們看過發布會的都知道,每次驍龍發布處理器,都會有展現自己的處理器本體,放在手中還不及一個指甲片大小,而電腦的處理器應該是手機處理器的五到六倍。我們都知道大的總是有更多的東西,電腦處理器就是這樣,所以現在看來性能究竟誰強就已經是很明顯了。
4. 成本
電腦處理器當然有單獨賣的處理器,一般都是在一千左右,而一台手機成本也就一千,除去零部件可能處理器的價格也就在一百多,就連高端旗艦的頂級處理器也不會有破千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肯定都懂。
其實電腦處理器要帶動的太多,隨便一台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就是手機十倍以上,處理器如果用指甲片大小肯定帶動不起來,所以要有專門的電腦處理器。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外國同樣的跑分軟體手機都單核跑到了三四千,而電腦旗艦單核就在一兩千,會覺得手機的處理器大大高於電腦。實則不然,兩者的測試項目不一樣,給分也不一樣,當然沒有什麼可比性。
其實除了手機處理器,筆記本的處理器和台式的處理器也是有區別的,因為筆記本散熱的缺陷導致處理器會做降頻處理,所以處理器不能一概而論。但小編可以很准確的告訴大家,手機目前的旗艦處理器連筆記本的降頻處理器都比不過,更別說是直接大戰傳統的處理器。

熱點內容
幣圈k線圖怎麼看漲跌趨勢 發布:2025-08-18 07:33:09 瀏覽:493
國務院有關區塊鏈的紅頭文件 發布:2025-08-18 07:30:13 瀏覽:337
數字貨幣的短期投資 發布:2025-08-18 07:23:29 瀏覽:443
四川本同區塊鏈 發布:2025-08-18 07:23:20 瀏覽:279
byte區塊鏈 發布:2025-08-18 06:49:30 瀏覽:393
POS礦池安全 發布:2025-08-18 06:44:13 瀏覽:52
比特幣挖礦機的最低配置 發布:2025-08-18 06:36:17 瀏覽:556
trc20充值usdt網路擁堵 發布:2025-08-18 06:31:38 瀏覽:150
btc區塊瀏覽器中文 發布:2025-08-18 05:55:11 瀏覽:335
比特幣區塊確認多久 發布:2025-08-18 05:55:11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