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自我中心主義啥意思

去自我中心主義啥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8-17 12:41:06

1. 自我為中心是什麼意思

自我為中心,即為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在哲學范疇里的定義是: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凡事都從個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出發考慮問題,個人的慾望和利益至上,並不顧他人與大眾的利益與感受,一切以個人得失進行思維的主張與行為的模式。

另外,個人主義,在社會學范疇里的定義是:一切從個人出發,把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只顧自已,不顧他人的錯誤思想。

(1)去自我中心主義啥意思擴展閱讀:

自我為中心一般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徵:

1、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感受,說自己想講的話

無法體諒別人說話時的心境,只是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感受。只管說出自己想講的話,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甚至傷害對方感受而不自知。不關注別人的需求,也沒有興趣滿足別人的需求。

2、習慣性的防禦

因為不想聽別人對自己的負面看法,所以不假思索的對批評作出反應,即便這些這些看法具有建設意義。這種防禦的作用就是使別人的反對無效。還有一種表現就是愛抱怨,所以,容易思維固化和狹窄。

3、認為自己最明智,凡事以他為主

他們傲慢認為自己的想法比別人高明很多,不想聽取他人的任何建議,希望凡事順著他們,否則就容易心生怨恨。這類人工作中與人合作非常困難,現如今都需要合作,每個人想法和立場都應該有機會被聽到。



2. 怎樣駁倒極端的自我中心主義

有這種心理障礙的人是以一種單線思維方式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一切皆以自我為核心,遇事愛從個人角度出發,不能從全局看問題。
1。由於長期受父母的寵愛,事事拔尖,在班裡仍只考慮自己的存在,不顧他人的利益。
2.受到家庭虐待,大打罵,放任不管的孩子,往往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愛,而忽視給予別人愛,只對自己的事情關心
3.一些不良個性品質也容易導致以自我為中心,諸如自負,愛好虛榮,依賴性強,內心空虛等都容易成為以「自我為中心」
4.受家庭或周圍環境的影響。父母或親戚、朋友中有這種自私的現象,必然會影響你。
5.要敢於突破「以自我為中心」,高明的人在面對人際沖突時,即考慮個人的利益,也要兼顧他人的利益體。
6.與「以自我為中心」做斗爭,不是要絕對地放棄個人利益,而是要學會兼顧多方的利益,不走極端,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的頭上,這樣就可以逐步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意識,這是不好的,會影響到你的人際關系,影響到你的人生。如何改變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意識呢?自己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做到改變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思想,也能做到為他人著想了。這樣的人才是成功的。 我們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存在著過於濃厚的自我中心主義觀念,凡事都只希望滿足自己的慾望,要求人人為己,卻置別人的需求於度外,不願為別人做半點犧牲,不關心他人痛癢,表現為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為中心,恨不得讓地球都圍繞他的意願轉,服從於他。他們只要集體照顧,不講集體紀律,否則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卻不願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服從他人及集體。這種人強烈希望別人尊重他,卻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別人。總之,這些人心目中充滿了自我,卻唯獨沒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問題出在自我意識過濃,走向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或者說個人主義思想嚴重。 無疑,這種自我中心意識於他自己是極為不利的。這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也影響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厭惡、瞧不起。由於一門心思都放在蠅頭小利的追求與意義不大的個人得失上,沒有崇高的理想、遠大的目標。因而也不可能擁有好的人際關系。試想想,誰願意與這樣的人長期合作共事或終生為伴呢?可能說,這種人到頭來得到的只是芝麻,而失去的是西瓜,真是得不償失。
那麼,這些人如何才能逐漸克服這種自我中心意識呢?其關鍵在於改變自己的認識。首先要正視社會現實,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其各自的慾望與需求,也都有其權利與義務,這就難免會出現矛盾,不可能人人旭願。這就要求人人正視客觀現實,學會禮尚往來,在必要時做出點讓步。當然應該承認自我的權利與慾望的滿足,但也不能只顧自己,忽視他人的存在。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那麼,事實上人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的。其次,從自我的圈子中跳出來,多設身處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並學會尊重、關心、幫助他人,這樣才可獲得別人的回報,從中也可體驗人生的價值與幸福。第三,加強自我修養,充分認識到自我中心意識的不現實性與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學會控制自我的慾望與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滿足置身於合情合理、不損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礎之上。做到把關心分點給他人,把公心留點給自己。

3. 什麼是「去自我中心」名詞解釋!

就是換位思考,不總是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問題。同樣的問題,假設自己是對方該怎麼想

4. 自我中心主義的介紹

自我中心主義,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Piaget,1806一1880)提出的概念。指嬰兒在判斷和行為中有受自己的需要與感情的強烈影響的傾向。嬰兒很難離開主觀感情去客觀地判斷與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關系等,他們主要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來推理和不注意對人的意圖而回答問題。皮亞傑把嬰兒這種來發展的思維特徵叫做自我中心主義。他還認為,嬰兒出生後,在十八個月的時候,就發生一種普遍的「脫離自我中心」的過程。這時兒童的身體、動作就必須參照其他一切事物,以形成對它們客觀關系的了解。

5. 什麼叫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為自我中心主義,根據自我中心主義的基本原則,「自我中心」,在倫理學方面與個人主義相似,與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更接近。

但更重要的區別在於,自我中心主義代表激進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視為虛假的情況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

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對「我」的思想的約束,而這一切都是可變的。簡單來說,自我中心主義主張完全自由,隨心所欲,沒有倫理約束,一切決定根據「我」的意願。

(5)去自我中心主義啥意思擴展閱讀:

客觀自我中心主義

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實」的我。客觀自我中心主義否定通用定義的「我」,認為「我」亦是虛假的。

認為「我」的思想背後還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我,然而這種所謂真實是抽象的概念,未必實質存在。

客觀自我中心主義比主觀自我中心主義的分別是,前者更接近定義論,而兩者最重要的分別除了對「我」的定義之外,還有對「我思故我在」的態度。

6. 自我主義是什麼意思

自我主義一般指自我中心主義。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概念。指嬰幼兒的判斷和行為有受自己的需要與感情強烈影響的傾向。在0~2歲和2~7歲的兩個階段中, 嬰幼兒都表現出自我中心主義的傾向。

嬰兒在18個月以前主要是隨外界的刺激而動作,對外界的認識和情感總是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此時嬰兒還不能意識到自我, 因此皮亞傑稱之為無意識的自我中心。

(6)去自我中心主義啥意思擴展閱讀:

自我主義分類:

1、主觀自我中心主義

這里的中心是「我」的思想。 這種自我中心主義認同我思故我在的觀點,是典型和較平緩的自我中心主義。

2、客觀自我中心主義

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實」的我。客觀自我中心主義否定通用定義的「我」,認為「我」亦是虛假的。認為「我」的思想背後還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我,然而這種所謂真實是抽象的概念,未必實質存在。

自我中心主義提出者簡介:

讓·皮亞傑(Jean Piaget,生於1896年8月9日,逝於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

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

熱點內容
區塊鏈信息包節點 發布:2025-08-17 07:05:31 瀏覽:199
比特幣以太坊雷達幣 發布:2025-08-17 06:58:50 瀏覽:777
fil和eth的關系 發布:2025-08-17 06:50:22 瀏覽:917
比特幣病毒補丁叫什麼 發布:2025-08-17 06:29:40 瀏覽:680
暗黑2裝備前置eth 發布:2025-08-17 06:28:59 瀏覽:751
幣圈實時爆倉 發布:2025-08-17 06:24:12 瀏覽:410
以太坊v神退役 發布:2025-08-17 06:15:50 瀏覽:753
線上btc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7 06:11:30 瀏覽:550
區塊鏈加數字代幣 發布:2025-08-17 06:07:14 瀏覽:179
區塊鏈大數據紀檢 發布:2025-08-17 05:56:03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