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融中心填報表
⑴ 跪求現金流量表簡單填報方法、謝謝!
製作現金流量表
當您將所有參與核算現金流量的憑證處理完畢後,就可以編制現金流量表了。
在【報表中心】選中【自定義報表】項,進入【會計報表文件】界面,選中其中的【現金流量表】文件名後,單擊【打開】按鈕,就進入了系統為您預設的現金流量表界面。
系統為您預設的報表,是按照系統本身定義的項目代碼及工作底稿為基礎,編制的計算公式。公式表示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單元格間互相運算的常規公式,第二類為從帳務系統獲取數據的取數公式。在定義公式時,第一個字元必須是等於號【=】。在公式中出現的所有符號,除漢字外,都必須是半形(英文)字元,否則將被認為是非法公式,不予處理。為確保您所輸入的字元為英文字元,您在輸入非漢字時,最好是在英文狀態下輸入。常規公式的定義內容與微軟公司的Excel相似,詳細用法可參閱Excel。取數公式的格式定義如下:
ASC("XJLL,項目代碼,方向")
該公式用於取指定【現金流量表工作底稿】中規定【項目代碼,方向】的數據。
當上級項目流動方向定義為【流入】時,數據結果就是所有下級項目的【流入】數據,減去所有下級項目的【流出】數據。以代碼表中的201003為例,已定義201003方向為【流入】,則最終數據結果則是以明細項目20100302流入,減去20100301流出。反之則相反。
【XJLL】是【現金流量】四個字的漢語拼音代碼,代表該函數是從現金流量表的工作底稿中取數。
考慮到各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不盡相同,系統允許用戶自行增加、修改、刪除項目編碼,如果出現這類操作,報表中的取數公式一定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否則,會出現數據錯誤。
系統僅為您提供了現金流量表正表的定義公式,附註部分您可以參照正表的形式自行定義,也可以在帳簿的相關科目中取數,分析後直接填列在表中。
您想按照系統提供的自動生成報表的功能操作時,可在菜單【報表】中選擇【生成報表】項,系統即彈出一對話框供您選擇,您只要在圖中選擇所要生成報表所屬的年、月,按【確定】按鈕後,報表即自動生成。
⑵ 去參加了交通銀行金融中心入職報到是不是代表就必須要在交行工作了
握個手,我也剛來武漢的交通銀行金融中心 。
你去了的話是先體檢,再做入職培訓,這個培訓只有幾天時間,然後有個很簡單的考試,考完了再簽合同。簽完了合同就去做業務培訓,業務培訓大概要有一兩個月時間吧。
離職的話當然是要辦手續的,你去新單位簽合同的時候也許會讓你交上個工作的離職證明或者待業證明,為了避免糾紛。
⑶ 深圳市世界金融中心
金融一條街,然後有個大廈。
⑷ 去中國人民銀行列印個人信用報告需要填什麼表
去中國人民銀行列印個人信用報告需要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
根據《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本人信用報告查詢業務規程》
個人向查詢點查詢信用報告的,應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供查驗,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並留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備查。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身份證(第二代身份證須復印正反兩面)、軍官證、士兵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同胞來往內地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等。
擴展資料:
個人信用報告展示的內容:
(一)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
(二)信用交易信息:包括個人信用卡、貸款以及為他人擔保信息。
(三)異議標注信息。
(四)查詢記錄。
(五)本人聲明信息。本人聲明是客戶對本人信用報告中信息所做的說明,徵信中心不對本人聲明的真實性負責。
⑸ 急!金融業現金流量表如何填
企業(不包括金融企業)的往來掛賬借款,通常在「其他應收款」科目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是企業現金流量表編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收付項目。因此在會計實務中填報現金流量表時,其收付通常會被視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填報為「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或「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但這是不準確的,對於企業之間的借款,會計人員應區分具體情況分別列示,視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或「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企業之間的借款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投資或開辦性質的借出款,應作為「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填報,而不要填報為「投資支付的現金」,因為「投資支付的現金」項目主要是指明確的權益性長期股權投資及股票、債券等現金等價物以外的金融資產投資。新《長期股權投資准則》及其應用指南規定,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的情況除外。「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通常是指長期應收項目。比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債權,該債權沒有明確的清收計劃、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不準備收回的,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的凈投資。
當然,如果收到現金還款,應填報為「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不要填報為「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因為「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而收到的現金。
企業之間拆借,收取資金佔用費或無償借款,應作為「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填報。
我們知道,資金佔用費視同借款利息,該借款應視為債權投資。如果收到現金還款或收取資金佔用費,應填報為「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取資金佔用費不能填報為「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因為該項目是對應本期或以前各期「投資支付的現金」項目的。
從其他企業借入的現金款項,應作為「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填報。不要填報為「借款收到的現金」,因為該項目主要是企業從金融機構舉借各種長短期借款和對外發行債券而收到的現金。
歸還借款支付現金,應填報為「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不要填報為「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項目是對應本期或以前各期「借款收到的現金」項目的,主要反映歸還金融企業的借款本金、償付企業到期的債券本金等
⑹ 修改和刪除數據,必須由金融中心操作
必須的!
因為是金融數據,必須有相應行業監管和操作規范!試想如果銀行的一個程序就可以直接修改你的賬戶余額,你會怎麼想?
了解大數據可以關注我:創帆雲
⑺ 報稅表怎麼填
納稅申報表有很多種的,不知道樓主問的是哪一種,比如說有增值稅申報表,所得稅申報表,營業稅申報表,地稅綜合申報表等等。你可以看一下你所在地區的稅務機關的網站,因為每個地區的申報系統也不一樣的,在他們申報系統里都有填寫說明的,這里給你一個所得稅填寫說明,請查看。
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填寫說明
(一)表頭說明
1、「稅款所屬時間」:一般填報公歷每年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應填報實際開始經營之日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企業年度中間發生合並、分立、破產、停業等情況,按規定需要清算的,應填報當年一月一日至停業或法院裁定並宣告破產之日。
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3、月、季、年度申報代碼:月、季納稅申報時,代碼填l;年度納稅申報時,代碼填2。 .
(二)收入總額項目
1、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填報從事工商各業的基本業務收入,銷售材料、廢料、廢舊物資的收入,技術轉讓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單獨反映),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收入,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收入(含逾期的押金),自產、委託加工產品視同銷售的收入。
2、第2行「銷售退回」:填報已確認為收入並已在「銷售(營業)收入」中反映的銷售(營業)收入退回。
3、第3行「折扣與折讓」:填報包括在「銷售(營業)收入"中的現金折扣與
折讓,不包括直接扣除銷售收入的商業折扣與折讓。
4、第5行「免稅的銷售(營業)收入」:填報單獨核算的免稅技術轉讓收益,免稅的治理「三廢"收益,國有農口企事業單位免稅的種植業、養殖業、農林產品初加工業所得等。
5、第6行「特許權使用費收益":填報轉讓各種經營無形資產「使用權」的凈收益。轉讓各種經營用無形資產「所有權」的收益和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收益在「銷售(營業)收入」中填報;轉讓投資用無形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收益在「投資轉讓凈收益」中填報。
6、第7行「投資收益」:填報企業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債權投資的利息收入和股權投資的股息性所得。其中,存款利息填報企業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的應計利息,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存款、信用卡存款的應計利息;債權性投資利息收入填報各項債權性投資應計的利息:股息性所得填報全部股權性投資的股息、分紅、聯營分利、合作或合夥分利等應計股息性質的所得(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94)財稅字第009號文件規定進行還原計算後的數額)。
7、第8行「投資轉讓凈收益」:填報投資資產轉讓、出售的凈收益,如為負數,填入「期間費用合計」中的「投資轉讓凈損失"(第31行)o
8、第9行「租賃凈收益":填報租賃收入減租賃支出的凈額,如為凈支出,填入「期間費用合計」中的「租金凈支出"(第24行)。包裝物出租收入、施工企業的設備租賃收入、房地產企業的出租房產租金收入應在「銷售(營業)收入」中反映。
9、第10行「匯兌凈收益」:填報企業當期財務費用的匯兌收入減匯兌支出的凈額,如為凈支出,填入「期間費用合計」中的「匯兌凈損失」(第23行)。已資本化計入有關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不得在此重復反映。
10、第11行「資產盤盈凈收益":填報企業全部存貨資產、固定資產盤盈減允許在成本費用和營業外支出中列支的盤虧、毀損、報廢後的凈額,如為凈損失,填入「期間費用合計」中的「資產盤虧、毀損和報廢凈損失"(第30行)。轉讓有關資產的收入不在此行填報。
ll、第12行「補貼收入」:填報企業收到的各項財政補貼收入,包括減免、返還的流轉稅等。免稅補貼收入也在此行填報。
12、第13行「其他收入":填報除上述收入以外的當期應予確認的其他收入。
包括從下屬企業或單位的總機構管理費收入,取得的各種價外基金、收費和附加,
債務重組收益,罰款收入,從資本公積金中轉入的捐贈資產或資產評估增值,處理債務的收入等。「其他收入」應附明細表加以說明。
(三)扣除項目
1、第15行「銷售(營業)成本」:填報各種經營業務的直接和間接成本,以及銷售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發生的相關成本,技術轉讓發生的直接支出,無形資產轉讓的直接支出,固定資產轉讓、清理發生的轉讓和清理費用,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成本,自產、委託加工產品視同銷售結轉的相關成本。
2、第16行「期間費用合計」:填報本期發生的期間費用性質的全部必要、正常的支出。已計入有關產品的製造成本,或與取得有關收入相對應的成本,不得重復扣除。第17到41行按費用的性質分別填報本期期間費用的具體構成項目。
3、第17行「工資薪金":填報本納稅年度實際發生或提取的計入期間費用中的工資薪金。不包括製造成本、在建工程、職工福利費、職工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的工資。
4、第18行,「職工福利費、職工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填報實際提取的全部職工福利費、職工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減除製造費用、在建工程列支的職工福利費後的余額。
5、第19行「固定資產折舊":填報本期期間費用中包括的有關資產的實際折舊額。
6、第20行「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填報計入管理費用的全部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實際攤銷額。
7、第21行「研究開發費用」:填報在管理費用中列支的各種技術研究開發支出。企業當期發生的研究開發支出比上一納稅年度增長10%以上,按規定允許附加扣除研究開發費用的,作為納稅調整減少項目在第60行填報。
8、第27行「稅金":填報企業繳納的計入本期管理費用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9、第28行「壞帳損失":填報採用直接沖銷法核算的企業實際發生的壞帳損失。
lO、第29行「增提的壞帳准備金":填報採用備抵法核算的企業本年度提取的壞帳准備。
11、第32行「社會保險繳款」:填報按國家規定繳納給社會保障部門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基本保險繳款。
12、第39行「運輸、裝卸、包裝、保險、展覽費等銷售費用":填報本期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裝卸、包裝、保險、展覽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專設銷售機構的業務費。商業性企業還包括進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
13、第40行「其他扣除費用項目」:填報除第17至40行以外的其他扣除費用項目,包括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支出、非常損失等。「其他扣除費用項目」企業應附明細表加以說明。
(四)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第43行「納稅調整增加額」:填報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收入確認和成本費用標准與稅法規定不一致進行納稅調整增加所得的金額。第44行至58行填報具體的納稅調整增加項目,上述各項目如為負數,應作為納稅調整減少額在第6l行「其他納稅調減項目"中反映,並附明細表加以說明。
2、第58行「其他納稅調整增加項目":填報除第44行至57行以外的其他可能導致「納稅調整後所得"增加的項目。包括企業會計報表中尚未確認為收入,而按稅法規定應確認為本期收入的項目。
3、第62行「納稅調整後所得":本行如為負數,是企業當期申報的可向以後年度結轉彌補的年度虧損額。
4、第68行「免於補稅的投資收益":填報按規定還原後的數額。
5、實行定額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填報74、75、76、77、78、81行;實行定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填報1、4、73、74、75、76、77、78、81行。
銷售(營業)收人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銷售(營業)收入明細表》填報銷售(營業)收入的具體構成項目。企
業應根據主營(基本)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等會計明細科目和業
務性質分析填列附表一後,再據以填列主表的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
(二)附表一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l、第2行「工業製造業務收入」:包括直接銷售產品的收入;自設非獨立核算銷售機構的產品銷售收入;委託他人代銷產品收入;受託加工業務和工業性勞務作業收入。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企業的銷售收入和礦產資源開采等採掘業務的收入在本行填報。
2、第3行「商品流通業務收入」:包括商品流通企業的國內貿易和進出口銷售收入;代購代銷業務收入;儲運業務收入等。
3、第4行「施工業務收入」:包括施工企業的工程價款收入;勞務作業收入;設備租賃收入。
4、第5行「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包括建設場地(土地)的銷售收入;商品
房銷售收入;配套設施銷售收入;代建工程(代建房)收入;商品房售後服務收入;
出租房租金收入。
5、第6行「旅遊、飲食服務業務收入」:包括旅行社的營業收入;飯店、賓館、旅店的營業收入;酒樓、餐館的業務收入;理發、浴池、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務的收入;游樂場、歌舞廳、度假村的收入。
6、企業的運輸業務、郵政通信、金融保險和其他中介服務收入應附說明。
投資所得(損失)明細表填寫說明
本附表填報企業的各項投資所得的詳細資料。企業應按投資性質、投資期限進行歸類。短期投資和債券投資只填報投資成本、投資所得、轉讓成本、投資轉讓價格和投資轉讓收益。企業必須先根據短期投資、長期投資、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應收股息等會計科目的明細賬分析填報本附表,然後據以填報主表的第7、8、31行。
銷售(營業)成本明細表填寫說明
本附表填報與銷售(營業)收入相配比的直接成本和製造費用。企業應根據有
關會計賬戶的明細科目和成本計算單或匯總成本計算單先分析填列本附表,然後據以填報主表第15行。企業必須嚴格區分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不得混淆或重復計算申報。其中,企業的運輸業務、郵政通信業務、金融保險業務和中介服務等業務的成本必須附說明。
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等三項經費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本附表填報應計工資總額及其分配、實際發放工資總額,反映企業按實際發放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及其分配。
(二)本附表第3列第2-9行應根據「應付工資」貸方發生額及工資薪金費用分配匯總表等憑證分析填報。其中第3列的第9行填報「應付工資"貸方發生額合計,實行工效掛鉤的企業包括提取的工資及工資增長基金。
(三)第3列第10行反映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企業應根據「應付工資」
借方發生額的合計填報。第4列的第10行「職工福利費」是指稅前按工資總額的規定比例提取的部分,不包括企業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四)本附表與主表的邏輯關系為:
第3列的第4+5行=主表的第17行;
第4列的第10行-第4列的第2、3、6行=主表的第18行的職工福利費;
第5列的第10行+第6列的第lO行=主表的第18行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第4列的第10行=第3列的第10行×14%,第5列的第10行:第3列的第lO行×2%,第6列的第10行=第3列的第10行×l.5%;
第4列的第11行=第3列的第11行×14%,第5冽的第1l行=第3列的第ll行×2%,第6列的第11行=第3列的第11行×1.5%;
「非工效掛鉤企業"第3列的第10行-第3列的第11行=主表的第44行(如
果余額為正數);
「非工效掛鉤企業"(第4列的第10行-第4列的第11行)+(第5列的第10
行-第5列的第11行)+(第6列的第10行-第6列的第11行)=主表第45行(如果結果為正數);
「工效掛鉤企業"第10行第3、4、5、6列與第11行第3、4、5、6列分別相等;
「工效掛鉤企業"第3列的第9行-第3列的第10行=主表第44行「工資薪金納稅調整額」,如為負數,則在主表第61行填報。
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本附表填報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折舊或攤銷額。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分別進行分類統計,統計時可根據稅法規定和企業會計核算情況進行適當歸類。
(二)企業應根據有關會計科目的明細賬分析填報本附表。企業應按資產分類填
報合計的折舊、攤銷數額。本附表的邏輯關系式為:第12列的合計數+第13列的
合計=主表的第19或20行,第9列=第4列+第6列-第8列;有關資產的折舊、攤銷合計(第9列)=第11列+第12列+第13列+第14列;企業應根據合計的折舊、攤銷額減除第15列合計允許扣除的折舊、攤銷額,求得折舊支出納稅調整額,如果是納稅調整增加額,應填入主表的第51行,如為納稅調整減少額,應合計填寫列在主表的第61行。
廣告支出明細表填寫說明
1、本附表填報本期發生的全部廣告支出;
2、本附表可以按不同產品歸類填報;
3、用於做廣告的禮品支出必須逐筆填報支出去向。
十、公益救濟性捐贈明細表
l、本附表填報本期發生的通過非營利社會團體或國家機關進行的所有公益救濟
性捐贈支出;
2、「用途」欄填報公益、救濟性捐贈用途,可以按用途歸類填報;
3、「公益救濟性捐贈的扣除限額"=主表第42行「納稅調整前所得」×3%
(金融企業按1.5%計算);
4、「捐贈支出總額"填報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的全部捐贈支出;
5、「捐贈支出納稅調整額"=「捐贈支出總額」-實際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
捐贈額。
稅前彌補虧損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本附表填報用本期申報的「納稅調整後所得"彌補前五年申報的虧損情況。
(二)「虧損或所得"分別填報前五年每一納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第62行「納
稅調整後所得"數,負數為虧損,正數為所得。
(三)「已申請彌補虧損」填報前五年每一納稅年度的虧損已申請彌補的數
額。
(四)「本年度申請彌補虧損"填報申請用本年度主表中第62行「納稅調整後所得」彌補的前五年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的虧損額及合計數。
企業所得稅減免項目明細表填寫說明
1、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反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應減免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減免稅額=應納稅額-(所得額×15%)
2、新辦第三產業項目,反映企業根據規定,對新辦第三產業減免所得稅所應減免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3、「老、少、邊、窮"地區企業項目,反映「老、少、邊、窮"地區新辦企業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所得稅照顧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4、受災企業項目,反映企業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後國家給予的減免所得稅照顧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5、勞服企業項目,僅限於享受減免稅照顧的勞服企業填寫,反映對勞服企業減免所得稅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6、校辦企業項目,僅限於符合免稅條件的校辦企業填寫。反映對校辦企業免徵所得稅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7、福利企業項目,僅限於符合免稅條件的福利企業填寫。反映對福利企業減免所得稅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8、鄉鎮企業項目,限於符合減免稅條件的鄉鎮企業填寫。反映鄉鎮企業因減免所得稅而減少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9、三廢綜合利用企業、技術轉讓企業等,均按國家稅法規定填寫。
企業資產負債表填寫說明
由納稅人按季度、年度企業《資產負債表》數據填列。
⑻ 金融企業收入情況表怎麼填
如何填寫《收入明細表》附表一(1)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以及分行業會計制度的一般工商企業的居民納稅人填報。
二、填報依據和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稅收政策,以及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以及分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填報「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以及根據稅收規定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合計」:填報納稅人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及根據稅收規定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
本行數據作為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限額的計算基數。
2.第2行「營業收入合計」:填報納稅人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
本行數額填入主表第1行。
3.第3行「主營業務收入」:根據不同行業的業務性質分別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的主營業務收入。
(1)第4行「銷售貨物」:填報從事工業製造、商品流通、農業生產以及其他商品銷售企業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
(2)第5行「提供勞務」:填報從事提供旅遊飲食服務、交通運輸、郵政通信、對外經濟合作等勞務、開展其他服務的納稅人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
(3)第6行「讓渡資產使用權」:填報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如商標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版權、專營權等)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以及以租賃業務為基本業務的出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
(4)第7行「建造合同」:填報納稅人建造房屋、道路、橋梁、水壩等建築物,以及船舶、飛機、大型機械設備等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
4.第8行:根據不同行業的業務性質分別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的其他業務收入。
(1)第9行「材料銷售收入」:填報納稅人銷售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等取得的收入。
(2)第10行「代購代銷手續費收入」:填報納稅人從事代購代銷、受託代銷商品取得的手續費收入。
(3)第11行「包裝物出租收入」:填報納稅人出租、出借包裝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裝物沒收的押金。
(4)第12行「其他」: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上述未列舉的其他業務收入。
5.第13行:填報納稅人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但按照稅收規定視同銷售確認的應稅收入。
(1)第14行「非貨幣性交易視同銷售收入」:填報納稅人發生非貨幣性交易行為,會計核算未確認或未全部確認損益,按照稅收規定應視同銷售確認應稅收入。
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已確認的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直接填報非貨幣性交易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已確認的非貨幣交易收益的差額。
(2)第15行「貨物、財產、勞務視同銷售收入」:填報納稅人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稅收規定應視同銷售確認應稅收入。
(3)第16行「其他視同銷售收入」:填報除上述項目外,按照稅收規定其他視同銷售確認應稅收入。
6.第17行「營業外收入」:填報納稅人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的金額。本行數據填入主表第11行。
(1)第18行「固定資產盤盈」:填報納稅人在資產清查中發生的固定資產盤盈。
(2)第19行「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填報納稅人因處置固定資產而取得的凈收益。
(3)第20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益」:填報納稅人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易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為損益的金額。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納稅人,發生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為固定資⑽扌巫什姆腔醣倚越灰祝畋ㄆ浠懷鱟什始壑島突懷鱟什嗣婕壑檔牟疃睿恢蔥釁笠禱峒浦貧群托∑笠禱峒浦貧鵲哪傷叭耍畋ㄓ朧盞講辜巰嘍雜Φ氖找娑睢?/P>
(4)第21行「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填報納稅人處置無形資產而取得凈收益的金額。
(5)第22行「罰款收入」:填報納稅人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取得的罰款收入。
(6)第23行「債務重組收益」:填報納稅人發生的債務重組行為確認的債務重組利得。
(7)第24行「政府補助收入」:填報納稅人從政府無償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的金額,包括補貼收入。
(8)第25行「捐贈收入」:填報納稅人接受的來自其他企業、組織或者個人無償給予的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捐贈,確認的收入。
(9)第26行「其他」: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上述項目未列舉的其他營業外收入。
四、表內、表間關系
(一)表內關系
1.第1行=本表第2+13行。
2.第2行=本表第3+8行。
3.第3行=本表第4+5+6+7行。
4.第8行=本表第9+10+11+12行。
5.第13行=本表第14+15+16行。
6.第17行=本表第18至26行合計。
(二)表間關系
1.第1行=附表八第4行
2.第2行=主表第1行
3.第13行=附表三第2行第3列
4.第17行=主表第11行
⑼ 今天去平安綜合金融公司面試,進去之後叫我填了一張應聘表格,說了一
沒你想的那麼恐怖,平安銀行辦個貸款也不是那麼簡單🉐️出示相應證件,風控要電話核對本人。人家就是給你做個測試,如果測試是A以下,比如BC這些就沒得底薪,如果是A及以上就🈶️責任底薪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