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撞擊力怎麼算
『壹』 物體瞬間撞擊力度怎麼計算
可考慮用動量定理∑I=ΔP
I是沖量=Ft
P是動量=mv
合外力在時間上的累積等於動量的變化量,當然這個t可以很小。
『貳』 如何計算撞擊力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可以得出在與地面撞擊的瞬間的速度,即1/2 Mv²=MgH,則V=√2bH
由沖量公式可得F=M△V/△t,需要知道物體與地面接觸到靜止的作用的極小的時間和在這個時間內速度的變化
『叄』 撞擊力怎麼求
撞擊力 不是一個准確地概念
我們初中高中物理求的力通常是持續的恆定的力,撞擊力一定要求得話可以通過相撞物體前後速度變化,利用加速度公式求出,不過需要你自己設定一個時間t,這個t是相撞時間,非常短,但是不可以忽略不計
『肆』 撞擊力計算問題
如圖
『伍』 關於撞擊瞬間受力大小的計算。
F=ma=m(Vt-Vo)/t
=80(0-30/3.6)/0.5
=-1333(N)
=-133.3(千克力)
撞擊瞬間受力大小
F′=133.3千克力
『陸』 如何計算沖擊力
計算公式:Ft =▲ Mv
F為平均作用力,t為時間,M為物體質量,v為速度,▲為變化量;這個公式理解為沖擊力與其作用在物體上的時間與該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相等。
FΔt=mΔv 是矢量式。在應用動量定理時,應該遵循矢量運算的平行四邊表法則,也可以採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運算轉化為標量運算。假設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軸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體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軸上的分量,則
Ix=mvx-mvx₀
Iy=mvy-mvy₀
上述兩式表明,合外力的沖量在某一坐標軸上的分量等於物體動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標軸上的分量。在寫動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時,對於已知量,凡是與坐標軸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與坐標軸正方向反向者取負值。
對於未知量,一般先假設為正方向,若計算結果為正值。說明 實際方向與坐標軸正方向一致,若計算結果為負值,說明實際方向與坐標軸正方向相反。
(6)平均撞擊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當兩個物體相互碰撞時,一個物體的動量增加,另一個物體的動量減少。在排球扣球時,球的質量是不變的,用來碰撞的物體[手]要使排球運動得快,質量就要大,就要不僅手參於,臂和軀干也要參與,並使手、臂、軀干協調配合形成整體力量以加大擊球質量,這樣擊球的時間很短,而沖擊力很大。
物體相互碰撞時出現的力。在碰撞或是打擊過程中,物體間先突然增大而後迅速消失的力,又稱沖力或是碰撞力。沖擊力的特點是作用時間極短,但是量值可以達到很大。
體育動作中如棒球擊球、乒乓球的擊球、排球的扣球、足球的踢球等都屬於碰撞,跑步蹬地也可以看作足與地面碰撞。由於碰撞相互作用時間很短,往往只有百分之幾秒甚至千分之幾秒,在這極短時間內動量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受到沖擊力很大。
『柒』 怎樣計算撞擊力!
根據
能量守恆定律
,可以得出在與
地面
撞擊的
瞬間
的速度,即1/2
Mv²=MgH,則V=√2bH
由沖量
公式
可得F=M△V/△t,需要知道
物體
與地面接觸到靜止的作用的極小的時間和在這個時間內速度的變化
『捌』 一個物體從一米高度跌落,要計算撞擊力怎麼計算,有公式嗎
如果是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自由落下,發生的是彈性碰撞,碰撞時間T為0.01秒
一個物體從一米高度跌落,要計算撞擊力為:885.438牛頓
計算過程如下:
動量守恆,沖量守恆。
1米高自由落體落下速度V=√(2gh)=√(2×9.8)≈4.427米/秒
MV'-MV=FT,F=(MV'-MV)÷T=(1×4.427+1×4.427)÷0.01=885.438(牛頓)
(8)平均撞擊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在理想情況下,物體碰撞後,形變能夠恢復,不發熱、發聲,沒有動能損失,這種碰撞稱為彈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又稱完全彈性碰撞。真正的彈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間才會出現。生活中,硬質木球或鋼球發生碰撞時,動能的損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通常也可以將它們的碰撞看成彈性碰撞。
按照牛頓的理論,完全彈性碰撞是恢復系數為1的碰撞。請注意後一種表述與前一種完全等價,但採用後一種更容易對問題做定量分析。
動量守恆定律:
m₁v₁+m₂v₂=m₁v₁'+m₂v₂'
能量守恆定律:
(1/2)m₁v₁²+(1/2)m₂v₂²=(1/2)m₁v₁'²+(1/2)m₂v₂'²
自由落體是指常規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為零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物理模型。(free-fall)是任何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至少在最初,只有重力為唯一力量條件下產生慣性軌跡,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運動。由於此定義未明確初速度的方向,它也適用於對象最初向上移動。
由於自由下落的情況下大氣層以外重力產生失重,有時任何失重的狀態由於慣性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這可能也適用於失重產生是因為身體遠離引力體。雖然嚴格的技術應用的定義不包括運動的物體受到其他阻力,如空氣阻力,在非技術用法,會通過氣氛沒有部署的降落傘,或起重裝置,也常被稱為自由落體。
阻力在這種情況下,防止他們產生完全失重狀態,從而跳傘的「自由落體」後到達終端速度產生感覺身體的重量是支持在一個氣墊。
自由落體運動源於地心引力,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從相對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其初速度為Vo=0m/s)譬如用手握住某種物體,不施加任何外力的理想條件下輕輕松開手後發生的物理現象。
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v=gt,h=0.5gt²(g重力加速度,t下落時間,h下落高度,v是t時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