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提供算力的機器
① 雲計算到底是什麼
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舉個例子:按照傳統方式建立網站,需要購買伺服器,網路帶寬,注冊網站域名,開發,運維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最後才能建立起來我的網站。就好像是我們想要獲得干凈的水源,前期需要購置很多工具,花費大量人力,最後才能打出來一口井。
雲計算通俗理解就是有一個雲廠商已經建立好了自來水井,也鋪好了自來水管道,我們直接拿被子取干凈的水就好了,這就是一套自來水系統。不用再去打水井,鋪管道,提高了時間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1)雲計算提供算力的機器擴展閱讀:
雲計算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從長遠來看可以為採用雲計算的企業節省成本。如果企業不再需要聘請技術支持團隊來解決伺服器問題,那麼實際上就節省了費用。
由於企業採用的雲計算服務的工作是使用新補丁升級系統,因此將會自動升級更新。企業無需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硬體升級。當需要時,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企業採用雲計算意味著採用更少的物理伺服器。這使企業可以縮減數據中心的規模或完全擯棄。伺服器越少意味著使用的資源越少。此外,增加分享文件的能力可以減少團隊列印輸出次數,在節省資金的同時也節省了更多的電能。
② 關於雲計算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雲計算是下一件大事。大多數大型廠商都以某種方式介入了這個領域。谷歌就是介入這個領域的最明顯的競爭者。谷歌聲稱它的任務是編輯全球的信息,讓這些信息在全球的任何地方都能訪問和使用。
介入雲計算領域的其它廠商還有IBM、惠普、Sun、戴爾和亞馬遜。Red Hat將推出測試版本的基於RHEL和JBoss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將由亞馬遜在惠普硬體上運行。甚至微軟也在進入雲計算領域,希望自己不要落後。但是,雖然雲計算也許是下一件大事,可是雲計算的定義仍然含糊不清和朦朧的。
按照運計算的最普通的和最雄心勃勃的解釋,它的目標是把一切都拿到網路上。雲就是網路。網路就是計算機。
當如此眾多的機構分布在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時候,當如此眾多的人在移動中或者在家裡工作的時候,為什麼不把你的一些數據和處理需求交給第三方,使用手機、移動電腦或者其它設備訪問在整個網路上的一切東西呢?你的數據將由口令保護,就像在本地網路上一樣並且能夠在整個網路上加密。這個處理任務能夠讓第三方虛擬化計算機農場完成,最大限度地使用處理器的能力,大量減少機構和更廣泛的團體的碳排放量。
雲計算是使用與日益增長的Linux、高性能計算和虛擬化等有關的技術實現的一個領域。對於IBM和惠普等公司來說,大型計算機的復甦和刀片式伺服器的發展(這兩者都要歸功於Linux的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在能力、數據和處理器利用率方面的效率已經使雲計算成為現實。
魔毯
這是一個迷人的想法。在雲中或者在整個網路上的計算能夠帶來許多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優勢。數據中心耗費資金可以分別用於企業的其它部門。資金不僅要用於硬體上,而且還要用於系統維護、待機時間、沒有使用的處理和存儲容量、安全的擔心、能源賬單、升級和人員開支。甚至這個機構的每一個員工的辦公桌上的每一個台式電腦都會對這個機構的現金流量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硬體投資,而且還有軟體許可證開支和升級硬體以便適應軟體要求的開支。跟蹤隨機存儲在機構內部的某一台電腦上的數據也是很困難的,而且這種數據也許會永遠從公司的知識庫中消失。每一台這種台式電腦都消耗一定比例的能源。
雲計算是過去幾年裡許多其它舒適的和愚蠢的概念的合乎邏輯的結論。所有這些概念都是旨在為這個機構的數據的組織帶來一些條理性,如隨需應變的信息、軟體服務、虛擬化、Web服務、瘦客戶機、SOA和Web 2.0。所有這些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夠由雲計算管理。對於雲計算的推廣者來說,雲計算可能是一種魔毯,讓你坐在上面到達一個永遠也無法企及的地方。在那裡,客戶機方面的所有問題都能夠通過瀏覽器解決。
你的數據、你的應用程序和你的處理過程將保留在所有的地方,並且根據需要進行訪問。這個事情能夠在個人或者企業級別上實現。Google Mail、Google Docs和Facebook等應用都展示了這個功能是如何實現的。但是,所有常用的企業應用程序都可以通過這種相同的方式訪問。網路已經從數據中心轉移到了雲計算。每一個用戶的手頭上都有一台潛在的超級計算機。
只要你能夠訪問網路並且有一台連接到網路的設備,你就不需要大型硬體。你能夠在任何時間從任何地點訪問你的數據。你的成本將下降。你只要支付你需要的東西的費用。你的數據保存在一個地方,是密封和安全的。你不必再負責它的安全。你的碳排放量和對於社區的影響將大幅度減少。你的數據、你的應用程序和你的伺服器在你需要的時候都可以使用,沒有基礎設施或者資本開支的限制。雲計算能夠使用其它方法無法獲得的計算能力。
雲計算中的村
谷歌和互聯網已經顯示了這種方法。全世界的數據都能夠或多或少地不斷地在網路上訪問。網路已經成為虛擬實現的Marshall McLuhan所說的地球村。他在60年代寫道:「後文藝時代的人的電子媒介將把世界變成一個村或者部落。在那裡,每一件事情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同時發生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發生的事情,因此將參與這個事情,每一件事情都在它發生的時刻發生。電視把事件同時傳輸到地球村。」
McLuhan受到他所在的時代的限制。他的觀察是提前的,但是,沒有預測到數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興起。但是,他把電子時代的世界看作是地球村的概念仍是對互聯網已經變成的這個樣子的一個有先見之明的預測。互聯網已經變成了一個無以倫比的信息庫 (准確的和不準確的信息都有,關於一切事情的和關於任何事情的信息),能夠隨意和隨時訪問,是你手頭的網路全書。不過,如果我們訪問的信息並不總是可以信賴的,它怎麼能發展成這個樣子?
電子的地球村是谷歌為我們提供數據服務的更廣泛的野心的更廣泛的背景,是雲計算還沒有利用的潛力。當一個用戶訪問雲計算中的數據時,他或者她需要一種合成的數據格式。這種數據經過處理可以回答具體的要求和優先選擇,就像谷歌處理的互聯網上的信息滿足我們的查詢請求一樣。這將為合並、共享和發布存儲在雲中的信息提供許多機會。
不必說,現實與這個更大的目標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在現實世界中還有一些實際的例子。銀行已經建立了用於識別信用卡的全球網路。在這個網路中,信息必須要共享,安全是有保證的。航空公司訂票系統以同樣的方式運行,用網路訪問中央存儲系統。大多數擁有廣域網的任何規模的機構都能夠在移動中訪問信息。雲計算把這種應用提高到了另一個水平。
作為一個概念證明,位於英國布里斯托市的惠普實驗室早在2004年就發起了一個SE3D計劃。這個計劃允許12個小組的英國動畫製作者自由訪問惠普實驗室的「Maya Rendering Service」(瑪雅繪圖服務),製作3D短片。參加者獲得了Maya許可證和研討會、公共會議和行業指導的時間表。這項服務提供在整個網路上的公用計算,這是把動畫製作作為一項服務提供的原型。對於商業電影公司來說,動畫製作是需要很高成本的。
目前正在使用的最著名的雲計算的例子是亞馬遜的EC2網格。《紐約時報》最近租用了這個網格創建了數據容量達4TB的PDF文件庫,包含了從1851年至1920年之間紐約時報發表的1100萬篇文章。據《紐約時報》的Derek Gottfrid說,他使用了100個亞馬遜的EC2實例和一個Hadoop應用程序在不到24個小時的時間里就編排完成了全部的1100萬篇文章,並且生成了另外1.5TB數據,累計用了240美元,即使雲計算沒有作為一項主流的服務應用,它能提供這種難得的處理能力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一線希望
同計算中的許多技術創新一樣,雲計算的應用遇到了傳統的系統和設想的阻礙。盡管雲計算能夠提供節省成本的好處,但是,「新興市場」的應用將超過在歐洲或者美洲的應用。
這有許多原因。在所謂的發達國家,大多數企業已經擁有依賴於傳統的硬體、軟體和常規的工作方式的基礎設施。在東南亞、印度、中國或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小企業很少擁有復雜的客戶機-伺服器基礎設施。政府和研究機構很希望鼓勵應用價格便宜的技術。
IBM已經在中國、南非和越南等國家建立了雲計算中心。那裡的個人、團體和企業能夠立即訪問以前無法接觸到的應用程序。
同雲計算、網路計算和/或者公用計算的其它實例一樣,這些中心以運行在大型計算機或者刀片式伺服器上的虛擬化的Linux實例為基礎,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中心所在地的本地的經濟。
消除自己的困惑
雲計算的概念也許對於IT經理是有魅力的,但是,像許多顛覆當前做事方法的想法一樣,雲計算也存在一些阻力。
你不必因為個人和業務的理由把你的數據放在那裡。你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安全也許會脫離你的控制。你的個人台式電腦給予你控制權利。伴隨者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軟體、病毒漏洞、反垃圾郵件郵箱和「不公開即安全」等成長的用戶幾乎都不相信網路安全。由於所有這些原因,企業要擁有自己的數據,並且經常有充分的理由。
還有許多許可證和應用程序目前可用的問題,還有隱私和控制的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這樣一個世界裡,數據的數量越搜集越多,而管理數據的人越來越少。谷歌也許不願意共享你的數據,但是,政府機構能夠超越法律訪問他們要訪問的東西。政府和企業正在日益為收集有關我們的信息所困擾。在這種環境下,誰願意採用雲計算?這個事情不會發生,或者邏輯就是如此。「老大哥」正在雲中注視著你呢。但是,這種假設的觀點也許假設的集中化和控製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實際的情況。
在當前的氣候中應用雲計算的最誘人的理由是它有可能大幅度減少能源消耗和浪費。耗費能源和浪費正是當前數據中心的特點。
雲計算的價值在於它使我們回到了大型計算機的世界。這個區別是我們使用移動電腦或者掌上電腦放在我們手上的大型計算機比三十或者四十年前像一個倉庫那樣大的大型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更強大。
企業接受雲計算服務
半年前,電子設備製造商Sanmina-SCI只有很少員工使用Google的雲計算服務Google Apps,Google該服務中包括電子郵件、文檔編輯及日程表等。而目前該公司使用Google Apps的員工已經超過1000人。
該公司首席信息官Manesh Patel表示:「我們的項目組位於全球各地,使用Google Apps能幫助他們有效的合作。」他預計,該公司未來三年Google Apps的用戶數將增加至10000人,占員工總數的25%。
Sanmina和Google是最早在軟體和計算方式上做出改變的公司。目前,亞馬遜、Salesforce、IBM、甲骨文和微軟都開始為企業用戶提供網路存儲和軟體等服務,幫助它們進行客戶關系管理。這種遠程提供的計算服務被稱作「雲計算」。
雲計算實際上包含多種技術,例如軟體即服務(SaaS)和硬體即服務(HaaS)。軟體即服務是Salesforce十年前提出的一種發布軟體的新方式,而硬體即服務則是亞馬遜和其他公司推出的通過網路提供存儲和計算能力的新方式。
雲計算市場將快速增長
一些分析師認為,雲計算代表了企業計算方式的改變。美林預計,未來5年中,雲計算在全球的市場總額將超過950億美元,全球軟體市場的12%將轉向雲計算。
IBM、戴爾和惠普等相關廠商也已經開始轉移自己的產品線,適應雲計算服務的需求。IBM於8月1日宣布,將花費3.6億美元新建一處雲計算數據中心,這使得該公司全球數據中心數達到9處。戴爾則為許多雲計算服務商和Web2.0企業提供設備,包括Facebook、微軟、亞馬遜和雅虎等。
鮑爾默近日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微軟也已將雲計算列為09財年的五大工作重點之一。微軟將允許客戶在傳統軟體和軟體服務之間進行選擇。鮑爾默透露,微軟下一代的Live服務和網路技術中將加入更多雲計算功能。高盛一項調查顯示,大約9%的IT經理表示,他們計劃今年開始使用微軟的軟體服務。
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
不過,許多企業首席信息官仍對雲計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存有疑慮。7月20日,亞馬遜S3服務斷網6小時,這加劇了企業的擔憂。咨詢機構Gartner副總裁Daryl Plummer表示:「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大規模轉向雲計算。」他指出,企業高科技支出中的80%用戶系統維護,而不是創新。
企業轉向雲計算的速度之慢也引起了業內的擔憂。Google企業服務副總裁Dave Girouard表示:「這樣下去市場將會枯竭。」他透露,目前有50萬機構使用Google Apps,但是超過50%用戶使用的是免費版。
企業正在探索能夠使用雲計算技術的新領域,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等。Sanmina公司的Patel目前在考慮使用雲計算來進行考勤和費用報告。他同時非常關注亞馬遜提供的網路服務。他表示:「從企業角度來說,很明顯我們只能逐漸起步。我們將首先在低優先順序工作中測試雲計算平台的能力。」
首席信息官擔憂的另一個問題在於雲計算是否符合法律規范,包括《薩班斯法案》和《美國健康保險條例》等。歐洲一家雲計算服務提供商ITricity此前未能使自己的服務滿足這些法律或規定。
尋求折中方案
過去6個半月中,ITricity投入77.9萬美元,將自己的服務升級至IBM的最新技術。IBM技術使ITricity的服務有更大的靈活性。ITricity表示,以往如果用戶希望提升雲計算能力,那麼需等上一周時間。而IBM的新技術可以使這一時間縮短至1小時,甚至更短。
由於很多公司在現有設備上投資很大,因此許多人認為可以採用混合模式來引入雲計算,即在公司內部,或稱為「私有雲」中完成一部分計算需要。
Google預計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使用雲計算。Google的目標是讓更多人和公司適應Google Apps,並已經向一些大學免費提供Google Apps。
③ 什麼是雲計算,有什麼用途
雲計算將在IT產業各個方面都有其用武之地,以下是雲計算十個比較典型的應用場景!
1. IDC雲
IDC雲是在IDC原有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加入更多雲的基因,比如系統虛擬化技術、自動化管理技術和智慧的能源監控技術等。通過IDC的雲平台,用戶能夠使用到虛擬機和存儲等資源。還有,IDC可通過引入新的雲技術來提供許多新的具有一定附加值的服務,比如,PaaS等。現在已成型的IDC雲有Linode和Rackspace等。
2. 企業雲
企業雲對於那些需要提升內部數據中心的運維水平和希望能使整個IT服務更圍繞業務展開的大中型企業非常適合。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有IBM的WebSphere CloudBurst Appliance、Cisco的UCS和VMware的vSphere等。
3. 雲存儲系統
雲存儲系統可以解決本地存儲在管理上的缺失,降低數據的丟失率,它通過整合網路中多種存儲設備來對外提供雲存儲服務,並能管理數據的存儲、備份、復制和存檔,雲存儲系統非常適合那些需要管理和存儲海量數據的企業。
4. 虛擬桌面雲
虛擬桌面雲可以解決傳統桌面系統高成本的問題,其利用了現在成熟的桌面虛擬化技術,更加穩定和靈活,而且系統管理員可以統一地管理用戶在伺服器端的桌面環境,該技術比較適合那些需要使用大量桌面系統的企業。
5. 開發測試雲
開發測試雲可以解決開發測試過程中的棘手問題,其通過友好的Web界面,可以預約、部署、管理和回收整個開發測試的環境,通過預先配置好(包括操作系統,中間件和開發測試軟體)的虛擬鏡像來快速地構建一個個異構的開發測試環境,通過快速備份/恢復等虛擬化技術來重現問題,並利用雲的強大的計算能力來對應用進行壓力測試,比較適合那些需要開發和測試多種應用的組織和企業。
6. 大規模數據處理雲
大規模數據處理雲能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大規模的處理,可以幫助企業快速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可能存在的商機和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更好、更快和更全面的決策。其工作過程是大規模數據處理雲通過將數據處理軟體和服務運行在雲計算平台上,利用雲計算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大規模的處理。
7. 協作雲
協作雲是雲供應商在IDC雲的基礎上或者直接構建一個專屬的雲,並在這個雲搭建整套的協作軟體,並將這些軟體共享給用戶,非常適合那些需要一定的協作工具,但不希望維護相關的軟硬體和支付高昂的軟體許可證費用的企業與個人。
8. 游戲雲
游戲雲是將游戲部署至雲中的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應用模式,一種是基於Web游戲模式,比如使用JavaScript、Flash和Silverlight等技術,並將這些游戲部署到雲中,這種解決方案比較適合休閑游戲;另一種是為大容量和高畫質的專業游戲設計的,整個游戲都將在運行雲中,但會將最新生成的畫面傳至客戶端,比較適合專業玩家。
9. HPC雲
HPC雲能夠為用戶提供可以完全定製的高性能計算環境,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改變計算環境的操作系統、軟體版本和節點規模,從而避免與其他用戶的沖突,並可以成為網格計算的支撐平台,以提升計算的靈活性和便捷性。HPC雲特別適合需要使用高性能計算,但缺乏巨資投入的普通企業和學校。
10. 雲殺毒
雲殺毒技術可以在雲中安裝附帶龐大的病毒特徵庫的殺毒軟體,當發現有嫌疑的數據時,殺毒軟體可以將有嫌疑的數據上傳至雲中,並通過雲中龐大的特徵庫和強大的處理能力來分析這個數據是否含有病毒,這非常適合那些需要使用殺毒軟體來捍衛其電腦安全的用戶。
④ 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可以動態擴展,且通常是通過互聯網,採用虛擬化的方式去使用由一些大型機構的超級計算中心提供的計算資源。這個概念包括幾個要點:
1、互聯網:在「雲計算」中,雲也代指互聯網,因為互聯網在計算機網路中通常以雲表示,同時也代表了互聯網裡面各種復雜基礎設施。
2、計算能力:我們使用計算機,其實使用的是它的計算能力。在以前,我們購買一台計算機,我們就擁有這台計算機配置相當的計算能力,但有了雲計算,我們的計算機只是一個終端,主要的計算工作不是在我們的機器上,而是利用由Google、微軟等的超級計算中心大型企業提供的計算能力。這種計算能力是可以動態擴展的,也就是要少就少,要多就多。
3、服務:對這些提供「雲計算」的大型機構來講,「雲計算」提供的計算能力就像是一種服務,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以及其他基於互聯網用來滿足客戶計算需求的技術。「雲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的在線商業應用,軟體,而數據則存儲在互聯網的伺服器上。
其他具體信息,可以網路下,很詳細的。。。
⑤ 雲計算主要內容就是提供算力嗎
首先,提供算力是雲計算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但不是唯一的。
其次,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
再次,對雲計算的定義有多種說法。對於到底什麼是雲計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種解釋。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雲計算有什麼用
雲計算是用來做什麼的:
1.雲計算是虛擬網出現以後所有組織化物質化事物的改變、通俗易懂的來說,就是所有真的東西變假再變真的過程,使我們日常所需要人工轉化為適用雲計算並且便利便利的功能。
2.在過去往往用雲這個詞來表示電信度網,後來虛擬網方面一些不真實的詞也通常用雲來表示因為只要是不是真是存在的就是雲可以這么理解。所以,雲計算可以使你體驗到每秒數十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是基本沒有問題的版,擁有這么強大的計算權能力是完全可以用來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和生活中各種數據多樣發展趨勢等等任何專業或者非專業所有你希望得到的資料。
3.用戶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進入這當中的數據中心,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從而獲得自己需要的結果。雲計算的作用非常的廣和不同尋常,它與一般其他的計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理念。
⑦ 什麼是雲計算通俗點
雲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種「雲計算」的應用服務范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

(7)雲計算提供算力的機器擴展閱讀:
雲計算簡化了軟體、業務流程和訪問服務。比以往傳統模式改變的更多,這是幫助企業操作和優化他們的投資規模。這不僅是通過降低成本,有效的商業模式,或更大的靈活性操作。有很多的企業通過雲計算優化他們的投資。在相同的條件下,企業正擴展到更多創新與他們的IT能力,這將會幫助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企業使用雲計算(包括私人和公共)來補充他們的內部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專家預測,這些服務將優化業務流程的性能。採用雲服務是一個新開發的業務功能。在這些情況下,按比例縮小兩者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共同的特點。
有越來越多將組織設計作為雲計算遷移的元素。這僅僅意味著需要優化雲的經歷是那些將優先採用雲技術的企業。這是一個趨勢,預計增長更隨著雲計算的擴展到不同的行業。
⑧ 雲計算是什麼概念
一、在講什麼是雲計算之前,先思考下我們為什麼需要「雲」「雲計算」
如今越來越多的應用正在遷移到「雲」上,如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各種「雲盤」存儲。實際上,「雲」並不新潮,已經持續了超過10年,並還在不斷擴大到所有領域。可預見的事:下一個10年中,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會部署到雲端,而它們中的大部分都將直接通過你手中的移動設備,為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
為什麼會需要「雲」?
傳統的應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需要支持更多的用戶,需要更強的計算能力,需要更加穩定安全等等,而為了支撐這些不斷增長的需求,企業不得不去購買各類硬體設備(伺服器,存儲,帶寬等等)和軟體(資料庫,中間件等等),另外還需要組建一個完整的運維團隊來支持這些設備或軟體的正常運作,這些維護工作就包括安裝、配置、測試、運行、升級以及保證系統的安全等。便會發現支持這些應用的開銷變得非常巨大,而且它們的費用會隨著你應用的數量或規模的增加而不斷提高。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在那些擁有很出色IT部門的大企業中,那些用戶仍在不斷抱怨他們所使用的系統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對於那些中小規模的企業,甚至個人創業者來說,創造軟體產品的運維成本就更加難以承受了。
所以,雲計算,應運而生——更大、更快、更強
針對上述問題解決方案便是「雲計算」!將應用部署到雲端後,可以不必再關注那些令人頭疼的硬體和軟體問題,它們會由雲服務提供商的專業團隊去解決。使用的是共享的硬體,這意味著像使用一個工具一樣去利用雲服務(就像插上插座,你就能使用電一樣簡單)。
只需要按照你的需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而關於軟體的更新,資源的按需擴展都能自動完成。
二、形象點來說說「雲計算」
【1】 水龍頭觀點論:
當需要的時候,扭開水龍頭,水就來了,我只需要操心交水費就是了!
當你需要用一個軟體時,你不用跑去電腦城,打開應用商店,它就下載下來了,你只需要交錢就是了;
當你想看報紙的時候,你不用跑去報刊亭,只要打開頭條新聞,新聞唾手可得;
當你想看書的時候,你不用跑去書城,只需要打開閱讀軟體,找到這樣的一本書,在手機上閱讀;
當你想聽音樂的時候,你不用再跑去音像店苦苦找尋CD光碟,打開音樂軟體,就能聆聽音樂;
雲計算,像在每個不同地區開設不同的自來水公司,沒有地域限制,優秀的雲軟體服務商,向世界每個角落提供軟體服務——就像天空上的雲一樣,不論你身處何方,只要你抬頭,就能看見!
【2】葷段子觀點論:
網上很流行的一種比喻:男人找個女友或老婆是自建私有雲,單身約炮或者到娛樂場所消費是公有雲服務,按需使用並可彈性擴容,已婚男人找二奶小蜜則屬於混合雲。
這種解釋方式對男人比較適用,通常稍微一解釋就心領神會!
【3】共享單車-滴滴出行論:
出行需要用車,雲計算或者雲服務好比乘坐計程車或專車快車共享單車,隨時需要隨時用,按用量(路程)付費即可。
自己買車開車是混合雲,車是自己的,出去付費停車或加油相當於部分使用公有雲,而亞馬遜或微軟雲在國內跟黑車差不多被政策限制
【4】一日三餐吃貨論:
餓了要吃飯,在家裡自己做飯屬於自建私有雲,需要建造廚房購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等,吃完飯還需要自己刷鍋洗碗等運維工作,費時費力;
外面餐館提供的就相當於公有雲服務,按需胡吃海塞吃完結賬抹嘴走人,餐館後廚如何安排做菜順序並加快出菜速度就是負載均衡和虛擬化概念;
請廚師到家裡上門做飯則屬於典型的混合雲,在資產安全的情況下有限使用公有雲。
三、「雲計算」的五大特點
大規模、分布式
「雲」一般具有相當的規模,一些知名的雲供應商如Google雲計算、Amazon、IBM、微軟、阿里等也都擁能擁有上百萬級的伺服器規模。而依靠這些分布式的伺服器所構建起來的「雲」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虛擬化
雲計算都會採用虛擬化技術,用戶並不需要關注具體的硬體實體,只需要選擇一家雲服務提供商,注冊一個賬號,登陸到它們的雲控制台,去購買和配置你需要的服務(比如 雲伺服器,雲存儲,CDN等等),再為你的應用做一些簡單的配置之後,你就可以讓你的應用對外服務了,這比傳統的在企業的數據中心去部署一套應用要簡單方便得多。而且你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你的PC或移動設備來控制你的資源,這就好像是雲服務商為每一個用戶都提供了一個IDC(Internet Data Center)一樣。高可用性和擴展性
那些知名的雲計算供應商一般都會採用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基於雲服務的應用可以持續對外提供服務(7*24小時),另外「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來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按需服務,更加經濟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購買服務,甚至可以按使用量來進行精確計費。這能大大節省IT成本,而資源的整體利用率也將得到明顯的改善。安全
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所有企業或個人創業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企業的IT團隊或個人很難應對那些來自網路的惡意攻擊,而使用雲服務則可以藉助更專業的安全團隊來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⑨ 什麼是雲計算,有嘛作用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作用:
較為簡單的雲計算技術已經普遍服務於現如今的互聯網服務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網路搜索引擎和網路郵箱。搜索引擎在任何時刻,只要用過移動終端就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任何自己想要的資源,通過雲端共享了數據資源。
而網路郵箱也是如此,在過去,寄寫一封郵件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同時也是很慢的過程,而在雲計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推動下,電子郵箱成為了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在網路環境下,就可以實現實時的郵件的寄發。其實,雲計算技術已經融入現今的社會生活。

(9)雲計算提供算力的機器擴展閱讀:
雲計算特點:
1、虛擬化技術
必須強調的是,虛擬化突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是雲計算最為顯著的特點,虛擬化技術包括應用虛擬和資源虛擬兩種。眾所周知,物理平台與應用部署的環境在空間上是沒有任何聯系的,正是通過虛擬平台對相應終端操作完成數據備份、遷移和擴展等。
2、動態可擴展
雲計算具有高效的運算能力,在原有伺服器基礎上增加雲計算功能能夠使計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終實現動態擴展虛擬化的層次達到對應用進行擴展的目的。
3、按需部署
計算機包含了許多應用、程序軟體等,不同的應用對應的數據資源庫不同,所以用戶運行不同的應用需要較強的計算能力對資源進行部署,而雲計算平台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快速配備計算能力及資源。
4、靈活性高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IT資源、軟、硬體都支持虛擬化,比如存儲網路、操作系統和開發軟、硬體等。虛擬化要素統一放在雲系統資源虛擬池當中進行管理,可見雲計算的兼容性非常強,不僅可以兼容低配置機器、不同廠商的硬體產品,還能夠外設獲得更高性能計算。
5、可靠性高
倘若伺服器故障也不影響計算與應用的正常運行。因為單點伺服器出現故障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將分布在不同物理伺服器上面的應用進行恢復或利用動態擴展功能部署新的伺服器進行計算。
6、性價比高
將資源放在虛擬資源池中統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物理資源,用戶不再需要昂貴、存儲空間大的主機,可以選擇相對廉價的PC組成雲,一方面減少費用,另一方面計算性能不遜於大型主機。
7、可擴展性
用戶可以利用應用軟體的快速部署條件來更為簡單快捷的將自身所需的已有業務以及新業務進行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