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如何教
㈠ 如何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
小學作為啟蒙教育階段,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一個學生數學成績的好壞。除了老師的講授外,家長在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方面,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一、加強口算訓練,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口算是一切計算的基礎,只有口算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才能使孩子過好計算關,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因此,家長不妨讓孩子堅持每天做口算題。口算的內容包括本冊的口算題和以前學過的基本口算內容,讓孩子進行反復地練習。比如:可讓孩子每天堅持做20道口算題,並給孩子規定計算時間,錯的題要找出錯的原因,這樣循序漸進地堅持訓練,孩子的計算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一年級所學的10以內的加減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今後學好數學的前提,必須讓孩子扎扎實實打好基礎。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乘法口訣……這些都是以後計算的基礎,要想基礎扎實就必須非常的熟練,做到又快又准。
二、培養孩子細心、耐心的品質,養成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大量事實說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使孩子具備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堅韌不拔、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粗心」來原諒孩子計算中出現的差錯。那麼在計算中要培養孩子哪些習慣呢?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對於應用題,大多數孩子還能認真審題,但對於計算題,有的孩子卻提筆就算。加上計算比較單調枯燥,容易引起心理疲勞,如果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數字、符號,往往出現運算順序錯誤,抄錯符號或抄錯數據。在培養孩子認真審題的習慣時,讓孩子注意以下三點:一要審清數字和符號,並觀察它們之間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系;二要審清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三要審清計算方法是否合理、簡便,然後再動手解題。
2.培養認真檢查的習慣。檢查時要耐心細致,逐一檢查。一查數字元號,二查演算過程。概括為「一步一回頭」的計算習慣,在計算時做一步回頭檢查一步。檢查數字、符號抄寫是不是正確,得數是否准確等,並要求孩子根據各種相應的計演算法則耐心細致地計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培養規范書寫的習慣。訓練孩子做題要有耐性,不急躁,認真思考,即使做簡單的計算題也要謹慎。演算過程要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就是在草稿紙上計算也要書寫清楚,方便檢查。注重平時作業的規范,讓孩子按格式書寫,字跡端正、不潦草,不塗改、不粘貼,保持作業的整齊美觀。
4.培養驗算、估算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的保證。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首先要掌握好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再次孩子切實掌握用估算來檢驗答案的正確程度。
三、加強家校聯系,共同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家長要注意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作業的准確率如何,計算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等等,只有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需要做到經常化、有計劃、有步驟,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求靈活新穎,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㈡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專題教研活動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今後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據平時檢測和期末考試的質量分析情況看,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低,無疑給學生的學習發展造成了巨大障礙。要迅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大面積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必須以加強計算教學作為突破口。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努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能力,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慢慢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研究的目標
1.尋找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和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
2.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突破口和教學訓練方法等策略:(1)以口算能力訓練為突破口,加強學生口算訓練。(2)控制一定的訓練量,培養學生一定的數感。(3)在重視學生思維能力訓練的同時,對學生數學計算訓練重視訓練把握基礎性,突出針對性,尋找規律性,適當綜合性。
三、研究措施
1.堅持口算練習,常抓不懈。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要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這是數學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組織教學與訓練,如聽算、看卡片口算、看題默算,反復強調先正確而後快。
2. 強化基礎知識,提高筆算能力。
在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是重點。筆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管未來科技如何發達,筆算能力始終是小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
(1)使學生理解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技巧是形成計算能力的首要條件。
每種計算,都依據相應的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等基礎知識而進行。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理解不正確,掌握不透徹,就無法進行計算。只有讓學生理解、掌握有關的運算性質、定律、技巧之後,才能在具體計算中應用這些知識來尋求簡捷合理的方法,提高計算的准確性與加快計算速度。
(2)加強練習和技能訓練是學生形成計算能力的關鍵。
比如分數四則計算中,常常碰到有一些學生計演算法則正確但計算結果錯誤的情況,出錯的原因在約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又如小數除法,特別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錯在在除數變成整數時,被除數沒有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因而造成商錯了。所以在計算練習中要加強基本計算技能的訓練。
(3)熟記常用數據,提高計算速度。
在四則運算中,如果學生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不僅有助於學生達到「正確、迅速」的要求,還有助於較好地掌握計算的技能技巧。比如:和、積為整百、整千的特殊數據(如:75+25=100 25×4=100 125×8=1000 );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36幾個常見數的積;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率很高,熟練掌握、牢記後,就能轉化為能力,在計算時產生高的效率。
3.開展計算競賽活動。
對於枯燥無味的計算,學生在掌握計算方法之後,往往會隨便應付,造成更多的計算錯誤。這時,適當開展一些計算競賽活動,往往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計算的興趣,達到提高計算準確率的目的。本學期,我准備在班內開展了兩次計算競賽,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在競賽後,注意把學生易出現的錯誤整理起來,分析歸類,然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補救,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掃清障礙。
4.熱情鼓勵學生,加強愉快學習的體驗。
對於學生由於粗心出錯,教師要熱情鼓勵。平時的作業批改中,要肯定其長處,增強自信,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點。
五、預期效果
1.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切實打好基礎。
2.培養學生參與法則、公式的推導,真正明確算理。
3.幫助學生熟記常用數據,提高計算速度。
4.重視錯例分析,做到對症下葯。
5.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
6.培養學生養成總結反思的習慣。
㈢ 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主題教研總結與反思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單純的計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這一心理特點,可以採用多種訓練形式代替以往單一練習的形式。例如: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訓練;開火車、搶答、闖關卡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多講解解題的原理,讓學生了解解題思路的來龍去脈,知道這樣解題的原因,加深了了解,必將提高興趣。
二、重視口算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不僅需要正確還需要速度。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恆訓練實現的。 在我看來, 課前 3 分鍾口算 ,效果非常不錯 。 每堂課前准備好十道口算題,讓學生搶答,或是讓學生寫在小本子上,在統一核對答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小結,對特別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也會注意正確率。當然,識記一些常用數值,如2π、3π、4π……,112 、122 、132 ……等,對於加快口算速度與正確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 、加強估算 訓練。
日常生活 中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確的結果,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這樣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響實際的操作,遇到這類問題盡量讓學生估算。另外, 即使在需要精確結果的計算中,估算也會起一定的監控檢驗作用。 每做完一道題,我們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來驗證其正確性。
四、注意速算與巧算。速算與巧算,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簡便運算,簡便方法的正確運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夠讓解題變得簡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單獨進行速算與巧算的訓練,教師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讓學生解答問題,在例一些計算題,讓學生找到合適的簡便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對基本的運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適用范圍。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沒有的。這就需要學生先將除以一個數變成乘以其倒數,在運用分配律進行計算。
五 、養成良好習慣 。
我們知道,學生大多數時候不是不會計算,而是 在計算中,不是抄錯數字了,就是背錯乘法口訣了,要麼是小數點點錯了, 這些 都是一些極小的錯誤,但卻經常出現。因此,平常練習 就 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是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 。認真演算之後一定要強調驗算。驗算的方法有多種,如按步驟,逐步逐步的檢查;用加法驗算減法,乘法驗算除法;代入原題驗算看是否符合實際;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通過估算來驗算。定時的開展改錯訓練,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粗心的錯誤。將大家平時易犯的錯誤一一陳列,自己對照自己的實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下次就會少出現相同的錯誤了。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點雖不全面,但相信只要能認真落實以上各點,必將能為我們的計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㈣ 求助,我的計算能力不好,該如何訓練
1.學生普遍反應脫離了科學計算器後,運算的准確性下降。
運算不準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對基本公式、法則掌握不夠透徹,以及對它們的運用不夠熟練的緣故。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配備一些習題,不使用計算器加以訓練,等到學生對概念、公式、法則能熟練應用,准確性有保障後,不妨再使用計算器。把計算器當作學習的輔助工具,從而把學生從運算中解放出來,投入到其它問題的學習。
2.使用計算器對靈活性的影響
運算要合理、簡捷、熟練、迅速,這要求學生運算靈活,思維敏捷。這種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解題時多側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思考問題。而科學計算器能快速地求解繁瑣的運算,如果學生一味地使用計算器,他們只會簡單、機械地把數據輸入求解,沒有去思考如何快捷、簡潔地解決問題。缺少了這方面的訓練,這就等於失去了提高運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我覺得可以在講完某一部分內容之後,統一再上使用計算器解決問題的一節課(或幾節課),在此之前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比如七年級上有理數的加法後有使用計算器解決問題的,減法後又有,不如講完基本的,學生練完後統一再上計算器的課。或者,當遇到這種類型的題目,如計算18·75-15·39+1·25-14·61時要求學生必須用簡便方法來解,從而有意識地陪養學生運算的靈活、合理、簡捷。
3.使用計算器對嚴密性的影響
使用計算器時,一般都會省去運算過程。但是,不論是平時的要求,還是考試,都要求解題過程完整規范,其實這是思考過程的體現。由於使用計算器缺少這方面的訓練,造成了學生解題不規范,不完整,這是一種嚴重的缺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素質的提高非常不利。
4.使用計算器對數學思維和心理素質的影響
運算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素質有相當大的作用。過多、過濫地使用科學計算器,學生就會不願花時間進行思考,做規范的運算,從而草率從事。久而久之,思考沒有條理、混亂,運算逐漸生疏,而且養成了粗心、馬虎的不良習慣,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練。同時也造成了有些學生只習慣於單向、單層次的運算,習慣於順向計算,不習慣於多向、多層次的運算,更不習慣於逆向運算。脫離了科學計算器,學生不得不重視運算的方向和技巧,可以達到養成瞻前顧後、統觀全局的習慣。通過長期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增強信心和毅力。
中國教育的傳統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中國學生的基礎往往比較扎實,美國的一些大學生運算能力還不如中國的中學生。然而,現在的高中生, 運算能力基本功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某高中數學老師說:「很多同行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一上高一,就要給學生 『補』計算,老師學生都覺得吃力。」 某高中學生家長說:「因為中考可用計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許用,所以兒子上高中後首先要戒計算器。由於長期依賴於計算器,兒子對自己口算、筆算的能力表示懷疑,對計算的結果很不放心。平時作業往往是先筆算,然後再用計算器去檢查,很浪費時間,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總算是戒掉了計算器。」以上這種種現象也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為什麼中考可使用計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許使用計算器呢?同學們又怎樣才能盡快適應這一變化呢?
總而言之,信息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科學計算器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中學數學豈能視而不見?數學教育界難道可以坐而不動?計算器的使用,在經濟上已不是問題,是社會前進、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計算器的使用也削弱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影響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計算器,一方面要保障運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能熟練地操作計算器。
㈤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
一、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 興趣是人樂於接觸、認識事物,並力求參與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首先來源於興趣。興趣愈濃,求知慾愈強烈,就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探索知識的奧秘,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抓住了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徵,千方百計地教具操作、幻燈投影等直觀教學手段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引導學生,為學生創立一個美好的學習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並且容易轉移等特點,靈活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競賽、做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8的乘法口訣分為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寫成卡片發給學生。讓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最先找到自己的朋友。讓學生在游戲中年,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識,主動地學習。只要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就會使學生不僅愛學、會學,而且學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加上老師有意識的引導,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靈活、創新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教學中如何學生的計算能力?我認為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計算題時,學生往往感到枯燥無味,沒有興趣。一成不變的教法令他們厭煩,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們除了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內容、重點、難點來選擇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來選擇教法。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直觀、有趣、有創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童性未脫、貪玩,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因此,教學中,我抓住了學生的這些特點,引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拿出正方體玩具,仔細觀察正方體,然後數一數它一共有幾個角,看誰數得有對有快。小學生很好勝,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數。有的同學說4個角,有的說8個角,有的說24個角。課堂氣氛很濃。這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從一個面一個面去數它們的角。接著問: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有幾個角?一共有幾個角?怎樣列式計算?4+4+4+4+4+4=24(個)或4×6=24(個)或6×4=24(個)並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列算式的道理,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讓學生一邊觀察事物,一邊計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動手、動腦、動口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必要途徑 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依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教師的創新教法就能實現,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親自參加計算.讓學生多練、多看、多想、多說,在積極參與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探求.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教學中,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如何動腦想問題?怎樣去書寫計算式子?怎樣口述算式表示的意義?要求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心想、口算、手寫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如:在教學除法豎式的計算時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探討:(1)除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乘法豎式的寫法有什麼不同?(2)被除數、除數、商各應寫在什麼位置?(3)除法豎式計算中每一步的含義各時什麼?並以63÷9為範例進行講解。然後組織學生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競賽練習,看哪一組學生算得有對有快,使全班同學都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去。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豎式計算除法時,要注意什麼?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讓有更多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對於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要形式多樣,長期訓練;重視口算,把口算和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㈥ 怎麼教簡便運算 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
小學生簡便計算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的質量。因此,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為了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採取多種措施和方法。因此簡便計算能力是在學生數感發展,運算能力較強的基礎上形成的,而簡便計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學生數感的發展和計算能力的增強。如何提高學生的簡便計算能力呢?
一、抓口算,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准確迅速的解題思維活動是思維敏捷性的重要表現。抓口算基本訓練,能提高學生應用法則的能力。口算時應注意兩點:其一,不動筆,動筆計算不利於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其二,計算時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學生有一種緊迫感。利用板條進行口算訓練是很好的方法。
二、抓湊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反映了思維活動在選擇角度、運用方法、展開過程諸多方面的靈活程度。主要抓以下幾方面的訓練。(1)湊。就是把數湊成整十、整百等,再進行計算。即用湊整法,多加再減或多減再加。(2)分。就是把運算中的一個數拆開,分別與另一個數運算,便於湊整運算。(3)估。估算能提高學生的自檢能力,提高速算的正確率,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估算,一般地把某些數估成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等,先估結果大約是多少,再精確做答。其次用估算檢驗。
三、勤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
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與邏輯水平。主要抓住以下幾方面訓練。(1)合。根據湊整的特點,把兩個數或兩個以上的數合並,便於口算、心算。(2)轉。轉化運算方法,化繁為簡,促使心算。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變。就是改變運算順序,變型不變值。根據法則定義,改變運算符號和數據,促使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一是抓逆運算,二是掌握特殊性質,加深對題目的深刻理解,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提高學生巧算能力。
四、精設題,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一般表現為多思善想,新穎獨特等特點。主要抓以下幾個技巧進行訓練。
1、略。根據0和1在運算中的特殊性,使計算步驟省略,從而培養學生獨特的創新思維。
2、消。把兩個相對應的數(如+3與 -3)對消,減少運算步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養成的。作為教師,首先自身要對計演算法則、定律等運用自如,指導時才能得心應手,提高效果。同時訓練應持之以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是難見成效的。在計算教學中,做到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等結合起來,避免計算的單一性、枯燥性。所以只有通過簡便運算,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並能促進學生運算技能的提高
㈦ 4月9日ETH算力如何
ETH今日全網算力上漲1.18%
據蜘蛛礦池數據顯示: BTC全網算力165.488EH/s,挖礦難度23.14T,目前區塊高度678382,理論收益0.00000603/T/天。 ETH全網算力524.120TH/s,挖礦難度6788.56T,目前區塊高度12202704,理論收益0.00435137/100MH/天。 BSV全網算力0.663EH/s,挖礦難度0.09T,目前區塊高度682075,理論收益0.00135756/T/天。 BCH全網算力1.499EH/s,挖礦難度0.22,目前區塊高度682449,理論收益0.00060030/T/天。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㈧ 如何培養數學計算能力.
培養數學計算能力的方法:
一、加強口算訓練,為其他計算打好基礎。
口算是一切計算的基礎,只有基本口算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才能使學生過好計算關,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為此,我總是利用早自習等小塊空餘時間做一頁的口算題卡。家長也可以堅持讓孩子每天做口算題。口算的內容包括本冊的口算題和以前學過的基本口算內容,都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以求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通過連續的、大量的練習來達到目的,而讓學生反復做大量、單調的試題計算練習,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必須設計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既有針對性、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練習,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數學游戲的計算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時要做到: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字和符號)二劃(在試題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三想(什麼時候用口算,什麼時候用筆算,是否可以用簡算)四算(認真動筆計算)。
2 、培養認真演算的習慣。訓練學生作題要有耐性,不急躁,認真思考,即使做簡單的計算題也要謹慎。演算時要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就是在草稿紙上計算也要書寫清楚,方便檢查。
3、培養及時檢驗的習慣。檢查時要耐心細致,逐一檢查。一查數字元號,二查演算過程。概括為「一步一回頭」的計算習慣,在計算時做一步回頭檢查一步。檢查數字、符號抄寫是不是正確,得數是否准確等,並要求學生根據各種相應的計演算法則耐心細致地計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培養巧妙估算的習慣。一是系統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估計出得數的范圍;二是系統計算後進行估算,可判斷出得數是否正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