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單位要搬去副中心
❶ 您好,我在北京通州上班,現因行政副中心規劃要拆遷,公司搬到天津,
單位解僱,或者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違法用工情況辭職的,按工作年限支付補償金,主動辭職沒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❷ 單位地址變更需要到社保中心辦理變更么
需要的,樓層變更代表單位具體的地址產生空間變更,是需要向社保部門申請變更的
在辦理社保變更登記的時候需要准備如下手續:
(一)變更社會保險登記申請書;
(二)工商變更登記表和工商執照或有關機關批准或宣布變更證明;
(三)社會保險登記證;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資料。

(2)哪些單位要搬去副中心擴展閱讀:
第三章 變更登記
第九條 繳費單位的以下社會保險登記事項之一發生變更時,應當依法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變更社會保險登記:
(一)單位名稱;
(二)住所或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
(四)單位類型;
(五)組織機構統一代碼;
(六)主管部門;
(七)隸屬關系;
(八)開戶銀行賬號;
(九)省、自治區、直轄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繳費單位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有關機關批准或變更之日起30日內,持下列證件和資料到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辦理變更社會保險登記:
(一)變更社會保險登記申請書;
(二)工商變更登記表和工商執照或有關機關批准或宣布變更證明;
(三)社會保險登記證;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資料。
第十一條 申請變更登記單位提交材料齊全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給社會保險變更登記表,並由申請變更登記單位依法如實填寫,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歸入繳費單位社會保險登記檔案。
社會保險變更登記的內容涉及社會保險登記證件的內容需作更改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收回原社會保險登記證,並按更改後的內容,重新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
第四章 注銷登記
第十二條 繳費單位發生解散、破產、撤銷、合並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終止社會保險繳費義務時,應當及時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第十三條 繳費單位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之日起30日內,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注銷社會保險登記;按照規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的繳費單位,應當自有關機關批准或者宣布終止之日起30日內,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繳費單位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的,應當自營業執照被吊銷之日起30日內,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注銷登記。
第十四條 繳費單位因住所變動或生產、經營地址變動而涉及改變社會保險登記機構的,應當自上述變動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原社會保險登記機構辦理注銷社會保險登記,並向遷達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❸ 6部門共建行政副中心 16區均涉及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發布今年187項重點工作分工
涉及10個方面,市規劃委、市發展改革委等6個部門承擔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任務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昨天,北京市政府發布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分解後的187項重點工作將由市長和副市長牽頭掛帥。其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任務被分解為17條,北京市長王安順牽頭「反腐」。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任務佔17條
根據方案,2016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被分解為187項,每項均確定了主責部門,各項任務的牽頭人至少「配備」一名市政府領導。對於綜合性強的任務,還將由多名市政府領導共同負責落實。
據悉,這187項任務涉及10個方面,分別是: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加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步伐、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堅決推進城市治理取得新進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記者看到,在今年重點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任務被分解為17條,比重為歷年最大。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繼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在分工方案中,這一項工作將由市長王安順牽頭,市政府各部門、各區政府都為主責單位。
6部門承擔行政副中心規建任務
對於備受關注的北京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今年,北京將完善其規劃方案,加快行政辦公區起步區建設。明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部分遷入,帶動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及公共服務功能轉移。
在分工方案中,和「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有關的主責單位共計6個,分別是市規劃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行政副中心工程建設辦公室、市編辦、通州區政府,副市長陳剛、張工將牽頭。
16區均涉及非首都功能疏解
昨日公布的分工方案中,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參與的市級部門數量超過了20個,16個區都將承擔「京津冀」相關工作任務。
今年,北京在落實2015版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的同時,還將制定實施產業、市場、公共服務、行政事業單位四類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分工方案中,這項工作由常務副市長李士祥牽頭,主責單位已確定為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委、市教委、市衛計委、市編辦6部門以及各區政府,意味著16個區均涉及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居住證制度4部門主責出台實施
今年北京兩會期間,相關負責人提出,居住證制度將在今年下半年實施。對此,方案明確,今年首都綜治辦、市公安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法制辦4部門將主責出台實施居住證制度,落實積分落戶政策。
在人口調控方面,方案提出,北京市統計局今年將主責完善人口綜合監測體系,提高人口調控預警能力。
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部分)
●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1、繼續推進區域性專業市場的轉移疏解和業態升級。
牽頭領導:李士祥、程紅
主責單位:市商務委、市工商局、市規劃委、市發展改革委、有關區政府
2、推動部分市屬高校和醫院疏解。
牽頭領導:林克慶、王寧
主責單位: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市醫院管理局、有關區政府
●堅決推進城市治理取得新進展
1、落實緩解交通擁堵行動計劃,全力抓好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1%。
牽頭領導:張建東、王小洪
主責單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
2、切實加強交通管理,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
牽頭領導:張建東、王小洪
主責單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
【樓盤快遞】
<a href="http://house.focus.cn/zixun/10700607.html
" target="_blank" alt="">2016海淀最受矚目樓盤 精裝學區3居優惠20萬
<a href="http://house.focus.cn/zixun/10700411.html
" target="_blank" alt="">未開先火 2016最值得期待樓盤搶先看
<a href="http://house.focus.cn/zixun/10700379.html
" target="_blank" alt="">2016年五大必漲區域盤點 漲幅最大可達每平10萬+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2-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❹ 政府的職能部門是哪些
1.政府辦公室:主要職責是,圍繞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掌握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2.民政局:政府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的職能部門。履行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群眾解愁」的重要職能,主管救災救濟、雙擁優撫安置、民間組織管理、基層政權建設、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區劃地名等工作。
3.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直屬機構,主管全國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擬定統計工作法規、統計改革和統計現代化建設規劃以及國家統計調查計劃,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實施。
4.建設局:承擔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訂住房保障相關政策並指導實施。擬訂廉租住房規劃及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央有關廉租住房資金安排,監督地方組織實施。編制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5.交通局:主管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管理的市政府工作機構,內設辦公室、人事科、綜合科、財務科、計劃基建科、政策法規科等6個職能科室,共有市直交通事業單位8個。
6.國土資源局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組織擬訂國土資源發展規劃和戰略,開展國土資源經濟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國土資源供需總量平衡的政策建議,參與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研究並擬訂涉及國土資源的調控政策和措施。
7.環保局是政府職能部門:最高機關系國家環保部,隸屬於國務院管理,總稱:國家環境保護部。主要負責:擬定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行政規章;指導和協調解決各地方、各部門以及跨地區、跨流域的重大環境問題;負責環境監測、統計、信息工作;制定環境監測制度和規范等等。
8.人事局:執行國家公務員制度,負責全縣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職位 分類、考試錄用、考核、職務升降、獎懲、工資福利、退休 退職、權力保障等工作。
9.審計局:地方各級審計局均為行政單位,國家公務員編制。審計局主要負責地方政府各部門和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工作。審計局一般設有辦公室、財政金融審計科、行政事業審計科、經貿審計科、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資源與環境審計科、干審科、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內審協會等科室。
10.財政局:負責地方的財政工作,貫徹執行財務制度,按照政策組織財政收入,保證財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財政資金,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各項事業發展。

❺ 公務員可以去哪些單位工作
公務員考試目前主要分為國家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國家公務員考試簡稱國考,招收的一般為國家直屬系統的職位,以去年2014為例:
一,中央行政機關(一般都是在北京)外交部,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商務部等等。一般都比較難考報考人數比例通常都很大。
二,國家行政機關的直屬機構, 各省國稅局,統計局各省的調查隊,郵政管理局,航公管理局,檢疫局,鐵路或航運公安,邊防站,審計署各地辦事處,等等,這一類公務員的分數會根據職位性質和工作地點影響報考難度,熱門城市,安逸工作會比較難考。
之後另外一個大類就是地方公務員,地方公務員是以省為單位組織報考的,有一部分省份參加聯考,就是統一考試時間,統一卷子,也有另外一部分省份是自己單獨招考。
省考公務員主要都是一些收地方政府主管的用人單位,
一,政府系統:省政府,市政府,鄉鎮政府,區級政府,街道辦事處辦公人員
二,各個職能部門系統:各地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監獄,地方稅務局,工商局,統計局,城管,森林公安,財政局,等等。
公務員是有公務員編制的工作人員,但是以上部門工作的並非都是公務員,
比如城管里有公務員編制的人員,也會有一些事業編編制的人員,還會有一些臨時工沒有編制的人員。
不同的編制就會導致你的待遇不同,發展不同。
❻ 單位要搬到通州副中心,離家距離兩個多小時,是否考慮換個工作
如果不能接受距離遠,就選擇換一個,看你的具體情況
❼ 京市屬行政單位2017年將整體或部分遷入通州
從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了解到,北京市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遷入通州的時間表敲定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11月24日至25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和《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決議》。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就《建議(審議稿)》作說明並講話。
據北京日報報道,郭金龍就《建議(審議稿)》中的10個重點問題作了說明。關於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郭金龍指出,這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志性工作。要按照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要求,科學規劃,倒排工期,建設好增量,調整好存量,探索積累經驗。
「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整體范圍,東到宋梁路,西到東九環,南到大運河,北到運河東大街。」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的一家開發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北京行政副中心辦公大樓將於2016年初開建,原則上2017年竣工,其後「四套班子」以及北京市相關的企業開始向該地搬遷。
「預計百萬人口將因此受影響」
一名北京市政協委員也告訴澎湃新聞,北京市的管理機構,「四套班子」中,市委、市政府機關本身以及下屬的大部分機構和單位將搬遷;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相對而言較小,只有自己的機關,也會搬遷。搬遷的先後順序還不確定,將根據建設情況而定。
他舉例說,比如中關村管委會,雖屬於北京市政府派出機構,但直接服務於中關村科技開發區,類似這樣的機構是否搬遷還需根據業務需求來考量。
一名研究經濟地理的專家此前告訴澎湃新聞,北京市屬各機關和大多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將逐漸搬往通州區潞城鎮,北京市的四大班子可能先搬,但具體時間還不確定。包括家屬在內,預計有100多萬人口將因此受到影響。
趙弘認為,北京相關政府事業單位搬遷的前提,是運作好北京市六里橋的政務服務中心,使行政機構的搬遷不影響北京市民的辦事效率。四大班子基本全部搬遷,僅留一部分的辦事機構在六里橋。
據當地媒體報道,位於北京六里橋的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已正式運行,40個審批部門集中進駐,設立固定窗口198個,受理固定資產投資、市場准入、社會民生、公共安全4大類審批事項。
醫院高校向城區外疏解
不只是政府機構,部分企事業單位,如高校、醫院等也將啟動疏解。
據新京報報道,天壇醫院整體遷建工程主體結構已於2015年5月封頂,預計2017年基本完成搬遷;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設計批復;北大醫院大興院區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項目完成規劃選址,取得機構設置批復。
上述北京市政協委員也表示,有幾所高校將向城區外搬遷,但不一定是轉移到通州區。高校有整體搬遷,也有部分保留原址,在郊外建分校(在郊外已有分校的將對其進行擴大,如北京政法大學、外交學院等)。這些單位的搬遷工作按照各自進度而定,新址建好即可搬遷。
此前的11月9日,通州區委書記楊斌在領導幹部大會上表示,為確保2017年市行政副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應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配套服務、生態環境建設和秩序治理、人口規模調控和實現職住合一方面抓好重點工作。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❽ 北京行政副中心到底怎麼建
北京行政副中心到底怎麼建
據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日前,在北京聚焦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後,北京市規劃委於14日進一步對外透露了關於通州建設規劃的諸多細節。
其中包括: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通過「區域快軌」「城際鐵路」等模式串聯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
焦點一:為何要建城市副中心?
疏解醫治「大城市病」
日前,北京市委全會正式公布,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14日,北京規劃委明確表示,將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至此,通州作為北京市副中心的「新身份」正式亮相。
「從巴黎、首爾、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發展來看,副中心都成為其化解『大城市病』的良方。」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說。
根據北京市關於行政副中心的規劃思路,除了把適宜的行政事業單位轉移過去,北京還希望以此帶動科研、商務、文化、會展等功能的聚集,逐步帶動中心城人門口向通州轉移。
近十年來,北京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嚴峻。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達2151.6萬,其中城六區1276.3萬。黃艷說,「城市『攤大餅』式蔓延,水資源緊缺、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生態環境容量不足等問題凸顯」。
焦點二:是否只建一個副中心?
10年前已確定3個新城
3月份,通州區政府公布了《2015年重點建設項目任務表》,通州區今年共有86項重點建設項目任務,總投資達1638.8億元。目前已開工的項目有28個,其中產業類13項、能源生態類10項等,按照今年總體目標,核心區16個產業項目除9個續建項目外,其餘7個全面開工,年內可完成建設面積約130萬平方米。
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介紹,早在2005年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中,就明確了通州、順義、亦庄是面向未來發展的三個新城。近10年來,北京市政府公共服務設施投入的50%以上都集中在這三個新城,尤其是公共交通發展引領新城建設取得的實效已經有目共睹。這些區域都將成為承接北京中心區功能的主陣地。
焦點三:通州會不會成「睡城」?
前提是加強軌道交通建設
在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塵埃落定之前,通州最被世人熟悉的還是「睡城」的名號。位於北京東西軸線和東部發展帶的交點,長安街的最東端的通州,由於大量人口集聚,產業和居住不平衡,交通壓力巨大,「潮汐現象」突出。
「早晨出不來,晚上回不去。」家住通州梨園在市中心國貿上班的張女士對記者說:「無論是連接通州與主城區的京通快速路,還是地鐵一號線和八通線,每天早晚上下班都苦不堪言。」
「通過中心城存量功能的疏解,促進通州的產城融合和職住均衡。」王飛介紹,通過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宜居宜業的通州,讓就業、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記者了解到,通州區將會為工作在這里的人群有針對性地規劃住房建設。
黃艷介紹,未來的通州肯定是一個獨立的新城。重要的前提是要加強軌道交通的建設,地鐵將在已有6號線和八通線的基礎上,7號線還要繼續東延。區域快軌將實現與機場、周邊新城、周邊河北區域的便捷聯系。道路網密度將達到每平方公里9公里,是目前中心城道路網密度的1.8倍,林蔭道比例達到70%。
焦點四:會不會大規模「造城」?
調整規劃「減量提質」
「通州新城規劃的理念是『優化升級』。」黃艷強調說,對於行政副中心的新定位,我們要調整通州的規劃。今後的發展絕不是大規模的「造城運動」,而是「減量提質」。
根據調整的規劃,此前規劃實施的一些集聚人口的產業園將做調整。此外,還將推動倉儲物流基地,批發市場、物流基地以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不適宜產業等業態的退出升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端產業,例如,有可能承接CBD的一些功能。
「目前,通州的公共服務設施整體發展水平還較低,新城建設水平還不高,與市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王飛介紹,在醫療教育資源方面,在已經有10餘家中小學和醫院在通州開辦分校、分院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引進優質資源。「通州區可利用土地資源約55平方公里,功能疏解預留著充足的空間。」
焦點五:通州會不會「攤大餅」?
邊界地區需要協同治理
早在通州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態勢日趨明朗之時,與之相鄰的河北燕郊、大廠等地的房地產開發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毫無疑問,北京行政副中心未來將成為一個區域高地,周邊的區縣利用通州的配套進行發展,無疑將給當地帶來巨大壓力。」一位通州的幹部對此有些擔心。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指出,要認真總結北京中心城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副中心發展也要控制城市邊界,防止在行政副中心「攤大餅」,避免與朝陽、燕郊等地成片式發展。
「京津冀一定要規劃一張圖,尤其是在三地的邊界地區。在這些區域更需要協同規劃、協同治理、協同管制。」黃艷說,城市副中心周邊房地產的無序發展肯定會出問題,河北省相關部門也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黃艷說,通州下一步要大力發展以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為主體的郊野公園環、以北京周邊地區為重點的環首都公園環,實現城市組團之間的有效生態隔離。
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還肩負著引導周邊小城鎮合理布局,防止出現新的城鄉接合部和「城中村」的重任。王飛說,通州區下轄9個鄉鎮,約300個行政村,必須要處理好城市與農村的關系,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