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療中心住院還是去二醫院
1. 社區衛生中心和醫院有什麼區別
社區衛生中心和醫院的區別如下:
一、規模不一樣
一般醫院是會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去修建的,能夠容納幾千人甚至幾萬人,所以規模特別大;而社區衛生中心是為一個社區服務,投入的金錢沒有醫院多,容納人數也非常有限,整體來看社區衛生中心的規模明顯沒有醫院大。
2. 在綿陽治療肺癌,是中心醫院好些還是二醫院(腫瘤醫院)好些
中心醫院肯定強過腫瘤醫院,腫瘤醫院這些都是當年的一些聯合醫院改辦的,實力很一般!中心醫院這些科室都是主要重點科室,實力還是很強悍的!又不是什麼冷門科室!所以絕對強過腫瘤醫院!哪怕是比各個專科的話綿陽估計只有三醫院的精神科實力遠強於中心醫院!就是中醫院的中醫都不一定強的了好多!
3.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何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床位數不同、人員配置不同、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一、床位數不同
1、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
2、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二、人員配置不同
1、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2、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三、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1、二甲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2、三甲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
4. 我這幾天准備去佳木斯看腸道病不知道去中心醫院和還是去二院,還是專科醫院,哪個醫療條件服務態度好
要是專業就是肛腸醫院,要是醫療水平就是二院好。
5. 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新農合報銷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流程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患者須憑本人醫療卡、本人有效身份證(無身份證的憑戶口簿),經確認身份後,在區內鄉鎮級普通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可直接刷卡報銷,在區內及區外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出院結帳時直接刷卡報銷。
二、在市外二級及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醫院住院治療的參保患者,應在出院後三個月內,由參保人或其家屬帶醫葯費用原始發票(復印件無效)、住院醫葯費用匯總明細清單、出院小結及門診病歷、患者身份證、醫療卡、戶口簿、經辦人身份證到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14、15號新農合窗口報銷醫葯費用。
三、特殊病種門診報銷可持二級及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病歷及有關檢查、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及醫療機構證明書,以及《黃岩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審批表》向新農合業管中心提出申請,經區新農合辦審核批准後,其門診醫葯費用(不包括支持療法、輔助治療或治療其他疾病的醫葯費用)可以列入新農合基金的報銷范圍,按住院報銷標准以年度為單位報銷。
四、因意外傷害的住院患者,出院後還需提交由戶口所在村(居)簽字蓋章的意外傷害引發的原因確認證明以及醫院的病案記錄。對於無法提供有效證明及記錄的,不予受理。報銷周期為經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14、15號新農合窗口受理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經新農合業管中心稽查人員調查、審核,屬實後予以報銷;責任由第三方負責的,不予報銷;住院患者自己也承擔部分責任的,憑協議書或相關證明到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14、15號新農合窗口報銷自己承擔部分的醫葯費用。
需要資料是:新農合證,入院證,出院證,診斷證明,病歷,住院花費總清單,身份證等。報銷比例看的大小
6. 在三甲醫院和二甲醫院工作的區別
有消息說以後要取消合同制護士,只能有正式的。
三甲各方面正規一些,對業務提高有好處。
待遇相對三甲好一些,在北京,二甲的合同護士一月就800-1000。三甲稍多。
人際關系,會來事兒的到哪都吃的開。
7. 城鎮居民醫保必須先去社區中心看病才能轉大醫院嗎
城鎮居民醫保是可以直接去醫保定點的醫院進行就醫的,只是報銷比例較社區衛生院來說要低。
以鄭州為例,根據《鄭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試行)》第二十五條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醫療費用,起付標准以下的費用先由個人支付;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由統籌基金和參保居民個人按比例承擔。
居民醫保住院統籌基金起付標准按照不同類別的定點醫療機構劃分為:一類定點醫療機構300元;二類定點醫療機構600元;三類定點醫療機構900元。
參保居民在不同類別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在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按照以下比例承擔:
一類定點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統籌基金支付60%,個人承擔40%;
二類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55%,個人承擔45%;
三類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基金支付50%,個人承擔50%;
居民醫保的保險年度按自然年度計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統籌基金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25000元(包括住院和門診規定病種費用)。
(7)去醫療中心住院還是去二醫院擴展閱讀:
《鄭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試行)》第十四條經審核符合參加居民醫保條件的人員,應當按照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根據征繳計劃開具的繳費通知單,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市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向參保人員製作社會保障卡,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負責發放社會保障卡。
第十五條全日制在校大中專學生基本醫療保險費以學校為單位繳納;其他人員基本醫療保險費以家庭為單位繳納。
8. 請問一下居民醫保去三甲醫院怎麼報銷
您好,居民醫保到三甲醫院是可以直接結算的,持醫保卡在結算的時候需要自付的部分直接從醫保卡的個人賬戶中扣除,可報銷部分在結算時不用個人支付,由醫保中心統一與醫療機構結算,跟職工醫保是一樣的結算方式。
1.以雲南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在三甲醫院報銷醫療費
參保人在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後,在正常享受待遇期內於定點醫葯機構就醫的,持社會保障卡進行刷卡即時結算。其中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的醫療費用,按照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從雲南省醫保報銷平均情況看:
(1)住院保障方面,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統籌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 倍左右。
(2)門診保障方面,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病保障,以及門診費用統籌。
2.居民醫保不報銷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報銷需要遵循以下規則,符合這些規則的醫療費用,就可以報銷:
(1)正常享受待遇期內(醫保沒斷繳);
(2)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3)符合「三個目錄」范圍;
(4)在起付線以上和封頂線之內。
相對的,在規則外的費用就不可以報銷。也就是說,社保中的醫療保險,包含居民醫保、職工醫保,都是不能報銷醫保目錄外的治療和葯品費用、起付線以內的費用、超過封頂線以外的費用的,這些費用要從個人賬戶里支出,如果要報銷就需要配置商業醫療保險。
配置了商業醫療保險的情況下,在自付超過免賠額後,是可以在保障責任范圍內全額報銷的,且一般保額在100萬以上,是居民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的有效補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