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和微服務

去中心化和微服務

發布時間: 2021-11-16 16:03:30

⑴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區別是什麼

1、效率不同:去中心化效率比中心化網路效率高,但反過來講中心化網路安全性更高。整體來看中心化網路適合安全性高的應用。

2、特點不同:中心化網路就是每次兩個客戶端電腦通訊都要通過伺服器。而去中心化網路就是初期需要經過伺服器,後期通訊就不需要伺服器了。

3、成本不同:區塊鏈的集體維護的特點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中心化的網路涉及到很多系統的維護、保密、運營等等,而這些必定需要很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而這些對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來說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1)去中心化和微服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區塊鏈治理方面,最近一個比較有趣的趨勢就是作為多用途決策機制的在線虛擬貨幣持有者投票的再度興起。有時使用硬幣持有人的投票來決定誰經營運行網路的超級節點(例如在EOS,NEO,Lisk和其他系統中的DPOS),有時對協議參數進行投票(例如以太坊燃料供給上限)有時還要進行批准(例如Tezos)協議升級的投票和直接應用。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投票都是自動的,協議本身包含了更改驗證器集合或更新自己的規則所需的所有邏輯,並自動響應投票結果。

⑵ 微服務,一個服務會影響整個系統嗎

摘要: 最近大家都在談微服務,隨著越來越多的在線業務需要提供更大並發的scale-up 和 scale out能力,微服務確實提供了比較好分布式服務的解決方案。

阿里雲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 楊旭

世界最大混合雲的總架構師,4年前,開始作為雙11阿里雲技術負責人,負責搭建全球最大的混合雲結構,把 「雙11」的電商業務和技術場景在阿里雲上實現,並保障這個混合雲在雙11當天能夠滿足全球客戶的購物需求。

正文:

最近大家都在談微服務,隨著越來越多的在線業務需要提供更大並發的scale-up 和 scale out能力,微服務確實提供了比較好分布式服務的解決方案。

微服務並不陌生,知道SOA其實也就很容易理解微服務,可以把微服務當做去除了ESB的SOA。ESB是SOA企業服務架構中的匯流排,而微服務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軟體架構,個人認為最大的設計區別在於設計初衷:

SOA是為了最大化的實現復雜系統代碼的可復用性
而微服務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解耦,不同業務系統甚至可以是不同語言之間的通信
沒有最優的架構,只有最合適的架構,一切系統設計原則都要以解決業務問題為最終目標,脫離實際業務的技術情懷架構往往會給系統帶入大坑。所有問題的前提要搞清楚我們今天面臨的業務量有多大,增長走勢是什麼樣,而且解決高並發的過程,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的過程。

網上的一張圖很經典,總結的非常好:

整個系統進化分為三個階段:

x軸,水平擴展階段,通過負載均衡伺服器不斷的橫向擴充應用伺服器,水平擴展最重要的問題是需要注意不用伺服器之間的如何保持session和會話同步,不能讓用戶在不通伺服器之間切換時有感知應用擴展後自然遇到的問題就是DB的瓶頸:連接數,iops等。

z軸,就是對資料庫的拆分,難度上了一個台階,Sharding的基本思想就要把一個資料庫如何進行切分,可以分為水平切分和垂直切分,水平切分相對簡單,一主多從,多主都可以,根據業務的需要,多主切分設計時需要注意主鍵的關系,解決多寫在進行數據同步時候的沖突問題,垂直拆分更加復雜,一般都會涉及到架構邏輯的改造,需要引入中間件,來進行數據源的管理,垂直拆分時把關系緊密(比如同一模塊)的表切分出來放在一個庫上,或者通過hash進行拆分,從而將原有資料庫切分成類似矩陣一樣可以無限擴充的隊列。

y軸擴展,最後就是功能分解了,也就是我們講的微服務切分。微服務拆分將巨型應用按照功能模塊分解為一組組不同的服務,淘寶的系統當年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通過五彩石項目從單一的war包拆分成了今天的大家看到買家,賣家中心,交易等系統。

引入微服務前你要知道的兩三事:

1、成本升高,引入微服務架構,需要對原來單一系統進行拆分,1到100以後多服務的部署會帶來成本的升高

2、解決分布式事務一致性問題

以前單一的系統好處很多,一條sql解決完成所有業務邏輯,微服務做完一件事情需要涉及多系統調用,系統間網路的不確定性給結果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如今天淘寶的系統,完成一次交易下單需要在上百個系統之間調用,如何保證系統的可靠性,以及核心數據如錢的最終一致性是設計之初就要想明白的,這里大多都要藉助中間件來實現。

3、微服務的邏輯設計原則

隨著不斷拆分微服務,以及業務的迭代發展,系統之間極有可能出現混亂調用,所以微服務的頂層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架構師需要搞清楚微服務的架構模型。那核心的設計思想就在於如何進行服務的分層,以及服務的重用,通過分層將服務進行分配,上層服務包裝下層服務,下層服務負責原子性的操作,上層服務對下層服務進行業務性的組合編排,一定要理解業務,微服務拆分不是簡單的系統組合,再說一遍一定要理解業務,否則上層服務一定會出現大量的交叉調用,系統復雜度會指數級上升,好的微服務架構師一定是業務架構師,基於業務的建瓴,微服務設計三部曲,遵循自下而上的設計原則:

原子服務

首先確認最基本業務最維度的原子服務,原子服務定義就是大家都會最大化重用的功能,需要在應用內的閉環操作,沒有任何跨其他服務的分支邏輯,杜絕對其他服務的調用,有自己獨立的數據存儲,作為最底層服務抽象存在,以淘寶為例,賣家數據,賣家數據,訂單數據就屬於最基本的原子服務。

服務組合

在業務場景下,一個功能都需要跨越多個原子服務來完成一個動作。組合服務就是將業務邏輯抽象拆成獨立自主的域,域之間需要保持隔離,服務組合會使用到多個原子服務來完成業務邏輯,如淘寶的交易平台會調用用戶,商品,庫存等系統。

業務編排

最外層就是面向用戶的業務流程,一個產品化的商業流程需要對組合服務進行邏輯編排來完成最終的業務結果,這個編排服務可以完全是自動化的,通過工作流引擎進行組合自動化來完成特定SOP定義,這對企業應用的自動化流程改進也很有意義。如淘寶類目的雙十一活動,通過對不通服務組合進行重用實現不通的營銷活動邏輯。

4、運維管理的復雜度提升

微服務讓應用數量增加很多,鏈路的集成、測試、部署都成為新的挑戰,以前一個war包解決的問題,需要通過多應用發布來完成,發布時服務之間的依賴影響,會導致功能不可用,測試階段的依賴性可能會讓用例跑不下去,這些都會是需要新考慮的問題,需要有平台化的工具來支撐,目前阿里通過aone產品來保證從日常到預發到線上的持續集成交付。

⑶ 去中心化,請問是什麼意思

直譯: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義: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皮亞傑稱之為去中心化。

節點之間彼此可...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⑷ 去中心化通俗解釋是什麼

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義: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皮亞傑稱之為去中心化。

節點之間彼此可...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4)去中心化和微服務擴展閱讀: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⑸ 中心化雲與去中心化雲有什麼區別

中心化雲服務是大量數據集中在統一的雲平台上。去中心化雲服務是數據儲存不在一個中心,而是分散於全球各個節點。去中心化雲服務衍生出更多去中心化的應用。在去中心化雲技術方面,中國的安邁雲走在了世界前列。它的去中心化雲平台XnMatrix,聯合了牛津、伯克利等頂級高校資源,以及全球「礦工」、AI機器人等下游企業,正打造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雲平台。

⑹ 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相同點和區別是什麼呢

1、去中心化:相對於「中心化」概念,在去中心化的系統網路里,每一個參與者(節點)都是平等且自由的關系,沒有誰依賴誰。這就像朋友聚會,暢所欲言,你可以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中途離場;中心化則像是領導開會,一切全憑領導這個中心在會議上指示和安排。【摘要】
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相同點和區別是什麼呢【提問】
1、去中心化:相對於「中心化」概念,在去中心化的系統網路里,每一個參與者(節點)都是平等且自由的關系,沒有誰依賴誰。這就像朋友聚會,暢所欲言,你可以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中途離場;中心化則像是領導開會,一切全憑領導這個中心在會議上指示和安排。【回答】
他們有什麼相同點呢【提問】

⑺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去中心化:

相對於「中心化」概念,在去中心化的系統網路里,每一個參與者(節點)都是平等且自由的關系,沒有誰依賴誰。

這就像朋友聚會,暢所欲言,你可以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中途離場;中心化則像是領導開會,一切全憑領導這個中心在會議上指示和安排。

中心化:

就是以一個節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

注意事項:

相對於前期的互聯網(Web 1.0)年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發生,而是由整體網民一起參加、權級相等的一起創造的成果。任何人,都能夠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一起生產信息。

跟著網路服務形狀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鼓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供給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加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一起進行內容協同創造或奉獻。

⑻ 為什麼說去中心化和開放是互聯網思維的中心

請重點參考加粗部分:

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聯網思維的是網路公司創始人李彥宏。在網路的一個大型活動上,李彥宏與傳統產業的老闆、企業家探討發展問題時,李彥宏首次提到「互聯網思維」這個詞。他說,我們這些企業家們今後要有互聯網思維,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聯網,但你的思維方式要逐漸從互聯網的角度去想問題。現在幾年過去了,這種觀念已經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甚至企業以外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人所認可了。但「互聯網思維」這個詞也演變成多個不同的解釋。

  • 互聯網時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聯網產品、互聯網企業。這里指的互聯網,不單指桌面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是泛互聯網,因為未來的網路形態一定是跨越各種終端設備的,台式機、筆記本、平板、手機、手錶、眼鏡,等等。互聯網思維是降低維度,讓互聯網產業低姿態主動去融合實體產業。

互聯網思維是怎麼產生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互聯網技術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其在商業層面的邏輯。工業社會的構成單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構成互聯網世界的基本介質則是無形的比特。這意味著,工業文明時代的經濟學是一種稀缺經濟學,而互聯網時代則是豐饒經濟學。根據摩爾定律等理論,互聯網的三大基礎要件——帶寬、存儲、伺服器都將無限指向免費。在互聯網經濟中,壟斷生產、銷售以及傳播將不再可能。

  • 而且,一個網狀結構的互聯網,是沒有中心節點的,它不是一個層級結構。雖然不同的點有不同的權重,但沒有一個點是絕對的權威。所以互聯網的技術結構決定了它內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聯網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

在一個網狀社會,一個「個人」跟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連接點的廣度跟厚度決定的。你的連接越廣、連接越厚,你的價值越大,這也是純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徵,你的信息含量決定你的價值。所以開放變成一種生存的必須手段,你不開放,你就沒有辦法去獲得更多的連接。

  • 所以,互聯網商業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開放基礎之上,互聯網思維也必然體現著平等、開放的特徵。平等、開放意味著民主,意味著人性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經濟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的經濟。

農業文明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土地跟農民,工業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資本、機器(機器是固化的資本)、流水線上被異化了的人。工業時代早期考慮最多的是異化的人,因為人也被當作機器在處理。人只是流水線當中的螺絲釘。

到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最核心的資源,一個是數據,一個是知識工作者,就是德魯克在上個世紀末講的KnowledgeWorker。企業的管理也會從傳統的多層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網路、更加生態的方式。讓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夠創造價值,變成任何一個組織和整個社會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⑼ 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否存在一個准確定義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2]
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能對抗美元 發布:2025-05-18 01:51:57 瀏覽:465
BTC北京視頻 發布:2025-05-18 01:40:37 瀏覽:555
螞蟻z15礦機多少錢 發布:2025-05-18 01:40:33 瀏覽:272
魚池礦池被攻擊 發布:2025-05-18 01:03:10 瀏覽:679
區塊鏈secret支付 發布:2025-05-18 00:47:29 瀏覽:31
類似於比特幣的幣 發布:2025-05-18 00:47:21 瀏覽:501
振動放礦機原理動圖 發布:2025-05-18 00:25:34 瀏覽:285
中國銀行是要發行數字貨幣嗎 發布:2025-05-18 00:24:45 瀏覽:19
比特幣礦箱定製 發布:2025-05-18 00:20:20 瀏覽:749
btc提現一般要多久 發布:2025-05-18 00:17:45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