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r硬分叉導致算力下跌
㈠ 這樣的配置可以挖礦嗎
cpu的挖礦的運算能力太差了
㈡ 虛擬貨幣為什麼還在持續火爆
近日,加密數字資產龍頭比特幣再次開啟暴漲模式,國內交易平台OKCoin和火幣網數據均顯示,8月2號以來,15個交易日內,比特幣已經連漲14天,幣值凈增1萬元,一度漲至29000元左右。盡管加密貨幣的過程也許是反復的,但遲早會有一席之地。因此,目前的這股"挖礦"熱潮暫時不會散去,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每張顯卡的額定算力為:ETH 220MH/s ±5%;ZEC 2150H/s;XMR 5890H/S;牆上功耗為:ETH 1250瓦+12%;ZEC 1050瓦+5%;XMR 1120瓦;因此顯卡算力相比其他的大大提升,這也提升了虛擬貨幣的采出率;大大節省了投入的回本時間。
今年3月底,比特大陸推出了一款基於ASIC的螞蟻礦機X3,主要是針對門羅幣(XMR)以及依賴CryptoNight演算法的加密貨幣,門羅幣隨即發出反制聲明,將改變核心演算法以對抗ASIC算力的入侵。
如果這個出現在數字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會是什麼結果?就是錯誤的計算結果可能被帶入到整個網路而無人發現。
而更關鍵的是,如果一家「計算器生產廠」壟斷了計算器市場,它還可以故意生產出這種帶錯誤的計算器改變數學規則。
畢竟,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計算」可不是1+2+3這么簡單,你不可能拿紙幣對比特幣進行手工驗算。
比特大陸算力壟斷的現實意義
關於基於51%算力的攻擊,我們已經在各種文章中了解了。
但現實是,雖然之前全球約有78%的算力在中國大陸,但所幸他們分散在不同的礦池里,被不同的人所掌控。
盡管所有基於PoW的加密數字貨幣都存在被51%攻擊的風險,但由於算力的分散導致很少有人能真的發動攻擊。
但是如果礦工本身不想發動攻擊,但礦機生產廠商發動攻擊呢?
依然用剛才的比喻來說,就是雖然每一個礦工主觀上都想獨立的做題驗算,但他們手中的計算器被遠程動了手腳給出了一致的錯誤答案。這就可能對數字加密貨幣造成極大的威脅。
而偏偏,擁有礦機絕對話語權的生產廠商比特大陸又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2017年4月,比特大陸礦機曾爆出Antbleed後門。盡管在中文圈這被描述為一個「漏洞」,但Antbleed更像是一個被實現設計好的功能。
匿名人員發現,一台比特大陸生產的螞蟻礦機連上網路後,會定期與比特大陸持有的一個域名進行通信,將礦機的序列號、MAC地址和IP地址回傳給比特大陸的伺服器。而如果比特大陸的伺服器給出否定的信號,這台礦機將終止運行。
盡管比特大陸回應稱,他們不能關閉任何不屬於他們的礦機。但比特幣Core團隊則在實驗中證明,這個功能其實沒有任何驗證,任何人可以通過偽造DNS來關閉礦機——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比特大陸是有能力關閉任何已銷售礦機的。
之後,比特大陸修復了這一「漏洞」,但卻在社區中引發了激烈的討論。而這也奠定了幾乎所有PoW區塊鏈社區對比特大陸都存在偏見的基調。
幾個月後,在比特大陸的主導下ViaBTC挖出了第一個區塊,對比特幣區塊鏈進行了硬分叉,從此世界上有了比特現金BCH(BitcoinCash)。
礦機壟斷是否會破壞分布式系統?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應該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那就是礦機壟斷一定會影響PoW數字加密貨幣的安全運轉。
這一問題並不在於比特大陸和創始人吳忌寒是否值得信任,而是在於任何一個區塊鏈系統的價值之一就應當是在排除對任何單個公司和單個個人信任的情況下安全運轉。
即便是ASIC礦機沒有被比特大陸壟斷,ASIC礦機本身也會加重算力的集中度。
用於挖礦的ASIC對通風、電力和場地有很大的要求,除了用於挖礦之外沒有任何用途,同時由於算力強大而拉高了全網的計算難度。
這導致外部玩家很難像5年前那樣,在電腦上下個軟體就開始挖礦。而最近的中心化交易所被黑事件頻發導致,也證明在這個沒有監管的市場中集中絕對會導致不安全。
假設比特幣網路運行在100萬個礦工之上,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關閉它。而如果比特幣網路運行在20個大型礦場上,那麼關閉它就容易多了。
而截止到2017年末,已經有78%的算力集中在中國大陸,這導致中國監管部門事實上有對比特幣發起致命攻擊的可能性。
並且,大多數數字加密貨幣的使用場景都與「去中心化」有關,一旦中心化,將意味著這些使用場景不復存在。導致一個原本可能有價值的項目變成純粹浪費算力的空氣幣。
那麼,我們面對這一狀況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首先是作為項目方,也許是時候放棄純粹的PoW機制了。事實上,在許多發行加密數字貨幣的項目中,尤其是在資產證券化類的項目里。類似於現實世界中股票概念的PoS本身就比PoW更為合理。
在不了解區塊鏈的媒體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比特幣浪費了大量的算力還毫無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基於PoW的區塊鏈很難將項目本身的價值與所發行的數字加密貨幣進行綁定——因為貨幣的價格背後真正的價值並非來自於項目,而來自於維持算力的成本。
而PoW+PoS的混合模式更像是未來,在混合模式中,持幣用戶和礦工都可以參與到這一社區的重大決策中。而如果一個決策被廣泛認可,那麼無需開發者過分干預,區塊鏈就會軟分叉到最新的狀態,幾乎不會有礦工或礦機私自抵制的狀況。
其次,作為散戶礦工,如果你現在還在挖一種純粹的PoW機制貨幣,那你應該無條件的支持社區發起的為了抵禦ASIC礦機進行的分叉活動,哪怕這會導致你的礦機失效。
這聽起來有些自相矛盾,但是從長遠利益考慮在一個被算力壟斷控制的幣種中竭澤而漁,不如促進社區的改革獲得更多的收益。因為,在許多過去的算力與社區的沖突中,最終的結果是算力主會強行保留舊有演算法對區塊鏈進行硬分叉。
而一如ETH和ETC一樣,屬於算力主的經典以太坊(ETC)由於失去了開發者的支持,變成沒有活力、不可能發展出應用的空氣幣。
作為散戶韭菜,你應當謹慎交易比特大陸礦機所支持的非主流數字貨幣(比特幣除外),避免掉入一個完全由比特大陸控制算力的區塊鏈中。
最後,如果你就是比特大陸,你應該怎麼辦?
比特大陸的目標是成為Intel、AMD和Nvidia,為整個計算機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不只是糾結於挖礦的眼前利益。
華爾街的金融家們早就已經看透Nvidia顯卡挖礦所帶來的暴力,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漲跌已經和比特幣的價格走向一致,甚至說是受數字貨幣行情的影響。知名做空機構香櫞近日已看空Nvidia,認為這家公司將太多精力放在了為數字貨幣礦工提供服務,而不是把重點放在人工智慧、游戲和無人駕駛等正經業務上。
晶元廠家的使命是提供更強大的晶元來驅動更智能的服務,最後為現實世界做貢獻,而不是成為虛擬世界的壟斷大亨。當大家再也不走進虛擬世界的大門時,剩下的只是一片無人的荒地。
在去年接受美媒的采訪時,吳忌寒曾透露將以數十億美元的市值進行IPO。作為一家即將上市的企業,比特大陸不僅要對投資人負責,還要接受投資人對業務的可持續性的質問,「如果你的礦機上市就遭遇分叉,該怎麼辦?」
而這個需要上市後才會問的問題,已經出現:門羅比團隊分叉後的分叉幣XMO目前一個的價格是7.5美元,而真的門羅幣XMR目前一個的價格是194美元,分叉幣被門羅社區徹底拋棄。
在比特大陸成為所有區塊鏈社區唾棄的名字之前,完全可以靠這幾年積累的巨額資本沿著此前的規劃向人工智慧晶元公司的轉型,而不是繼續開發各種各樣數字貨幣礦機來榨取生態崩盤前的最後一滴油。
內容來源:鳳凰網
㈣ 1060顯卡挖xmr算力是多少
如果有顯卡的話,按照我之前看到的文章,在現在這個階段,明顯挖ZEC等貨幣來錢快。
XMR最大的優勢是在於可以用CPU挖坑,盤活多餘的CPU資源...用顯卡挖XMR,按照現在的價格,不一定能回本!
㈤ 比特幣挖礦 個人電腦一天能挖多少
一天挖不了,需要2000年。
比特幣的全球統一計算難度是2621404453(預計兩天之後變化),一個2.5GHz的CPU,需要2000多年才能算出一個比特幣。
顯卡「挖礦」要讓顯卡長時間滿載,功耗會相當高,電費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國內外有不少專業礦場開在水電站等電費極其低廉的地區,而更多的用戶只能在家裡或普通礦場內挖礦,電費自然不便宜。甚至雲南某小區有人進行瘋狂挖礦導致小區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毀的案例。
(5)xmr硬分叉導致算力下跌擴展閱讀: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
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區塊獎勵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區塊獎勵減半為25個。
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區塊獎勵再減半為12.5個。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㈥ 顯卡礦機立放會有什麼影響
以太坊挖礦顯卡礦機占據了大部分,並且還有很大一部分的DIY顯卡礦機沒有顯示。
同 ASIC 礦機一樣,顯卡礦機也存在很多坑,而且顯卡礦機的專業化程度和透明度相對低些,對於新手礦工而言,更容易掉入坑裡。
今天,中外礦業就來梳理下購買顯卡礦機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彎路,更好地規避風險。
顯卡礦機及其優點
挖礦設備的演變經歷了 4 個階段:個人電腦、顯卡礦機(GPU)、FPGA 礦機和 ASIC 礦機。
對於像 BTC、LTC 等發展相對成熟的 PoW 幣種,算力早已被 ASIC 礦機所壟斷,但一些小幣種,比如匿名幣 GRIN、XMR,還是以顯卡礦機為主。此外,雖然以太坊(ETH)2.0 的共識機制要轉變為 PoS,但目前階段依然是顯卡礦機在挖。
在算力上,顯卡礦機無法與 ASIC 礦機匹敵,但顯卡礦機也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顯卡礦機能挖的幣種更多,更加靈活。不像 ASIC 礦機只能挖固定演算法的幣種,「弔死」在一棵樹上,顯卡礦機可以挖絕大部分的幣,哪個幣種收益高就選擇挖哪個幣,靈活切換。
其次,顯卡礦機的殘值更高。顯卡礦機的顯卡拆下來後還可以賣到新卡價格的 6~7 折,顯卡礦機的其餘硬體可以賣 500~1000 元。相比之下,ASIC 礦機的殘值就少得可憐,一台報廢的 ASIC 礦機硬體只能賣 30 元左右。
最後,顯卡礦機可供 DIY 的空間大。ASIC 礦機出廠時就封裝好了,功率、算力、能效比都是固定的,雖然有些型號的礦機可以採取降頻、超頻等方式,改變礦機的能效比,但變動的幅度不大;相比之下,顯卡礦機的可操作空間就很大了,除了官方封裝的顯卡礦機外,動手能力強的礦工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去市場上購買 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電源和機箱,然後自己組裝。
購買顯卡礦機會遇到哪些坑
ASIC 礦機需要研發晶元,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人才,門檻高,風險大,所以能生產 ASIC 礦機的廠商屈指可數。顯卡礦機不需要開發專用的晶元,最重要的部件顯卡是現成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更低。在 2017 年加密貨幣大牛市期間,超過一半的華強北顯卡經銷商都試過自己組裝顯卡礦機去參與挖礦。
普通用戶在購買顯卡礦機時,需要避開以下幾個坑:
1、新機器裝了二手顯卡
顯卡礦機的組裝門檻相對較低,這給了一些黑心的礦機廠商「發財機會」。他們賣的一些新礦機,裡面封裝的並不是全新的顯卡,而是二手甚至三手的顯卡,簡單翻新後,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鑒別出來。這樣的礦機,上架後會經常出現算力不足、故障率高等現象。
2、通過刷 BIOS 篡改顯卡信息
顯卡礦機最重要的部件是顯卡,顯卡的性能和數量直接決定了礦機的算力。一些黑心的顯卡礦機二道販子會通過刷固件的形式,來篡改顯卡的信息,從而將低端顯卡礦機賣出高端礦機的價錢。
舉個例子,AMD 顯卡的 GPU 核心晶片上已經多年不印任何型號參數了,而 RX470~RX580 顯卡都有著相通的 PCB 方案,通過刷 BIOS 可以更改顯卡的一部分信息,讓人無法通過 GPU 核心上判斷礦機里封裝的顯卡是最低端的 RX470 還是 RX580。
這里簡單解釋下 BIOS。它是一個控製程序,控制著顯卡的各種工作狀態,包括核心工作頻率、顯存工作頻率、功耗限制、工作電壓、顯存時序等核心參數。刷 BIOS 就是用新的控製程序替代原廠的程序,從而篡改某些核心參數,以達到更好的能效比。這有點像 ASIC 礦機刷固件實現超頻、降頻。
㈦ 比特幣礦池哪個最好
這是近三個月來礦池份額:
但其實看這些基本沒有什麼大的用處了,無非也就是100塊錢和100.5元的差別,你要是算力真的特別特別大,可能有差得多了,但是,要是普通算力,其實沒多大差別。選擇一個手續費低的,或者說免手續費的更重要。
㈧ 礦池算力排行
1、螞蟻礦池
螞蟻礦池是比特大陸投入很多資源開發的高效的數字貨幣礦池,致力於為礦工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更完善的功能、更方面的使用和更豐厚透明的收益,並為數字貨幣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螞蟻礦池是一家高效的數字貨幣礦池,致力於為礦工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更完善的功能、更方便的使用和更豐厚透明的收益,螞蟻礦池提供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多種數字貨幣的挖礦服務,並支持PPS、PPLNS、SOLO等多種付款方式。
2、F2Pool
魚池,2013年4月創立於北京,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數字貨幣礦池。魚池擁有一支由高學歷、高技術、高素質的國內頂尖人才組成的團隊,創始人神魚、王純,作為國內首批從事區塊鏈行業的意見領袖,帶領團隊打造了領先的數字貨幣挖礦平台。業務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帶領了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們期待年輕而充滿朝氣的新成員加入,並肩為全球區塊鏈事業作出貢獻。
3、BTC.com
BTC.com是全球領先的比特幣數據服務商與礦池、錢包解決方案提供商。自2015年起,BTC.com團隊從區塊瀏覽器等行業基礎設施入手,致力於在各個細分領域建立新標准,錢包、礦池、行情、資訊等領域均能見到BTC.com品牌的身影。BTC.com團隊成員均來自於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近年來持續服務於比特幣礦機與挖礦行業,擁有多年系統設計、開發維護、運營管理經驗。伴隨著BTC.com團隊與品牌的成長,可以預見到,未來還將帶給比特幣用戶更多的驚喜。
4、微比特
微比特是一家專業的數字貨幣技術服務提供商,服務范圍包括數字貨幣交易平台以及數字貨幣礦池、雲挖礦合約等。其於2016年5月成立,同年6月上線比特幣礦池,11月上線雲挖礦產品。2017年3月,微比特獲得由比特大陸領投的2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以拓展交易所業務。6月,微比特正式推出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5、幣印
幣印創辦於2017年11月,由BTC.com原核心團隊建立。團隊的產品及技術輸出,現正服務於全網大部分的比特幣算力;曾在兩年內打造出了多個產品,跨越區塊鏈瀏覽器、礦池、錢包等多個垂直領域。幣印礦池是支持全主流幣種挖礦的專業礦池,現支持幣種包括:BTC、BCH、BSV、ZEC、LTC、ETH、DCR、DASH、XMR。
6、BTC.TOP
萊比特礦池的開端是全網算力最大的私人礦池,經過多年的穩定運營。現面向市場,邀請所有的礦工,來分享其技術所帶來的挖礦收益。全新升級改版的萊比特礦池系統,更貼切客戶的需求,內容更加豐富,操作簡單易上手。
眾所周知,收益最高的礦池往往是網路損耗最低的礦池,而數字貨幣挖礦的網路損耗,就體現在礦機詢問礦池伺服器,伺服器回應,礦機回傳結果到服務等數據在網路上來回傳輸的過程,內網礦機與外網伺服器傳輸數據會受到地理位置、本地網速、本地網路服務商網關,外網網關,礦池伺服器等等因素影響,所以各礦池的損耗會有所不同,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礦池的時候,一定要查看清楚該礦池的損耗情況。
㈨ 除了「比特幣」什麼幣是用普通的電腦或者手機能挖的而且是當天結算的
現在還有什麼幣可以用普通電腦挖礦得到
最佳答案
某些新生的虛擬數字幣可以用電腦的算力挖礦得到,如ETH、ZEC、門羅幣、XRB等。
因為這一類幣需求的全網算力不高,個人電腦的算力進行哈希碰撞的概率可以在短時間內碰撞出答案,從而獲得區塊獎勵,但這類代幣普遍沒啥價值,或者沒有風險極高,因此,也沒有太大意義。
(9)xmr硬分叉導致算力下跌擴展閱讀:
挖礦的風險:
1、電費問題:
顯卡「挖礦」要讓顯卡長時間滿載,功耗會相當高,電費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國內外有不少專業礦場開在水電站等電費極其低廉的地區,而更多的用戶只能在家裡或普通礦場內挖礦,電費自然不便宜。甚至雲南某小區有人進行瘋狂挖礦導致小區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毀的案例。
2、硬體支出: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有些挖礦機是更多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起來,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本身就很高,挖礦存在相當大的支出。
除了燒顯卡的機器,一些ASIC(應用專用集成電路)專業挖礦機也在投入戰場,ASIC是專門為哈希運算設計的,計算能力也相當強勁,而且由於它們的功耗遠比顯卡低,因此更容易形成規模,電費開銷也更低,單張獨顯很難與這些挖礦機競爭,但與此同時,這種機器的花費也更大。
3、貨幣安全:
比特幣的支取需要多達數百位的密鑰,而多數人會將這一長串的數字記錄於電腦上,但經常發生的如硬碟損壞等問題,會讓密鑰永久丟失,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的丟失。
4、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在比特幣這個裡面非常常見,最常見的當屬於分叉。分叉會導致幣價下跌,挖礦收益銳減。
不過很多情況表明,分叉反而讓礦工收益,分叉出來的競爭幣也需要礦工的算力來完成鑄幣和交易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的礦工,競爭幣會提供更多的區塊獎勵及手續費來吸引礦工。風險反而成就了礦工。
㈩ 比特幣暴跌進入熊市之後,該如何把握
截至今日午間,比特幣價格已經跌落至10700美元附近。比特幣在此前試圖突破12000美元未果,昨日回落趨勢延續至今。受此影響,加密貨幣市場普跌,市值排名前100的幣種有90個下跌。
在過去24小時,根據OKEX平台顯示比特幣凈流出金額達6.38億元,根據幣安數據顯示,比特幣凈流出金額達1.52億元。雖然過去24小時資金流出量較大,但相比昨日資金流出量已經減小,而比特幣過去24小時內多次觸底10600美元,但就交易量而言,在此位置出現較強支撐,此後仍要觀察資金回撤情況,以此確認市場上行還是繼續跌破下行。其實最近幣圈所謂的「熊市」相比較於之前類似「三點鍾社群」的爆紅,在筆者看來,我基本上敢斷言在幣圈裡面很明顯裡面有莊家,利用一些金融手段或是大佬出來站台,成功收割了一批「韭菜」,這個觀點或許會被很多人聽起來有點像「陰謀論」,但不得不承認,在幣圈裡面炒幣的投機者們比比皆是,朱嘯虎之前說的「希望各位不要因為收割韭菜賺帶血的錢而名留青史」這一告誡在我看來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最瘋狂的時候在2017年12月,比特幣達到十幾萬人民幣一枚,在此之前投資比特幣的人可以說能夠實現一夜暴富,在2017年年底價格就有所回落,最低跌破40000人民幣,2018年也有所回調。
對於投資比特幣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直接購買比特幣坐等上漲,就是簡單的低買高賣,而從歷史數據和區塊鏈的火爆程度來看,現在的比特幣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是這種投資方式成本較,另外比特幣價格波動太大,所以直接買幣雖然收益高,但風險也很大!
另外一種就是用專業設備來"挖"比特幣,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枚,挖礦是獲得比特幣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一台專業的計算機,行內人稱之為礦機通過大量的計算,來獲得比特幣,然後將比特幣賣掉來獲得收益,目前一台礦機的價格在一萬左右,另外就是需要一個電費成本的問題,這種設備功耗大,需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行,所以時間長了之後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目前在做挖礦的人已經有很多,多半是以礦場的形式,找到便宜電進行集中挖礦來降低成本。
每天都會產生收益,最高在每天200以上,另外幣價的波動對於挖礦影響也並不大,因為挖得的比特幣可以選擇在任意的價格賣掉,就算幣價低,可以屯幣,等幣價漲起來再賣掉,所以相對來說這種投資收益比較穩健,風險也相對較低,目前機器價格也較低,投入門檻不打,所以是一個投資的好機會。

目前的行情來看挖礦收益不高,甚至有些散戶已經造成虧損,但在專業大型礦場集中挖礦是很難虧本的。挖礦一個是需要機器設備成本和電價成本,隨著比特幣行情的低落,機器成本也一再降低,而大型礦場裡面電價也是極其低的,所以選擇在大型礦場裡面挖礦收益在未來很長時間里會高於成本的,在幣價上漲之後收益則會更高!
投資礦機託管業務,比起自建礦場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首先,一定程度上省去了時間成本,可以立即開始挖礦業務,其次省去了不必要的開銷,比如人工成本,由於託管業務是將多個投資者的礦機集中在一個礦場里的,所以人工成本是所有投資者共攤的。最後還有更加低廉的電價,託管企業開展礦機託管業務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盈利,如果拿不到低於市面上正常的電價的話,託管企業是很難盈利的,當然給到投資者的電價當然也會低於市面上的正常電價。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優勢就是,一些託管企業是能夠將投資者礦機所挖到的虛擬幣直接進行兌現的,這樣也免除了一些投資者擔心無法將虛擬幣變現的憂慮。
挖礦到底賺不賺錢?影響挖礦收益的幾個因素:首先是幣價,幣價越高,挖礦越賺錢。其次是難度,難度上漲的越慢挖礦越賺錢。成本越低挖礦越賺錢,當然,這里成本指的是算力購買成本和運營成本,包括人工,網費,建設費電費等等。這個成本越低越好。挖礦需要應對的風險就是幣價的暴跌,挖礦難度的暴漲,以及挖礦成本的上升。以目前來看,挖礦幣炒幣風險小的多。
現在幣價持續下跌,有人說買礦機不如直接買幣,其實不然,買幣必須承擔幣價下跌的風險,風險與收益並存,而買礦機則是「旱澇保收「、保值上升,作為投資者來說,長遠的眼光看礦機生產幣;而在沒有豐富的市場經驗時所作出買幣的決定只是投機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