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iota挖礦算力

iota挖礦算力

發布時間: 2022-01-28 05:18:40

① ETC和IOTA誰將是物聯網領域的霸主

進入11月份,IOTA市值暴漲了8倍多,一躍進入數字貨幣排行榜前四,成功擊敗老牌數字貨幣瑞波幣。IOTA主要服務於物聯網,炒作的點也是物聯網,而物聯網在近兩年也是比較火的概念,因此IOTA價格暴漲也在情理之中。但作為老牌數字貨幣ETC也已經開始試水物聯網領域,把物聯網作為一個突破口。那麼,作為物聯網領域的兩個巨頭誰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呢,下面就讓我們簡單的做一個對比。

ETC是以太坊原鏈的內置加密數字貨幣,系統已長時間穩定運行。其核心開發團隊有具有豐富區塊鏈開發經驗的技術專家組成,其技術方案的決策、實施,民主而又科學。IOTA使用的技術類似於雷電網路和閃電網路,閃電網路技術本身是一種比較前衛的技術。比特幣core開發組最早提出使用閃電網路技術解決比特幣擴容的問題,但一直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並未付諸實施,社區也普遍認為這種技術缺乏實踐的檢驗,在穩定性上有待檢驗。

ETC所使用的密碼學理論與原理,在之前也在其他IT領域廣泛應用,久經驗證和優化。是成熟、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技術。IOTA在二進制的硬體設備上使用平衡三元式(由三位數字表示的數值系統),這導致系統設計過於復雜,從而導致計算效率的降低。這種設計的另外一個嚴重問題是,必須重新設計密碼學哈希演算法,這給安全性帶來了嚴重隱患。簡單來講就是,這種技術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太過於前衛,不具備實際應用的價值。

ETC的發行完全去中心化,幣價不易被操控,並且即將實施新的貨幣政策,將從制度上保證ETC的發行量上限,使之成為緊縮型數字貨幣,從而保證其價值儲存屬性。IOTA是一個2014年的ICO項目,一直以來都是不瘟不火的。IOTA大量的代幣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價格容易被操縱,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價格上漲8倍的原因之一。這種中心化的趨勢對社區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IOTA不需要挖礦,沒有交易費,每個參與者都為網路提供算力,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這對IOTA網路的穩定是極其不利的。

IOTA使用的是Tangle技術,這種技術不是真正的區塊鏈,只是為了解決區塊鏈擴展問題,區塊鏈只是IOTA的一個幌子。所以IOTA作為一種技術可以在物聯網中進行使用,但卻不能作為一種數字貨幣進行使用。

相比IOTA對新技術、新概念、新理論的盲目追逐,ETC則每一步走的都很穩,一步一個台階,更熱衷於成熟穩定的技術,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創新。物聯網領域也是ETC一個最大應用場景,ETC開發團隊已經開始著手物聯網友好虛擬機的開發,使其變得具有普世性、獨立性和高效性。

另外,為了更好的使用物聯網應用,ETC社區已經達成了共識,制定了跨鏈操作功能的開發計劃。針對物聯網領域不斷劇增的交易數據,設計出了分片技術和側鏈技術,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ETCDEV團隊努力的目標是讓ETC區塊鏈成為穩定易用的技術。寧可開發進度放慢也不會做一些冒進的實驗防止未來出現無法挽回的錯誤造成用戶的損失。

總之,ETC更像是一種穩定易用的技術,IOTA則更像是一種冒進的實驗。技術大規模的應用最重要的是穩定易用而不是盲目的追究新概念、新技術。因此,ETC具有IOTA無法比擬的普世性,在物聯網領域具有更強的應用支撐能力。

② 閃電比特幣是什麼

閃電比特幣還沒有被大家所熟知,那是因為他是一個比特幣的分叉幣,幣圈的許多的用戶都本能對這類的通證產生厭惡情緒。分叉幣現在已經儼然成為了圈錢,跑路的代名詞。但是有一點各位可能不知道,所有比特幣的分叉幣在國外的監管者眼裡都可以叫做是貨幣。美國SEC只承認比特幣和以太坊稱做為貨幣,因為他們沒有在公開渠道進行過ICO。相應的這些分叉幣算是貨幣。而且閃電比特幣是唯一在分叉幣中沒有進行預挖的。大家可以想像成比特幣是一家銀行發行的100紙鈔,而各類分叉幣就相當於這家銀行發行的不同面額的紙鈔。各位可能不能理解這裡面有什麼寶貴的價值,當要進入實體的流通環節,如果你是比特幣的分叉幣就很容易通過政府合規。簡單的說,大皇子BCH為什麼能這么快打通日本的實體流通環節,恰恰佔了是比特幣分叉幣的光。
那我為什麼要說閃電比特幣是一場偉大的貨幣實驗?因為閃電比特幣推行的鏈上治理機制,將現實問題通過代碼進行票選進行民主的決策.我們把閃電比特幣比作一個自由的經濟體,有三大利益方:開發人員,礦工,持幣者。

至今沒有一個區塊鏈項目可以對此三者進行有效的治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往往一個ico項目,開發者,持幣者量最多,甚至礦工都是同一批人,這個很好理解吧,那他為什麼要把最大的利益去讓給通過ico的持有者呢,這個明顯不符合人性。而閃電比特幣為什麼敢於做鏈上治理,因為和閃電比特幣的發行方式有關。LBTC此次的「鏈上治理」即是對「去中心化」的再次嘗試,也很吸睛。DPOS機制決定了網路中有101個節點,同時和POW不同,選擇權是掌握在持幣用戶的手中的,這些節點將由持幣用戶投票選出,當節點不作為,用戶也可以投票踢出網路。根據上周周報內容顯示,目前LBTC的區塊瀏覽器也新增了這一項功能,可實時查看節點運作情況。也為LBTC的「鏈上治理」做出了鋪墊。在LBTC的體系中,所有持幣人可以通過投票決定項目發展提案的去留,所有組織成員都能參與組織的決策和運作,另外,本次閃電節點競選後的鎖倉5000的標准,又保證了節點既是礦池又是持幣用戶的身份。這樣較好地平衡了礦工、開發人員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自治組織的基礎。

③ 比特幣和閃電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與BCH和BSV等分叉幣相比,閃電比特幣LBTC同樣是源自於比特幣,其誕生的初衷也是為了解決比特幣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DPoS共識機制,而不是PoW共識機制,其所帶來的最顯著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眾所周知比特幣的每秒轉賬數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採用PoW共識機制的比特幣分叉幣也都相差無幾,而LBTC的TPS理論值可達2800,目前實際水平可以達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幾個數量級。快如閃電這句口號絕非虛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錢包官網下載一個錢包體驗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參與門檻,眾所周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PoW挖礦所導致的高額能源消耗一直為外界所詬病,同時由於挖礦早已成為重資產行業,礦機、礦場等領域也已被少數大玩家所壟斷,普通的中小投資者和新晉廠商基本沒有生存的空間,形成了強者恆強的局面。而PoS/DPoS類幣種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機就可以運行錢包並進行staking,從而獲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鏈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時通過投票和staking的機制鼓勵用戶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在PoW的世界裡,算力即權力,簡單粗暴;在PoS的世界裡,誰持有的幣更多,誰就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收益權。

而在DPoS的世界裡,則並不是簡單地看誰持有的幣更多,同時還需要得到社區的廣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區行使權力。同時,廣大中小用戶也有機會發起議案,表達自己的訴求,並參與決策。

由於比特幣上面已經承載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對於比特幣的任何一點點改進都非常的謹小慎微,並且步伐非常的緩慢,這才導致了社區的分裂,產生了眾多的分叉幣。然而事實上,相對於比特幣而言,不論是BCH還是BSV,所進行的改進都相當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實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細的審視一下LBTC,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幣分叉幣,我認為它是基於比特幣的一個非常大膽和有想像力的實驗。如果說萊特幣在很多時候都為比特幣充當了新技術和新想法的試驗田,那麼LBTC則可以被看成是變化更大,改變更為徹底的比特幣試驗田。

剛剛前面提到,比特幣在推廣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TPS過低,無法承載高頻次的交易。與比特幣及其比較知名的一些分叉幣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幾個數量級,實際的TPS可以達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過減少驗證時間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會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犧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區塊鏈將完全犧牲「去中心化」。與此同時,對礦工的機器配置要求也會更嚴苛,如果它不能及時上傳交易,那麼將會產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隱藏的危險也就越大。雖然EOS使用21個超級節點來實現高效率,但它也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潛在風險。

最近一兩年不少公鏈項目盲目追求高TPS,動輒聲稱達到了幾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TPS。有的項目方為了刷高TPS,購買數百萬的設備在一個實驗室內進行測試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娛自樂,這樣的高TPS是沒有意義的,即使能夠達到或者接近這樣的數字,對於目前的市場需求來說,也屬於性能過剩,勢必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測算,即使公有鏈每天處理1億筆交易,千位級的TPS也足夠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將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著高達27億的用戶,這個數字應該也是他們在深思熟慮後確定下來的。

這意味著目前LBTC的TPS已能滿足每天處理1億筆交易的需求,這個性能是相當務實的,在未來數年內完全能夠滿足全球用戶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備高度的可擴展性,隨著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還將繼續提升。可以說當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這個「不可能三角」當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在很多比特幣的原教旨主義者看來,只有中本聰所選擇的PoW這條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識機制已經經歷了近10年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市場考驗,而DPoS從誕生至今也已經6年多了。那麼我們不妨來做個實驗如何,看看把比特幣和DPoS結合到一起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如果這個DPoS版的比特幣同樣也能經受住10年的持續考驗,我們是否仍然還要堅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幣的唯一正途呢?當然,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時間會證明一切。

盡管我也自詡為比特幣的信徒,但我覺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義的,這個意義並不是說要取代比特幣,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幣的粉絲那樣覺得只有自己所擁護的那個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幣,而是在技術上探求更多更廣的可能性,對比特幣形成有益的補充。

④ 原子鏈的創始人是誰總部在哪裡

原子鏈(ATOS)是一種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金融處理方案。其方針是經由過程區塊鏈與分布式賬本手藝,構建一個全球規模內的貨泉自由通暢體系。這個體系可以讓每個用戶自由的停止國際間金融生意。原子鏈接納五層架構:數據層、搜集層、共識層、合約層、應用層。數據層使用分布式賬本手藝,實現貨泉的刊行、付出、交流等把持;搜集層接納P2P搜集和談實現的對等搜集;共識層基於POD及BFT共識演算法;合約層接納創世合約和多說話智能合約停止貨泉的刊行與辦理,對假造機停止了優化,支撐圖靈完好,接納自省機制防止圖靈完好中的死鎖狀態;應用層對多品種型的終端友愛,便當開發者便捷的基於原子鏈開發應用。經由過程去中心化的自治情勢,建造一個多元化的金融通暢搜集,晉升貨泉的活動性、安然性、遍及性。ATOS作為共贏生態中一種貨泉單位,方針是成為全球國際間生意的通用性貨泉。原子鏈作為一個開放性體系,用戶可以基於原子鏈API開發各類獨立的DAPP,建立個性化的應用場景。

原子鏈手藝上將有新的沖破。比特幣由於寡頭礦池據有跨越51%的算力,有比力特搜集鞭撻打擊的風險,所以很難成為一個國家的外匯儲藏。而原子鏈接納的更去中心化的POD演算法,所謂POD演算法是我們原子鏈首先命名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在IOTA(前10名的加密貨泉)上面有實現,可是沒有正式命名,便是Power Of Device的簡稱。生意0手續費,可是生意前必要幫整個搜集措置兩筆生意。如許我們用的人越多,算力越多,轉賬速度會越快。每個用戶都是一個節點,如許我們的TPS是沒有上限的,遠超比特幣只需7TPS,以太坊只需15TPS,以及EOS的百萬TPS…並且0手續費,不必要挖礦。礦池都沒有,何須有礦池節制全網算力的51%的懊惱?永久都是高度去中心化。接納DAG(有向無環圖)可以並行措置大量鏈上數據,可以完滿處理比特幣生意速度TPS慢的問題

⑤ LBTC是什麼

從代碼機制層面分析 LBTC 優點
DPOS機制
近年來由於POW的資源浪費、出塊不夠穩定、存在算力攻擊等問題,雖然POW被公認為使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共識機制,但對於全網算力不夠大的區塊鏈,還是存在很大被攻擊的風險。越來越多的共識機制被提出運用到區塊鏈項目中加以嘗試及實驗。DPoS則是目前主流共識機制中的一個,LBTC便採用了這個機制。DPoS保障了投票權在持幣人手中,因此持幣人將可以通過投票選擇是否通過議案,從而決定項目的發展方向。這同時也意味著,項目的發展方向取決於關心項目本身的人群手中,眾智的力量將推動項目更好地發展。同時DPoS機制的優點還有不存在算力攻擊、嚴格遵守時間出塊和節約資源等。
LBTC的DPoS優點
LBTC的DPoS機制也有其項目本身的特點: LBTC的節點個數為101個,比起21或51個節點,持幣人在LBTC的錢包中最多一次可給51個節點投票,更加降低了中心化的風險; LBTC能夠穩定3秒出塊,再加上2M的區塊大小,保證了LBTC是比特幣效率的400倍,每秒的交易速度可達2000筆以上; 最重要也區別於其他項目、令人感到頗具新意的是,LBTC的DPoS機制存在不可逆塊的規則。當一輪出塊,出塊代理人數達到90%以上或連續兩人出塊,出塊代理人大於70%則都可認為上一輪的第一塊,是不可逆的,從而防止分叉。
LBTC的防禦措施
除了基於DPOS共識機制,LBTC的技術層面還有其他的亮點。
首先,LBTC可以防止【重放攻擊】。什麼是重放攻擊?每個比特幣賬戶內將根據他的比特幣余額,同時存在對應數量的LBTC。如果每條鏈上的地址和私鑰、演算法等都相同,交易格式也完全相同,導致在其中一條區塊鏈上發起的交易,完全可以放到另一條區塊鏈上去重新廣播,可能也會得到確認。這就是「重放攻擊」。簡單來說,當用戶轉賬LBTC的時候,BTC也可能同時被轉走。LBTC修改了交易簽名中的哈希演算法。在哈希演算法中,LBTC新增了「LBTC」欄位。LBTC與BTC生成的HASH將不一樣,LBTC和比特幣相互不承認彼此的交易,以此防止了重放攻擊。
其次,防止【偽造挖礦】。比特幣交易中沒有投票和余額概念,為了LBTC的最大穩定,在Coinbase交易中新增加一個由OP-return組成OUTPUT,OP-RETURN數據由Publickey、Time,Sign(Time)三個欄位組成,Time代表交易的時效性,Publickey驗證Sign(Time),即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原理防止偽造別人挖礦。LBTC有101個節點,假設攻擊者有30個節點,如果偽造剩餘71個節點,則可讓其他節點誤認為攻擊者的鏈為最長鏈,而進行出塊,這就是偽造挖礦攻擊。
第三, 防止【雙花攻擊】。雙花攻擊就是一筆錢花了兩次,也可以稱之為雙重支付攻擊。比如之前引起廣泛關注的BTG近期遭受51%攻擊。一名惡意礦工獲得了BTG網路至少51%算力,臨時控制了BTG區塊鏈,在向交易所充值後迅速提幣,再逆轉區塊,成功實施雙花。LBTC由於前文提到過的不可逆塊,當LBTC的區塊的交易確定後,將不可能回滾,以此來實現防止雙花攻擊的目的。
第四,【多線程執行】。在LBTC的交易一致性、合法性檢查中,將可以合並整合的數據合並,採用多線程執行,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強了LBTC的性能。
LBTC的代碼邏輯
此外,再從代碼邏輯上來講,LBTC分為協議層、共識層和應用層。 當需要傳輸價值的時候,通過協議層鏈接,以共識層完成交易,這個過程不只是能夠作為價值的互換,也能夠在三方連接中充當價值中介。而應用層則主要是基於智能合約來實現。在未來的發展路線中,LBTC將基於智能合約實現網關的功能。支付網關實現的是資產發行、資產交易、法幣兌換、鏈上交互等。
所以LBTC才能這么有底氣地說它要做全球價值互聯網協議,通過支付網關可以實現任意貨幣間地兌換,不僅是幣幣間,法幣和數字貨幣,法幣間都可以。這不是非常方便嗎?一鍵轉換即可用越南盾買到ETH,轉給遠方的英國表妹,被她嫌棄,立即換成EOS,隔了1秒又換成英鎊,再也不用多餘的轉換步驟,一步到位,豈不美滋滋?這么一分析,其實從技術代碼層面分析LBTC還是挺靠譜的。不過比起那些專家,小編可不會忽悠你們,未來LBTC是否能實現去中心化的價值互聯網協議,關注代碼會是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LBTC的Github:https://github.com/lbtcio/lbtc-core)
如何使用網關?
接下來談談網關的「轉換流通」的具體實現,可以大致分為3種:
第一,當LBTC系統搭建好網關技術後,以網關為橋梁,用戶A可以將任何的貨幣兌換成LBTC,之後可以發送給任意想發送的用戶B,而用戶B則將LBTC兌換成自己需要的任意幣種即可,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大家平時在交易所的操作?我想這也是LBTC提出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緣由之一。
第二,用戶A可以將資金存放在用戶B信任的網關,經過網關轉給B。
第三,由於LBTC在網關建設前期,將提供「任意用戶皆可發行Token」的功能。因此,在LBTC系統中,如果用戶A的信譽好,被大家認可,且又自己發行了A Token(當然這其中應該包含的是資產抵押實現的資產上鏈),A就可以把自己的A Token用於用戶B的貨幣交換。用戶A在此後也可贖回交換給B的A Token。A即是交易過程中的網關角色。
在以上提到的過程中,分別實現了資產發行、資產交易、法幣兌換、鏈上交互的功能。
網關的使用類似於銀行的功能,最主要可以解決跨境轉賬的問題,再加上LBTC的高TPS和低廉的手續費,實現跨境轉賬將變得非常便捷。比如需要在中國往美國匯款,需要向中國的LBTC網關匯入人民幣,其後美國的網關將收到到來自中國網關的LBTC,再轉換為美元,轉發給美國的賬戶。 在如上網關系統中,可以得出,支付雙方都不需要加入網路,只需要信任網關即可。
雖然網關解決了傳統轉賬支付的慢速及手續費高的難題,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
除了LBTC邀請的符合標準的機構或項目方可以成為網關之外,普通用戶之間,除了熟識者之間的相互買賣(實際上這種行為更傾向於借貸,如果僅是熟識者間的買賣,將會形成一個個相互獨立的小網路),如何證明網關是值得信賴的機構或個人?
如何將LBTC的網關推廣到與大型機構合作顯然是擺在團隊面前的問題。Ripple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目前已與日本的MUFG、澳洲的Westpac、英國的渣打銀行等進行了合作,在有Ripple、恆星幣等支付數字貨幣在前的鋪墊,LBTC想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還需要有更多的特色,這一點可在後期的智能合約路線規劃中有所期待。
但是,Ripple也因為分配方式被指責太過中心化,LBTC卻因採用的DPOS機制擁有101個節點,並且由於是分叉幣,發行時1:1分發給比特幣的持有者,這可以說也是LBTC的先天優勢——擁有廣闊的分散性,如果在未來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和認可,達成共識,那麼將會形成先天性的分布廣的優勢。
此外,在資產上鏈過程中又如何證明資產是確實存在於現實之中可用作抵押的呢?除了大型的機構列如銀行之外,小型網路也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資產上鏈的資產證明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加以規則和認證,那極有可能出現網關跑路或者虛假網關的事件。雖然網關被舉例為「淘寶」平台,理論上平台是管不了商家的買賣內容的,但是平台對於商品質量是存在監管的,否則必將引起混亂。
去中心化交易所
再接回前面的第一點,就去中心化交易所再稍微談一談我的想法。目前,礦場和中心化交易所是區塊鏈早期發展的主角,隨著越來越多的交易所的崛起,中心化交易所陷入操縱丑聞等等,都給去中心化交易所得成長帶來了空間。去中心化交易極有可能將價值真正帶到區塊鏈領域,成為區塊鏈時代真正的主角。 LBTC憑借網關技術,可以實現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LBTC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戶自己的幣,將交由自己保管,防止了幣於中心化交易所丟失的可能。同時還能防止系統交易不透明、運營及技術的風險。 根據之前的網關采訪介紹文章所說,LBTC還將聯合靠譜項目方,上架交易所,為所有社區成員謀福利。總體來講LBTC的發展路線比較清晰,於支付領域的目標也很明了,拿住了,夥伴們,未來可期!

熱點內容
區塊鏈應用管理app下載 發布:2025-05-14 21:36:09 瀏覽:612
比特幣收賬 發布:2025-05-14 21:33:14 瀏覽:758
中勒索病毒比特幣 發布:2025-05-14 21:32:33 瀏覽:280
盤錦市中心醫院去武漢的醫生 發布:2025-05-14 21:20:28 瀏覽:813
告破四百億幣圈騙局 發布:2025-05-14 21:17:53 瀏覽:278
比特幣行情紅色綠色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21:14:40 瀏覽:909
比特幣杠桿如何平倉 發布:2025-05-14 20:31:05 瀏覽:892
比特幣來買披薩 發布:2025-05-14 20:27:54 瀏覽:673
離線數字貨幣錢包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20:26:57 瀏覽:142
去疾控中心上班 發布:2025-05-14 20:25:25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