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沙尼亞港口去市中心怎麼走
① 從沙邊市場到港口市場怎麼走
沙邊市場站乘坐 061路 (坐3站)、 068路 (坐3站)到城軌
中山站
總站(公交總站)
轉乘
002路 (坐11站)到假日廣場站
轉乘
205路 (坐13站)到港口市場站下。過馬路往左走約130米到
港口中心
市場
② 去市中心怎麼走
去市中心不認識路可以拿出手機地圖搜索,會推薦你怎麼走。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打車,用打車軟體叫輛車,他會載你去的。
③ 愛沙尼亞怎麼去啊
參加北歐旅行團,從芬蘭去愛沙尼亞
④ 愛沙尼亞有哪些主要港口
愛沙尼亞全國共有39個港口,主要有:阿茲里、哈普薩盧、科普里、坎達、木烏加、帕爾迪斯基、帕爾亞薩雷、皮亞爾努、盧馬薩雷、塔林、瓦納薩達姆等。
⑤ 愛沙尼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塔林歷史中心2、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3、市政廳廣場
4、卡德里奧花園/葉卡捷琳娜公園
5、塔林市政廳
6、Patkuli
7、Kiek in de Kok and Bastion Passages Museum
8、比力塔
9、奧利維斯特教堂
10、托姆比亞山
還有970條相關問答,更多愛沙尼亞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⑥ 愛沙尼亞的港口多嗎
港口條件優越 愛沙尼亞中轉運輸發達
波羅的海愛沙尼亞共和國國土面積較小,但具備良好的中轉運輸能力,獨特的區位優勢,是通往俄羅斯主要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以及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最短通道。與俄羅斯相比,愛沙尼亞港口的自然條件更為理想,為不凍港。
塔林港最大優勢不擁堵
該國外貿大港──塔林港最大優勢是不擁堵,共管理5個港口,其中之一就是位於穆嘎灣的穆嘎港,它是愛沙尼亞主要的中轉港。從塔林港通過公路、鐵路和水路網路向外輻射,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內可覆蓋市場區域的人口分別是5000萬、1億和4.5億。港口與周邊發達的公路、鐵路網路銜接順暢,愛沙尼亞的公路、鐵路網可以向東、西、南三個方向延伸。穆嘎港和莫斯科之間有固定編組的集裝箱列車通行。愛沙尼亞鐵路和俄羅斯鐵路軌距相同,都是1520毫米。
運輸業在愛沙尼亞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GDP的貢獻率為10%,發達的中轉運輸無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愛沙尼亞物流運輸企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已達到西歐國家服務標准,而且運輸能力還存在巨大發展潛力,不少歐洲和國際級物流公司都在愛沙尼亞開展業務。該國基礎設施完善,大型國有運輸企業包括塔林港、塔林機場和愛沙尼亞鐵路公司。
愛沙尼亞共開辟三處自由貿易區,分別位於穆嘎港、西拉梅港和靠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邊境的瓦爾加市,自由貿易區內無需辦理海關手續,中轉貨物程序簡便。
2006年至2010年,塔林港的大量投資將用於穆嘎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投資包括穆嘎港東部擴建和穆嘎工業園的開發建設。歐洲的很多聯運樞紐港已經沒有土地可開發利用,但塔林港仍有土地可建設大型的物流集運中心。
港企可通過中轉北歐
香港外貿企業可以通過愛沙尼亞這一中轉渠道向北歐和俄羅斯出口紡織品、運動服裝、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並從這些地區進口橡膠、機械、紙和紙漿、金屬和塑料製品。歐盟委員會將於2007年年底取消中國紡織品進口的配額限制,這對中國和歐盟無疑都是利好消息。
塔林港的長遠目標是開辟與中國港口之間的集裝箱班輪直航航線,這一航線的開辟將改變供應鏈接構,為中國和北歐及俄羅斯商家帶來新的商機,同時中國與北歐和俄羅斯之間的貨物運輸時間將從目前的45天縮短到28天,運輸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這一新航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根據瑞典海運學會分析,塔林港對集裝箱船收取的港口稅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港口中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愛沙尼亞鐵路公司收取的關稅只是俄羅斯鐵路公司等競爭者的二分之一。
⑦ 愛沙尼亞有哪些比較大的港口
塔林港、西由拉邁港、昆達港、北帕爾迪斯基港、帕爾努港
我之前可是在愛沙尼亞住過的哦。不過最大的就是塔林港。
⑧ 愛沙尼亞在哪裡
國名: 愛沙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Estonia)
獨立日: 2月24日(1918年2月24日脫離沙俄統治)
恢復獨立日:8月20日(1991年8月20日脫離蘇聯)
勝利日:6月23日(1919年抗擊德國軍隊獲勝)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7。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藍、黑、白三色。藍色象徵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黑色象徵財富,象徵國家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白色象徵吉祥、自由、光明和純潔。現在的這面國旗在1918年就正式使用過。1940年愛沙尼亞成為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45年起採用上部有五角星和鐮刀、鐵錘圖案,下部有白、藍、紅色波紋的紅旗作為國旗。1988年恢復使用原國旗,即現在的國旗。
國徽:為盾徽。黃色的盾面上橫置著三頭藍色獅子。獅子伸出紅舌,揚起尾巴。盾徽由飾物扶托。
國家政要:總統阿諾爾德·呂特爾(arnoldruutel),2001年9月當選,10月上任。
自然地理:面積為4.52萬平方公里。位於波羅的海東海岸,西北臨里加灣、波羅的海和芬蘭灣,東南同拉脫維亞接壤,東界俄羅斯。海岸線長3794公里。境內地勢低平,間有低矮丘陵,平均海拔50米。多湖泊和沼澤。主要河流有納爾瓦河、派爾努河、埃邁厄吉河。最大的湖是楚德湖和沃爾茨湖。屬海洋性氣候,冬季最冷的1、2月平均氣溫-5℃,夏季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人口: 136.1萬(2002年)。愛沙尼亞人屬芬蘭烏戈爾民族。愛沙尼亞人佔67.9%,俄羅斯人佔25.6%,其餘為烏克蘭族和白俄羅斯族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愛沙尼亞語為官方語言。城市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0%。
首都:塔林(Tallinn) ,人口約40萬(2002年)。塔林市分為8個區,總面積為158. 3平方公里。1991年愛恢復獨立後成為首都。塔林市位於愛西北部,瀕臨波羅的海,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沖,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該市的港口塔林港是愛最大的港口。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溫4. 7℃。
行政區域: 全國共分15個省,大小城鎮共254個,省名如下:希尤省、哈留省、拉普拉省、薩列省、里亞內-維魯省、依達-維魯省、雅爾瓦省、維良地省、耶蓋瓦省、塔爾圖省、維魯省、瓦爾加省、貝爾瓦省、帕爾努省和里亞內省。
簡史:愛沙尼亞族從遠古時代就居住在現今的愛沙尼亞境內。公元10—12世紀,愛沙尼亞東南部並入基輔羅斯,1030年智者雅羅斯拉夫在愛沙尼亞建立了尤里耶夫城(今塔爾圖)。12—13世紀形成愛沙尼亞民族。13世紀初期愛沙尼亞先後遭日耳曼騎士團和丹麥人侵佔。13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愛沙尼亞被德意志十字軍征服,成為立窩尼亞的一部分。16世紀末,愛沙尼亞的領土被瑞典、丹麥和波蘭瓜分。17世紀中葉,瑞典佔領了整個愛沙尼亞。1700—1721年間,彼得大帝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與瑞典進行了長期的「北方戰爭」,最後打敗瑞典,迫使瑞典簽訂《尼什塔特和約》,割占愛沙尼亞,愛沙尼亞遂並入俄國。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愛沙尼亞全境被德軍佔領。同年11月29日,蘇聯紅軍解放愛沙尼亞部分領土後,在納瓦市成立愛沙尼亞勞動公社(蘇維埃共和國)。1919年1月公社被顛覆。同年5月愛沙尼亞宣告成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該共和國於1920年2月2日同俄羅斯聯邦在塔爾圖簽訂蘇愛條約,俄國「自願地和永久地」放棄它對愛沙尼亞領土和人民的主權權利。1920年2月24日,愛宣布脫離蘇維埃政權。1938年8月23日蘇德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秘密議定書規定,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為蘇聯勢力范圍。同年9月,蘇聯和愛沙尼亞簽訂互助條約,規定愛沙尼亞向蘇提供軍事基地,允許蘇聯駐軍。1940年6月,蘇聯根據1939年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秘密協定出兵愛沙尼亞,7月21日成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8月6日愛沙尼亞加入蘇聯。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愛沙尼亞被德國佔領了3年,成為德國東方省的一部分。1944年11月蘇聯紅軍解放愛沙尼亞。1989年11月15日,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宣布1940年愛沙尼亞加入蘇聯的宣言無效。1990年3月30日,恢復愛沙尼亞共和國。1991年8月20日,愛正式宣布獨立。同年9月10日,愛加入歐安會,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政治:實行三權分立的議會民主制。國家最高權力屬於人民,獨立和主權是至高無上、不可剝奪的。議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實行一院制,任期四年,其主席有權簽署法律、法令和向最高蘇維埃提出政府首腦人選。主要職能:通過法律;決定全民公決;選舉共和國總統;批准或宣布廢除外交條約;授權總理組成政府;通過並批准國家預算;決定對共和國政府、總理及部長進行不信任投票;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解決憲法所規定的總統、政府、其他國家機關或地方政府職權以外的所有行政問題等。年滿21周歲且有選舉資格的公民都可以競選議員。實行多黨制和以西方民主為特點的議會制。政府首腦(總理)由議會任命,各部部長由總理提名,但需經議會批准。司法機構分為三級:國家法院、地區法院、城鄉法院,所有法官均由議會選舉產生。憲法規定設立大法官職位,負責監督並仲裁議會、中央和地方政府所頒布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
經濟:工農業較發達。自然資源匱乏,森林面積181. 46萬公頃,佔領土總面積的43%。主要礦產有油頁岩(儲藏量約60億噸)、磷礦(儲量約40億噸)、石灰岩等。工業主要部門有機械製造、木材加工、建材、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業。農業以畜牧業為主,主要飼養奶牛、肉牛和豬;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黑麥、土豆、蔬菜、玉米、亞麻和飼料作物。旅遊、過境運輸及服務業等支柱性產業持續增長。1998年11月13日加入世貿組織。2001年愛外匯儲備為8.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004美元。
軍事: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總統國防事務的最高咨詢機構,國防部是政府執行和實施國防政策的部門。國防軍司令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國家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8-12個月。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郵差報」、「愛沙尼亞日報」、「消息報」等,主要通訊社是「愛沙尼亞通訊社」。7個電視台中6家為私有;共有27家電台,1家為國有,26家私立。
外交:把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重點,同時保持與北歐各國及波羅的海三國的傳統合作關系,並努力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
與中國關系:1991年9月11日,愛沙尼亞同中國建交。2005年8月,愛沙尼亞總統呂特爾於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⑨ 愛沙尼亞最大的港口叫什麼,在哪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位於波羅的海東海岸,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南瀕臨里加灣,是波羅的海沿岸最大的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