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推薦機制
1. 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是怎麼演算法的
今日頭條是屬於機器演算法推薦機制的平台,也就是說,即使你沒有粉絲來到頭條上發表內容,也可以獲得比較大的推薦,一個剛來頭條不久的新人創作出10萬百萬閱讀都是有可能的。
但要想創作出閱讀量高的內容,就需要了解清楚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
每一個使用今日頭條APP的用戶,都會被系統打上各種類型的標簽,比如你經常看體育看足球,今日頭條就會認為你是一個體育愛好者,那麼當有頭條號作者發布足球相關的內容時,就會優先推薦給你。
所以說要想讓你的文章獲得比較大的推薦量,首先你需要在文章的標題和內容中,體現出來你的領域和人群,以方便系統判定你的類型,幫你推送給精準的用戶。
如果你的標題和內容中都沒有體現出來相應的關鍵詞,那系統就不知道要把你的內容將會給推薦給誰,很有可能會造成閱讀量,推薦量都不好的結果。
除了上面這個最基礎的人群和關鍵詞匹配外,用戶的行為動作也是影響頭條號推薦的關鍵因素。
評論,收藏,轉發點贊和讀完率,這些都決定的,你的內容是否會獲得比較高的推薦。
一篇文章發布後會經過一輪這樣的推薦:初審、冷啟動、正常推薦、復審。
初審是一般機器審核,通過內容判定出你是否有違規行為,初審通過後,將進入冷啟動階段。
冷啟動就是系統把你的內容推送給一小批可能對你內容感興趣的人群,然後根據這個人群的反應,比如說讀完率、點贊互動評論的整體情況,對你進行下一輪的正常推薦。
如果這些互動都比較好,讀完率很高點贊,評論都很好,收藏量也很多,那麼系統就會給你加大推薦,推薦給更多的用戶。
當推薦到一定程度後,系統會給用戶的反饋情況進行復審,比如說有人舉報,或者負面評論過多,如果在復審種,發現你屬於標題黨或者內容過於負向,將系統將會不再推薦。
這是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和推薦流程,弄懂這個推薦流程後,會對你的頭條號運營有很大的幫助。
2. 去中心化有幾種實現方式
三種:
1、中心化的在線支付;
2、中心化的計算機點數或互聯網積分;
3、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基本性質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去中心化
3. 抖音短視頻的推薦機制(或者說演算法)是怎樣的
抖音的演算法是很厲害的,讓很多人刷抖音成癮了。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刷到的抖音內容都不一樣。所有的抖音的用戶,你拍的任何一個視頻,無論質量好還是質量壞,發布了之後一定會有播放量,從幾十到上千都有可能。這個叫做流量池,抖音會根據演算法給每一個作品的人分配一個流量池。到了流量池之後,抖音根據你在這個流量池裡的表現,決定是把你的作品推送給更多人,還是不再推送。因此,抖音的演算法讓每一個有能力產出優質內容的人,得到了跟大號公平競爭的機會。想更深入的去了解抖音的運營知識,還得去學習一下,除了演算法、還有內容、用戶、拍攝、剪輯、數據分析、變現等等,把這些弄明白了,自然也就會了,我一個朋友是做健身教練的,後來在黑馬程序員學了短視頻之後,每天拍自己的健身方法,吸引了很多粉絲,開直播變現,收徒弟了。
4. 抖音上的推薦機制是怎樣的呢
抖音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演算法平台,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賬號都有機會擁有百萬粉絲甚至千萬粉絲。即便我們沒有一點流量,只要我們的內容受歡迎,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所以只要你用合適的方法做好內容你也可以在抖音賺得第一桶金。還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問我
5.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點及內容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同時「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典型特徵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儲存與算力,整個網路節點的權利與義務相同,系統中數據本質為全網節點共同維護,從而區塊鏈不再依靠於中央處理節點,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與更新。而每個區塊鏈都遵循統一規則,該規則基於密碼演算法而不是信用證書,且數據更新過程都需用戶批准,由此奠定區塊鏈不需要中介與信任機構背書。
去中心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首先體現在多樣化上,在網路世界不再是有幾個門戶網站說了算,各種各樣的網站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愛好,這些網站分布在網路世界的各個角落裡張揚著個性。
去中心化其次體現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內容中心化成為趨勢,人成為決定網站生存的關鍵力量。以缺乏互動的個別人建站變成了以圈子的形式來聚合人才貢獻自己的智慧,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即用戶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內容: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1.0)時代,今天的網路(Web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6. 我開始領會到大型任務如何通過去中心化的方法並藉助最少的規則來完成
。我開始領會到大型任務如何通過去中心化的方法並藉助最少的規則來完成;我懂得了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先計劃好。印度街道上車水馬龍的畫面始終浮現在我腦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佇立不動的牛群,鑽來鑽去的自行車,慢慢悠悠的牛車,飛馳而過的摩托車,體積龐大的貨車,橫沖直撞的公交車——車流混雜著羊群、牛群在僅有兩條車道的路面上蠕動,卻彼此相安無事。亞洲給了我新的視角。
7. 抖音短視頻的推薦機制(或者說演算法)是怎樣的
抖音屬於位元組跳動旗下產品,和頭條系產品一樣,抖音的推薦機制(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每個賬號都有機會爆紅。
抖音,是由位元組跳動孵化的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該軟體於2016年9月20日上線,是一個面向全年齡的短視頻社區平台。

2019年1月18日下午,中央電視台與抖音短視頻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抖音將成為《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獨家社交媒體傳播平台,會上公布了2019年央視春晚「幸福又一年」的新媒體行動,抖音將同央視春晚在短視頻宣發及社交互動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調動廣大年輕群體,面向全球華人,以參與代替評論,用參與引導關注,助力春晚傳播 。
2020年7月30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作出宣判,認定抖音App有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形。9月14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消息稱,抖音APP中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打榜、大額消費、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互撕謾罵的不良信息和行為。
9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召集抖音等6家互聯網企業負責人,召開落實「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工作電商平台行政約談會。
2021年1月,「抖音」平台被行政處罰。2021年6月,抖音因提供含有禁止內容被罰 3 萬元;2021年1月26日,抖音與央視春晚聯合宣布,抖音成為《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
這是繼2019年春晚後,抖音第二次與央視春晚達成合作; 6月21日,抖音正式上線了網頁版內測,其官網頁面也進行了改版;9月1日,抖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專項整治的公告。
8. 抖音熱門推薦機制是怎麼計算的
抖音的演算法是怎麼回事?——天津歐思創科技有限公司
簡單地說:抖音的演算法,其實是一個漏斗機制,跟今日頭條的去中心化的推薦演算法原理基本一致。
它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冷啟動流量池曝光
假設每天在抖音上有100萬人上傳短視頻,抖音會隨機給每個短視頻分配一個平均曝光量的冷啟動流量池。比如,每個短視頻通過審核發出後,平均有1000次曝光;
第二,數據挑選
抖音會從這100萬個短視頻的1000次曝光,分析點贊、關注、評論、轉發等各個維度的數據,從中再挑出各項指標超過10%的視頻,每條再平均分配10萬次曝光。然後再去看哪些是點贊、關注、轉發、評論是超過10%的,再滾進下一輪更大的流量池進行推薦。
第三,精品推薦池
通過一輪又一輪驗證,篩選出來點贊率、播放完成率、評論互動率等指標都極高的短視頻才有機會進入精品推薦池,用戶打開時,看到的那些動輒幾十上百萬點贊量的視頻就是這么來的。
接下來分享的所有干貨和技巧,都是緊緊圍繞著最核心的一點:通過提升點贊量、關注量、評論量、轉發率等指標,獲得更大的官方精準推薦,贏得更大的曝光。
9.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論
「媒介中心」論與「社會中心」論的激辨 媒介理論的一個特徵,就是各種觀點的廣泛歧義性.在媒介與社會的關繫上,爭論的一個焦點即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與「社會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論激辯.兩種理論的分歧基於不同的立足點,從不同的分析模式出發,強調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觀 點,偏重於媒介本身的活動領域,認為大眾媒介受到傳播科技發展不可抗拒的驅動力影響,已經形成超越於社會運動規律的自主力量,大眾傳播具有自身的運作方式 和邏輯,突出強調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響力;「社會中心」的觀點則將大眾媒介視為政治、經濟力量的反映,認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樣,只是資訊傳播的載體,因 此,媒介理論只不過是更宏大的社會理論的特殊應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論認為,大眾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會的能力,並且將大眾媒介視為社會 變遷的主要策動者;「社會中心」理論則認為媒介始終處於社會力影響的范疇內,它隸屬於社會,並對社會負有特殊責任.①不難看出,由於立足點不同,理論之間 的分歧不可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