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頂算荷載時力怎麼傳
1. 求風壓荷載標准值時坡屋頂上風荷載體形系數有正有負,再代入計算時為什麼有的負號變成正號了
那是因為要考慮兩坡面的水平力的方向,不是負的變正,正的變負,而是省去了一些步驟,看不懂而已
對於屋面坡面上的風荷載本身是垂直於該坡面的,對於雙坡屋面,w=F2-F1=(迎風面風載體系系數-背風面)*風壓高度變化系數*風振系數*基本風壓,如果考慮力的方向,(F1,F2為坡面上風荷載的水平分力,)風的方向為正,那麼迎風面F1與風向方向相反為負,則F2為正。前面考慮了力的方向 所有風荷載體型系數直接帶入其絕對值計算。 假設迎風面為-0.6,背風面為-0.5,那麼w={|-0.5| - |-0.6|}*……所以有時負的會變正的,
而對於牆面上的,迎風面牆受壓為正,而背風面則為負壓面(為負),迎風面為+0.8,背風面為-0.5,那麼W={|+0.8| - |-0.5|}*……
例如:一雙坡面單廠房,坡面迎風面為-0.6,背風面-0.5,牆正面+0.8,背面為-0.5,那麼有 W={(0.8+0.5)h1+(0.5-0.6)h2}*.......
全手寫輸入,希望對你有用
2. pkpm復雜 坡屋頂恆荷載怎麼算
嗯,計算厚度時,板厚要除以傾角的餘弦。再依照厚度算重量就是了。
荷載的取值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精確到小數點的,這點誤差對於計算受力的影響忽略不計。
3. pkpm坡屋頂荷載怎麼傳到同一層樑上
知道要建兩層坡屋頂至於平屋面坡屋頂倒見
說白想梁立柱嘛構造要求比較高托梁托梁所框架柱按照轉換構件處理即框支柱轉換梁計算要放設計內力、調幅用PKPM計算特殊構件補充定義樑柱設置轉換梁框支柱些程序自考慮托梁梁主梁要設置轉換梁
構造轉換樑柱箍筋要全加密並且注意配筋率限制托梁寬度要比立柱邊至少5cm難滿足局部加腋立柱所節點應該拉梁與托梁相交強化雙向約束拉梁必按照轉換梁考慮
立柱沒任何特殊要求注意錨固即
具體參考混凝土規范GB50010-2010抗震規范50011-2010關框支構件要求事實真框支結構要求更高遇情況畢竟受力較立柱層高(某些部位)所構造強化般
4. 坡屋頂的平房,雨棚挑出長度為1440,在PKPM中怎麼建模,荷載輸入多少啊
雨棚如果是純挑板,可以不建到模型中去,把荷載考慮足了就可以了,如果有懸挑梁,可以建到模型中去。坡屋頂可以按照上節點高來拔高節點,布置梁,然後布置斜板來建。不過PKPM推薦的是在PMSAP或者SPASCAD中補充建模計算。至於荷載,當然按照正常的來考慮,坡屋面恆載按4或者5,活載看上不上人,上人就是2.0,不上人0.5
5. 基本雪壓比較大的建築坡屋頂坡度怎麼取
GB50009-2001《建築結構荷載規范》上有全國各地詳細的基本雪壓,用它來計算雪壓標准值。在這里不可能詳細介紹。只要你把該荷載規范第6章讀懂就一定解決問題。
6. PKPM 有閣樓的坡屋頂怎麼建模好
建入模型,升降節點。剛度按一半高度計算。
7. ((截面250*500跨度5500的梁,能承受3300(頂層)+1250(坡屋頂)的牆體和兩層樓板的荷載嗎(兩邊開間為各
有圖就好了,可以幫您算算
8. PKPM坡屋面如何建模
PKPM坡屋面用結構平面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PMCAD)進行建模。
用簡便易學的人機交互方式輸入各層平面布置及各層樓面的次梁、預制板、洞口、錯層、挑檐等信息和外加荷載信息,在人機交互過程中提供隨時中斷、修改、拷貝復制、查詢、繼續操作等功能。
自動進行從樓板到次梁、次梁到承重梁的荷載傳導並自動計算結構自重,自動計算人機交互方式輸入的荷載,形成整棟建築的荷載資料庫,可由用戶隨時查詢修改任何一部位數據。由此數據可自動給PKPM系列各結構計算軟體提供數據文件,也可為連續次梁和樓板計算提供數據。
繪制各種類型結構的結構平面圖和樓板配筋圖。包括柱、梁、牆、洞口的平面布置、尺寸、偏軸、畫出軸線及總尺寸線,畫出預制板、次梁及樓板開洞布置,計算現澆樓板內力與配筋並畫出板配筋圖。畫磚混結構圈樑構造柱節點大樣圖。
作磚混結構和底層框架上層磚房結構的抗震分析驗算。統計結構工程量,並以表格形式輸出。

(8)坡屋頂算荷載時力怎麼傳擴展閱讀
工程界在分析設計一個新系統時,通常先進行數學模擬和物理模擬實驗,最後再到現場作實物實驗。數學模擬比物理模擬簡單、易行。用數學模擬來分析和設計一個實際系統時,必須有一個描述系統特徵的模型。對於許多復雜的工業控制過程,建模往往是最關鍵和最困難的任務。
對社會和經濟系統的定性或定量研究也是從建模著手的。例如在人口控制論中,建立各種類型的人口模型,改變模型中的某些參量,可以分析研究人口政策對於人口發展的影響。
9. 砌體結構中坡屋頂怎麼建模
在PMCAD建模時,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層柱的柱項,斜梁下應輸入100mm高的短柱,短柱通常只傳遞荷載和內力,而沒有設計意義。 TAT和SATWE只能計算斜粱,對斜屋面的剛度不予考慮。
要注意:坡屋面部分計算層高為其坡高的一半, 當坡屋面下有平屋面擱板時,只需注意規范對 總高的限制,若無平屋面擱板,應注意其頂層層高為坡腳下層高+坡高/2)<3.6m(多孔磚限值) ,無擱板時要設雙層圈樑,其水平圈樑與坡屋面圈樑分開澆築。
坡屋面梁不宜採用梁平法表示,其梁加密區長度,負加筋長度,梁鋼筋錨固做法應採用梁 詳圖表示。
屋面折角為應力復雜處,兩邊板上部鋼筋應錨固於折角處梁或暗梁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