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軸時一般都算哪些力
1. 軸的結構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軸是穿在軸承中間或車輪中間或齒輪中間的圓柱形物件,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軸是支承轉動零件並與之一起回轉以傳遞運動、扭矩或彎矩的機械零件。
軸的結構設計原則為:
1、節約材料,減輕重量,盡量採用等強度外形尺寸或大的截面系數的截面形狀;
2、易於軸上零件精確定位、穩固、裝配、拆卸和調整;
3、採用各種減少應力集中和提高強度的結構措施;4、便於加工製造和保證精度。

軸的分類:
常見的軸根據軸的結構形狀可分為曲軸、直軸、軟軸、實心軸、空心軸、剛性軸、撓性軸(軟軸)。
直軸又可分為:
1、轉軸,工作時既承受彎矩又承受扭矩,是機械中最常見的軸,如各種減速器中的軸等。
2、心軸,用來支承轉動零件只承受彎矩而不傳遞扭矩,有些心軸轉動,如鐵路車輛的軸等,有些心軸則不轉動,如支承滑輪的軸等。
3、傳動軸,主要用來傳遞扭矩而不承受彎矩,如起重機移動機構中的長光軸、汽車的驅動軸等。軸的材料主要採用碳素鋼或合金鋼,也可採用球墨鑄鐵或合金鑄鐵等。軸的工作能力一般取決於強度和剛度,轉速高時還取決於振動穩定性。
2. 工程上設計軸力和預加軸力的區別
對一個柱子來說,通過材料等的參數而得出的結構抗力,這個就是設計軸力了。
現在對這個柱子進行試驗,先加一些力,看一下,這個力可以稱為預加軸力了。
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解釋
3. 軸系設計時聯軸器的徑向力考慮嗎
如果受到較大的徑向力當然是要考慮的,不過對於連軸器而言一般轉化成其所受的彎矩來完成校核
4. 工程上設計軸力和預加軸力的區別
對一個柱子來說,通過材料等的參數而得出的結構抗力,這個就是設計軸力了。
現在對這個柱子進行試驗,先加一些力,看一下,這個力可以稱為預加軸力了。
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解釋
5. 如何計算帶輪所受的圓周力,徑向力和軸向力
1、皮帶輪的圓周力計算
先用皮帶輪轉速與皮帶輪直徑換算比,速度比=輸出轉速:輸入轉速=負載皮帶輪節圓直徑:電機皮帶輪節圓直徑。圓周力和基準力是一樣的,直徑-2h=節圓直徑,h是基準線上槽深,不同型號的V帶h是不一樣的,Y Z A B C D E,基準線上圓周力分別為h=1.6 2 2.75 3.5 4.8 8.1 9.6。
2、皮帶輪的徑向力計算:
徑向力就是皮帶輪節線位置理論力,一般用PD表示,外圓一般用OD表示。不同的槽型節圓與外圓的換算公式不一樣,一般比較容易測量到皮帶輪的外圓,在根據公式計算出節圓。SPZ:OD=PD+4;SPA:OD=PD+5.5;SPB:OD=PD+7;SPC:OD=PD+9.6。

3、皮帶輪的軸向力
設電機皮帶輪(主動輪)直徑、轉速為d1、n1,從動輪直徑、轉速d2、n2,由機械傳動原理可以得出皮帶輪轉速計算公式:d2/d1=n1/n2=i;即d2=d1*(n1/n2)。皮帶輪A或SPA的帶輪最小外徑尺寸為80mm,SPZ帶,小輪不小於63mm。
(5)設計軸時一般都算哪些力擴展閱讀:
不同型號的皮帶輪的槽角在不同直徑范圍下的推薦皮帶輪槽角度數
1、O型皮帶輪在帶輪直徑范圍在50mm~71mm時為34度;在71mm~90mm時為36度, >90mm時為38度;
2、 A型皮帶輪在帶輪直徑范圍在71mm~100mm時為34度,100mm~125mm時為36度;>125mm時為38度; B型皮帶輪在帶輪直徑范圍在 125mm~160mm時為34度;160mm~200mm時為36度,>200mm時為38度;
3、 C型皮帶輪在帶輪直徑范圍在200mm~250mm時為34度,250mm~315mm時為36度,>315mm時為38度;
4、D型皮帶輪在帶輪直徑范圍在 355mm~450mm時為36度,>450mm時為38度;E型 500mm~630mm時為36度,>630mm時為38度。
6. 在進行軸的結構設計時,主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
1\明確使用地方,確定材料(力學)
2\軸結構合理化,比如受力分析
周肩位置,過渡圓弧,軸節粗細比例等
3\軸用的地方不同,需不需要做動態平衡等
4\建議你下載機械手冊3.0
有自動軸設計,只需要你輸入軸的大概受力多少就可以主動設計了
7. 帶輪在軸上受力嗎(在校核設計軸時)
不但要校核「轉矩」還要校核「彎矩」。因為皮帶的「拉力」可以使軸產生「彎曲」。對於一般的「轉軸」來說,在設計時採用第三強度理論公式即可,(此公式機械基礎,設計手冊上均有)此回答供參考!
8. 工程上設計軸力和預加軸力的區別是什麼
舉個例子來說,對一個柱子來說,通過材料等的參數而得出的結構抗力,這個就是設計軸力了。
現在對這個柱子進行試驗,先加一些力,看一下,這個力可以稱為預加軸力了。當然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解釋。
計算方法也是有區別的,設計預加軸力(直撐承受的沿線路方向每延米的力)乘以鋼支撐作用的長度,斜撐軸力為相同間距直撐的1/sinα倍。
預加力一般不超過450kN,因為使用樁錨結構的大多為砂土、粉土、或者粘土,這種地層與錨索的抗拔力是有限的。
9. 一般軸類零件結構設計都有哪些原則
1、軸的設計主要包括材料、結構設計、性能設計與精度設計等。
軸的設計內容是確定軸的合理外形和全部尺寸。由於軸、軸上零部件(包括支承軸承)等構成了軸系組件,故軸的結構設計需同時考慮軸上零部件的定位、固定、調整、裝拆等功能需求。軸的性能設計主要包括強度設計、剛度設計。軸的性能設計首先需進行其力學模型的簡化(根據其支承方式簡化為簡支梁和懸臂梁);
其次根據其承載類型和工況確定其可能的失效形式,進而選用相應的設計准則進行性能設計。軸的性能設計准則包括強度准則和剛度准則。高速軸常需要進行振動穩定性設計。軸的振動穩定性設計主要目的是避免軸振動過大,特別是發生共振。軸的精度設計,包括其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
2、軸的加工工藝分析。
軸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因其用途、結構形狀、技術要求、產量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日常的工藝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工作是一般軸的工藝編制。技術人員根據產品數量、設備條件和工人素質等情況,確定採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