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員可以去禁毒服務中心
『壹』 社區戒毒人員可以去外地工作嗎
法律分析:被社區戒毒沒有去當地派出所報道也沒有復吸屬於拒絕接受社區戒毒,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是可以被強制戒毒的。強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機關主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部門、民政部門配合同級機關做好強制戒毒工作。如果遇到相關戒毒問題,可以到公安機關進行咨詢。社區戒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逃避或者拒絕接受檢測3次以上,擅自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次以上或者累計超過30日的,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三十三條 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八條 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貳』 戒毒人員可以在哪些地方接受社區戒毒
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強制隔離戒毒時間是兩年,社區戒毒時間是三年。《禁毒法》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

(2)戒毒人員可以去禁毒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合理進食,加強營養,長期吸毒者,胃腸功能紊亂,多表現出消化不良和營養吸收不良,體質十分虛弱,抗病能力低下。為此在戒毒治療中,應加強營養,盡快恢復體質。這些戒毒的注意事項比較重要。
戒毒的注意事項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及堅強的毅力,戒毒者一般在脫毒治療中都能緩解生理依賴性,關鍵是心理依賴性的心癮難忍,我國戒毒治療又缺產康復階段與回歸社會階段,戒毒者一旦回到社會,復吸率極高,因此需要戒毒者有堅強的毅力。
『叄』 戒毒人員如何辦理社區戒毒
[條文]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
[解讀]《禁毒法》規定了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三種主要戒毒形式,同時還鼓勵吸毒成癮人員,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這比原《強制戒毒辦法》規定的戒毒形式更加豐富。
另外,一名吸毒成癮人員,完成戒毒治療可能需要1-9年的時間,按照《禁毒法》規定,戒毒的具體期限因人而異,主要取決於吸毒人員本人吸食毒品的種類、成癮程度和個人戒毒的狀況。在1-9年的戒毒治療過程中,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三個階段,形成一個緊密銜接的完成過程,為戒毒人員提供了全程戒毒的法律保障。
[條文]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解讀]過去,一些吸毒才一兩次、還沒有成癮的人員,查獲後都被關到強制戒毒所里。雖然是為了不讓他們繼續吸毒導致成癮,但是很多情況下,也會出現負面作用。經過強制戒毒後,這些吸毒人員反而多認識了一些吸毒朋友,甚至學到一些吸毒方法。取消勞教戒毒,增加社區戒毒,是讓吸毒人員在親友等幫助下、在不封閉的環境中,戒毒成功。目前,蘇州市已經在金閶區進行試點。
[條文]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二年;對於被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三年的社區康復。
[解讀]社區戒毒不是保險箱,吸毒人員簽訂協議後,不遵守相關約定的,公安機關可以對其進行強制隔離戒毒。《禁毒法》實施後,所有初次吸毒者都得先進社區戒毒。進社區戒毒須簽訂戒毒協議,協議包括戒毒人員的權利、義務和社區戒毒小組的工作職責。如果戒毒人員違反了相關規定,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進行強制隔離戒毒。以往的強制戒毒期限一般為3-6個月,勞教戒毒期限為1-3年,而新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通常為2年。第一年結束時,吸毒人員經過診斷評估,戒毒情況良好的,可以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第二年結束時經診斷評估,需要延長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員,則還要延長最多1年。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後,吸毒人員還得接受不超過3年的社區康復。
另外,原在所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的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剩餘的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期限。
『肆』 國家對志願人員參與禁毒宣傳教育和戒毒社會服務採取哪些鼓勵措施
《禁毒法》第十條規定:國家鼓勵志願人員參與禁毒宣傳教育和戒毒社會服務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志願人員進行指導、培訓,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第九條國家鼓勵公民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對舉報有功人員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國家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增強公民的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國家鼓勵公民、組織開展公益性的禁毒宣傳活動。

(4)戒毒人員可以去禁毒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演出活動
面對一個個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之禍吞噬,我們深感憂慮和痛心;面對在痛苦中苦苦掙扎的涉毒青少年和他們夜夜無眠的父母,我們充滿深深的同情。
面對毒品帶來的災難,我們倍感責任重大。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日不止!在第十七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姚庄鎮舉辦的「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演出等活動在橫港村拉開序幕。此次禁毒宣傳活動以「抵制毒品、參與禁毒」為主題。
『伍』 禁毒社工是做什麼的
禁毒社工就是禁毒社會工作者,職責如下:
1、提供戒毒康復服務:
調查了解戒毒康復人員行動趨向、生活狀況、社會關系、現實表現等情況,開展戒毒康復人員心理社會需求評估;為戒毒康復人員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認知行為治療、家庭關系輔導、自我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提升等專業服務;幫助戒毒康復人員調適社區及社會關系,營造有利於戒毒康復的社會環境。開展有利於戒毒康復人員社會功能修復的其他專業服務。
2、開展幫扶救助服務:
為戒毒康復人員鏈接生活、就學、就業、醫療和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等方面的政府資源與社會資源。組織其他專業力量和志願者為戒毒康復人員及其家庭提供服務,協助解決生活困難,提升生計發展能力,改善社會支持網路,促進社會融入。
3、參與禁毒宣傳教育:
參與組織禁毒宣傳活動、普及毒品預防和艾滋病防治等相關知識、宣傳禁毒政策和工作成效,增強公民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倡導禁毒社會工作理念,減低並消除社會歧視與排斥。
4、協助開展有關禁毒管理事務:
協助開展吸毒人員排查摸底工作;協助建立相關檔案資料,做好工作台賬,對工作對象的戒毒康復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協助做好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出所銜接,督促、幫助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和戒毒葯物維持治療人員履行協議,努力減少現實危害。
發現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拒絕報到或嚴重違反協議的、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人員嚴重違反治療規定的,向鄉鎮(街道)禁毒工作機構報告,協助收集提供有關材料。

(5)戒毒人員可以去禁毒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任務目標。
今後一個時期,加強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要站在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高度,按照禁毒工作總體目標要求,明確禁毒社會工作者職責任務,大規模開展專業培訓,不斷提升現有禁毒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逐步擴大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規模;
完善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禁毒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規范禁毒社會工作者職業評價,加大禁毒社會工作者配備使用力度,培養扶持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強化禁毒社會工作者職業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禁毒社會工作服務制度,研究制定服務標准規范、健全完善服務協同合作機制,促進禁毒社會工作服務全面深入發展。
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運行機制、工作格局和保障體系,禁毒社會工作者總量達到10萬人,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實現禁毒社會工作服務在城鄉、區域和領域的基本覆蓋,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的專業作用和服務成效不斷增強。
『陸』 吸毒人員可以參加禁毒工作嗎
位於青浦區的上海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這天迎來了一位熟悉的訪客——志願者曉荷和她的搭檔。和往常一樣,經過安檢之後,曉荷來到了今天的活動地點。一間寬敞的教室,12名強制戒毒人員正在那裡等著她們。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小組活動,這里有一個視頻,大家看完之後應該會對我們有個初步的了解。」按照慣例,活動開始之前要做自我介紹,曉荷帶來的是一段視頻,只有幾分鍾。
看到視頻的畫面,學員們忽然發出一陣窸窸窣窣的議論聲,還有人不停地打量起站在眼前的小荷。
迎著詫異的眼光,曉荷坦然地點點頭,報以微笑。
一旁的視頻畫面中,正是曉荷的身影。原來她也曾是一名有著10年吸毒史的強制戒毒人員, 如今已經遠離毒品。
「我能做到,相信你們一定也能。」視頻結束,曉荷揭曉了自己的身份。「你能很明顯地感覺到,她們看過來的眼光都已經變了。」作為一名曾經的吸毒者,曉荷能夠理解那種帶著希望的眼光:「原來真的有人能擺脫毒品,而且這個人現在就站在我眼前。」
吸毒者也能成為禁毒社工?
毒癮易戒心癮難斷,幾乎是禁毒工作者的共識,也是曉荷自己的經歷:「因為即使成功戒毒,康復者往往也失去了正常的人際關系,處在孤獨之中,因此很容易重投昔日『壞朋友』的環保以獲得認同。」
1993年,年輕的曉荷第一次染上了毒癮。為了戒毒,曉荷曾到外地生活了2年,那段時間她一度擺脫了毒品。但回到上海後,生活需要重建的她,終究沒能抵擋住昔日「好友」的「交情」,再次深陷其中。
2005年,曉荷又因為吸毒被判處一年半勞教戒毒。當時的她對於成功戒毒已經不抱任何期望。這時,一名入所幫教社工出現在了她的面前。會見時,曉荷眼神呆滯、麻木。見狀,這名社工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握住曉荷的手。這個動作被一旁的民警制止了:「不要有身體接觸。」臨走時,社工突然繞過桌子,輕輕擁抱了一下曉荷。這個動作讓曉荷心中一顫:「我都已經放棄,竟然還有人想著拉我一把。」
這一個擁抱,讓曉荷對社工敞開了心扉,在此之前,她一直想躲著公安民警一樣躲著社工。「社工和我約好上午到家裡聊聊,我就故意選擇上午出門。」因為這個擁抱,出所後暫時沒有工作的曉荷才會應上海市禁毒志願者協會志願者葉雄邀請,「幫忙打打下手,算是半個志願者。」
2009年,上海自強服務總社開始試行「同伴教育」這一項志願服務。同伴教育起源於澳大利亞,指的是人們通常願意聽取年齡相仿、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見和建議。如今的曉荷是一名禁毒社工,也是一名同伴教育志願者:「吸毒人員對一般的社工往往存在抵觸情緒,但如果對方也有類似的經歷,那麼共同的經歷就能很快拉近彼此的距離。」
為了讓志願者和幫教對象能在短暫的活動時間之外保持聯系,自強服務總社開設了「同伴信箱」。大量的來信,讓葉雄有些忙不過來。一天,葉雄拿著一封信來到曉荷面前,「曉荷,你試著給她回信吧。」
這封近10年前的來信,被曉荷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辦公桌的抽屜里。「那時候她還是個小姑娘,你看,這字寫得多好看。」曉荷指著信的落款,「很想回家的小馬」,她說,當時讀到這里的時候,心裡彷彿被緊緊揪住一般,心痛。第一封回信,曉荷斟酌了很久,結果因為回信慢了,小馬在第二封來信中流露出了些許不高興,「所以說她還是小姑娘嘛,情緒都藏不住。」
後來的故事平平無奇,小馬出所後依舊和曉荷保持著書信往來,還經常參加一些活動。直到結婚之後,才慢慢淡出:「她大概是希望忘掉過去那些事,投入到新生活中。」曉荷說,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成為志願者,但能回歸正常生活、遠離毒品,足矣。
當眾講述自己的不堪經歷,母親卻默默坐下聆聽
剛剛加入不久的志願者小趙,原本是個事業有成的年輕人。然而,因為多金,也因為巨大的工作壓力,尋常的消遣已經難以令他滿足。2014年初,一次朋友聚會上,小趙「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好友遞過來的毒品。「是冰毒。」小趙很清楚那是什麼,但是為了追求刺激,他還是吸了第一口。
「很快我就知道壞事兒了,我擺脫不了它。」小趙掙扎了近半年時間,終於在已懷孕的女友的勸說下,到公安機關自首,開始接受社區康復戒毒。事實上,很多吸毒者都清楚毒品的危害,不少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會選擇主動投案,接受強制戒毒。
然而戒毒者少有一次成功,小趙也不例外。很快,他忍受不了強烈的戒斷反應,又偷偷聯繫上那些「毒友」,開始復吸。恰在此時,醫院診斷女友身體不適,腹中胎兒難以保住,眼見男友又一次吸上了毒品,心灰意冷之下,女友最終離小趙而去。
坐在空盪盪的家中,小趙茫然地環顧四周,這時他才恍然醒悟,因為毒品,自己幾乎失去了一切。「如果她沒有離開,也許我不會那麼堅定地斬斷和那些『朋友』的聯系。」小趙說,他第一次跟隨社工進強戒所開展同伴教育活動,通過安檢那道鐵門時,他有一瞬間的失神,「我在想,如果我沒能成功戒毒,現在大概也在裡面了。」
如今,小趙已經能夠面對記者,坦然地說出自己的這段過往。「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戒毒成功之後,會刻意迴避自己的這段『黑歷史』。」小趙說,起初他對此也很抵觸,但參與的活動多了,也有了一絲明悟,「掖著藏著總有躲不過去的一天。」
在中華藝術宮,小趙第一次上台,面對台下的幾百名聽眾講述自己吸毒、戒毒的故事。「緊張,全程腳都在發抖。」講的次數多了,小趙發現,身邊人的態度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一次,小趙去隔壁社區參加活動時,正好遇上母親在那裡辦事。小趙有些忐忑,在場不少人都認識他們母子,一向要強的母親會不會感到難堪?
令小趙沒想到的是,母親非但沒有離開,還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活動結束後,母子二人一起回家,路上小趙問起母親的感受,得到的回答是「發言稿寫得不錯,下次爭取脫稿。」
「正視過去,才能真正走出來。」小荷說,從前她的父母在她面前絕口不提「毒品」二字,現在看到電視上播放的新聞,老兩口已經能和她自如地討論起毒品的危害。
社會平等的眼光再多些,新生的路才會走得更穩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出這樣的態度。曉荷說,同伴教育不僅在幫助吸毒人員戒毒,更希望能幫助他們回歸社會。但是,毒品的危害太大,連帶不少人對康復人員依舊帶有強烈的偏見。
「有時自己遇上了,也會感到難過。」曉荷說,2010年左右,她曾經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工作,負責財務方面。過了一段時間,酒店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對所有員工進行了一次政審,她因為這件事最終失去了工作。「那是我出所之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丟了之後很傷心。」曉荷說,幸好她之前結識了很多志願者、社工,被吸納進了這個群體中,否則這盆涼水澆下,很有可能讓她徹底失去信心。
據曉荷了解,在同伴教育幫教的戒毒康復人員中,復吸也時有發生。就在前些日子,一位已經康復近10年的幫教對象,因為工作生活上連續遭遇不順,又復吸了。
「所以我們搞活動,也要看場合說話。」小趙說,如果是吸毒者和其家屬,他們就講自己是怎麼戒毒的;如果是進學校,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經歷講述毒品的危害;而如果是社區或者企業,「我們還是拿自己舉例,說服大家不要歧視那些康復人員。」
除了來自社會的歧視,曉荷坦言,幫教對象受個人素質和文化水平影響,有時會做出一些在常人看來「很失禮」的舉動。有一次活動茶歇,一名康復人員拿著袋子裝了許多糕點,來到曉荷面前:「這些糕點很好吃,你也多拿點。」沒想到,曉荷沉著臉,劈手奪過袋子,把裡面的糕點全都倒在了桌子上:「別人都是吃多少拿多少,你看看你這樣子,多難看?」
「我性子直,雖然知道她也是好意,但還是有點生氣。」曉荷說,戒毒需要藉助外力,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如果你自己都不努力向上,又有誰幫得了你?」
『柒』 戒毒所規定什麼時間可以探望戒毒人員
戒毒所探望解毒人員的的時間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六條戒毒人員的親屬和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探訪戒毒人員。戒毒人員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批准,可以外出探視配偶、直系親屬。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應當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以外的人員交給戒毒人員的物品和郵件進行檢查,防止夾帶毒品。在檢查郵件時,應當依法保護戒毒人員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參照《戒毒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參照《戒毒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不同種類毒品的,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表現,實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參照《戒毒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在解除強制隔離戒毒3日前通知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出具解除強制隔離戒毒證明書送達戒毒人員本人,並通知其家屬、所在單位、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將其領回。

(7)戒毒人員可以去禁毒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條規定,公安機關對吸毒成癮人員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的,應當製作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在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前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和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決定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查清其身份後通知。
被決定人對公安機關作出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捌』 社區戒毒人員是去當地派出所還是去當地禁毒辦
很多都在跨區戒毒所
『玖』 怎麼投訴禁毒大隊的工作人員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如果你有什麼不滿意,或者是感到委屈的地方,那麼你可以去禁毒大隊辦公室進行投訴,還可以直接投訴公安,還可以直接投訴公安督察部門,一定要合理合法有據地進行投訴,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得到你
『拾』 禁毒社工能給與戒毒人員什麼幫助 A個案輔導B就業支持c幫扶救助 D以上全對
摘要 強制隔離戒毒中,戒毒社工服務介入分為三個階段:入所初期、入所中期和入所後期。根據每個階段戒毒人員的行為和心理表徵的不同,工作開展也有所側重。在方法選取上,主要應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家庭治療等,其中以團體性治療為主,部分特殊情況則會採用一對一的個案服務手法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