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用購買力平價理論算兩國匯率

用購買力平價理論算兩國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4-21 23:44:34

⑴ 急急急!!在線等!論述題:如何應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利率平價理論來預測匯率的變化。

購買力平價說(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稱PPP理論,起源較早,後來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於1922年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書中加以系統闡述,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
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利率平價說,又稱遠期匯率論或利率裁定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於1923年提出,後由其他的經濟學家如愛因齊格(Einzig)等發展而形成。
該理論認為,在兩國間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去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的時候,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收益變動。套利者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往往將套利業務與掉期業務同時進行。即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率國貨幣。結果造成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利率平價說在描述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忽視了外匯管制、交易成本、投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按照利率平價去預測遠期匯率往往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⑵ 結合購買力評價理論分析匯率的長期波動 急

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理論表明經過換算後的兩國匯率應該相等,比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那麼一個物品在美國為1美元,在中國就為6人民幣,只有這樣才會平衡。兩國的價格給定後就能因此推出匯率,這宗決定匯率的方法是在長期內才成立的,因為匯率的短期波動還受到一個國家政治,利率等等的變動影響,短期內更適合用利率平價理論。
基於上面的規則,當一國物價上漲時由剛才的6變為12,比如中國物價上漲時,預期未來的匯率變動是匯率上升為12,本幣貶值,但這是基於長期的理論,所以短期不成立,正如現在人民幣對外匯率有升值的壓力和趨勢一樣。

⑶ 菲律賓年通貨膨脹率為50%,瑞典為5%,根據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兩國貨幣比價如何變動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是卡塞爾在1918年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貨膨脹率和匯率變動關系時提出的。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強調,基期與遠期之間的通貨膨脹率差別必須等同於這個期限內匯率的差別。如果不一致,就會出現套利情況,直到匯率調整到兩者一致為止。在實際應用中,計算購買力平價可以用消費者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或GNP縮減指數表示物價水平。 公式表示: 本國貨幣新匯率=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外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物價指數/外國物價指數)

⑷ 如何理解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說又稱PPP理論,是匯率理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一價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基本假設前提。該理論認為,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舉例:絕對購買力平價:同樣的一包方便麵,在中國購買需要6元人民幣,在美元購買是1美元,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匯率1美元=6人民幣.
相對購買力平價:方便麵在中國漲價了,變為8元人民幣,在美國也漲價了,變為1.1美元,匯率為:1美元=8/1.1=7.2727人民幣

⑸ 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各國的匯率應該是多少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Cassel , 1866~1945)加以發展和充實 ,並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作了詳細論述。這一理論的要點是:人們所以願意買進外幣,是由於這種貨幣在該國對商品和勞務擁有購買力。而本國貨幣則對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具有購買力。因此,兩國貨幣的匯率取決於兩種貨幣在這兩國的購買力之比。當兩種貨幣都發生通貨膨脹時,名義匯率將等於原先的匯率乘以兩國通貨膨脹率之商。雖然可能出現背離這個新的名義匯率的情況,但匯率的變動趨勢始終是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因此,必須把用上述方式計算出來的匯率,看作是兩種貨幣之間新的平價。這一平價即購買力平價。這一理論看到了紙幣的購買力同紙幣所代表的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系,並進而認為通貨膨脹的變化影響了匯率的變化。但其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忽視了物價和匯率之間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關系。

⑹ 有關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計算題,具體公式是什麼,怎麼計算來的謝謝

公式表示:本國貨幣新匯率=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外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相對購買力平價是指不同國家的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相對變化,是匯率變動的決定因素。認為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國家之間貨幣購買力或物價的相對變化;同匯率處於均衡的時期相比,當兩國購買力比率發生變化。則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就必須調整。

(6)用購買力平價理論算兩國匯率擴展閱讀

理論公式

購買力平價理論揭示了通貨膨脹率與匯率變化之間的關系,為匯率預測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即預期的匯率變化應該等於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差異。

但由於匯率變動不僅受到通貨膨脹差異的影響,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且由於運輸成本、交易成本和因貿易壁壘和非貿易壁壘引起的國際市場的分割,導致基於購買力平價前提條件的公式在現實中很難完全成立。因此,匯率在短期內的變動經常背離購買力平價理論。

但如果能夠准確地預測通貨膨脹率,則該理論在長期中以及通貨膨脹很高的經濟中還是能夠成立的,在確定貨幣的均衡匯率和預測長期匯率變動趨勢中有一定作用。

⑺ 市場匯率的購買力平價理論

該理論認為,任何兩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都應當反映兩國物價水平的變化。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價定律在國內物價水平而非單個商品價格上的簡單應用。假定相對於美國鋼材的價格(仍然為100美元),日本鋼材的日元價格上升10%(1.1萬日元)。按照一價定律的觀點,匯率必須上升為110日元/美元,即美元升值10%。將一價定律應用於兩國的物價水平,可以得到購買力平價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日本的物價水平相對於美國上漲了10%,美元必須升值10%。

⑻ 為什麼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利率平價理論計算出的匯率與實際匯率不一致

因為實際匯率源於資本流動 而市場是決定匯率的最終力量 供需決定貨幣的價格

⑼ 1.假設菲律賓的年通貨膨脹率為50%,而瑞典僅為5%,根據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兩國貨幣的比價將如何變動

人民幣越來越值錢

熱點內容
美元流通量和幣圈 發布:2025-08-03 23:04:53 瀏覽:122
很多人後悔沒買比特幣 發布:2025-08-03 22:42:49 瀏覽:67
裝載機鏟礦時的基本操作 發布:2025-08-03 22:38:35 瀏覽:338
去行政中心繳納保險流程 發布:2025-08-03 22:35:13 瀏覽:643
什麼是區塊鏈又如何應用 發布:2025-08-03 22:22:24 瀏覽:880
元宇宙息壤怎麼找貝殼 發布:2025-08-03 22:22:15 瀏覽:990
美食鏈區塊鏈 發布:2025-08-03 22:19:30 瀏覽:112
比特幣基金會和中本聰 發布:2025-08-03 22:04:49 瀏覽:522
區塊鏈養魚風險大嗎 發布:2025-08-03 22:01:46 瀏覽:918
怎麼坐去泰安市體育中心 發布:2025-08-03 21:53:16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