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之父
❶ 曾讓任正非站立鼓掌十分鍾, 「5G極化碼之父」阿里坎如何看5G
018年7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向5G極化碼(Polar碼)之父、土耳其人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舉行頒獎儀式,表彰其對於通信領域做出的貢獻。而在儀式開始之前,包括任正非在內的華為最高管理層,為了迎接阿里坎,在原地站立鼓掌十分鍾之久。這樣高規格的接待在華為來說,並不常見。阿里坎對於華為的5G發展影響甚大。

對5G的挑戰,他認為,人們的隱私將會消失。「因為世界互聯互通,到處都有感測器,人要跟環境去互動,你做的每一件事,你的每一個東西都會被記錄下來。也就是說,我們就沒有隱私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此外,從國家角度來說,國家安全都將基於5G網路,所以需要探討確保控制權不被丟失。對於企業來說,數據如何不被偷竊、如何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而在5G商業化元年,阿里坎認為高性能計算會是首先受益的行業。「5G帶來數據的海量增長,這意味著海量數據的分析。所有的數據分析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比例在邊緣完成計算,所以這會是首先受益的行業。」阿里坎說。
❷ 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內外大佬們都說了啥
又是一年「烏鎮時間」。
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來自全球1500位嘉賓在浙江烏鎮參會。同時,400餘家知名互聯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展示最新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網路公司董事長、CEO李彥宏、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都出席並發言。我們為這些發言劃了重點,看看他們究竟說了啥。
馬雲:過去30年把人變成機器,未來30年要把機器變成人
「人類有靈魂、信仰和價值觀,獨特的創造力,應該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機器。」馬雲表示,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不到10%,而這10%設計出來的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
但是他認可機器在未來將會取代人類的事實。「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也會取代人類的一些工作,但是人類將會進行一些更有效率、更具創意、更有體驗的工作。」馬雲認為,在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在未來三十年,製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的製造業必定是服務業,而服務業也必將是新型的製造業。服務業是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
「第一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技術革命到來了,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打響。」
庫克: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表示,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廣泛,不少科學界人士預言一些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在庫克看來,科技是為人所用,而不是讓人變得固化或退步,「當很多人都在談論AI,我並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庫克還談到,蘋果在中國的旅程始於30年前,中國的開發者已經獲得的總收入達到全球之最。談及蘋果在中國的運營,庫克表示,蘋果在中國實現了全面運營,使用百分百可再生能源,也在驅動合作夥伴實現同樣的目標。
李彥宏:AI堪比工業革命
網路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近年來,中國網民的增速已經慢於中國GDP的增速,這說明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沒有了。但是,人工智慧成為互聯網行業乃至各行各業的成長新動力,演算法、算力、數據是人工智慧的三個動力,它們都在非常快速地成長。中國經濟的成長推動力將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本身也將快速成長。
盡管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但網民人數、上網時間、網上的信息量的不斷增加推動著互聯網產業不斷快速發展,推動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因此,人口紅利沒有了還有技術紅利,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不斷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馬化騰:企業要從新技術的跟隨者變成驅動者、貢獻者
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騰訊要成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創新。過去,中國企業主要扮演新技術的跟隨者,但今天我們需要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協同發展。
馬化騰認為數字經濟目前已經成為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的經濟活動。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裡面,七家是科技公司。馬化騰認為,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要清醒地看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他從創新、賦能、治理三個方面,對此作了詳細闡述。
雷軍:中國換機潮結束,去印度還有機會
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表示,中國公司取得成績以後,開始進入海外,在海外不僅是和世界巨頭競爭,還和國內的同行競爭。
中國的換機潮已經結束,但是海外還有很多機會,比如印度電視的普及率很低,要交的稅很高,如果智能手機普及了,能讓很多人體驗到電視才有的功能。
我很同意馬化騰的看法,就是互聯網要和各行各業相結合,融合發展是今天的趨勢。大家覺得小米是手機公司,但是我們提出「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和新零售。前幾年我們銷售的小米手機,100%都是小米網銷售的。如今,我們也在發力新零售。有時候我覺得,融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我們要把互聯網融合到各行各業。
「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數字物體的社會
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表示,今天我們應對更多的是信息,這種架構是信息化出現的,他將其稱之為數字物體,有著獨特身份。他表示,我們應該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就如同創造了英特網一樣。
在互聯網數字架構問題中,互聯網在幾十年前出現時希望實現電腦與電腦的連接,所以當時使用IP來實現電腦間的數據傳輸和互動,而我們如今更多地處理信息,我們稱之為數字物體。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數字物體的社會,就像我們創造網際網路一樣,讓我們更加容易地理解互聯網信息,無論這個信息是來自於機器學習還是其他。
大家並不能預見數字物體會有多大的潛能,但互聯網產生時也沒有預想到今天這樣的成功。所以我想特別告訴大家,數字物體是現有物聯網的拓展,並不是取代網路應用和電腦,而是無准入門檻的情況下,通過更強的基礎架構更加緊密地連接。
谷歌CEO皮查伊:AI將改變工作方式,社會要學會適應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AI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會帶來新的崗位,AI也促進民主化,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要學會調整和適應。
皮查伊表示,以前是人來適應電腦,而AI的出現可以讓未來電腦適應人。計算將無處不在,無論是辦公室和車里。此外,計算還有語音、視覺等形式進行計算。這些變化都可以讓數字經濟超越互聯網。
他還稱AI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實現。以谷歌為例,谷歌在打造開源平台,比如安卓系統,目前已用在20億部手機上。而谷歌的AI,也是開源軟體,目前很多公司在使用。世界各地公司和開發者,都在用谷歌的AI在解決問題,皮查伊認為這是民主化的體現。
搜狐CEO張朝陽:中國創新氛圍還不夠,90後是希望所在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接受了鳳凰科技的采訪,他認為,中國的技術創新氛圍還不夠,沒有那麼多代表性的創新產品。但是他在90後身上看到了希望,「90後挺好的,創業的基因融於他們的血液中,對人好有禮貌。」
「我現在有個夢想就是希望能橫渡英吉利海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最近開始了冬泳。」今年橫渡了興城海峽之後,「張超人」繼續在極限運動的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他並不認同開千帆直播和進行極限運動是為個人進行營銷,「人格化營銷的鼻祖是我,這你知道嗎?」張朝陽表示,人格化營銷是他玩剩下的東西了,早就不玩這一套了。他現在做的是潛下心工作,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組織,去改變搜狐現在的文化。
丁磊:回應「吃雞大戰」,帶了自家的豬肉來參會
幾乎每年都要被媒體圍堵的丁磊今年也未曾倖免。當被問及「近日騰訊推出了四款吃雞游戲,網易是否感到壓力?」時,丁磊表示:「我們也推出了荒野求生,後面還會有更多。」也許是面對記者的「追訪」過於緊張,丁磊甚至把《荒野行動》說成了「荒野求生」。
同時丁磊也表示,「今年仍有重要嘉賓,也會有一些特色,比如紹興黃酒,除此之外今年的宴席同樣會有『網易味央』黑豬肉的植入。」
一點資訊CEO李亞:在機器演算法時代價值閱讀更加重要
一點資訊CEO李亞在互聯網峰會間隙接受了鳳凰科技的專訪。李亞認為,世界互聯網大會邀請了中國代表性企業小米、OPPO和華為的競爭對手——蘋果、思科這樣的世界級企業來參與,並且讓他們在重要的開幕式中進行演講。促進他們在相互學習中競爭,在競爭中相互學習,表明的是中國政府在踐行開放共享、攜手打造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像蘋果這樣的世界級公司帶來了一些非常前沿的技術創新和思考。比如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今天的開幕式演講中就提到:「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我擔心的不是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而是人會變得像機器一樣。」
對於庫克的觀點,李亞非常認同,「這是很有沖擊力的想法。」李亞表示,機器本身沒有價值觀,是中立的,所以如何使用機器以及機器能發揮怎樣的作用,主要是取決於人。
羅振宇:知識付費今年是寒武紀大爆發,之後是物種滅絕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接受鳳凰科技采訪時他表示,今年算是知識付費的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但是爆發完了可能就要物種滅絕了。羅振宇表示,未來會倖存還是滅絕,就是看企業盯住的目標是不是足夠長。得到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為用戶的學習服務,「只要你盯住這個,這個需求就是永久的」。
同時,得到只做頭部內容。頭部內容的優勢在不同領域是不一樣的。「最後能活下來的只能是頭部,舉個例子,比如說繪畫,繪畫這種藝術高中低檔畫家都有市場,因為他佔用的是空間。但是音樂就不一樣,音樂朗朗的價值就會遠遠超過第二名鋼琴家。」
❸ 1565年的歷史記載
奪景王占田還民
嘉靖四十四年(1565)正月初九日,景王病死,年二十九,無子,妃還北京,封地撤銷。大學士徐階奏奪景王府所佔陂田數萬頃還於民,楚人大快。
溫如璋請行十段錦法
嘉靖四十四年(1565)二月初十日,巡按直隸御史溫如璋條陳議處江南兵食三事,以品官優免太濫,詭寄日滋,請於江南推行「十段錦法」,即總算力差、銀差之數,總計十甲之田,派為定則。如一甲之田有餘,則留以為二甲之用,不足則提二甲補之,劑量適均,輕重合一。
王之誥奏遼東墾田事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十二日,巡撫遼東右僉都御史王之誥疏議遼東墾荒八事:一、議工力。以田九百頃為率,用二千四百人,把總二十四員,總委官六員,將各營見在步軍六千零四十餘名更番撥用。二、議牛具。每牛一頭,種田一百五十畝,牧者一人,耕者三人。牧者給草料,免其雜差,惟耕時必隨時下田,與耕者三人同力合作,令總委等官不時查驗草料。其牛具即於原議修城銀給之。三、議種子。計田九百頃,用種子二千零四十石,於上年收獲內動支。四、議車輛。登場日,用車一百八十輛裝運,每輛銀二兩,除已造完三十兩者,宜於廣寧馬市稅銀內支用。五、議供費。每營一百五十頃,須軍夫四百名,委官五員,約工一百日,該費口糧六百一十五石,牛一百頭,該豆七百五十石,草一萬束,俱於本田收獲糧草內動支。六、議倉庫。各城倉庫倒塌,宜給夫丁銀兩,於今春先後修理,除收貯屯鹽二糧外,余倉悉收營田子粒。八、專責成。河西營田由接管都御史負責,河東營田由巡按御史負責,互相督責,各道並大小將領以實舉行。奉行不力以及因循誤事的,年終查明參究。請令接管都御史協心共濟,以圖成效。戶部議復,俱從其議。
嚴世蕃伏誅
嚴世蕃(?-1565),號東樓,江西分宜縣人,嚴嵩子。由義蔭入仕,官至工部左侍郎,掌尚寶司事。為人陰毒,仗父勢,招權無厭。然頗通國家典故,曉暢時務。嚴嵩年老昏(目貴),而且朝夕入直西內,朝政悉委嚴世蕃處理。他建第京師,造三四坊,堰水為塘數十畝,羅珍令奇樹於其中,日夜縱飲作樂。又好古尊彝、奇器、書畫,搜取不遣餘力。凡所欲得,必得而後已。嘉靖四十一年,御史鄒應龍劾嚴嵩父子,嚴世蕃論戍雷州(今廣東雷州半島地區),未至即返。其門客中書舍人羅龍文到戍所後亦逃回徽州,數往來江西,與嚴世蕃密謀,繼續作惡。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南京御史林潤,上疏盡發其罪,世宗大怒,命林潤將嚴世蕃逮捕至京,羅龍文亦從廣西梧州被捕至京。世蕃至京後,林潤等又上一疏,力陳嚴世蕃諸罪,詞連嚴嵩冤殺楊繼盛、沈釒東事。刑部尚書黃光升將獄詞送徐階,徐階親筆修改獄詞,只提羅龍文與海寇頭目王直相交通,賄世蕃求官。嚴世蕃以南昌會地有王氣,取以興建宅第,比擬王制,並且暗中交給伊王朱典楧,多聚亡命,南通倭寇,北通蒙古,圖謀不軌。又招海寇王直余部五百人,謀為世蕃外投日本。疏呈上,世宗命法司審訊,具實奏報。徐階即迅速上疏回奏,說事已堪實,具有明證,請亟正典刑。嘉靖四十四年三十二日,嚴世蕃、羅文龍斬首棄市。北京居民聞之大快,各相約持酒至西市看行刑。籍嚴世蕃家,得黃金三萬余兩,白銀二百萬兩,其他珍寶服玩所值又數百萬。
董份罷官
董份(1510-1595),字用均,號潯陽山人,又號泌園,浙江烏程縣(今浙江吳興)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十三日,給事中歐陽一敬劾其黨嚴嵩,接受嚴世蕃賄賂,為之營解。詔黜為民。萬曆二十三年(1595)三月初五日卒,年八十六,有《泌園集》行世。董份為人貪險,在官攀附權貴,居鄉橫行不法,廣占田地,蓄積財貨,「富冠三吳,田連蘇湖諸邑,殆千百頃。有質舍百餘處,各以大商主之,歲得利息數百萬。家畜僮僕不下千人,大航三百餘艘」。是稱霸一方的大地主、鄉宦。
成守節奏報嚴世蕃江西家產
嘉靖四十四年(1565)八月十三日,巡按江西御史成守節進籍沒嚴世蕃江西家產數。其中有金三萬二千九百六十兩,銀二百零二萬七千零九十兩,府第房屋六千六百餘間,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共二萬七千三百餘畝,其他珍珠寶石並諸玩好異物,不可勝計。此外受寄於他人及借貸計銀十八萬八千餘兩。世宗命將家財銀兩悉送太倉,一半濟邊,一半充內庫取用。其田地房產變賣銀兩,聽本處撫按官酌量區處。
江東逝世
江東(?-1565),山東朝城縣(在今山東西部),嘉靖八年(1529)進士,授工部主事,歷遼東巡撫、陝西三邊總督,終兵部戎政尚書總督宣大薊遼。為政清廉。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卒,贈少保,謚恭襄。
戶部奏罷兩淮工本鹽
嘉靖三十二年(1553)依御史黃國用所議,讓鹽場灶戶於正鹽額外煎剩餘鹽,將運司割沒鹽銀扣留八萬二千餘兩給灶戶充工本,增收鹽三十五萬引。時稱「工本鹽」。嘉靖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巡鹽御史朱炳如說「工本鹽不罷,不但無益邊餉,而且商人與灶戶兩困,並使往時正鹽常例一概失去,蓋因積欠日多,有名無實。經戶部商議,請自明年開始,兩淮所增工本鹽三十五萬引盡數停罷。運司扣留割沒鹽銀八萬二千兩解部濟邊。
嚴訥致仕
嚴訥(1511-1584),字敏卿,號養齋,南直隸常熟縣(今江蘇常熟)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侍講,累官至吏部尚書,破格拔用人才,使銓政一新,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三月袁煒致仕之後,命嚴訥兼武英殿大學士,參與機務,仍掌吏部,晨出理部事,暮入西苑,供奉青詞,小心謹畏,至成疾不愈。同年十一月初十日以病乞歸,家居二十年,於萬曆十二年(1584)卒,年七十四,贈少保,謚文靖,有《文靖集》。
李遂致仕
李遂(1504-1566),字邦良,號克齋,又號羅山,江西豐城縣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授行人,歷刑部郎中,調禮部,因忤尚書夏言,下詔獄,謫湖州同知。三遷衢州知府,升蘇松兵備副使,改廣東按察使,釋獄囚八百餘人,進山東右布政使。因江洋多盜,遷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寇京師,召李遂督蘇州軍餉,未謝恩,請關防符驗用新銜。世宗怒,削其職。嘉靖三十六年,倭寇江北。命李遂以故官巡撫鳳陽四府,多次督兵抗倭,有戰功,遷南京兵部右侍郎。未幾,進南京兵部尚書。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以老致仕。李遂博學多才,長於用兵,然亦善知逢迎。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三,贈太子太保,謚襄敏。有《督撫經略疏》等。

❹ 計算機語言的產生
前期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計算機剛剛問世的時候,程序員必須手動控制計算機。當時的計算機十分昂貴,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設計語言來解決問題的人是德國工程師楚澤(konradzuse)。不久後,計算機的價格大幅度下跌,而計算機程序也越來越復雜。也就是說,開發時間已經遠比運行時間來得寶貴。於是,新的集成、可視的開發環境越來越流行。它們減少了所付出的時間、金錢(以及腦細胞)。只要輕敲幾個鍵,一整段代碼就可以使用了。這也得益於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碼庫。隨著c,pascal,fortran,等結構化高級語言的誕生,使程序員可以離開機器層次,在更抽象的層次上表達意圖。由此誕生的三種重要控制結構,以及一些基本數據類型都能夠很好的開始讓程序員以接近問題本質的方式去思考和描述問題。隨著程序規模的不斷擴大,在60年代末期出現了軟體危機,在當時的程序設計模型中都無法克服錯誤隨著代碼的擴大而級數般的擴大,以至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思考程序設計方式和程序設計模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由此也誕生了一批支持此技術的程序設計語言,比如eiffel,c++,java,這些語言都以新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即問題就是由各種不同屬性的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消息傳遞構成。面向對象語言由此必須支持新的程序設計技術,例如:數據隱藏,數據抽象,用戶定義類型,繼承,多態等等。
現狀
如今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計算機語言
匯編語言和機器語言實質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對硬體操作,只不過指令採用了英文縮寫的標識符,容易識別和記憶。源程序經匯編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不僅比較小,而且執行速度很快。
高級語言是絕大多數編程者的選擇。和匯編語言相比,它不但將許多相關的機器指令合成為單條指令,並且去掉了與具體操作有關但與完成工作無關的細節,例如使用堆棧、寄存器等,這樣就大大簡化了程序中的指令。同時,由於省略了很多細節,編程者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專業知識。
高級語言主要是相對於低級語言而言,它並不是特指某一種具體的語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編程語言,如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這些語言的語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高級語言所編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計算機識別,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被執行,按轉換方式可將它們分為兩類:解釋類和編譯類。 [1]
趨勢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以及數據抽象在現代程序設計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未來語言的發展將不在是一種單純的語言標准,將會以一種完全面向對象,更易表達現實世界,更易為人編寫,其使用
計算機語言
計算機語言
將不再只是專業的編程人員,人們完全可以用訂制真實生活中一項工作流程的簡單方式來完成編程。
簡單性:提供最基本的方法來完成指定的任務,只需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就可以用它編寫出適合於各種情況的應用程序。
面向對象:提供簡單的類機制以及動態的介面模型。對象中封裝狀態變數以及相應的方法,實現了模塊化和信息隱藏;提供了一類對象的原型,並且通過繼承機制,子類可以使用父類所提供的方法,實現了代碼的復用。
安全性:用於網路、分布環境下有安全機制保證。
平台無關性:與平台無關的特性使程序可以方便地被移植到網路上的不同機器、不同平台。 [2]
計算機語言之父
計算機語言之父
計算機語言之父
「計算機語言之父」尼蓋德幫助網際網路奠下了基礎,為計算機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尼蓋德是奧斯陸大學的教授,因為發展了simula編程語言,為ms-dos和網際網路打下了基礎而享譽國際。克里斯汀·尼蓋德於1926年在奧斯陸出生,1956年畢業於奧斯陸大學並取得數學碩士學位,此後致力於計算機計算與編程研究。
1961年~1967年,尼蓋德在挪威計算機中心工作,參與開發了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因為表現出色,2001年,尼蓋德和同事奧爾·約安·達爾獲得了2001年a.m.圖靈機獎及其它多個獎項。當時為尼蓋德頒獎的計算機協會認為他們的工作為java,c++等編程語言在個人電腦和家庭娛樂裝置的廣泛應用掃清了道路,「他們的工作使軟體系統的設計和編程發生了基本改變,可循環使用的、可靠的、可升級的軟體也因此得以面世。」
尼蓋德因其卓越的貢獻,而被譽為「計算機語言之父」,其對計算機語言發展趨勢的掌握和認識,以及投身於計算機語言事業發展的精神都將激勵我們向著計算機語言無比燦爛的明天前進。
❺ 求歷代英偉達顯卡架構名稱
NVIDIA顯卡的核心微架構經歷了特斯拉(Tesla)、費米(Fermi)、開普勒(Kepler)、麥克斯韋爾(Maxwell)、帕斯卡(Pascal)、圖靈(Turing)。
CPU架構是CPU廠商給屬於同一系列的CPU產品定的一個規范,主要目的是為了區分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標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類主要分有兩大陣營,一個是intel、AMD為首的復雜指令集CPU,另一個是以IBM、ARM為首的精簡指令集CPU。
NVIDIA顯卡架構詳情如下:

2000年—收購圖形技術先驅3dfx;2001年—進入集成圖形市場;2002年—被《財富》雜志評為美國成長最快的公司;2003年—收購MediaQ;2004年—SLI發布,大幅提升了單台PC的圖形處理能力;2005年—為索尼游戲機開發處理器;2006年—革命性CUDA架構亮相;
2007年—被《福布斯》評選為年度最佳企業;2008年—Tegra移動處理器問世;2009年—首屆GPU技術大會,推出Fermi架構;2010年—助力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2011年—收購基帶領先者ICERA;2012年—推出基於Kepler架構的GPU;2013年——推出Tegra4系列處理器;
2014年—發布TegraK1SHIELD平板電腦,安卓游戲大火;2015年—深耕深度學習;2016年—驅動AI革命;2017年—Volta架構問世,進一步推動現代AI;2018年—Turing架構問世,重新定義了計算機圖形;2019年—AI算力將持續革新各行各業;
❻ 比特幣8年漲754萬倍,它究竟是騙局還是時代趨勢
2017年,一種全球流行的虛擬貨幣,不停地刷著人們的眼球。
先是肆虐全球的「勒索」病毒爆發,黑客公然宣稱,要想不被「勒索」,就要上交一定數量的比特幣。
然後,中國央行宣布禁止比特幣在中國的交易,比特幣價格暴跌。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是由一個叫「中本聰」的人在2009年提出的虛擬貨幣概念,它不依靠政府貨幣機構發行,而是在公開的互聯網上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演算法產生,並且,比特幣的總數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再次,現在比特幣價格已經太高,成本也越來越高。僅開采一枚比特幣的電費就高達上萬元人民幣,有幾個人玩得起這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實物抵押的虛擬錢幣?
綜上所述,現在說比特幣是騙局,還為時尚早,說它是時代趨勢,也未免太過牽強。
但對於我等韭菜小民,如此虛擬的貨幣,還是不碰最好。
歡迎關注網路賬號,士兵的軍情之翼,更多內容,可關注本人建設中的微信號:tankt995969
❼ 烏鎮互聯網大會,大佬們都說了些啥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都有啥內容?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3日上午在浙江省烏鎮開幕,這座洋溢著「互聯網+」氣息的千年古鎮,見證了互聯網領域一個又一個奇跡。本屆大會以「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前沿技術、互聯網與社會、網路空間治理、交流合作五大板塊展開交流。

互聯網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各國的共同參與和有效治理。報告提出,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互聯網治理模式,包括個人隱私保護、數字貿易規范、網路內容管理、規范產業競爭秩序、打擊網路犯罪活動等。同時,全球網路空間治理已進入多邊、多方治理並行階段。
針對各國在互聯網管理治理領域中的不同特點,包括美歐俄和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制定了各種不同的法律、規章來管理本國互聯網的運行。這些法律和規章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其根源在於各國文化的差異,很多國家的法律和規定都是該國特有文化的體現,不能根除這些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是各國對此無法達成一致的根源。如美國規定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自由發表任何言論,相互之間可以爭論;歐盟則規定對某些特定事情不能隨便發表言論;英國也規定不能發表仇恨等言論。美國對歐盟的這些政策並不贊同。
各國需要重點合作解決如何建立一個服務於和平應用的互聯網,促使各國在那些能夠達成一致的問題上(打擊網路犯罪、虐待兒童等)加強合作,共同制定國際法律和規范。中美兩國之間達成的網路安全協定就是國際合作的一個良好典範。對於那些暫時無法達成一致、更為復雜的安全問題,不是簡單地將其擱置起來,而是在這些問題上鍥而不舍地保持對話和協商——正如俄羅斯的一句諺語所說,「能則達成一致,不能則保持談判」,這樣做至少我們能夠在某些領域取得進展,而不是使所有領域都停滯不前。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
❽ 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大佬們說的哪句話讓你印象深刻

1、20年前我剛成立卡巴斯基時,那是1996年,今年2017年,我們現在從1997年的時候有一年找500個惡意的軟體,10年以後也就是2007年的時候我們當時收集了200萬個惡意的軟體,如今,每天可以找到30萬個以上新的病毒樣本。會議的三天中,會找到100萬個新的,獨特的,病毒樣本。所以,網路病毒的問題是非常大的,而且是跨國的,經濟化的。而且是跨國的,經濟化的;
2、今年2017年,我們預計將會收集到9000萬個新的惡意的樣品,從500個到200萬個到9000萬個;我們現在面臨的跡象就是很復雜的一個互聯網的形勢;
3、我們周圍現在已經被智能化的設備所包裹其中,很不幸的很多這些系統是非常脆弱;
4、我們非常依賴於網路,網路是被保護,但是保護的還不夠,所以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網路恐怖主義,這也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5、網路恐怖主義也是個嚴重的問題。但我對網路安全的未來還是樂觀的,我們要開展合作,包括私營部門的合作,包括開展很多的行動,包括利用新的技術,讓它變得更安全,所以我們應該一起努力。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需要了解行業市場最新的資訊,並分析其本質,建立面向市場變化的組織體系,時刻保持對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避免與時代脫節。
(本文圖片來源於世界互聯網大會官網)下期更多精彩,請關注【鏈接世佳】公眾號
❾ 誰了解密碼學的發展歷史
發展歷程
密碼學(在西歐語文中,源於希臘語kryptós「隱藏的」,和gráphein「書寫」)是研究如何隱密地傳遞信息的學科。在現代特別指對信息以及其傳輸的數學性研究,常被認為是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分支,和資訊理論也密切相關。
著名的密碼學者Ron Rivest解釋道:「密碼學是關於如何在敵人存在的環境中通訊」,自工程學的角度,這相當於密碼學與純數學的異同。密碼學是信息安全等相關議題,如認證、訪問控制的核心。密碼學的首要目的是隱藏信息的涵義,並不是隱藏信息的存在。
密碼學也促進了計算機科學,特別是在於電腦與網路安全所使用的技術,如訪問控制與信息的機密性。密碼學已被應用在日常生活:包括自動櫃員機的晶元卡、電腦使用者存取密碼、電子商務等等。
密碼是通信雙方按約定的法則進行信息特殊變換的一種重要保密手段。依照這些法則,變明文為密文,稱為加密變換;變密文為明文,稱為脫密變換。密碼在早期僅對文字或數碼進行加、脫密變換,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對語音、圖像、數據等都可實施加、脫密變換。
密碼學是在編碼與破譯的斗爭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並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一門綜合性的尖端技術科學。它與語言學、數學、電子學、聲學、資訊理論、計算機科學等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它的現實研究成果,特別是各國政府現用的密碼編制及破譯手段都具有高度的機密性。
進行明密變換的法則,稱為密碼的體制。指示這種變換的參數,稱為密鑰。它們是密碼編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密碼體制的基本類型可以分為四種:錯亂按照規定的圖形和線路,改變明文字母或數碼等的位置成為密文;代替——用一個或多個代替表將明文字母或數碼等代替為密文;密本——用預先編定的字母或數字密碼組,代替一定的片語單詞等變明文為密文。
加亂——用有限元素組成的一串序列作為亂數,按規定的演算法,同明文序列相結合變成密文。以上四種密碼體制,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以編制出各種復雜度很高的實用密碼。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提出了公開密鑰體制,即運用單向函數的數學原理,以實現加、脫密密鑰的分離。加密密鑰是公開的,脫密密鑰是保密的。這種新的密碼體制,引起了密碼學界的廣泛注意和探討。
利用文字和密碼的規律,在一定條件下,採取各種技術手段,通過對截取密文的分析,以求得明文,還原密碼編制,即破譯密碼。破譯不同強度的密碼,對條件的要求也不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其實在公元前,秘密書信已用於戰爭之中。西洋「史學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歷史》(The Histories)當中記載了一些最早的秘密書信故事。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為對抗奴役和侵略,與波斯發生多次沖突和戰爭。
於公元前480年,波斯秘密集結了強大的軍隊,准備對雅典(Athens)和斯巴達(Sparta)發動一次突襲。
希臘人狄馬拉圖斯(Demaratus)在波斯的蘇薩城(Susa)里看到了這次集結,便利用了一層蠟把木板上的字遮蓋住,送往並告知了希臘人波斯的圖謀。最後,波斯海軍覆沒於雅典附近的沙拉米斯灣(Salamis Bay)。
由於古時多數人並不識字,最早的秘密書寫的形式只用到紙筆或等同物品,隨著識字率提高,就開始需要真正的密碼學了。最古典的兩個加密技巧是:
置換(Transposition cipher):將字母順序重新排列,例如『help me』變成『ehpl em』。
替代(substitution cipher):有系統地將一組字母換成其他字母或符號,例如『fly at once』變成『gmz bu podf』(每個字母用下一個字母取代)。

(9)算力之父擴展閱讀:
研究
作為信息安全的主幹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密碼學全國第一。
1959年,受錢學森指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全國率先開展密碼學研究,1988年,西電第一個獲准設立密碼學碩士點,1993年獲准設立密碼學博士點,是全國首批兩個密碼學博士點之一,也是唯一的軍外博士點,1997年開始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並成為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
2001年,在密碼學基礎上建立了信息安全專業,是全國首批開設此專業的高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安全專業依託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第二)、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密碼學」(全國第一)組建,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擁有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無線網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現代交換與網路編碼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對抗攻防與模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台。
在中國密碼學會的34個理事中,西電占據了12個,且2個副理事長都是西電畢業的,中國在國際密碼學會唯一一個會員也出自西電。毫不誇張地說,西電已成為中國培養密碼學和信息安全人才的核心基地。
以下簡單列舉部分西電信安畢業生:來學嘉,國際密碼學會委員,IDEA分組密碼演算法設計者;陳立東,美國標准局研究員;丁存生,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邢超平,新加坡NTU教授;馮登國,中國科學院信息安全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密碼學會副理事長。
張煥國,中國密碼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教授、信安掌門人;何大可,中國密碼學會副理事長,西南交通大學教授、信安掌門人;何良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首席密碼專家;葉季青,中國人民解放軍密鑰管理中心主任。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擁有中國在信息安全領域的三位領袖:肖國鎮、王育民、王新梅。其中肖國鎮教授是我國現代密碼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他提出的關於組合函數的統計獨立性概念,以及進一步提出的組合函數相關免疫性的頻譜特徵化定理,被國際上通稱為肖—Massey定理。
成為密碼學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開拓了流密碼研究的新領域,他是亞洲密碼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密碼學會副理事長,還是國際信息安全雜志(IJIS)編委會顧問。
2001年,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主持制定的無線網路安全強制性標准——WAPI震動了全世界,中國擁有該技術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美國IEEE在全世界的壟斷,華爾街日報當時曾報道說:「中國無線技術加密標准引發業界慌亂」。
這項技術也是中國在IT領域取得的具少數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信息安全專業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就是該校在全國信息安全界領袖地位的最好反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密碼學
❿ 餐飲業的服務方式是否會被人工智慧服務傳統的餐飲業的服務方式是否會被人工智慧服務所取代為什麼
餐飲業的服務方式會被人工智慧服務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