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高鐵站去遊客中心
1. 從三亞高鐵車站下車後要怎麼去三亞火車站
你說的這兩個站其實是同一個站--三亞火車站。高鐵三亞站就建在原來三亞火車站的旁邊,現在新的三亞火車站即是高鐵站也是普速列車站,兩站合並,原來的火車站停用。售票廳左邊為普速列車售票窗口右邊為高鐵售票窗口,候車室一樓為普速列車二樓是高鐵候車室。
2. 三亞高鐵站在哪
三亞高鐵站位於海南省三亞市育秀路10號。
三亞站位於中國海南省三亞市,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為粵海鐵路、海南東環鐵路、海南西環鐵路的始發終到站。
三亞站站房總建築面積為16200平方米,站台總面積為27800平方米,主站房面積為14991平方米,站台雨篷面積為47680平方米, 三亞站站房面積東西長160米,南北寬48米,高27.2米。
三亞站途經線路為海南東環鐵路、海南西環鐵路、粵海鐵路;站台規模4台8線,其中正線2條,到發線6條。

(2)三亞高鐵站去遊客中心擴展閱讀
三亞站所屬海南東環鐵路的線路走向和沿線站點:
海南東環鐵路:北起海口市海口東站,南至三亞地區新三亞站,包括海口、三亞配套工程,途經海口、文昌、瓊海、萬寧、陵水和三亞,該鐵路在走向、沿途站點設置上均盡量多考慮重要的城市、景區,如瓊海的博鰲、萬寧的興隆等。
東環鐵路全線計劃設10個站,建設站點:既有海口東站、美蘭站、文昌站、瓊海站、博鰲站、萬寧站、神州站、陵水站、亞龍灣站(原田獨站)、新三亞車站。
3. 三亞動車站在哪
三亞動車站在海南省三亞市育秀路10號。
三亞站,位於中國海南省三亞市,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為粵海鐵路、海南東環鐵路、海南西環鐵路的始發終到站。
三亞站站房總建築面積為16200平方米,站台總面積為27800平方米,主站房面積為14991平方米,站台雨篷面積為47680平方米,三亞站站房面積東西長160米,南北寬48米,高27.2米。
三亞站一層為行包房、出站口、普通候車大廳、VIP候車廳、售票廳和管理區域,二層為後勤區域、普通候車大廳和VIP候車廳。

(3)三亞高鐵站去遊客中心擴展閱讀
三亞站的歷史沿革:
民國32年(1943年)3月,伴隨榆林至北黎鐵路(含三亞支線)建成,三亞站投入使用。民國37年(1948年)8月23日及9月3日,先後兩次遭台風襲擊,榆林至北黎鐵路全線路基、軌道、橋涵、房屋及通信設施再遭嚴重毀壞,已無法行車,三亞站廢棄無法使用。
1957年,廣州鐵路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轉發的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委託書,決定由地方投資改建安游至黃流鐵路。1978年6月,三亞站改由黃流車務段管轄。1985年,三亞至八所全線開通,正式改稱海南西環鐵路,三亞站為起止站點。
1987年,三亞站升格為三等站。1990年2月,黃流車務段搬遷到三亞站,改名為三亞車務段。同年,三亞車務段設立。2005年10月,海南西環鐵路提速改造工程動工,老三亞站停止營業。
2005年1月7日,粵海鐵路開通,三亞站營運。2007年4月18日,海南西環鐵路開通運營,三亞站從市區天涯區勝利路搬遷至荔枝溝育新路,同時開辦三亞至廣州和上海、北京定期旅客列車。
2010年11月30日,三亞站主體完工;同年12月31日,海南東環鐵路開通後,新三亞站建成,坐落在原火車站的左側,同時開通了海南海口至三亞間東環動車組客運業務辦理。
4. 請問從三亞動車站到三亞哪些旅遊景點比較近
離三亞動車站比較近旅遊景點有鹿回頭公園、大小洞天風景區、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分界洲島、蜈支洲島。
1、鹿回頭公園
鹿回頭公園坐落在三亞西南端鹿回頭半島內,1989年建成開放,總面積82.88公頃,有大小五座山峰。公園三面環海,一面毗鄰三亞市區,是登高望海和觀看日出日落的制高點,也是俯瞰三亞市全景的唯一佳處。
鹿回頭位於三亞市南3公里處,是海南島鹿回頭半島最南端的山頭。這座山三面臨海,狀似坡鹿,高275米,登上鹿回頭山頂,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

2、大小洞天風景區
大小洞天風景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區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總面積為22.5平方公里,景區已有80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風景區。
大小洞天風景區以其秀麗的海景、山景和石景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風景區內仍有「小洞天」、「釣台」、「海山奇觀」、「仙人足」、「試劍峰」等歷代詩文摩崖石刻。山、海、林泉是構成一個旅遊名勝必不可少的條件。
3、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
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位於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總面積1506公頃,是按照國家森林公園規范要求開發建設的三亞市第一個森林公園,是海南省第一座濱海山地生態觀光兼生態度假型森林公園。
園區定位於國際一流的濱海山地生態觀光兼生態度假型森林公園,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
4、分界洲島
分界洲島位於海南島的東南海面,距海南島最近海岸約1.2海里,乘船過渡單程約15分鍾。小島以東北向西南長條狀橫卧在藍色大海中,遠看呈馬鞍型,面積約0.41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為99米。
分界洲島屬陵水黎族自治縣管轄,距離三亞約70公里,距離海口約180公里。
5、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坐落在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北面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美譽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蜈支洲島距海岸線2.7公里,方圓1.48平方公里,呈不規則的蝴蝶狀,東西長1400米,南北寬1100米。距三亞市30公里,鳳凰機場38公里,緊靠海口至三亞的高速公路,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5. 三亞高鐵站到南山寺的行程
動車站乘坐30路公交去南山寺。
南山寺地處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南山寺位於三亞市以西40公里的南山南麓,佔地400畝。南山高500多米,山上終年雲霧繚繞。南山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左右有山丘環抱,面向南海萬頃碧波。
內部交通:公交,在市區乘至南山的中巴車,或乘坐新國線雙層觀光巴士直達。售票處大門的「不二法門」是您必觀第一站,繼續往前行可見金玉觀音和長壽谷,走過湖區是慈航普渡園和吉祥如意園,直達南山寺,最後折回前往小月灣和海上觀音。

(5)三亞高鐵站去遊客中心擴展閱讀
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遊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三亞南山寺佔地400畝,仿唐風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鍾鼓樓、轉輪藏、法堂、觀音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庄嚴肅穆,清凈幽雅。
入其境若入真觀音菩薩說法之道場,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選址,經國家宗教局批准,於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現有仿唐建築仁王殿、天王殿、鍾樓、轉輪藏、東西爬山廊、東西配殿、金堂等建築群,總建築面積5500㎡。
6. 三亞高鐵火車站旁邊有什麼旅遊景點啊
沒什麼景點,離天涯海角,亞龍灣沙灘比較近些
現在三亞逐漸進入旅遊的淡季了,價格都恢復了淡季的價格了,預訂有個更多選擇了,主要是多做做功課
三亞自助游,主要是要找適合的酒店,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還有行程也要多做做功課,找一個熟悉三亞旅遊的專業人士專門設計行程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Q俺
7月,8月份一般穿夏天的衣服就可以了,帶些鮮艷的衣服在海邊拍出來照片比較漂亮,7、8月份以後以晴天為主,下海游泳是沒有問題的
去海南自由行首先要注意三點
一、機票一定要要提前預定往返的團隊票價格便宜
二、酒店找海南當地的旅遊公司預定價格也會便宜些,住宿可以選擇兩晚靠近市區的兩晚亞龍灣好好休閑度假區
三、行程可以先確定一個大概的,然後根據自己玩的情況再決定後面的行程
自己要多做做功課,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Q俺或者去俺空間里看一下
我推薦幾個線路,南山和天涯海角一天時間,南田溫泉和蜈支洲島一日游一天,熱帶雨林一天,坐遊艇戶外深海潛水一日游,還有亞龍灣天堂森林公園,檳榔谷,西島和大小洞天,亞龍灣沙灘等等
祝您有個開心的假期
7. 三亞高鐵站坐哪路公交車到大東海旅遊度假區

公交線路:城際1號線,全程約11.2公里
1、從三亞站步行約150米,到達三亞火車站
2、乘坐城際1號線,經過4站, 到達夏日百貨站
3、步行約680米,到達大東海旅遊區
8. 在三亞怎樣坐高鐵
你的目地的是哪兒啊?三亞有兩個火車站,三亞站和亞龍灣站。都有高鐵。三亞站在市區,而亞龍灣站離市區較遠。
9. 三亞高鐵站在哪裡 三亞有幾個高鐵站
崖州高鐵站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市轄區G225
10. 三亞高鐵站到天涯海角怎麼搭車
公交線路:55號線,全程約16.6公里
1、從三亞站步行約20米到火車站。
2、乘坐55號線,經過1站到天涯海角站(也乘坐29號線)。
3、步行約90米到達天涯海角和海角。
三亞高鐵站到天涯海角或者也可以坐火車先到南山寺,然後再去天涯海角,
三亞火車站到南山北站每天有5對綠皮火車—K9162/1 、K9164/3、K9166/5、K9168/7、K9170/69 ,單程票價:14.5元,中間不停靠,車程23-25分鍾,每逢周三:K9167、K9169、K9170次、每逢周四K9162次停運;
車票只能去火車站購買,車次時間如下,南山北火車站下車步行1.6公里大概17、8分鍾就到景區售票處了,想坐這個車的話要注意周三、周四停運的車次。

(10)三亞高鐵站去遊客中心擴展閱讀
三亞站屋頂的3個制高點覆蓋了主要的公共空間(進站大廳、出站大廳和售票大廳),所有大廳空間均為雙層通高,從面使得熱空氣自然集中並上升至屋面制高點並通過可開啟的電動排風天窗排出建築,形成順暢的循環。
頂曲線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三亞降水量的豐沛,其波峰波谷不僅呼應了三亞的臨海自然特徵,更成為水的自然流向收集器,使雨水自然地流向低處並且作為中水得以利用。
此外,淺色的金屬屋面板能夠反射太陽光並減少熱量的積累,同時整個金闊屋面的蓄熱低,陶熱性能好,從而減少熱量傳入建築的內部。這一系列技術策略不僅化了形式的邏輯,也非常自然地促成了生態節能的使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