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昆蟲平均生殖力怎麼算

昆蟲平均生殖力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1-04-22 04:22:18

A. 昆蟲的生殖方式和生殖特點是什麼

絕大多數的昆蟲行兩性生殖,極少數的昆蟲可以行其他方式的生殖。如蚜蟲在夏季氣候適宜時行孤雌生殖,即卵不需受精即可發育成雌體,秋末才行兩性生殖;癭蚊科的一些種類其幼蟲期即可孤雌生殖,稱幼體生殖;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昆蟲其受精卵可以分裂成許多胚胎,每個胚胎發育成一個新個體,稱多胚生殖。

B. 影響昆蟲生殖力的因素

螳螂(學名:mantis)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祈禱蟲。[1]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其中,中華大刀螳螂、狹翅大刀螳螂、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螳螂是昆蟲中體型偏大的,身體為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標志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末端各有一個鉤子,用來鉤住獵物。頭呈三角形,能靈活轉動;復眼突出,大而明亮,單眼3個;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1]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折疊,形成可以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皮質,為覆翅,缺前緣域,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足,中、後足適於步行,漸變態。[2] 有些種類是孤雌生殖。螳螂是肉食性昆蟲,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性殘暴好鬥,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分布在南美洲的個別種類還能不時攻擊小鳥、蜥蜴或蛙類等小動物。螳螂有保護色,有的並有擬態,與其所處環境相似,藉以捕食多種害蟲。動作靈敏,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它只吃活蟲,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鉗食它的獵物。受驚時,振翅沙沙作響,同時顯露鮮明的警戒色。常見於植叢中而非地面上,體形可像綠葉或褐色枯葉、細枝、地衣、鮮花或螞蟻。依靠擬態不但可躲過天敵,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獵物時不易被發覺。螳螂的壽命一般一年一代,一隻螳螂的壽命約有六至八個月左右.。即使沒有頭,螳螂仍能存活十天。

C. 什麼昆蟲繁殖能力代表人的生育能力

總體上說,昆蟲的繁殖能力是比人類要強大的,它們甚至可以不經交配就產生後代(孤雌生殖),有些昆蟲交配一次可以繁殖成千上萬只後代,如螞蟻。且昆蟲的生長歷期很短,有的一年可以有十幾代,因此昆蟲的繁殖能力不可限量。而昆蟲的種類有100多萬種,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D. 昆蟲的生殖方法有哪些

昆蟲是屬於雌雄異體的動物,但也存在極少數雌雄同體的種類。雌雄異體的動物總的來說是進行兩性生殖的,但在種類分化繁多的昆蟲綱里,還有若干種特殊的生殖方法。總體來說昆蟲的生殖方法有兩性生殖(如大部分鞘翅目害蟲)、孤雌生殖(如薊馬)、多胚生殖(如膜翅目的一些寄生蜂)、胎生(如蚜蟲)和幼體生殖(如介殼蟲、癭蚊科一些屬的害蟲)。柑橘害蟲主要涉及有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胎生和幼體生殖。

E. 闡述昆蟲的生殖方式有哪些

昆蟲的繁殖方式昆蟲的種類不同,其繁殖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大致有下列幾種:(1)兩性繁殖:昆蟲絕大多數是雌雄異體,通常要經過雌雄交配、受精,產出受精卵,每個卵發育為一個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又稱為兩性卵生,這是昆蟲繁殖後代最普遍的方式.(2)孤雌生殖:雌蟲不必經過交配或卵不經過受精而產生新的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孤雌生殖.又叫單性生殖.如介殼蟲、蜜蜂、蚜蟲等有這種生殖現象.單性生殖又分為永久性孤雌生殖和交替式孤雌生殖.(3)卵胎生:卵在母體內孵化後,由母體直接產出幼體的生殖方式,稱為卵胎生.這種卵胎生與哺乳動物的胎生不同,卵的胚胎發育所需營養,只靠卵本身的卵黃體供給,如蚜蟲的單性生殖,就是胎生的生殖方式.卵胎生能對卵起一種保護作用,使生活史縮短,繁殖加快,因此,如果是害蟲帶來危害性就越大.(4)多胚生殖:多胚生殖為某些寄生蜂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在一個卵內發生兩個或數百個、甚至多達二千個胚胎,進而發育為多個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多胚生殖.性別由所產卵是否受精而定,受精卵發育為雌蟲,未受精卵則發育成雄蟲.因此從一個卵發育出來的個體均是同一性的,如內寄生的跳小蜂、姬蜂、繭蜂等.

F. 昆蟲的生殖方式與產卵數量有什麼關系

一般是在環境條件比較理想,食物充足時發生。其優點是節省了尋找配偶和受精的時間,可以更多更快產生個體,迅速佔領這一區域。

一般發生在條件較為惡劣,食物缺乏時。
能產生更多的基因組合,增加適應性演化的幾率,防止有害突變的積累。也就是說,
產生的多樣化的基因組合後代,其中一些後代能適應惡劣環境而生存下來,不至於被一網打盡,保證了種群的延續。
以蚜蟲為例,如果食物充足,它會抓緊時間進行
,能繁殖幾代就繁殖幾代,到秋末冬初環境開始變差時才會產生雌、雄兩性個體,兩者交配產卵越冬。

G. 怎樣識別昆蟲

是的昆蟲的胸部腹面通常具6隻腳,故又稱六足動物。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資料

昆蟲的基本特徵
1.昆蟲是無脊椎動物。
2.昆蟲的身軀及附肢有分節現象。
3.昆蟲的體表被附著幾丁質外骨骼。
4.昆蟲的身軀可分為頭、胸、腹三部份。
5.昆蟲的胸部腹面通常具6隻腳,故又稱「六足動物」。

昆蟲具有驚人的種類及數量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動物種類有85%以上是昆蟲,目前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種類約有一百多萬種,昆蟲學家估計地球上的昆蟲種 類多達3000萬種以上,可說大部份動物種類是昆蟲。這么多種昆蟲其個體數量也是天文數字,根據估算,地球上的昆蟲只數約有10的18次方只,昆蟲之蟲口 約為現今人口的兩億倍。如果每隻昆蟲的平均重量以25毫克來計算的話,昆蟲學家更估計地球上所有的昆蟲重量是所有人類體重的12倍,從這些驚人數字可之昆 蟲是地球上最占優勢的生物,我們可說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昆蟲的世界。

就台灣地區的動物資源而論,已知的哺乳動物約有71種、鳥類約500種、爬蟲類約92種、兩棲類約32種、淡水魚類約150種,無脊椎動物已命名的蜘蛛有270種、昆蟲約18,000種,據估計台灣地區的昆蟲約有20萬種,昆蟲也是台灣地區種類及數量最優勢的自然寶藏。

昆蟲已在地球上生存很久
根據化石證據顯示,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約三億年前演化出具翅的昆蟲,蝴蝶與蛾等鱗翅目昆蟲約一億年前出現,而人類只在地球上生活約一 百萬年左右,在人類尚未主宰地球之前,昆蟲就已長久生活於地球上。長久以來昆蟲以高度適應力,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生活習性,以適應地球上的各種不同環境,而 形成了自然界中驚人的昆蟲多樣性。

昆蟲的分布遍及各地
昆蟲屬變溫動物,多數生活於熱帶地區,但是在北極或南極也都有昆蟲生活其中。從平地到高山、熱帶雨林到沙漠、人類居住卧室及糧食中、甚至地穴或溫泉中都有昆蟲生活。大體來說,植物可生存處,人類能生活區域,都可覓得昆蟲蹤跡。

昆蟲具有驚人的適應能力
昆蟲對地球環境驚人的適應能力,是其在地球上演化成功的要因,而昆蟲適應地球環境的因素包括:

1. 昆蟲具幾丁質外骨骼
昆蟲表皮之主要成分為「幾丁質」,為介於蛋白質與醣類之間的「含氮多醣類」。幾丁質為柔軟物質,但雜有其它物質使之堅硬並顏色加深。昆蟲體表幾丁質外骨骼 硬化程度並不一致,而保留可折迭曲折的柔軟膜質部份,形成分節現象。昆蟲的幾丁質外骨骼除了保護內部器官外,可減少水分蒸發適應陸地上的乾燥環境,並增加 筋肉附著面,及演化出各種感覺器官。

2. 演化出具飛翔功能的翅
多數昆蟲具飛翔能力,對其存活及散布產生極大幫助,同時也增加取食及生育機會,並避免遭天敵迫害。具飛翔功能的昆蟲主動遷移能力較強,但有些昆蟲則是受風 吹等外在因素而被動遷移。遷移可讓昆蟲到達新棲地,這種遷移後的隔離是昆蟲快速演化出現新種的途徑之一,因此飛翔對昆蟲的種類多樣性的形成貢獻極大。

3. 昆蟲具有變態現象以適應環境
多數昆蟲有變態現象,已知的昆蟲種類有88%行完全變態,其生活史中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卵其為胚胎發育期,幼蟲期專責取食,且其食物種類常與 成蟲不同,蛹期為過渡時期,蛹期間幼蟲組織完全破壞而變為成蟲構造,成蟲的主要角色是散布及繁殖後代,幼蟲與成蟲被蛹期分隔在不同的空間與時間,各時期均 得以適應不同環境。

4. 昆蟲具有強大的生殖能力
地球上龐大的昆蟲族群數量,來自昆蟲強大的生殖能力。昆蟲的生殖能力與生殖方式各不相同。若無任何死亡,一對熱帶蝴蝶在一季中可產生300萬只蝴蝶,一隻 蜂後每日產卵量可達2000粒,這些龐大的蟲口雖因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而降低,但仍造就天文數字般的蟲口。昆蟲除了有性生殖外,亦有孤雌生殖幼體生殖等現 象,以適應各種環境來繁殖後代。

5. 體型細小
昆蟲體型細小,食物需求量也小,專食某一類食物的特化現象容易形成,在食物競爭上亦獲得優勢。體型細小對棲息地及空間的競爭壓力亦得以減低,逃避敵害及不 良環境的機率也大為增加。同時體型細小需要的發育時間較短,生活史世代輪替較快;因此在自然淘汰壓力下,獲得機會產生適應之速率較快,因此造就形形色色的 昆蟲生命現象。

它們不是昆蟲
有些外型酷似昆蟲的動物,或是以蠕動、爬行方式運動的動物,常被誤認為昆蟲 ,可是事實上它們並不是昆蟲。

H. 關於昆蟲生殖問題

兩性生殖有利於繼承兩個不同生物個體之間的有利DNA,就是去其糟粕,留其精華。這種繁殖形式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說能更好的適應環境。
孤雌生殖不受地域、時間限制,不用尋找配偶,可以隨時隨地繁殖後代,這樣的繁殖形式可以讓下一代出生在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和時間;但孤雌生殖很大程度上就是克隆,後代既繼承優點也繼承缺點,不利於適應環境。
多胚生殖這種繁殖形式多見於寄生昆蟲,由於要在宿主體內繁殖風險較大,所以要盡可能多產後代,但又要適應宿主體內多變的免疫系統,所以既要有兩性結合,適應環境,又要盡可能多的生育後代,提高數量,所以就發展成了一個受精卵發育出多個個體的生殖方式。人類的雙胞胎好像也是這樣,只不過不是多胚生殖。
胎生在昆蟲中不多見。胎生可以保證下一代的存活率,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提供保護、營養、和較為穩定的發育環境,最大限度避免了對胚胎發育不利的因素。
幼體生殖不用交配、不用經過卵期發育,也就是說幼體生殖兼並孤雌生殖和胎生的好處,在還未發育完全時就能夠繁殖,繁殖一個世代的周期很短,能很迅速地擴大種群數量。
終於說完了~~~~~

希望我的答案會對你有所幫助!

I. 昆蟲有哪幾種生殖方式

昆蟲是屬於雌雄異體的動物,但也存在極少數雌雄同體的種類。雌雄異體的動物總的來說是進行兩性生殖的,但在種類分化繁多的昆蟲綱里,還有若干種特殊的生殖方法。總體來說昆蟲的生殖方法有兩性生殖(如大部分鞘翅目害蟲)、孤雌生殖(如薊馬)、多胚生殖(如膜翅目的一些寄生蜂)、胎生(如蚜蟲)和幼體生殖(如介殼蟲、癭蚊科一些屬的害蟲)。柑橘害蟲主要涉及有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胎生和幼體生殖。

J. 生物 昆蟲的繁殖能力有多大 母的一次能下多少卵 一生產卵幾次

最多的是白蟻蟻後,一生能產多至5億的卵,但這不是一次產下的,它幾乎不停的產卵,可以說交配後一旦有條件,它剩下的一生要乾的就是產卵,本身就是一個產卵機器。
但是還有很多其他比較正常的昆蟲,分次產卵,一般幾十粒,最多數百粒,除去死掉的,也不算很多,但是昆蟲繁殖力並不是體現在這里,主要是它們大多生命周期短,幼蟲很快又能交配產卵,所以某些昆蟲容易成災。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前20 發布:2025-08-07 14:15:25 瀏覽:386
愛情合約怎麼弄 發布:2025-08-07 14:00:08 瀏覽:480
幣圈交易法 發布:2025-08-07 13:40:18 瀏覽:129
幣圈4大金剛 發布:2025-08-07 13:34:21 瀏覽:332
btc移動止損 發布:2025-08-07 13:21:59 瀏覽:355
怎樣購買usdt貨幣 發布:2025-08-07 13:12:02 瀏覽:643
幣圈中有哪些人 發布:2025-08-07 13:10:17 瀏覽:635
用100元玩比特幣 發布:2025-08-07 13:02:34 瀏覽:301
彈力繩和trx哪個好 發布:2025-08-07 12:29:31 瀏覽:558
區塊鏈一段源碼 發布:2025-08-07 12:22:42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