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筆算除法算力
1.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672除以4是多少
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672除以4是多少
672÷4
=168
驗算
168*4=672
正確
2. 如何快速學會三年級筆算除法,我的救星就是你了,下周就要考試了
首先得會乘法口訣,其次就是多練練沒有什麼好辦法
3. 三年級筆算除法怎麼算
正確列豎式 2.從最高位除起(不夠帶下一位)3.根據乘法口訣寫出相應的得數 35/5 五幾三十五
先將4捆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在豎式的十位上商2 ;

2式和3式,2式更簡便,在寫豎式時中間過程中的一些0可以省略不寫。
4. 三年級筆算除法
三年級數學下冊 筆算除法
一、先計算,再說一說每道題是怎樣算的。
二、下面各題,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三、先判斷下面各題的商是幾位數,再動筆算一算。
325÷5= 467÷3= 236÷2= 938÷7= 1468÷4= 2457÷3=
四、用豎式計算。
543÷3 1278÷6 4065÷5 558÷9
五、計算下面各題,並且驗算。
865÷5= 984÷8= 437÷3= 4137÷9=
5. 三年級下冊同步指導數學筆算除法三位數怎麼做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從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第一位,第一位不夠除就看前兩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和這一位對齊;哪一位上不夠除,就在這一位上商0;每次的余數要比除數校例612÷3=204豎式如下圖:
6. 如何讓三年級的學生學好筆算除法
學校數學課本里的基本知識必須熟練,這是基礎,基礎打好了就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學生不僅要會,要熟練,熟中生巧!
7. 三年級下冊筆算乘法十道筆算除法十道小數加減法十道
300×30 = 24×10 = 12×200 = 22×20 = 18×20 = (50+25)×2= 39÷6 = 140×20= 22÷3= 0×99+1= 1000-1= 500+800= 105×9= 60×70 = 245-155= 13×11= 510-203= 804×4= 390÷3= 2500÷5= 47+253= 101+89= 50-0÷25= 61÷7= 721÷7= 800-425= 234×2= 8100÷9= 228+45 = 148÷2 = 24+180 = 51×10 = 99+0= 100-0×0= 60??-50×0= 0×(0÷27)= 4÷3 = 6÷1×100= 4×25= 8×125=
8. 筆算除法時應注意什麼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整數的除法: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
2、除數是幾位數,就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如果不夠除,就要多看一位;
3、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寫在哪一位上面;
4、每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5、求出商的最高位後如果被除數的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在哪一位上寫0。
(8)三年級筆算除法算力擴展閱讀:
除法豎式注意事項:
1、列豎式時,商的個位要與被除數的個位對齊。
2、商和除數的積寫到被除數的下面。
3、最後在積的下面畫橫線。
4、橫線下寫上被除數與商和除數的積的差。
除法豎式習慣寫法:
1、被除數——除號(一橫一撇)——除數——商——積——余數;
2、它在出示除法豎式時,是先出示「除號」(一橫一撇)——被除數——除數——商——積——余數;
3、根據算式的意思寫,被除數,—— 一撇(除號)——除數——橫線(等於)——商——積——余數。
9. 「筆算除法」應該怎樣教
一.動腦筋讓學生掌握書寫格式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對整數的除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建立在表內乘、除法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的,並為學生以後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第六冊教材中所佔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教學的重中之重。雖然筆算除法和口算除法過程基本相同,但筆算除法與筆算加、減、乘法的書寫格式完全不同,要讓孩子們在學習時理解除法計算中又乘又減的道理,以及確定商的最高位的方法和確定商的每一位數的方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有一定的難度。如何讓孩子們很快掌握呢?
1、體驗「動手數學」,營造探索空間。
在教學中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分小棒」,讓學生明確算理。小棒操作演示和除法豎式的寫法緊密結合起來,使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擺小棒的過程,就是除法豎式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分小棒,讓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再用電腦演示,先讓學生邊看演示,邊自言自語地、輕聲地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再讓學生在小組(或同桌間)說思考過程;最後讓說得較好的學生在班上交流過程、算理、寫格式等。學生從一系列的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從而理解知識,發現規律,獲得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不僅僅對於除法列豎式計算變得熟練起來,也讓他們在操作中增強了自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他們參與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出來的,學生學的主動,學的扎實。這樣的知識又怎麼能輕易忘記呢?
2、精括「思考過程」,便於學生掌握。
為了便於學生掌握思考過程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我在三年級上學期時將孩子們歸納的運算程序概括為三部曲六個字:一商、二乘、三減。一商:是看著被除數想,幾和除數相乘最接近要分的數,就在要分的數上商幾;二乘:是將商的那個數與除數相乘將積寫在要分的數的下面;三減:是用要分的數減乘積。到三年級下學期時,我在原來的三部曲上先增加了兩個字:四落。有的孩子說用「搬」,我說老師想用「落」,因為搬動後可以到處放,而落正好落在下面,你們覺得那個字好呢?孩子們想了想說:還是用「落」好。於是我們就將第四步定為落。接下來就是再商、再乘、再減……
二.想辦法讓學生提高試商速度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整數四則計算的重點,也是計算教學的難點。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學生對試商會感到困難,其主要原因是受除數是一位數除法試商單一化的影響;其次是計算過程較復雜,學生思維不適應。因此學好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前提是解決好「試商」的問題。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試商的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可以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索、交流合作,通過實際運算的體驗,老師再引導得出一些巧妙的靈活的試商方法.
1、口訣試商法
在試商時,學生經過多次體驗,我們師生共同編出了這樣的口訣:一、二丟,八、九收,當作整十來動手。四舍商大減去1,五入商小加1好。同頭無除商八、九,余數定比除數小。」
(1)一、二丟,是說如果除數的個位是1或2的時候,把1、2捨去看作整十來試商;四舍商大減去1,是說用『四舍』法試商,初商可能大了,要減去1,再確定商。
例如:計算604÷22時,可以把22看作20來試商,初商是3,22×3=66>60,商大了,就用(3-1=)2作商來除。
(2)八、九收,是說如果除數的個位是8或9的時候,把8、9看作整十來試商;五入商小加1好,是說用『五入』法試商,初商可能小了,要加上1,再確定商。
例如:計算868÷28時,可以把28看作30來試商,初商是2,28×2=56,86-56=30>28,商小了,就用(2+1=)3作商來除。
(3)同頭無除商八、九,是說當被除數的前兩位,與除數兩位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一樣時,可以直接用9、8、試商。
例如:計算232÷29時,被除數前兩位「23」與除數29,最高位上同是2,為同頭,但比29小,商的十位上不夠商1時,商不是8就是9。
(4)余數定比除數小,是強調每一次除的余數要比除數小。
2、首位試商法
如:計算 8182÷32 除數是兩位看被除數前兩項,81÷32,高位試:8÷3商2,在百位上商2,以此類推。
又如:計算 2132÷26 被除數前兩位不夠除,看前三位,213÷26.高位試:2÷2試商9。低位調:6×9=54,商大了,下調1,商8,余數小於除數,商合適。
用這種高位試低位調的方法,可以減少試商的次數,而且在試商的過程中,只有下調商而沒有上調商,也便於記憶。
3、差數試商法
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當除數是11、12……19,被除數的前兩位又不夠除,初商估為9,往往要下調好多次才能找到合適的商,太麻煩了,為此我們可以在試商時先看除數與被除數前兩位的相差數,(簡稱為差數)來定初商。
差數是1、2,則初商為9;差數是3、4,則初商為8;差數是5、6,則初商為7; 差數是7、8,則初商為6。
例如:132÷14 除數14與被除數前兩位「13」差數是1,初商估9;經過除數個位上的4調商後,商定為9。
再如:10336÷17 17和「10」差數是7,初商估6.所以百位上商定為6。 17與136前兩數「13」的差數是4,初商估8。經個位調商,商定為8。
當被除數的首位不是1時,怎樣試商?
如: 計算 5757÷19 用差數法不合適。用高位試,低位調,來往下調二次商初商3。還可以用四捨五入法把19看成20,這種方法是當除數大於15而小於19時,運用五入法,用20來試商,這樣商易小,可看低位,再確定是否往上調。如果除數是小於15而大於10時,可用舍掉的方法。.
4.折半估商法
當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而且被除數的首位數字是除數的一半時,可以在被除數的第二位上直接商5,或者被除數的前兩位數正好接近除數的一半時,可以在被除數的第三位上直接商5。
如:計算742÷14 被除數的首位是 「7」恰是除數「14」的一半,因此可以在被除數的第二位上直接商5,5×14得70,74-70得4,落下2得42,42÷14商3,正好除盡。
又如:計算1696÷32 被除數前兩位是 「16」恰是除數32的一半,因此可在被除數的第三位上商5,5×32得160,169-160得9,落下6得96,96÷32商3,正好除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