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梁端的集中力荷載怎麼算
Ⅰ 什麼是集中線荷載,集中線荷載怎樣計算
集中荷載,是指反力作用在一個點上的荷載稱之為集中荷載,其單位為千牛頓。
集中荷載:反正作用在一個點上的荷載叫集中荷載,比如構造柱布置在樑上那麼這一點的荷載就叫做集中荷載。
均布荷載:連續作用在構件表面的較大面積上,不能看成集中荷載,且任意兩個荷載的大小方向均相同的荷載稱為均布荷載。例如牆的自重。其單位為千牛頓每米。
集中線荷載的計算方法
集中線荷載=永久荷載(鋼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項系數+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
鋼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積(m2)×26KN/m3(26KN/m3為鋼筋砼比重換算成KN/m3為單位,在計算集中線荷載時鋼筋砼比重取值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長(m)×0.5KN/m2(計算集中線荷載時取值為0.5KN/m2)
施工均布活荷載=梁寬m×3KN/m2
分項系數
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4
例:梁高700,梁寬700
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
梁高1000,梁寬500
1.2x[1.0x0.50x26+(1.0+1.0+0.50)*0.50]+0.50x3x1.40=19.2<20
梁高900,梁寬600
1.2x[0.90x0.60x26+(0.90+0.90+0.60)*0.50]+0.60x3x1.40=20.808>20需論證。
Ⅱ 主樑上承受次梁的集中荷載大小怎麼計算
集中力。
次梁是擱置在主樑上,以集中力的形式傳給主梁,所以在主次梁交接處,常設置附加箍或吊筋。
Ⅲ 如何把梁板集中荷載換算成均布荷載,具體公式如何在網上沒找到,請回答,謝謝
集中荷載換算成的均布荷載叫『等效均布荷載』,就是按照截面最大彎矩效應相等的原則,反算得出的均布荷載值。GB50009-2001《建築結構荷載規范》附錄B 『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方法』你可以參考借鑒。
Ⅳ 梁的集中荷載處彎矩計算公式!
彎矩的計算時按照荷載的順序從左到右,分別以力乘以距離得到的,如果是集中力,直接計算,如果是均布荷載,就以均布荷載的大小乘以距離,在乘以荷載中心到計算位置的距離,集中荷載出,彎矩必然有尖角。 沒有現成的和固定的公式。
Ⅳ 集中荷載和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梁,最大彎矩怎麼計算
彎矩公式:
M=FL/2
(彎矩,F/L力臂力矩)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學科中彎矩的正負有不同的規定。規定了彎矩的正負,就可以將彎矩進行代數計算。
在列彎矩計算時,應用「左上右下為正,左下右上為負」的判別方法。凡截面左側樑上外力對截面形心之矩為順時針轉向,或截面右側外力對截面形心之矩為逆時針轉向,都將產生正的彎矩,故均取正號;反之為負,即左順右逆,彎矩為正[2] 。
對於土木工程結構中的一根梁(指水平向的構件),當構件區段下側受拉時,我們稱此區段所受彎矩為正彎矩;當構件區段上側受拉時,我們稱此區段所受彎矩為負彎矩。
PKPM給出的彎矩方向:
作用力方向(對基礎): 軸力 N 拉為正(↓);
彎矩 M 順時針為正(-↓);
剪力 V 順時針為正(→)。
Ⅵ 2跨連續梁,每跨樑上有三個集中荷載(荷載分布詳見附圖),如何算支座反力
結構對稱、荷載對稱,RA=RC;但是必須求解一次超靜定,因為B點有負彎矩,對支座反力有影響,不能向結點平分荷載;力法求解還是挺麻煩的。無論把B點變成鉸還是去掉B支座,圖乘求系數和自由項都比較麻煩,但是把B點變成鉸的基本體系似乎簡單一些,但是不難。
Ⅶ PKPM里次梁傳給主梁的集中荷載怎麼計算
這是個集中荷載,一般恆載只輸入樑上填充牆重就好,次梁的集中荷載/板的均布荷載和主梁自重都不用考慮輸入,會自動計算……
Ⅷ l梁既有集中荷載又有均布荷載怎樣算梁的荷載設計值
1,分開做兩次算。
2,簡化集中荷載為等效均布荷載一起計算,但應該把彎矩計算與剪力計算區分開來。
Ⅸ 集中線荷載怎麼算梁截面為600×1000mm!還有梁截面大於多少為超重梁
所謂集中線荷載,是該梁應負擔的板的面荷載(包括板自重)KN/m²集中於梁,化為沿梁軸線分布的均布荷載(包括梁的自重)KN/m。
梁截面為600×1000mm的自重線荷載=0.6×1.0×25=15KN/m.
規范沒有「超重梁」這個名詞術語,也就沒有它的定義。超不超重是相對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