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分力算幾個力
A. 如何求一個力的分力
力的合成.
(1)
圖解法:
①
平行四邊行定則:如圖1-8所示.作圖時合力、分力作用點應相同,表示力的射線用實線,其餘的線用虛線.
F2=2N
F合=5.3N
1N
F合=5.3N
F2=2N
F1=4N
圖1-8
F1=4N
圖1-9
②
三角形定則:求兩個已知力F1、F2的合力,可在F1的末端做F2的圖示,然後自F1的始端向F2的末端做有向線段,該有向線段即表示F1、F2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此即三角形定則.利用三角形定則求合力如圖1-9所示.
(2)
計演算法:
①
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當幾個力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合力可簡化為代數運算.先規定正方向,與其同向的力取正.反之,取負.然後進行運算。當分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同時,直接相加,即F合=
F1+F2;當分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時,直接用大的力減去小的力,且合力的方向與大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F1-F2.
②當分力相互垂直時,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合力,即F2=
F12+F22,tanθ=F2/F1.
③特殊情況的力的合成:如果兩個分力是大小相等的力,所畫平行四邊形為菱形,若兩分力的夾角為特殊角時,可利用菱形兩對角線互相平分,歸納為解直角三角形.
(3)
合力的大小范圍
兩個已知力的合力大小隨這兩個力之間的夾角θ的變化而變化.當θ由0o-180o時,合力的大小F合=|F1-F2|<F合<
F1-F2.
7.
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它同樣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即以已知力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平行四邊形的兩鄰邊就是已知力的兩個分力.
2.
力的分解
進行力的分解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在無附加條件時,一個已知力可分解為無數分力.在下列情況中可將一個力唯一分解:①當已知兩個力的方向時.②當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時.常用的分解方法有以下兩種:
(1)
按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根據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確定兩分力的方向,進行分解.
(2)
正交分解法:將位於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一個已知力,沿互相垂直的x、y軸方向分解,這種分解法稱為正交分解法.它適用於將一個已知力分解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如圖1-10所示.將F沿x軸和y軸分解為Fx=Fcosθ、Fy=Fsinθ.
3.
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性」
討論合力與分力時,要十分注意它們的「等效性」.力的合成的實質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個(合力)的作用替代幾個力(分力)的作用;力的分解,還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幾個力(分力)的作用替代一個力(合力)的作用.
正因為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系是等效替代的關系,因此它們不能同時存在.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1、F2……Fn的效果一旦用它們的合力F合來替代,那麼就不能再計入F1、F2……Fn,就不能再計入F合.
例如.在圖1-11中,位於光滑斜面上的物體,考慮了它的重力G及斜面對它的支持力N的作用,就不能另加一個合力F合的作用.如果已計入F合,就不能再計入F及N的作用.
N
F合
G
圖1-11
B. 一物體在光滑斜面下落。問:它受到多少個力的作用受力分析要考慮分力嗎
第一問:兩個;
即重力G和斜面的支持力N(也有用T或F的)。
物體本身肯定有質量,必受到地球的地心引力,即物體受重力G=mg。這不必多說。
由於物體的重力可以看成一個垂直於斜面的力F1與一個水平與斜面的力的合力F2,這兩個力是重力的分力,這兩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與就是重力作用在物體上是等效的,故我們可以把重力就看成就是這兩個力了。
F2使物體沿它的方向運動,物體與斜面有相對運動,本應受到斜面對它的支持力,但是由於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光滑斜面」在物理題目中代表無摩擦的絕對光滑的斜面,摩擦力f=NT(N是摩擦系數,為0,T是壓力,就是F1,非零,但兩者一乘f為0)為0,故物體不受摩擦力。
F1使物體對斜面有一個壓力,這個壓力是垂直於斜面的。注意,任何壓力都是要垂直於受力面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非要將重力分開,而不是把重力大小直接當成是這個壓力的大小的原因。在來講這個F1,它作用於物體,使物體對斜面有一個通向等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會使斜面產生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線,異向,等大,這是牛頓第三定律,可能牛頓第三定律名字你沒接觸過,但內容應該知道。這個反作用力就是N(T或F)。這個力由於與F1共線,異向,等大,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是平衡力,使物體在F1與N的方向上靜止。
這樣,物體就沿F2方向(就是斜面方向)下來了。
總之,只考慮物體,它只受到重力與支持力。
第二問:一般要考慮,因為重力往往不垂直於斜面,不利於研究,把它看成我說的兩個分力就簡單了。(注意是看成,或等效成,不是真的變成。)至於這兩個分力的大小可以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就是在力的圖示(不是示意圖)中,使F1,F2構成的半個矩形中,使G為矩形的對角線。具體在高中會學,初中不會那麼深化。
你懂了吧,我是海寧一中初三升高中的原奧賽班的,希望這段話能幫你理解,當初我也有過這樣的困惑,建議你可以問問老師,所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祝你學業有成。
C. 兩個分力一定是同種性質的力,為什麼是錯的,能舉反例嗎
可以舉例。
在力的合成與分解中,有時要把幾個力合成為一個(合)力,有時要把一個(合)力分解為幾個(分)力,這些過程都是從力的作用效果來進行處理的,即幾個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與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與力的性質無關。
例:在光滑斜面上,一個物體正在下滑。容易看出物體實際受到兩個力(重力和支持力)。若設想物體沒有重力和支持力,而是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一個拉力,使物體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那麼從效果看,這個拉力(彈力性質)就等於那兩個力(重力——引力性質,支持力——彈力性質)的合力。
D. 什麼是合力分力為何有時某個力能叫做另外幾個力的合力是否是因為大小相等嗎
合力:如果一個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跟另外幾個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就叫做另外幾個力的合力。
例如:用F1和F2兩個力可以把彈簧拉伸一定長度,只用F這一個力也能把彈簧拉伸同樣的長度,則F就是F1與F2這兩個力的合力。
圖中的G1和G2就是重力G分解出來的分力,重力G也叫G1與G2的合力。把G沿這兩個方向進行分解,可以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N---因為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沿斜面方向f=G1;沿垂直於斜面方向N=G2。根據三角函數關系可以求出:
f=G1=Gsinθ,N=G2=Gcosθ
E. 壓力是重力的分力嗎有幾種情況
物體對斜面的正壓力是重力此方向上的分力。
因為對於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來說,它的重力是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來平衡的: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
物體對斜面的作用力是物體的重力。
因為斜面對物體的反作用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於重力大小,方向向上。
F. 把一個物體所受重力分解為兩個分力,這兩個分力可以說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嗎(學霸或確定自己對的答)謝
不可以,重力分解成兩個分力,只能說這兩個分力所起的效果等同於重力,但是實際受到了力只是重力,而不是兩個分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如果說這兩個分力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那麼施力物體將無法確定。
G. 什麼叫合力是幾個分力的效果力,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力:
【正確答案】A
解析:
【A】有時存在兩個力,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會做出它們的合力或分力,雖然這是間接做出來的,但也是真實存在,即對物體有作用效果
【B、C】因為作用效果一樣,所以只需考慮分力或合力
【D】當物體在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時,物體的合力為零
來自團隊【物理友人】 陳宇超2009為你解答,
H. 分力與合力是物體同時受到的幾個力
不對,一個力,如果它產生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時產生效果相同,那麼這個力就叫做幾個力的合力 (total force)。
合力方向應該是指幾個力的合成之後的方向,如是兩個力,則對角線的方向即為合力的方向。
如果兩個力是平衡力(equilibrium forces),合力為零。∑F=0
合力與它幾個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物理方面合力:(同一直線力的合成)
一個作用在物體上的效果與幾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相同,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等效法)。
例如:箱子擺你面前,你用左手往右推同時用右手往左推,箱子原地不動說明你兩只手用力相等,這時箱子的合力為零。
I. 物體的受力 分力和合力是不能同時提到
你想想這個木塊在粗糙的斜面上一共受到幾個力(人家外界給它的力,作用在它身上的力)有重力(地球吸引它的力)、摩擦力(斜面不給它滑下去要給它個摩擦力)、斜面對它的支撐力。這些力都為物體受到的力,作用點都在物體上。
然後你講到的壓力,下滑力,都不是物體受到的力。
我們只能說物體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給它的支撐力。
然後說斜面受到物體給它的壓力。至於下滑力是想想出來的,本不存在。作圖的時候,分解出來的力用虛線表示,讓你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物體受的力。用實線表示的為物體真正受的力。
希望別人清楚的可以更正下。
以前初中物理學的很差就因為基礎不好。希望你把物理的書本好好看看,多想想物理情景,多問問。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