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質地均勻的木球中心挖去後
❶ 把重心挖去,會受重力嗎
B是對的.哪裡覺得不解再追問
❷ 一質地均勻的木塊,平放
(1)沿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線段的起點(作用點)在木塊的幾何中心上,在箭頭附近標上符號G,如圖:
(2)由於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鬆手後木塊是會傾倒.
故答案為:重力示意圖如圖所示;會.
❸ 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燒杯a,水剛好不流出。容器b的質量為125g,底面積為20cm平方,把質地均勻,
公式省略:(1)木塊所受浮力等於所排開的水的重力=0.75N
(2)木塊體積=125cm^3 > 排開的水的體積=75cm^3,木塊上浮,所受重力等於浮力,因此質量等於排開的水的質量=75g,密度=m/V=0.6g/cm^3
(3)排開水的體積等於浸入水部分的體積=75cm^3,浸入深度h=V/s(底面積)=3cm
(4)P=G/s(底面積)=300Pa
❹ 木球的相關信息
木球的基本技術是練習者通過球桿擊打木球,使球沿著預定的路線向前滾動,並達到目標地點的技術動作。包括准備姿勢、握桿、瞄準和引桿、擊球4個部分,初學者的技術動作要領如下:
1.握桿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均以右手習慣的人為例),四指並攏、拇指分開,自然握桿上端。要示右手小指側緊貼左手拇、食指,握桿力爭自然與協調。
2.准備姿勢
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膝微屈腳站穩。重心穩定稍偏右,上體微前傾莫彎腰。人與球間成直角,球距左腳跟兩瓶長。要求「左臂與桿成一線,全身放鬆是關鍵」。
3.瞄準與引桿
桿頭、球心與目標(球門中心的木酒杯),瞄準時三點成一線。「握好桿站好位,集中精力為揮桿」,要求「抗干擾求平靜,精力集中不漂浮,瞄準預擺(引桿)不碰球」。
4.揮桿擊球
在准備姿勢和瞄準的基礎上:「兩臂握桿在體前,以肩為軸似鍾擺,預擺揮桿不過肩。眼睛直視球中央,腰腿千萬莫起伏。預擺結束下揮桿,保持肩臂輕松力,原路揮桿走橢圓,重心平行向左移」。要求擊球之前不轉體,勻速果斷把球擊出,擊球之後隨之轉體,目送木球,挺胸同時兩臂舉桿做隨揮動作。
❺ 現將一均勻木球的正中央挖掉一個小球,則它的() A.重力大小不變,重心向外偏移 B.重力大小
挖走一個小球,質量減小,重力減小; 由於重心就是物體的作用點,因此重力在物體的作用點上;剩餘部分質地均勻,形狀規則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故球的重心還在球心. 故選C |
❻ 關於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心就是物體內最重的一點 B.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
A、重心並是物體內最重的一點,而是物體重力的作用點.故A錯誤. B、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故B正確. C、均勻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後,木球仍有重心.故C錯誤. D、重心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與物體的質量分布和形狀有關,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外.故D正確. 故選BD |
❼ 物理學中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往往將物體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於一點--重心,下列關於重心說法正確的,是
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但不一定在物體的重心上(比如彎曲香蕉的重心就在香蕉以外).此選項錯誤;
B、球形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也就是球心上.此選項正確;
C、物體的形狀改變,受到的重力不變,但重心位置會變化.此選項錯誤;
D、將均勻木球的中心挖去以後,重心仍然在中心位置.此選項錯誤.
故選B.
❽ 將均勻木球的中心挖去以後,木球就沒有重心了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施力物體是木塊,受力物體是桌面,則木塊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木塊;壓力本質上是彈力,與重力性質不同,故木塊對桌面的壓力不能說就是木塊受到的重力,故A錯誤.
B、物體的重心與質量分布和幾何形狀有關,所以均勻木球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後,木球仍有重心,故B錯誤.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快;故C正確.
D、物體在連續相等時間內位移比為1:2:3:4,說明物體在連續相等時間內位移變化量都是1,根據△x=aT 2 判斷可知,物體的加速度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
故選:CD
❾ 物理問題
重力 G=mg=ρVg 在挖掉一個小球的情況下,V變小,而ρ和g都是常量,故G變小。
重心位置不變。
選C。
❿ 一個質地均勻的木塊,將其切去一半,它對地面的壓強是不是不變 對半分!
不變
P=F/S
F除以2
S除以2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倍數,商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