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杠桿的力怎麼算
⑴ 杠桿計算公式
設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長度L1、阻力臂長度L2,則
杠桿原理關系式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種變換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桿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註: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皆用虛線表示。力臂的下角標隨著力的下角標而改變。例:動力為F3,則動力臂為L3;阻力為F5,阻力臂為L5。)
(1)三角形杠桿的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杠桿的平衡條件 :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變形式:
F1:F2=L2:L1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為杠桿,不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須能繞某固定點轉動,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硬棒就不能成為杠桿,例如酒瓶起子在沒有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杠桿。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受力物體都是杠桿,作用於杠桿的物體都是施力物體。
⑵ 三角形分布荷載對某點力矩怎麼算 公式是M=F*d d是什麼是三角形的重心到作那點的距離
力矩等於合力乘以力臂。M=F*d
合力F為該荷載分布的面積,一般都是直角三角形。F=1/2aq(a為底邊長,q為最大線荷載)
d為所求作用點到通過該三角形重心沿力方向直線的距離。
(不是你說的兩點之間的距離,而是點和直線間的距離)
如果是直角三角形的銳角頂點處d=2/3a
如果是以上情況則M=F*d=1/2aq*2/3a=1/3qa^2
其他情況方法一樣
⑶ 杠桿上物體所受的力怎麼算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手施加力到杠桿動力增加,直到動力×動力臂≥ 阻力×阻力臂時。
石頭被撬起。
⑷ 杠桿支點所受的力怎麼計算
結論:當支點在兩個力之間、兩個力都是豎直方向、杠桿平衡的條件下,支點受的力總等於兩個力之和。
以下為例題:
夾剪如圖所示。銷子C和銅絲的直徑均為d=5mm。當加力P=200N時,求銅絲與銷子橫截面的平均剪應力τ。已知a=30mm,b=150mm。
⑸ 三角形分布荷載對某點力矩怎麼算
力矩等於合力乘以力臂。M=F*d
合力F為該荷載分布的面積,一般都是直角三角形。F=1/2aq(a為底邊長,q為最大線荷載)d為所求作用點到通過該三角形重心沿力方向直線的距離。
如果是直角三角形的銳角頂點處d=2/3a
如果是以上情況則M=F*d=1/2aq*2/3a=1/3qa^2
分布載荷可以直接轉化為作用在構件特定位置的集中載荷(即一個力)。這個結論是始終成立的,與轉軸的選取無關,以後可以直接應用。
(5)三角形杠桿的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⑹ 杠桿原理的計算公式!在線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6)三角形杠桿的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杠桿可以讓「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機械所輸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輸入它的能量還多,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要求。因此,對於一個理想的機械,它的「能量輸出」最多與「能量輸入」是相等的,這個時候,機械所輸出的功,等於輸入它的功。
可以想像一個用杠桿來翹起物體的例子。在過程中,杠桿所輸出的功,是「物體的重量」與「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說「輸出距離」)的乘積。而輸入杠桿的功,則是人所施加的「力」與「向下壓的距離」(或者說「輸入距離」)的乘積。
在理想的情況下,「輸出的功」與「輸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體的重量」與「輸出距離」的乘積,等於「力」與「輸入距離」的乘積。這就意味著,在物體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決於「輸入距離」與「輸出距離」的比例。
通過調整「力」和「物體」與「支點」的相對遠近,使「輸入距離」大於「輸出距離」,或者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下壓的距離稍大於物體需要被抬起來的距離,那麼用「小力」所做出來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於一個「大力」所做的功。能夠看出,這就是杠桿省力的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來源:杠桿原理
⑺ 彎曲的杠桿怎麼計算力
計算力的時候,本來也與杠桿是否彎曲無關啊。
因為力臂就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與杠桿形狀沒有任何關系。找出力臂就可以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了。你像下面的圖,力臂就是虛線長度,與桿什麼形狀,沒有關系。
⑻ 杠桿 請問這個受力是多少
250公斤=500千克
F*0.5=500*2.5(注意:在這里由於A固定,求B處的力,A就是支點,C處臂長為2.5而不是2)
解得F=2500千克
⑼ 杠桿力矩計算
杠桿力矩(NM)=力(N)*力臂(M)
如果那一米鐵臂的頂端用力50KG,支點轉軸的扭矩是500NM
1KG=9,8N,工程計算一般常按10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