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tx2算力tops
Ⅰ 英偉達TX2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jetson TX2 採用 NVIDIA Pascal™ 構架,外形小巧、節能高效,非常適合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攝像機和便攜醫療設備等智能邊緣設備。它支持 Jetson TX1 模塊的所有功能,同時可以實現更大型、更復雜的深度神經網路。
我們用TX2做的無人機自動避障:
Ⅱ 英偉達在自動駕駛領域圈地:拿出超算力晶元還收獲了兩家中國公司
對於完全實現自動駕駛的L5級別無人駕駛計程車,英偉達將製造出每瓦算力100TOPS的產品。
簡單總結就是,獲得英偉達初創企業展示的企業,可以通過最直接的渠道獲得英偉達提供的不僅限AI技術的能力,而是是高性價比。
GregEstes在采訪中透露,「英偉達計劃項目已覆蓋全球近7000家AI初創公司,英偉達希望通過英偉達初創企業展示可在產品開發、原型設計和部署的關鍵階段助力初創企業發展,每家成員企業都能夠持續獲得為其量身定做的助力權益,這為初創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工具。」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正處長快速發展期,經過上半場的融資、技術融合,自動駕駛下半場必將進入技術落地階段,初創公司如何能夠在新一輪技術爆發中快速突圍,除了擁有過硬的自身技術實力之外,更需要英偉達這樣的成熟的AI公司進行賦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五項挑戰獲四項第一,地平線霸榜Waymo自動駕駛演算法挑戰賽
北京2020年6月16日/美通社/--美國當地時間6月15日,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CVPR2020自動駕駛Workshop上揭曉Waymo開放數據集挑戰賽的結果,邊緣AI晶元領軍企業地平線斬獲5項挑戰中的4項全球第一。
搭載地平線征程2的長安旗艦車型UNI-T
今年6月,搭載地平線征程2的長安旗艦車型UNI-T上市發售,地平線車規級AI晶元正式實現前裝量產,這也使得地平線成為繼英特爾和英偉達兩大晶元巨頭之後,全球第三家實現車規級AI晶元前裝量產的科技公司。而長安汽車UNI-T則基於地平線極致性能的AI晶元以及高效的感知演算法,實現了視線亮屏、分心提醒、疲勞監測、唇語識別、智能語音拍照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能給用戶提供主動化、個性化、沉浸式的車內人機交互。在ADAS晶元領域,征程2所展現的感知計算性能已經在多個指標超越英特爾Mobileye的晶元,特別是針對中國路況特殊性質,已經成功簽下來自中國各大汽車集團的十多款定點車型。
目前,地平線已在智能駕駛ADAS、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以及更廣泛的AIoT等領域賦能一大批行業頂級Tier1s、OEMs、通訊運營商,包括長安、福瑞泰克、奧迪、佛吉亞、SK電訊、理想等多個頂尖企業在內的合作夥伴正與地平線攜手加速智能駕駛時代的到來。
面向未來,地平線將持續推動演算法和晶元的迭代升級,推進行業領先的演算法與極致效能的晶元深度融合、協同優化,賦能客戶打造更優秀的邊緣AI晶元解決方案,加速智能駕駛以及更廣泛的AIoT領域的研發和商業化落地進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請問如何計算NVIDIA TX2的計算能力
sisoftware 類似軟體測峰值計算能力
Ⅳ 21tops算力相當於什麼顯卡
英偉達的一個Jetson Xavier NX就是21tops算力。
11月7日,英偉達宣布推出全球尺寸最小的邊緣AI超級計算機Jetson Xavier NX,主要面向機器人和邊緣嵌入式計算設備。這款新品擁有比信用卡還小的外形,節能型Jetson Xavier NX模塊在運行AI工作負載時,可提供最高21 TOPS的伺服器級性能,售價399美元,即將在2020年3月開始出貨。英偉達推出更具競爭力的邊緣AI晶元產品,讓AI初創公司們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英偉達邊緣AI晶元已經有四個系列
今天發布的Jetson Xavier NX最大的亮點在於,與Jetson Nano尺寸相同(70X45mm)的情況下,能夠在功耗10W的模式下提供最高14TOPS,在功耗15W模式下最高21 TOPS的性能。另外,Jetson Xavier NX能夠並行運行多個神經網路,也能同時處理來自多個高解析度感測器的數據。
Jetson Xavier NX模塊具體的規格如下:
GPU:配備384個 NVIDIA CUDA core和48 個Tensor core的 NVIDIA Volta,外加2個NVDLA
CPU:6-core Carmel Arm 64位CPU, 6MB L2 + 4MB L3
視頻:2x 4K30 編碼和2x 4K60解碼
攝像頭:最多6個 CSI攝像頭(通過虛擬通道最多36個),12路(3x4或6x2) MIPI CSI-2
內存:8GB 128位LPDDR4x;51.2GB/秒
連接:千兆乙太網
OS支持:基於Ubuntu的 Linux
模塊尺寸:70x45mm
Jetson Xavier NX面向的是對性能需求高,但受到尺寸、重量、功耗以及預算限制的嵌入式邊緣計算設備,比如小型商用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高解析度感測器(用於工廠物流和生產線)、光學檢測、網路錄像機,攜帶型醫療設備以及其他工業物聯網(IoT)系統。
為了滿足這些場景,除了硬體外,軟體支持也非常重要。英偉達表示,對於已經開始打造嵌入式計算機的公司,Jetson Xavier NX與所有Jetson系列產品一樣都可以在相同的CUDA-X AI軟體架構上運行。同時,作為NVIDIA軟體架構方法的一部分,Jetson Xavier NX由NVIDIA JetPack SDK提供支持。
NVIDIA JetPack SDK是一個完整的AI軟體堆棧,可以運行復雜的AI網路,並用於深度學習的加速庫以及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多媒體等。
Jetson Xavier NX的上一款產品是在今年3月的GTC發布,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勛宣布推出售價僅99美元的Jetson Nano。根據官方的說法,藉助CUDA-X,Jetson Nano可以提供472 GFLOPS的AI性能,功率低至5W。這款售價不高,能夠運行所有AI模型的邊緣計算平台發布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Jetson Nano的上一款產品在去年發布。去年九月的日本GTC,黃仁勛公布了AGX陣容,包括Drive Xavier和新推出的Drive Pegasus,還有Jetson AGX Xavier。Jetson AGX Xavier的大規模計算性能可以處理機器人至關重要的測距、定位、測繪、視覺和感知以及路徑規劃。
Jetson家族更早的產品Jetson TX2在2017年推出,提供兩種運行模態:一種是MAX Q,這種模態下能效比能達到最高,是TX1的2倍,功耗在7.5W以下;另一種是MAX P,性能可以做到最高,能效比同樣可以做到前一代的2倍,功耗則在15W以下。
雖然推出的時間不同,但他們都具有一個區別於其他邊緣SoC的特點,並行運行多個神經網路。
邊緣端實力增強,初創公司面臨更大生存壓力
英偉達在雲端AI晶元市場獲益頗豐,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擅長並行計算的GPU能夠在在數據中心的各種模型中訓練時體現出性能優勢。雖然憑借雲端AI晶元成為了眾多AI晶元初創公司想要超越的目標,但英偉達也有自己的困擾。首先,為AI優化和設計的高性能GPU價格昂貴,讓不少開發者望而卻步。
其次,隨著AI演算法的逐步成熟,雲端AI訓練晶元市場的增速將會放緩,英偉達想要保持業績的增長以及在AI市場的領導力,就需要向邊緣AI市場拓展,同時,用雲端加邊緣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吸引更多客戶。
從面向終端和邊緣設備的Jetson系列晶元的布局來看,英偉達早已明白自己該怎麼做。如今,Jetson系列晶元算力從0.5TFlops到32TOPS,應用覆蓋小型嵌入式設備、智能汽車、工業設備等多種應用。今天高性能小尺寸Jetson Xavier NX發布,讓Jetson家族能夠提供性能和功耗更加多樣的邊緣晶元,這背後就是為了滿足AIoT市場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不過,更應該看到的是,英偉達如今不僅能夠提供雲端和終端AI晶元硬體,其成功背後還有強大的軟體生態的支撐。據雷鋒網了解,Jetson系列已經吸引了40萬的開發者,擁有了3000用戶。
這對於AI晶元的初創公司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由於雲端AI晶元更加依賴生態,晶元的設計難度也更大,所以大部分AI晶元的初創公司都選擇在邊緣端市場,並且大都主要提供AI加速器。AI晶元初創公司們希望憑借獨特的架構設計以及領先的性能指標的晶元獲得市場的認可。
然而,開發者在進行AI演算法遷移的時候往往需要使用AI晶元公司提供的編譯器等工具,這不僅會增加軟體開發者的使用門檻,還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初創公司的AI晶元大部分都沒有得到非常有價值的應用。
這就意味著,AI晶元初創公司們在產品設完成並流片之後,如何找到合適的市場以及模式進行商業化變得非常關鍵,特別是在資本寒冬以及AI晶元進入落地戰的當下。
顯然,AI晶元初創公司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一方面,無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他們在雲端和邊緣端都已經有競爭力很強的產品,在邊緣端,憑借軟體生態以及渠道的優勢,巨頭們的晶元更容易獲得客戶,甚至連擅長軟體的Google都推出了面向邊緣市場的Google Edge TPU。另一方面,AI晶元初創公司想要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必須不斷迭代和投入,這就需要資金的持續支持,但融資環境以及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又增加了融資的難度。
正如雷鋒網在今年3月份的文章中指出的,AI晶元的戰火已經蔓延至邊緣端,Jetson Xavier NX的推出不僅是英偉達邊緣端AI晶元布局的完善和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更是邊緣端晶元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標志。
AI晶元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有助於推動AI的向前發展,但對於實力較弱的AI晶元初創公司而言,隨著晶元巨頭們更有競爭力產品的推出,以及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更願意稱自己為系統公司,而非單純的晶元公司,這讓AI晶元初創公司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