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根據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
Ⅰ 如何根據PKPM梁配筋驗算圖進行配筋
G0.5-0.5 代表計算配筋,間距范圍內箍筋截面的面積。尚應符合規范抗震要求
8-0-8 兩端支座麵筋計算值,可以配3條20
4-6-4 底部跨中鋼筋計算值,可以配2條20
Ⅱ 請問已知梁的配筋怎麼,反算梁受到的彎矩彎矩
簡化計算方法
梁彎矩配筋可先計算出矩形梁的截面系數a,按此系數查得配筋系數的第一行,第二行對應的就是配筋系數值。
式中:m為梁的彎矩設計值)(mkn
b為梁的寬度)(m
0h為梁的有效高度)(m
as為配筋面積)(2cm
公式中括弧內為單位不參預計算,對於t形梁和板只需取前幾個系數即可。配筋系數表第二行的第一個數為最小配筋率,最後一行為受壓區高度為0.550h。當精度要求不高時,對於t形梁和板採用ⅰ級筋時可直接取配筋系數為0.050;ⅱ級筋可取配筋系數為0.035。精確計算的公式在此不再細述,可參見混凝土結構教科書或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
Ⅲ 請問怎樣根據配筋簡圖選取梁配筋
一般來說結構設計人員對計算結果會有個初步的判斷,如果正確的就會按計算結果進行選配鋼筋。
在選配鋼筋時,首先要注意梁截面尺寸,梁面鋼筋必須保證凈距不小於30與1.5d(所用梁面鋼筋直徑最大值)的大值,以住宅為例:240的梁,梁面第一排最多放4根22,如果是25的鋼筋就只能放3根。3根25是1473,4根22是1520,這樣就會有區別了,如果是0-7-14那兩個都沒錯,但是顯然用25的安全儲備少,而且裂縫方面沒有用22的好,拉通筋用大直徑也會比用小直徑的浪費。不管是同直徑還是多種直徑的鋼筋,並不是鋼筋根數越少越好。
在選配鋼筋時盡量使用同直徑的鋼筋,方便施工,同一根梁里不宜出現多於3種直徑的鋼筋。一般來說能用一排鋼筋的解決的盡量不要用2排鋼筋,如例二,如果是240的梁,我更傾向於用4根20,一來安全儲備有了,二來一排鋼筋就可以解決問題,3根18+2根16實際上是放成兩牌的,這樣在計算時取合力點位會減小內力臂,程序只有在配筋率超過1%時才考慮兩排鋼筋的合力點位置,否則全是按保護層加直徑的一半計算As。
Ⅳ 已知跨度,怎樣設計梁的高度和梁鋼筋大小
需要配置鋼筋的數量與混凝土構件受力大小有很大關系。
需要先計算受力大小,然後按照國家頒布的規程計算鋼筋數量。
如何計算可以到網路上搜索「鋼筋混凝土結構配筋計算」關鍵詞,可以找到設計規程、設計教程、和設計軟體。
圖集上是已經設計好的成品梁的截面、砼、鋼筋……不再闡述梁的高寬比、高跨比!
一般情況下,梁高是梁的凈跨度的1/12~1/10,比如凈跨度是9米,那麼梁高就在750mm~900mm之間!
但是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增加鋼筋、增加牛腿等方法來降低梁的高度,以滿足場地的限制!
(4)怎麼根據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擴展閱讀:
跨度中間有沒有柱子,如果有柱子的話梁高設計為200*600就可以了,如果跨度中間沒柱子,是通跨的話梁設計高度為200*1500cm,並且採用雙枯筋,梁內設兩排腰筋,腰筋用對拉勾拉住。
還要設計4根彎距筋,上筋採用6根25號鋼筋,下筋同樣。
彎距筋也是25號鋼筋.枯筋10號鋼筋。對拉勾8號鋼筋,腰筋16號鋼筋。枯筋間距18cm.梁兩端加密區間距5cm。
梁的設計1.梁尺寸確定。該工程定為縱橫向承重,主要為橫向承重,根據梁尺寸初步確定:主梁高h:(1/8—1/12)L,寬b(1/3—1/2)h連系梁高h:(1/10-1/15)L,寬b(1/3-1/2)h次梁高h:(1/12-1/18)L,寬b(1/3-1/2)h2我這里引用一些梁設計的經驗:
樑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
可在結構設計總說明處畫一節點,有次梁處兩側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載較大處詳施工圖。
Ⅳ 梁配筋圖幾跨多少跨是怎麼看的啊
根據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進行查看。
平面注寫方式為在梁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梁平法施工圖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故為梁平法施工圖。
(5)怎麼根據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擴展閱讀:
梁配筋圖的相關要求規定:
1、所選用結構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及相應的產品標准,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應說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接長方法。
2、預應力構件的錨具種類、預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錨具防腐措施等,並對某些構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3、所採用的通用做法和標准構件圖集;如有特殊構件需作結構性能檢驗時,應指出檢驗的方法與要求;施工中應遵循的施工規范和注意事項。
Ⅵ 如何根據柱子的配筋反算梁的配筋
可以這樣試試:
1、根據柱子配筋及Nu-Mu曲線計算柱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2、然後根據梁、柱的線剛度的關系,以及樑柱彎矩平衡關系,根據反彎點法或者D值法,計算梁的彎矩設計值。
3、根據梁的彎矩設計值計算梁的配筋。
Ⅶ 梁跨度如何確定
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梁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主梁的截面寬度不小於200mm,次梁的截面寬度不小於150mm。如果主梁下部鋼筋是單層配筋的這種情況,就一般而言,主梁至少應比次梁高50mm。框架扁梁的截面高度除了要滿足表中規定的數值,還需要滿足剛度的要求。
截面高度與跨度是有一定關系,跨度較大的時候截面高度h取得較大值,跨度較小的時候截面高度h就取得較小值。同時扁梁的截面高度h最好是不小於2.5倍板的厚度,梁的橫截面高度H跟梁的跨度L有關。
(7)怎麼根據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斜拉橋的零截面是梁的初始截面,一般在托臂和托臂上澆築。
2、設計中採用非塔梁加固時,施工中必須採取臨時的塔梁加固措施。
3、吊籃用於主梁澆築時,吊籃和主梁澆築的設計應考慮抗風振的剛度要求。
4、採用懸臂法施工主梁時,預制梁截面應選擇長線平台或多段連接平台。
5、採用懸臂法施工主梁時,預制梁截面應選用長線或多段連接線台架。
6、在大跨度主梁施工過程中,應盡快將一端固定,以減少風振的不利影響。必要時應採取臨時防風措施。
Ⅷ 主梁的跨度和配筋
位置
最簡單的鑒別方法:主梁支承在柱或牆上,次梁支承在主樑上。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傳遞荷載。
有些建築對空間有要求時,一般只有主梁,不設次梁。
簡單的說就是次梁以主梁為支座,主梁以柱子為支座,次梁的力傳給主梁
-------------------------------------------------------------
1、從梁的位置和直觀來說,凡是與同框架柱相連,並作為其它梁的支點的梁為主梁;凡兩端均與主梁連接的其它梁為次梁;
2、從受力角度來說,傳力路徑總是次梁傳至主梁;承擔豎向力又承擔水平力的梁為主梁,只承擔豎向力的梁為次梁;
3、從剛度來說,剛度相對較大的梁為主梁,剛度相對較小的梁為次梁。
4、主梁需考慮抗震,次梁不需考慮抗震。反映在梁的剛度、延性、強度上的要求不同.
主梁承擔次梁,一般情況下,主梁高度大於或等於次梁高度,主梁支於柱或牆上,次梁支於主樑上。有時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告訴你個簡單辦法:主次梁相交處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
Ⅸ 已知懸挑梁的跨度,截面尺寸,配筋和混凝土等級,怎樣計算出能承重多少噸
不考慮安全系數,單根挑梁可承受約10.3.噸,這里沒有考慮傾覆的情況,如果不是頂層,大概沒問題。
Ⅹ 如何根據SATWE的計算結果對梁進行配筋
根據SATWE計算結果手工配筋
一、SATWE梁的計算結果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