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國家競爭力怎麼算的

國家競爭力怎麼算的

發布時間: 2022-03-27 04:29:09

A. 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是怎麼算出的,求具體分析

一、統計方法及模型
(一)主成分分析
1.選擇初始凝聚點和初始分類。
2.計算初始K個類的重心,然後對所有樣品逐一計算它到初始K類的距離,若某樣品到它原來所在類的距離最近,則它仍在原類,否則將它移動到和它距離最近的那一類,並重新計算失去該樣品的那個類重心以及接收該樣品的那個類的重心,即再重新計算每一類的重心作為該類的凝聚點。
3.重新計算步驟(2)直到所有樣品都不能移動為止,或者說如果某一步所有的新凝聚點與前一次老凝聚點重合,則計算過程終止。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對黑龍江省13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分析,並選取了19個指標作為反映黑龍江省13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因素,分別是:農、林、牧、漁業x1;采礦業(x2);製造業(x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x4);建築業(x5);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x6);信息傳播、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x7);批發和零售業(x8);住宿和餐飲業(x9);金融業(x10);房地產業(x1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x1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x1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x14);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x15);教育(x16);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x1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x1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x19)。數據來源:《黑龍江統計年鑒2012》(見表1)。
1.對原始數據進行初始化。
2.建立變數的相關系數矩陣R。
3.求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4.給出主成分,前2個特徵值的累積貢獻率已經達到96.228%,根據前2個特徵值,得到的前二個主成分為(如表2和表3所示):
我們發現:在第一主成分中各項指標的系數都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反映的原始指標信息比較多,定義為綜合成分。在第二主成分中,只有第二項的系數比較大,其它項的系數都較小,因此,定義為采礦業成分。
5.根據各地區的主成分得分計算相應的綜合得分,綜合得分的計算公式為:
由表3可知,各個主成分的排名不盡相同,第一主成分排名靠前的是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說明它們在19項指標中均具有較高的綜合水平。第二主成分排名靠前的雞西、七台河、哈爾濱、雙鴨山、鶴崗,說明它們在采礦業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
綜合得分大於零,表示綜合競爭力水平在平均值之上,即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綜合得分小於零,表示綜合競爭力水平在平均值之下,即綏化、雞西、雙鴨山、黑河、七台河、伊春、大興安嶺、鶴崗。
從綜合得分來看,綜合競爭力處於第一的是哈爾濱。這與該地區是黑龍江省的省會,且是黑龍江省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相吻合的。其次,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和綏化處於綜合競爭力的第二位。最後,處於第三類的是雞西、雙鴨山、七台河、黑河、伊春、大興安嶺和鶴崗。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出的此結論與目前的各城市的綜合水平基本上保持是一致的。
三、聚類分析
採用K均值聚類法,得到以下結果:
該結果顯示,主成分的分類結果是正確的,合理的。
四、結論
本文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類分析法,對黑龍江省的13個地區的19項指標進行了綜合競爭力的分析。結果表明,兩種方法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這說明我們選用方法的正確性。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城市競爭力的水平評價結果,制定科學的規劃。從而,在大力發展各個城市的資源優勢的同時,使資金、技術向一般城市傾斜,使較弱城市的競爭力有著不同程度的進步,進而促進省內各城市的協調發展。

B. 出口競爭力指數怎麼計算

(1)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
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指的是某產品出口額占工業製成品出口額比重大小的變化,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口商品未來競爭力的發展趨勢。 如果結構轉換率大於1,表示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 出口商品競爭力的增強; 如果結構轉換率小於1,表示出口商品競爭力衰退。
(2)RCA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為了更准確地反映一國或地區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本文選取了提出了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該指數是一國或地區某種產品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該種產品佔世界出口總值的份額的比率。 反映一國或地區某種產品出口貿易的強度和專業化優勢。 因其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故能較好地反映該產業的實際競爭力。
一般當RCA> 2.5時,表明該國該類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當 0.8 < RCA時,表明該類產品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
(3)貿易競爭力指數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它用來反映一國或地區生產的某類產品相對世界市場上供應的它國同種產品來說,是處於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的程度。 該指數是一國或地區某類產品的出口額減去進口額之差占該國或地區某類產品進出口總額的比率。因其剔除了總量因素,是一相對值,故可比性較強。
TC指數在(-1,1)之間波動,其值越接近於-1,說明該國的這種產品生產效率低於國際水平,不具備出口優勢; 其值越接近於1,表示該國的這種產品生產效率高於國際水平,出口優勢較強。
此外還有國際市場佔有率(MS)、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CA)等指數。

C. 相對競爭力怎麼算

企業競爭力綜合指數標准值=基礎數據標准值×0.7+人氣指數標准值×0.3

為便於理解,我們將企業競爭力綜合指數標准值變換成企業競爭力指數,使之分布於一定的數字區間之內。《中國經營報》企業競爭力指數的范圍為0-1000的區間。其計算處理方法如下:

假設競爭力綜合指數標准值為 X1,X2,X3,……,Xi, 其中最大值為Max,最小值為Min;變換後對應競爭力指數為Y1,Y2,Y3,……,Yi,

D. 怎樣定義國家競爭力

國家競爭力的測算包括經濟總量、經濟效率、經濟結構、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五個方面的指標,

E. 如何理解國家競爭力

國家競爭力理解為一國為了本國經濟發展,踐行努力爭取超過他國行為的實力,包括國家競爭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國家競爭力的測算包括經濟總量、經濟效率、經濟結構、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五個方面的指標

F. 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什麼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G. 什麼是國家核心競爭力

國家核心競爭力�� 由國家經濟實力、企業管理和科學技術三大要素構成。國家經濟實力是創造增加值和國民財富以及支持它的投資、儲蓄、最終需求、產業運營、生活成本和潛在發展的經濟運行能力。企業管理和科學技術兩大要素是對國家經濟實力要素的直接支持,體現深層的競爭實力、創新基礎和發展動力。核心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共同構成國家的國際競爭力。� 指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勝機的超常發展能力,主要由獨有的創新能力,以及實現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質規模和制度性環境構成。簡言之,人才、創新、制度三項基本元素構成國家核心競爭力。

H. 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 可以用什麼簡單的指標衡量

關於一個國家的某個產業方面的競爭力衡量,一些主要的指標:
1.產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
2.產業盈利能力(產業平均資產利潤率)
3.勞動生產率
4.成本
5.價格
6.企業規模
7.品牌商標
8.廣告費用
9.分銷渠道
10.售後服務網店
11.全球質量保證體系
12.申請專利技術項目及其估價
13.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
14.做出過技術發明和技術創新的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及其在專業人才中的比重
15.需求規模指標和需求增長速度指標
16.相關產業和供應商的工業產出絕對額及其佔一國或一地區工業總產出比重
17.行業平均工資水平
18.企業或行業債務率
19.企業的資本結構
20.行業的市場結構

我是沖著分數來的~~!!!一個指標一分,樓主採納幾個就給幾分。其實20個都是。

I.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競爭力

有很多 比如一個國家的人民收入 外貿依存度 處在順差或者逆差狀態 一個國家的GDP 匯率波動對貿易出口額的影響 國家政策 經濟人口 可支配收入 財政赤字 經濟增長 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出口產品的構成 以及自身資源稟賦 勞動力成本 都是 自己碼字 給分吧

J. 如何正確認識國家競爭力

隨著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儼然降臨。在國別經濟向區域經濟再向世界經濟過渡的進程中,伴隨著全球相互依賴經濟格局的產生,競爭也無可迴避地唱響主角,因為無論是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還是經濟聯盟,全球經濟一體化都無疑將全球經濟的自由競爭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一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經濟增長的速度、GDP的水平等數量指標固然重要,但如果總是就數量論數量,往往適得其反、陷入悖論;相反,如果暫將數量淡化,轉求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數量表現上可能是韜光養晦,但質量表現上可能是厚積薄發。那麼,與衡量經濟發展數量指標相對應,經濟發展質量應當如何衡量呢?本文認為,國家競爭力便是可供探尋的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路徑。國際上對國家競爭力的研究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學界對此褒貶不一,但經分析判斷,從一國經濟發展的立足點出發,國家競爭力確是一國認識經濟發展質量、判斷經濟發展優勢、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路徑,有必要認識與重視。
一、國家競爭力:「競爭力」概念辨析與「國家競爭力」概念
(一)「競爭力」概念辨析
國家競爭力概念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學者的研究給予我們許多啟發。競爭力研究的奠基者邁克爾·波特特別強調了國家競爭力由於存在宏觀經濟變數、勞動力、資源、政策以及管理績效等變數,因而很難建立普遍接受的定義。
在對競爭力的研究中,由於存在偏好的不同,對「競爭力」概念也賦予了不同側重點:第一,側重於生產率。「競爭力是企業、產業、區域、國家或超國家區域在面臨國際競爭條件下,實現較高要素收入和要素利用率的能力」(OECD,1995年);「競爭力是保持生產率長期提升和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的能力」(奧頓和維塔姆,1997年);「競爭力是支撐中期高經濟增長率的一整套制度和經濟政策」(世界經濟論壇,2000年);「競爭力是用生產率來衡量的」(波特,2004年)。第二,側重於福利。「如果一國人民能受益於高生活水準、高就業率,同時保持外部平衡的可持續性,該經濟體就具有競爭力」(歐盟委員會,1998年);「競爭力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創造社會福利的能力」(艾金格,2006年)。第三,側重於財富。「國家競爭力就是國家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可持續地創造財富的能力」(理查德·維爾特,2009年)。
(二)「國家競爭力」的描述性概念
對「國家競爭力」這一詞語進行剖析,可以得到「國家」、「競爭」和「力」三個分支概念。其中,「國家」的概念已有強烈共識,在此不再贅述。第一,對「競爭」的理解。競爭是生物學關系之一,強調在兩者或兩者以上發生的行為,是指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爭勝,是個人或者團體為了達到某種目標,努力爭取其所需求的對象,且這種對象分有物質或非物質的(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將此抽象概念具體化到經濟學領域,競爭是指兩國或者兩國以上發生的行為,是一國為了本國利益而跟他國爭勝,是一國為了本國經濟發展,努力爭取超過他國的行為。第二,對「力」的理解。有觀點認為,「力」是自然科學中的詞彙,反映的是物質之間的機械作用,在此釋義下被運用到經濟學領域(倪鵬飛,2010年),這種理解實質上將重點關注於能量;另有觀點認為,「力」應理解為能力,是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然而,本文則認為,「力」在此應理解為「實力」,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實實在在的力量,包括涵蓋有形物質力量的硬實力和涵蓋無形影響力量的軟實力。據此,我們可以將國家競爭力理解為一國為了本國經濟發展,踐行努力爭取超過他國行為的實力,包括國家競爭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二、「克魯格曼批判」與「國家競爭力」思辨
對「國家競爭力」進行批評的經濟學家代表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批評的核心就在於「有關競爭力的爭論只是將有關國際貿易的傳統謬誤重新穿上了故弄玄虛的新衣」(1996年),「競爭力不再與競爭有關」(1998年),且「將討論競爭力作為目標從本質上就是具有誤導性的」(2011年),並對競爭力研究者冠以重商主義、古典主義、戰略主義、現實主義等標簽分類。然而,「克魯格曼批判」及其追隨者與競爭力研究的支持者之間的辯論,實際上反映了經濟學領域與管理學領域艱難卻又難以避免的融合。
首先,究竟雷池何在?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們對西方經濟學中完全自由競爭的理想世界傾注了仰慕與愛戴,認為對國家競爭力本身的研究與重視已經偏離了競爭的軌道,實質上是表現出對以國家競爭力各項指標的評估為導向而對經濟發展方向的左右與市場機制發揮資源基礎配置作用相悖的一種擔憂。在經濟學家看來,管理學應當老老實實地活躍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包圍的雷池之內,不得越之一步。而從國家競爭力發展的脈絡來看,從為了防止後起居上的經濟體超越自己的濫觴之由到新千年以來涉及生產率與經濟增長、社會福利水平以及社會財富水平等領域的逐步蛻變,儼然已不再是「貿易」二字可以囊括的范疇。而對於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泰勒科學管理理論提出為標志的管理學而言,的確是始終活躍在對市場機制微觀主體運轉的維護和落實各項宏觀公共政策的一線。這是經濟學與管理學領域必須接受的融合,痛苦的根源在於推崇「以機制為主」還是推崇「以人為主」。然而,對於一國的經濟發展而言,兩者針鋒相對的基點恰恰不是參與博弈的雙方,而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搭檔。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更應當尊重理性的判斷和理智的選擇,而不是無謂的爭論。
其次,克魯格曼嚴格批判國家競爭力理論的原因之二就是質疑國家競爭力毫無統一的理論體系可言,一切爭論均缺乏事實和理念的支撐,且認為國家競爭力是一種按照自己的意願被臆想出來的東西,不具任何科學性。然而,國家競爭力的理論源頭正是經濟學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派生理論,而對其的發展是與管理學領域中的模型理論相融合,並最終演變為多種指標和指數。克魯格曼對競爭力的批評——「有關競爭力的爭論只是將有關國際貿易的傳統謬誤重新穿上了故弄玄虛的新衣」其實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突破貿易領域、開始注重生產率、福利水平與社會財富的重要推動力。
最後,在認識與重視國家競爭力的基礎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其運用程度的把握,應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活的靈魂注入對中國國家競爭力的研究運用當中,並將其作為一種衡量經濟質量發展的、可動態優化的有效手段來利用,而不是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來尊崇,避免本末倒置、過猶不及的陷阱。
三、理論溯源
國家競爭力理論體系按照邏輯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派生理論和模型理論。
(一)基礎理論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包括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和發展的比較優勢理論。以古典經濟學派奠基者亞當·斯密為代表的絕對優勢理論是最早主張自由貿易的理論。絕對優勢理論指出,具有絕對優勢的一國是競爭力的表現,但是對於處於劣勢的國家應當如何自處,該理論不能解釋和解決,於是引發了以大衛·李嘉圖為代表人物的比較優勢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源自由於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產生的成本差別,而每個國家都應當生產並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在此基礎上,赫克歇爾·俄林將勞動力要素推崇至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古典理論中已經萌生的基於勞動分工、技術差別、勞動力等要素稟賦差異、成本差異的競爭力衡量與戰略選擇,可謂是國家競爭力理論的理論基礎。此外,將國家生產力區分為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的李斯特生產力理論,認為除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外,還應納入資源、技術、信息、管理等多重要素的新生產要素理論,以及將技術進步作為內生變數納入經濟增長的新經濟增長理論,都頗具共識地宣揚了生產力的提高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並且對影響生產力的要素進行了深入剖析,這與上文中對國家競爭力概念脈絡的梳理相吻合,正是在這些基礎理論的影響下,國家競爭力才將重心放在生產率以及與生產率提升相關的要素上來,這些基礎理論同樣為國家競爭力指標與指數的設計提供了最為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派生理論
在經濟發展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創新」的研究來解釋資本主義本質特徵的熊彼特創新理論是派生理論中構成國家競爭力理論基礎的基石之一。通過採用新的產品、採用新的生產方法、開辟新的市場、製造新的供應來源和實現工業中新的組織這五種創新情況的論述,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所謂通過建立新的生產函數來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而經濟發展就是不斷實現這種新組合的過程。這一理論無疑為國家競爭力理論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契機。
在派生理論基礎中,體現經濟學與管理學融合的理論就是新經濟地理學,該理論將地理學引入到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盡管克魯格曼與波特之間的爭論看似水火不容,但兩位學者卻都是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傑出代表,共同關注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和區域增長集聚的動力。新經濟地理學開啟了更加深入剖析不同經濟活動空間的集聚或擴散,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區域經濟增長與集聚的關系,不僅從全球經濟的視角將經濟學理論向前推進了一步,而且為置身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各個國家根據各自所處的地理空間認識自身經濟發展提供了可供探尋的路徑。
此外,派生理論基礎中還包括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普拉哈德和哈默爾為代表提出的核心競爭力理論,雖然該理論最初是研究公司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獨有技能或技術,尤其是能夠帶來競爭優勢且競爭對手難以模仿、轉移或者復制的實力,但是這種理念對國家競爭力的層次產生了很大影響,一國競爭力中最為突出、最具效益並且具有較高進入壁壘的實力,就是該國的核心競爭力,而在普遍提升競爭力的同時正確認識且深入發展本國的核心競爭力,或者是在缺乏之時培養和孕育本國的核心競爭力,這恰是國家競爭力得以持續的核心所在。
(三)模型理論
模型理論與國家競爭力指標與指數的建立和運用息息相關,以波特為代表的鑽石模型理論主要包含六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即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相關產業支持、企業戰略與結構、機遇和政府行為。通過將產業演化過程劃分為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階段,鑽石模型理論針對不同階段給予了分別分析並給出了國家競爭力在不同階段應關注的不同側重點。雙重雙鑽石模型理論則從國家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兩大角度著手,構建了國家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物質要素方面的商業背景、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支持產業等指標;人力要素方面的官員、工人、專家、企業家等指標,並突出強調了人力資源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貢獻。
總之,按照理論體系的發展脈絡,國家競爭力理論的發展也是從貿易中的競爭開始,不斷提高對生產率的重視,深入研究並逐步拓展了影響生產率的各項要素,增加了對創新的效應和空間地理的效應的重視,並最終將各項要素建立成體系,且此體系中的各項要素指標也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著側重點的轉移。這為中國利用國家競爭力進行經濟質量衡量提供了可供探尋的理論基礎、理念通道和測度路徑。

熱點內容
區塊鏈中心化去中心化來臨 發布:2025-08-03 03:06:37 瀏覽:935
比特幣差價合約交易 發布:2025-08-03 03:05:09 瀏覽:276
eth礦機還能挖什麼 發布:2025-08-03 02:44:57 瀏覽:947
14個usdt怎麼變現 發布:2025-08-03 02:42:50 瀏覽:696
USDT賬號購買 發布:2025-08-03 02:41:18 瀏覽:709
萊特幣2020技術 發布:2025-08-03 01:53:53 瀏覽:411
萊特幣怎樣備份錢包 發布:2025-08-03 01:41:10 瀏覽:955
比特幣持幣有息嗎 發布:2025-08-03 01:37:44 瀏覽:810
比特幣網路算力增加意味著什麼 發布:2025-08-03 01:32:22 瀏覽:487
區塊鏈裡面的數字貨幣是有什麼用 發布:2025-08-03 01:29:11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