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1tops算力對於人

1tops算力對於人

發布時間: 2022-03-28 08:44:05

㈠ 21tops算力相當於什麼顯卡

英偉達的一個Jetson Xavier NX就是21tops算力。
11月7日,英偉達宣布推出全球尺寸最小的邊緣AI超級計算機Jetson Xavier NX,主要面向機器人和邊緣嵌入式計算設備。這款新品擁有比信用卡還小的外形,節能型Jetson Xavier NX模塊在運行AI工作負載時,可提供最高21 TOPS的伺服器級性能,售價399美元,即將在2020年3月開始出貨。英偉達推出更具競爭力的邊緣AI晶元產品,讓AI初創公司們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英偉達邊緣AI晶元已經有四個系列
今天發布的Jetson Xavier NX最大的亮點在於,與Jetson Nano尺寸相同(70X45mm)的情況下,能夠在功耗10W的模式下提供最高14TOPS,在功耗15W模式下最高21 TOPS的性能。另外,Jetson Xavier NX能夠並行運行多個神經網路,也能同時處理來自多個高解析度感測器的數據。
Jetson Xavier NX模塊具體的規格如下:
GPU:配備384個 NVIDIA CUDA core和48 個Tensor core的 NVIDIA Volta,外加2個NVDLA
CPU:6-core Carmel Arm 64位CPU, 6MB L2 + 4MB L3
視頻:2x 4K30 編碼和2x 4K60解碼
攝像頭:最多6個 CSI攝像頭(通過虛擬通道最多36個),12路(3x4或6x2) MIPI CSI-2
內存:8GB 128位LPDDR4x;51.2GB/秒
連接:千兆乙太網
OS支持:基於Ubuntu的 Linux
模塊尺寸:70x45mm
Jetson Xavier NX面向的是對性能需求高,但受到尺寸、重量、功耗以及預算限制的嵌入式邊緣計算設備,比如小型商用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高解析度感測器(用於工廠物流和生產線)、光學檢測、網路錄像機,攜帶型醫療設備以及其他工業物聯網(IoT)系統。
為了滿足這些場景,除了硬體外,軟體支持也非常重要。英偉達表示,對於已經開始打造嵌入式計算機的公司,Jetson Xavier NX與所有Jetson系列產品一樣都可以在相同的CUDA-X AI軟體架構上運行。同時,作為NVIDIA軟體架構方法的一部分,Jetson Xavier NX由NVIDIA JetPack SDK提供支持。
NVIDIA JetPack SDK是一個完整的AI軟體堆棧,可以運行復雜的AI網路,並用於深度學習的加速庫以及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多媒體等。

Jetson Xavier NX的上一款產品是在今年3月的GTC發布,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勛宣布推出售價僅99美元的Jetson Nano。根據官方的說法,藉助CUDA-X,Jetson Nano可以提供472 GFLOPS的AI性能,功率低至5W。這款售價不高,能夠運行所有AI模型的邊緣計算平台發布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Jetson Nano的上一款產品在去年發布。去年九月的日本GTC,黃仁勛公布了AGX陣容,包括Drive Xavier和新推出的Drive Pegasus,還有Jetson AGX Xavier。Jetson AGX Xavier的大規模計算性能可以處理機器人至關重要的測距、定位、測繪、視覺和感知以及路徑規劃。
Jetson家族更早的產品Jetson TX2在2017年推出,提供兩種運行模態:一種是MAX Q,這種模態下能效比能達到最高,是TX1的2倍,功耗在7.5W以下;另一種是MAX P,性能可以做到最高,能效比同樣可以做到前一代的2倍,功耗則在15W以下。

雖然推出的時間不同,但他們都具有一個區別於其他邊緣SoC的特點,並行運行多個神經網路。
邊緣端實力增強,初創公司面臨更大生存壓力
英偉達在雲端AI晶元市場獲益頗豐,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擅長並行計算的GPU能夠在在數據中心的各種模型中訓練時體現出性能優勢。雖然憑借雲端AI晶元成為了眾多AI晶元初創公司想要超越的目標,但英偉達也有自己的困擾。首先,為AI優化和設計的高性能GPU價格昂貴,讓不少開發者望而卻步。

其次,隨著AI演算法的逐步成熟,雲端AI訓練晶元市場的增速將會放緩,英偉達想要保持業績的增長以及在AI市場的領導力,就需要向邊緣AI市場拓展,同時,用雲端加邊緣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吸引更多客戶。
從面向終端和邊緣設備的Jetson系列晶元的布局來看,英偉達早已明白自己該怎麼做。如今,Jetson系列晶元算力從0.5TFlops到32TOPS,應用覆蓋小型嵌入式設備、智能汽車、工業設備等多種應用。今天高性能小尺寸Jetson Xavier NX發布,讓Jetson家族能夠提供性能和功耗更加多樣的邊緣晶元,這背後就是為了滿足AIoT市場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不過,更應該看到的是,英偉達如今不僅能夠提供雲端和終端AI晶元硬體,其成功背後還有強大的軟體生態的支撐。據雷鋒網了解,Jetson系列已經吸引了40萬的開發者,擁有了3000用戶。

這對於AI晶元的初創公司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由於雲端AI晶元更加依賴生態,晶元的設計難度也更大,所以大部分AI晶元的初創公司都選擇在邊緣端市場,並且大都主要提供AI加速器。AI晶元初創公司們希望憑借獨特的架構設計以及領先的性能指標的晶元獲得市場的認可。
然而,開發者在進行AI演算法遷移的時候往往需要使用AI晶元公司提供的編譯器等工具,這不僅會增加軟體開發者的使用門檻,還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初創公司的AI晶元大部分都沒有得到非常有價值的應用。
這就意味著,AI晶元初創公司們在產品設完成並流片之後,如何找到合適的市場以及模式進行商業化變得非常關鍵,特別是在資本寒冬以及AI晶元進入落地戰的當下。
顯然,AI晶元初創公司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一方面,無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他們在雲端和邊緣端都已經有競爭力很強的產品,在邊緣端,憑借軟體生態以及渠道的優勢,巨頭們的晶元更容易獲得客戶,甚至連擅長軟體的Google都推出了面向邊緣市場的Google Edge TPU。另一方面,AI晶元初創公司想要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必須不斷迭代和投入,這就需要資金的持續支持,但融資環境以及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又增加了融資的難度。
正如雷鋒網在今年3月份的文章中指出的,AI晶元的戰火已經蔓延至邊緣端,Jetson Xavier NX的推出不僅是英偉達邊緣端AI晶元布局的完善和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更是邊緣端晶元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標志。
AI晶元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有助於推動AI的向前發展,但對於實力較弱的AI晶元初創公司而言,隨著晶元巨頭們更有競爭力產品的推出,以及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更願意稱自己為系統公司,而非單純的晶元公司,這讓AI晶元初創公司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

㈡ 1016tops算力是什麼概念

TOPS是一個SOC算力單位,它代表的意思是這個CPU和GPU聯合運行,加上NPU的助力的前提下,峰值計算能力是多少。

㈢ 解決最後一公里泊車 吉利星越L將搭載5G-AVP 1km無人泊車系統

內飾方面官圖已經發布,星越L將採用全新的設計,全液晶儀表、中控及副駕前方雙聯屏組成的「三屏」設計,突出了該車的科技屬性,拼色+縫線裝飾等工藝也使該車在整體質感上有所提升,飛機艙式的擋把區域則是吉利一貫的風格。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沃爾沃Drive-E 2.0T高低功率發動機,其中低功率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60kW,而高功率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75kW,傳動系統預計將匹配8速自動變速箱。

㈣ 晶元算力tops是什麼意思

TOPS,處理器運算能力單位。TOPS是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縮寫,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鍾可進行一萬億次(10^12)操作。

㈤ 如何評價2020年8月11日晚發布的小米透明電視

8月12日訊,小米10周年紀念發布會。小米透明電視作為小米電視的新旗艦,憑借令人拍案叫絕的屏幕形態,成為全場焦點。一整塊純透明的OLED面板,將畫面懸停於空中,科幻感滿滿。現場定價49999元,將於2020年8月11日晚9:30開啟定金預售,8月16日早10:00正式開售。轉概念為現實,全球首款量產透明電視。小米最終完成了這一「頂尖之作」,成為了全球首款量產透明OLED的電視品牌,同時也是國內首家OLED透明電視OBM廠商,國產品牌的。尖端科技展示,給人以振奮,讓人看到科技的希望。

㈥ 400tops算力相當於多少台普通電腦的算力太瘋狂了吧

就描述,要看具體是算什麼,比方說浮點 還是整數 還是雙精度還是啥。每種都是不同的。類似自動駕駛用的是AI晶元,專用的,跟通用計算晶元實際是沒對比意義的。原因在於前者是用於某個領域,效率極高,後者是所有領域都可用,但效率不行。
所以要看,它沒有公布具體的情況,不好判斷。
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㈦ 高階智能駕駛下一站,除了激光雷達還在比什麼

圖片源於網路

甚至能彌補現階段我們看到的單車智能路線的短板,但至少短期內這個技術落地的可能性很小,也正是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智能化終端改造,路面上的其他車必須智能,紅綠燈、道路甚至攝像頭都必須智能聯網,這是一個缺了誰也不能完美實現的大體系,還需要整個生態的協同發展。

總結: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量產車在自動駕駛發展路徑上仍將處於無限趨近L3級別的能力范疇,隨著晶元能力、5G、雷達等智能硬體水平的快速提升,用戶實際體驗感受也將得到大幅升級。這一階段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水平高低除了上述幾個大的關鍵點外,高精地圖、全棧自研等方面因素也會對落地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但主要的競爭領域仍保持上這幾個大方面上,但最終體驗感的優劣仍是軟硬體結合能力的綜合影響,但在逐漸明朗的大趨勢下,更完善強大的智能輔助駕駛非常可期。

㈧ 智能駕駛晶元爭奪戰

全球智能駕駛汽車市場正處在爆發的前夜。

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球范圍內具備智能駕駛功能的車輛將達到約6000萬輛,L1/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滲透率將接近50%,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市場滲透率也會來到7%。

就從眼前來看,全球智能汽車的急先鋒特斯拉,憑借著對車輛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革命,其股價不斷創造新高,總市值已突破2000億美元。

這也體現了整個市場對於智能汽車的發展保持著超高的預期。

1、國內智能駕駛市場蓄勢待發

我們將視角轉到國內:經過這兩年的快速發展,很多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們在ADAS功能與智能駕駛系統的量產上車上,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

據佐思產研統計,今年前4個月,國內市場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裝配率已達10.6%。

其中,豐田、沃爾沃這樣的傳統品牌,以及吉利、領克、幾何,還有長城魏派、奇瑞星途等新興品牌裝配率領先。

造車新勢力更不用說,蔚來的NIOPilot、小鵬的XPilot、威馬的LivingPilot以及理想的輔助駕駛系統都已經搭載上車並且在持續進化之中。

特別是理想汽車最近拿到美團的融資,未來將大力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L3自動駕駛的市場也在不斷擴大,自2017年奧迪推出新A8標榜量產全球首個L3自動駕駛系統以來,國內的品牌也紛紛上馬L3級自動駕駛功能。

其中就包括了廣汽新能源的AionLX/AionV、上汽榮威已上市的MarvelX和待上市的MarvelR,還有今年受到廣泛關注的長安U-NIT和比亞迪漢。

不過受限於國內的法律法規還未明確,這些車型上所搭載的L3自動駕駛功能尚未開放,但後市可期。

而針對更高級別的L4自動駕駛,近期有兩大比較重磅的行業動態:

其一是沃爾沃與Waymo牽手了,後續沃爾沃品牌、極星品牌以及領克品牌的車型將會集成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

黑芝麻聯合創始人兼CEO單記章(右)黑芝麻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左)

黑芝麻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單記章此前是圖像晶元公司OmniVision(OV)的圖像演算法負責人,在視覺感知領域擁有100多項專利。

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先後就職通用汽車、博世,曾出任博世底盤制動事業部亞太區總裁,在主機廠和Tier1都有深厚的任職經驗。

一個出身自晶元行業,另一個來自汽車製造業,兩者相輔相成,未來要在自動駕駛晶元領域創造出一番天地。

針對團隊的構成,劉衛紅曾經提到,「我們的基因是晶元,團隊里有做過車規級晶元研發和車規級晶元驗證的尖端人才,想做和做過是不一樣的。同時我們還整合了既懂演算法,又懂得計算架構的開發人員。」

目前黑芝麻在中美兩地都有團隊,全球擁有近300名員工,團隊成員很多曾就職於OV、安霸、高通、英偉達等晶元公司,平均從業經驗超過15年。

4、自動駕駛晶元量產急行軍

自動駕駛晶元要實現量產落地,必須要邁過車規級的坎。

自動駕駛晶元的車規級,不但包含了晶元本身的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等要求,還要滿足與車輛系統整合後的系統功能安全。目前市面上很少有供應商能同時滿足兩方面的要求。

黑芝麻新近推出的A1000晶元,從設計之初就朝著車規級的目標邁進。

它符合晶元AEC-Q100可靠性和耐久性Grade2標准,晶元整體達到了ISO26262功能安全ASIL-B級別。

晶元內部還有滿足ASIL-D級別的安全島,整個晶元系統的功能安全等級為ASIL-D。

為此,A1000晶元採用的是ARM車規級的CPU和GPU。

在代工廠方面,黑芝麻也是按照車規級的要求選擇了台積電的16nm產線。這一切的目標都是為了實現這款晶元的車規級設計目標。

此前的6月,黑芝麻的研發團隊已經對這款晶元的所有模塊進行了性能測試,完全調試通過,接下來就是與客戶進行聯合測試,為最後的大規模量產做准備。

據悉,搭載這款晶元的首款車型將在2021年底量產。

另外,黑芝麻的華山一號A500晶元也已開啟量產,其與國內頭部車企針對L2+和L3級別自動駕駛的項目也正在展開。

相較於傳統的汽車電子晶元廠商,黑芝麻的規劃顯然更加快速激進,他們需要更敏捷地把握住時間窗口。

這個時間窗口也就在這兩年中,特別是今年,大部分的智能駕駛車型已經在進行晶元選型,而現在能夠拿出這樣的晶元產品的廠商,無疑將佔得先機。

黑芝麻的A1000晶元已於今年6月發布,在量產進程中踏准了市場的節奏。

在全球智能駕駛汽車市場爆發的前夜,針對自動駕駛晶元的市場爭奪也更加激烈。

頭部是Mobileye、英偉達這樣的巨頭;還有從移動晶元市場殺出的華為海思和高通等廠商;老牌汽車半導體廠商們也在加快布局。

如黑芝麻一樣的AI晶元公司將成為重要的後起之秀。

智能駕駛汽車將是一個擁有巨量增長潛力的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機遇中,黑芝麻這樣的國產自動駕駛晶元廠商正在產品層面上與Mobileye和英偉達這樣的國際巨頭展開角逐,未來就是吸納客戶、建立起生態,修建自己的護城河。

單記章曾在多個場合表露過同一個願景:PC時代英特爾為代表的處理器企業;智能手機時代有ARM為代表的移動晶元公司;而黑芝麻則希望成為智能駕駛時代的英特爾和ARM。

智能汽車的大勢已成,「Bigthingsstartsmall」。

巨大的產業機遇之下,今天的後起之秀能否成為未來的產業巨頭?

我們且行且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最高280 TOPS算力,黑芝麻科技發布華山二號,PK特斯拉FSD

晶元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大腦」,成為諸多車企、Tier 1、自動駕駛企業重點布局的領域。
圍繞著自動駕駛最為關鍵的計算單元,國內誕生了諸多自動駕駛晶元創新公司,在該領域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被國外廠商控制的當下,他們正在爭取成為「國產自動駕駛晶元之光」。
成立於 2016 年的黑芝麻智能科技便是這一名號的有力爭奪者。
繼 2019 年 8 月底發布旗下首款車規級自動駕駛晶元華山一號(HS-1)A500 後,黑芝麻又在這個 6 月推出了相較於前代在性能上實現躍遷的全新系列產品——華山二號(HS-2),兩個系列產品的推出相隔僅 300 余天,整體研發效率可見一斑。
1、國產算力最高自動駕駛晶元的自我修養
華山二號系列自動駕駛晶元目前有兩個型號的產品,包括:
應用於?L3/L4?級自動駕駛的華山二號 A1000?;針對?ADAS/L2.5?自動駕駛的華山二號 A1000L。
簡單理解就是,A1000 是高性能版本,而 A1000L 則在性能上進行了裁剪。
這樣的產品型號設置也讓華山二號系列晶元能在不同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中進行集成。
相較於 A500 晶元,A1000?在算力上提升了近?8 倍,達到了?40 - 70TOPS,相應的功耗為?8W,能效比超過?6TOPS/W,這個數據指標目前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華山二號 A1000 之所以能有如此出色的能效表現,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塊晶元是基於黑芝麻自研的多層異構性的?TOA 架構打造的。
這個架構將黑芝麻核心的圖像感測技術、圖像視頻壓縮編碼技術、計算機視覺處理技術以及深度學習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此外,這款晶元中內置的黑芝麻自研的高性能圖像處理核心?NeuralIQ ISP?以及神經網路加速引擎?DynamAI DL?也為其能效躍升提供了諸多助力。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算力數值之所以是浮動的,是因為計算方式的不同。
如果只計算 A1000 的卷積陣列算力,A1000 大致是 40TOPS,如果加上晶元上的 CPU 和 GPU 的算力,其總算力將達到?70TOPS。
在其他參數和特性方面,A1000 內置了 8 顆 CPU 核心,包含 DSP 數字信號處理和硬體加速器,支持市面上主流的自動駕駛感測器接入,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4K 攝像頭、GPS 等等。
另外,為了滿足車路協同、車雲協同的要求,這款晶元不僅集成了 PCIE 高速介面,還有車規級千兆乙太網介面。
A1000 從設計開始就朝著車規級的目標邁進,它符合晶元 AEC-Q100 可靠性和耐久性 Grade 2 標准,晶元整體達到了 ISO 26262 功能安全 ASIL-B 級別,晶元內部還有滿足 ASIL-D 級別的安全島,整個晶元系統的功能安全等級為?ASIL-D。
從這些特性來看,A1000 是一款非常標準的車規級晶元,完全可以滿足在車載終端各種環境的使用要求。
A1000 晶元已於今年 4 月完成流片,採用的是台積電的 16nm FinFET 製程工藝。
今年 6 月,黑芝麻的研發團隊已經對這款晶元的所有模塊進行了性能測試,完全調試通過,接下來就是與客戶進行聯合測試,為最後的大規模量產做准備。
據悉,搭載這款晶元的首款車型將在?2021 年底量產。
隨著 A1000 和 A1000L 的推出,黑芝麻的自動駕駛晶元產品路線圖也更加清晰。
在華山二號之後,這家公司計劃在 2021 年的某個時點推出華山三號,主要面向的是 L4/L5 級自動駕駛平台,晶元算力將超越 200TOPS,同時會採用更先進的 7nm 製程工藝。
華山三號的?200TOPS?算力,將追平英偉達 Orin 晶元的算力。
去年 8 月和華山一號 A500 晶元一同發布的,還有黑芝麻自研的 FAD(Full Autonomous Driving)自動駕駛計算平台。
這個平台演化至今,在 A1000 和 A1000L 晶元的基礎上,有了更強的可擴展性,也有了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針對低級別的 ADAS 場景,客戶可以基於 HS-2 A1000L 晶元搭建一個算力為 16TOPS、功耗為 5W 的計算平台。
而針對高級別的 L4 自動駕駛,客戶可以將 4 塊 HS-2 A1000 晶元並聯起來,實現高達 280TOPS 算力的計算平台。
當然,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這些晶元的組合方式是可變換的。
與其他大多數自動駕駛晶元廠商一樣,黑芝麻也在可擴展、靈活變換的計算平台層面投入了更多研發精力,為的是更大程度上去滿足客戶對計算平台的需求。
反過來,這樣的做法也讓黑芝麻這樣的晶元廠商有了接觸更多潛在客戶的機會。
根據黑芝麻智能科技的規劃,今年 7 月將向客戶提供基於 A1000 的核心開發板。
到今年 9 月,他們還將推出應用於 L3 自動駕駛的域控制器(DCU),其中集成了兩顆 A1000 晶元,算力可達 140TOPS。
2、黑芝麻自動駕駛晶元產品「聖經」
借著華山二號系列晶元的發布,黑芝麻智能科技創始人兼 CEO 單記章也闡述了公司 2020 年的「AI 三次方」產品發展戰略,具體包括「看得懂、看得清和看得遠」。
這一戰略是基於目前市面上對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和計算平台的諸多要求提出的,這些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開放性、可升級以及延續性等。
其中,看得懂直接指向的是?AI 技術能力,要求黑芝麻的晶元產品能夠理解外界所有的信息,可以進行判斷和決策。
而看得懂的基礎是看得清,這指的是黑芝麻晶元產品的圖像處理能力,需要具備准確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
這里尤其以攝像頭感測器為代表,其信息量最大、數據量也最多,當然感測器融合也不可或缺。
看得遠則指的是車輛不僅要感知周邊環境,還要了解更大范圍的環境信息,這就涉及到了車路協同、車雲協同這樣的互聯技術,所以我們看到黑芝麻的晶元產品非常注重對互聯技術的支持。
作為一家自動駕駛晶元研發商,這一戰略將成為黑芝麻後續晶元產品研發的「聖經」。
3、定位 Tier 2,綁定 Tier 1,服務 OEM
現階段,發展智能汽車已經成為了國家意志,在政策如此支持的情況下,智能汽車的市場爆發期指日可待。
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數據顯示,到 2025 年全球將會有 6662 萬輛智能汽車的存量,中國市場的智能汽車保守預計在 1600 萬輛左右。
如此規模龐大的智能汽車增量市場,將為那些打造智能汽車「大腦」的晶元供應商培育出無限的產品落地機會。
作為其中一員,黑芝麻智能科技也將融入到這股潮流之中,很有機會成長為潮流的引領者。
作為一家自動駕駛晶元研發商,黑芝麻智能科技將自己定位為?Tier 2,未來將綁定 Tier 1 合作夥伴,進而為車企提供產品和服務。
當然,黑芝麻不僅能提供車載晶元,未來還將為客戶提供自動駕駛感測器和演算法的解決方案,還有工具鏈、操作平台等產品。
憑借著此前發布的華山一號 A500 晶元,黑芝麻智能科技已經與中國一汽和中科創達兩家達成了深入的合作夥伴關系,將在自動駕駛晶元、視覺感知演算法等領域展開了諸多項目合作。
另外,全球頂級供應商博世也與黑芝麻建立起了戰略合作關系。
目前,黑芝麻的華山一號 A500 晶元已經開啟了量產,其與國內頭部車企關於 L2+ 和 L3 級別自動駕駛的項目也正在展開。
如此快速的落地進程,未來可期。
有意思的是,黑芝麻此番發布華山二號系列晶元,包括中國一汽集團的副總經理王國強、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祖似傑、蔚來汽車 CEO 李斌以及博世中國區總裁陳玉東在內的多位行業大佬都為其雲站台。
這背後意味著什麼?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自動駕駛晶元哪家強,這家中國創業公司竟然說自己超越了特斯拉

文/田忠朝

在自動駕駛量產應用上,特斯拉為何能遙遙領先?很多人認為是其強大的軟體演算法,其實軟體演算法固然重要,但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感知和決策晶元也必不可少。

可以預見,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必然是各國競爭的高地,而自主可控的晶元技術對於增強我國自動駕駛行業整體實力來說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中國區塊鏈創業圖譜 發布:2025-08-02 01:39:17 瀏覽:157
加密數字貨幣下跌該怎麼辦 發布:2025-08-02 01:28:59 瀏覽:588
wwwbtccom教程 發布:2025-08-02 01:22:01 瀏覽:728
區塊鏈為什麼要全節點 發布:2025-08-02 01:18:05 瀏覽:441
我國優先數字貨幣 發布:2025-08-02 01:12:06 瀏覽:875
九鼎投資區塊鏈 發布:2025-08-02 01:11:32 瀏覽:417
新國都收購美國區塊鏈 發布:2025-08-02 00:52:24 瀏覽:979
礦機貸幣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2 00:52:21 瀏覽:890
內蒙古礦機叫什麼幣子 發布:2025-08-02 00:47:39 瀏覽:673
做比特幣的公司靠譜么 發布:2025-08-02 00:39:05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