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科技活動中心體驗
1. 有關創新體驗成長一起走進科普活動中心作文
科技的靈魂 創新雜文 初一 1400字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科技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廣了,那麼今天我僅就時下最時髦的一個話題——創新,來談談我對科技走進生活的感受。朋友,你還記得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嗎?那可是美國的賓西法尼亞大學創造的人類一大奇跡啊!可是它的機身太笨重,有好幾間房子那麼大,而且內存少、速度慢,於是聰明的人類對其創新改造,於是電腦便一代比一代好,一代比一代強,直到今天,筆記本電腦應運而生。目前,最具有創新代表性的則要數移動式奔4處理器,它的機身更薄、更輕,就像一個手提式的公文包,上班族隨時隨地的工作,無論是在戶外還是在戶內,都毫無差別;這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曾經問過中國計算機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國傑院士電腦的發展趨勢,李院士說:「電腦的發展趨勢是,你就不知道你家裡有多少電腦,並且用起來很方便,讓你忘記電腦的存在。」電腦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創新,不斷改造的過程。人類得益於科技,科技得益於創新。其實人類得益於創新又豈止在電腦一方面。現代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茶餘飯後,人們總也少不了聊上幾句「基因技術」,這基因技術中蘊含著大量的科學技術!從前,我們的祖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用辛勤的勞作去換取那五穀豐登。而今,幾倍體小黑麥和雜交水稻誕生了,粒大籽飽,一年一熟,還抗旱呢!還有我們吃的西瓜,以前,我總是埋怨西瓜子太多,吃起來一點兒也不過癮,有時我在想,要是西瓜能沒有籽該有多好啊!現在這已不成問題了,三倍體無籽西瓜,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個大瓤甜,老少皆宜!這些轉基因作物的閃亮登場,無疑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鮮活的空氣。如果把科技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麼創新是根,科技是葉,成果是果。只有根深才能葉茂、花繁、果碩。只有創新才能令科技之樹常青!?今年四月初,我拜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陸元九老先生。這位科學家的眼中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在談到「引進技術」這一點時,陸老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我們僅僅知道引進別人的技術就得永遠在別人後面爬行,霸權主義者的確喜歡賣給我們技術,可那些技術都是比我們將要研究出來的略好一點的技術啊。因為他們就是在用技術欺負我們,侵略我們。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自己做出來,用我們自己的創新趕上他們,超過他們!你們這一代要創新啊!」陸老的一席話令在場所有的人都留下了酸酸的淚水。是啊!回顧歷史,他八國聯軍把圓明園的寶物洗劫一空,把我們的萬園之園毀於一旦,不就是欺負咱們。科學就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啊!創新是科技的靈魂!?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創新意識呢?此時此刻,我的耳邊回想起中國工程院院士地震預測專家許紹燮老先生的話,他曾動情地說:「創新有大小、深淺之分,可就其創新點而言,都是世界第一。一個人早期的創新為其以後更新更深刻的創新提供了信心。創新並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從我們做學生時有答案不看,非要自己做出來培養起。當然,創新有其偶然的存在,而歸根到底,是對客觀事實的切實把握,相關現象的充沛佔有,綜合現象的反復推敲,思維模型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地震記錄我們已經做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地震預測別人都不敢做,我們一直在做,我要一直做下去……我要做到我的最後一刻……」?朋友,多麼深刻的總結啊!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我們不但要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還要有超前的創新精神。讓我們趕快加緊步伐,不,是跑起來,飛起來!讓我們插上科技的翅膀,迎著科學的春天,飛起來!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讓我們大膽地創新吧,讓我們腳踏實地的創新吧!科技的靈魂是創新。瞿溪華僑中學初一:吳雯雯
2. 青少年活動中心體驗生活感受作文網
如今時代發展日新月異,而層出不窮的科技新招也不僅令人贊嘆不已。周五,學校組織我們去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參觀游覽,領略科學的風采與魅力。我們在科技中心豪華的展廳中開始了這小小的旅程,在「兒童樂園」,留下了我們歡樂的笑聲;在「知識海洋」,留下了我們求知的腳印;在「宇宙探秘」,留下了我們渴望的目光……我們感受到太多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聲聚焦的神奇、光線的美麗、留影屏的有趣,還有令人身臨其境的立體電影,不可捉摸的「偷天陷阱」,搖搖欲墜的「萬丈深淵」……然而,在這千變萬化的展品中,藏在它們身後的,則是那唯一不變的科學真理。一切的家鄉都在它的面前乖乖低頭,就像是萬物之魂,有著不可言喻的無窮力量,擊碎所有騙局。
我們僅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參觀完了所有的展區,但是,蘊含在這其中的科學道理,卻是經過了前人多長時間的研究,多少次的失敗才被世人所公認?恐怕無法計算了吧!科學家為了堅守真理,受盡了人們的嘲諷與爭議,有的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對此,我想我們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倍加珍惜,而不是一無所獲,更不是一笑而過。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因其「進化論」觸犯了所謂的神靈,受到某些大zk168.com.cn教主與其信徒的反對,飽受譏諷與排斥,然而,他卻以她無比堅強的意志默默承受。為了堅持真理,達爾文遭受了從未遭受的苦難,使得他的尊嚴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可他放棄了嗎?沒有!他用他執著與堅強換來了公平的判決。展板上,清清楚楚地顯示著人類有猿進化而來的全過程。我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如果沒有那位偉大的生物學家,我們也許還在無知地信奉那些不存在的神靈吧!又怎會有今日如此令人驚嘆的高科技呢!
還有那位偉大的居里夫人。為了獻身科學,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功名、財產……為的知識更投入地進行研究,更好地獻身科學。她,有著研究科學,造福人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有著對真理的渴望,對科學的熱愛。而正是這種精神,才使她發現了釙和鐳,造福了全人類!
當然,為科學而獻身的人不止這些。古今中外,無數人正在為科學而努力著,奮斗著。也只有這樣,社會才會進步,國家才會發展,世界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面貌,從而更加強大,發達!
停筆凝思,南京之行,我受益匪淺。不僅僅是因為見識了許多新奇的東西,更領略了科學的魅力!它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我應該為此感到榮幸,更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熱愛科學!渴求真理!追求真理!無怨無悔!
3. 參觀科技館的體會
廣東科技館
今天我在學校的組織下去了廣東科技館。這次活動可真讓我大開眼界,感觸頗多。
科技館里既有原始的熱帶雨林,也有現代的科技成果。從微觀原子到宏觀宇宙一應俱全。身邊都是可以親自操作的小電腦,從昆蟲的奧秘到地球的溫室效應,輕輕一點就讓人收獲無數。科技館像是一本讀不盡的網路全書,卻一點也不枯燥,讓你一捧起就欲罷不能,流連忘返。
我來到了「宇航天地」進行參觀。在「宇航天地」里,我看見了GPS全球定位系統模型,和專為提高宇航員在三維空間中達到機體平衡和自製意識能力的訓練裝置——四軸平衡器。四軸平衡器通過模擬飛船呈旋轉狀態,考驗宇航員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我還體驗了一把宇航員的翻轉訓練,雖然轉速比真實的訓練慢了很多,而且只有短短的一分鍾,卻讓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宇航員訓練的不易。
其中有一個展覽項目叫「窺視無窮」。我覺得它很好。它屬光學現象。從鏡中可以看到無窮無盡的重復影像,我用手輕輕轉動鏡框,發現所有影像的位置隨之變化,我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就問在一邊參觀的科學老師。科學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塊由兩塊平面鏡組成的反射成像的光學系統。前面是一塊半透半反鏡,後面是一塊全反光鏡,兩塊鏡子處於平行位置時,具有多次反射成像的特點,如在它們中間放一物體,就可以反射出許許多多的影像,當轉動鏡框改變兩鏡的夾角時,由於光的入射角發生變化,故反射出的影像的位置也隨之變化。」聽了科學老師的解釋,我一下子明白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我為自己有明白了一個物理現象而高興。
坐在回來的車上,我想:今天去科技館,我了解了許多科學知識,過去我覺得不可能有的東西,並且許多人都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事,現在都實現了,可見現在科學技術多麼發達。我現在雖然只能參觀別人發明的東西,但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發明出更加先進的高科技產品,造福於社會。
4. 廣西科技館的科技體驗
張衡、李時珍、達爾文、居里夫人等中外著名科學家的頭像雕塑,已擺放在大門兩旁。貫穿樓層的扶手電筒梯安裝完畢,驗票機旁,一幅24米高的主題壁畫五彩斑斕,以形象的羅盤、神州飛船等圖案,層迭表現中國科學從古到今的輝煌發展歷程。走進二樓,一個銀白色的機器人站在電梯口,准備與遊客「對話」。遊客只要選擇計算機顯示器的提示問題,這個迎賓機器人就能對答如流,顯示科技進步的神奇魅力。繞過入口,新奇好玩的互動體驗區映入眼簾。
力學魅力區的「自己拉自己」,酷似一個鞦韆,體驗者坐上去,用力拉動眼前垂掛的繩索,就能把自己吊起來。在「機械傳動十組」中,隨著體驗者轉動方向盤,由齒輪、連桿等機械傳動裝置連接的小醜人、卡通狗、小鴨子便像做廣播操一樣,自動伸縮脖子、胳膊、大腿等關節。極具趣味的「針幕幕」,像一堵可照相的「針牆」,由密密麻麻的細長金屬棒組成。只要你敢把自己的手、腳甚至臉孔「埋」在其中一會兒,這些身體部位就會栩栩如生地從針幕中浮現。在聲學展區,兩個體驗者背對站在相隔幾十米的「空中傳話」台上,便能說起悄悄話。
最具挑戰性的是電學展區里的「電磁大舞台」,你要是敢鑽進一個高壓放電的「籠子」里,便可親眼看見強大的電火花在四周飛濺,工作人員還會鼓勵你放膽伸手摸摸。當然,你是毫發無損的。據說,這個考驗體驗者勇氣的放電「籠子」,是全國各大科技館的當紅項目,經久不衰。
光學展區的「隱形人」,可能是最具魔術味的科技展品。體驗者站在兩面鏡子鑲嵌的牆板後面,手腳一下就全部「消失」了,只剩下一副腦袋。看到這一「戲法」,無不令人嘖嘖稱奇。
以前只聽說過圓溜溜的輪子可以跑,可科技館里的方輪車叫人大開眼界。該車利用了「懸鏈面」和「曲面」、「路面」原理,使方輪車也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順利行駛。 還待設了一個兒童樂園。在城堡、森林等絢麗造型搭建的樂園中,小朋友可以水為弦,用「水弦琴」彈奏出動聽的音樂;可以當一回「小小電器師」,用手掌導電幫助卡通屋拉開窗簾;可以放聲跟水池中的「喊泉鯉魚」打招呼,喊得越大聲,魚兒口中噴出的泉水就越多……
新館最引人注目的圓球建築,其實是球幕影院與4D影院,兼有天象節目和球幕電影雙重功能,將集合立體影像、環境噴水、吹風煙幕等先進技術於一體,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覺震撼。
對小朋友來說,除了能在琳琅滿目的常設展廳過把探索癮外,位於新館六層的青少年科學工作室,也是一個好玩的去處。室內將布置為機器人、天文、親子科學體驗、個性印染、科學探究等分區,開展機器人表演、科學劇場、天文講座、個性製作等形式活潑、內容精彩的科學體驗活動。
新科技館主要由常設科普展廳、臨時展廳、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高科技影院、科技培訓教室、學術會議廳等組成。館內二、三、四層為常設展廳,面積約9000平方米,共設展項展品200多件(套),包含兒童樂園、科學探秘、環境生存、生命健康、信息世界、挑戰與創新、未來展望等七個主題。展區大量運用聲、光、電技術,展品展具參與性強、趣味性常濃,使觀眾在玩樂中感受科學探究的無限樂趣,開心學習科學原理和知識。作為一個高水平、高檔次的科普場館。在這里,通過動手體驗,孩子們可以把課本上抽象的知識變成具體化,使他們養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同時使他們具有創新意識。小朋友從這些不可思議的科技游戲中享受到科學的樂趣時,科技創新的種子正悄悄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萌芽、成長!
5. 參觀常德科技體驗管作文
「嘿—!同學!聽說了嗎?流動科技館不久後將會入駐樂至青少年活動中心!!」同學乙聽了同學甲說的話後,頗感激動。這時,同學丙又插話進來說:「我們會不會去參觀呢?好期待啊!」同學丙還做出了期待狀。突如其來的上課鈴聲似乎於現在的氛圍毫不照應,不過又能做什麼呢?當然上課啊!!
上課了,可同學們的心卻飛到了流動科技館,每位同學都心不在焉的,這一舉動卻引來了老師的勃然大怒,「你們到底要干什麼?不就是流動科技館嗎?上課都不好好聽。不認真學習,以後會有好出路嗎?以後還能指望你們為國家研究這些高科技東西嗎?算了,不多說了,現在認真上課!!」下午被老師這樣一教訓,好多了,同學們都回了神。是啊!老師上課說的挺對的,沒文化以後怎為國家研究這些高科技東西呢?
我們上課上得正關鍵的時候,突然,廣播叫了:「請初一年級的同學,下樓到操場排隊集合,准備到流動科技館參觀!」學校廣播剛落音,我們歡叫了起來,「ouou~~~我們可以去參觀流動科技館了!!」一個女生激動地叫著,引來了許多人的異樣眼光。可能出於本能吧,我的心在瞬間緊張了,就要見到傳說中的流動科技館了,緊張中夾雜這一些興奮。
集完合就可以動身去流動科技館了,不一會就到了流動科技館。我知道了這次科技館以「科學、體驗、流動、共享」為主題,由立體科技互動展品,平面科普知識、展覽、數字科技館、科技體驗項目四個板塊組成,內容涉及電學、磁學、光學、力學、天文、地理和生命探秘等學科。開始參觀了,在一樓,我沒絕得有多大的參觀價值,所以就簡略看了一下,便跑去了二樓。誰知,二樓和一樓就如同小學五年級和幼兒園的差別。二樓有許多許多的科技展覽品。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電球」、無弦豎琴還有仿雷電。我記得,「電球」里有一個像發電源的東西,散發出許多的電流,人的手指可以引導電流去向,很是神奇,這個「電球」讓我明白了人是可以導電的。接下來更神奇的是無弦豎琴,無弦豎琴又叫做激光豎琴,採用激光、電路而設計成的,可見,花了設計者不少心思。
很快,參觀完了流動科技館,大家也盡然有序的回了學校。看了這么多的高科技產品,我們也深刻理解到了老師所說的「上課都不好好聽。不認真學習,以後會有好出路嗎?以後還能指望你們為國家研究這些高科技東西嗎?」這句話。
看完科技館,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因為我們國家設計出了這么多高科技產品;我也為以後能夠設計出更好的高科技而奮力讀書!
6. 一篇關於體驗科技放飛理想的新聞
7月19日,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一群中小學生正在科技創新實驗室內製作小機床模型。同學們三人一組,細細琢磨著手中的模具,專注勁兒絲毫不亞於解答數學難題。「老師,我完成了!」「我也完成了!」一會功夫時間,孩子們便高舉組裝完畢的機床模型,紛紛向輔導老師報告,一個個興奮得就像是造出了最先進的機器。
每年暑假,是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最熱鬧的時候。電腦機器人科普展、科技創新成果展、科技夏令營……各類科普活動吸引了無數青少年體驗參與。
「科技活動中心為青少年開辟了第二課堂,啟蒙了孩子們科學創新意識,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對於他們的成長十分有益。」一位學生家長如是說。
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是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前沿陣地。
作為科普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科技教育關系著「四有」新人的培養和科技後備人才的培育,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政府責無旁貸。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市科協決心要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放飛科技夢想的廣闊天地。2008年8月,投資100多萬的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應運而生。
以此為平台,市科協與教育等部門合作,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和科技競賽,從2008年建成至今,中心已接納數千名學生參加或體驗各類活動,連續承辦了六屆青少年電腦機器人創新大賽,並指導十多所學校參加省級和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廣大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
多年來,中心輔導的學校和學生多次在全國、省內的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創新競賽中獲獎,中心也被授予「市科普示範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全國性賽事,對於展示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提高青少年參與科普活動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以來,在市科協精心組織下,每年都有眾多青少年參與到這項賽事中並取得不俗成績。五年來,中心共收集到來自全市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226項,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項目60項,科幻繪畫644幅。其中,有5項科技創新成果、12幅科幻繪畫獲得省一等獎,1項科技創新成果和1幅科幻繪畫獲得全國一等獎,為攀枝花青少年爭得了榮譽。
就讀於市一小四年級的張秭涵同學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僅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中取得過優異成績,由她獨立設計的「低碳鉛筆」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專利證書;來自市25中小的劉晉源同學則對機器人競賽有著濃厚興趣,他曾獲得過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以及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初中組機器人創意比賽二等獎等殊榮。
這些徜徉在科技路上的小小發明家,正反映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取得的豐碩成果。
為鼓勵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科技競賽,我市還從2008年開始設立「攀枝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對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每年一屆的表彰大會,都由市長親自頒獎。政府重視、社會支持,通過不斷努力,近年來我市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氛圍越來越好,科普工作邁上了更高的台階。
7. 去科技館的300字日記
科技館在大城市裡非常常見,但在我們和順這個小縣城,可就聞所未聞了。今天下午聽說學校組織我們去青少年活動中心參觀科技館,整個六年級就像炸開了鍋似的鬧個不停。
我去過太原科技館,那裡有許多新奇的玩意兒:水車、方輪自行車、種子實驗……讓我大飽眼福。雖然和順只是一個小縣城,但我相信這兒的科技館一定很棒。
下午兩點半,隨著肖老師一聲令下,六年級六個班的同學以最快的速度下了樓,在操場上排好了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浩浩盪盪地出發了。來到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師把六個班分成兩組參觀,十分鍾後再交換一下。我們(1)班和(2)班先到一樓參觀,其它四個班去四樓參觀。話還沒說完,那四個班的同學就像一匹匹脫疆的野馬,沖了出去。四個班走後,我們在老師帶領下來到了一樓,我夢寐以求的科技館。這里的東西真多呀,好多都是太原科技館沒有的,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還是一個叫「未來傢具」的機器,傢具都可以用手機自動控制,我們在台上一個模擬手機上點空調,空調就開了,點電腦,片刻後,電腦果然打開了,真是神奇呀!正沉浸在其中的我哪裡發現隊伍已經出發了呢!幸虧我及時抬頭,否則將掉隊「迷路」了。上了四樓,我才發現,這里的科技展品更新奇。我看見同學們都在玩測反應快慢的游戲,我便過去湊熱鬧,只見同學們把手指放到電子屏幕上鯊魚的嘴裡,鯊魚咬的時候快速抽出,有的同學反應速度只有三格,有的甚至是二格。我說:「真笨,看我的」。這鯊魚好像跟我開玩笑似的,遲遲不合嘴,我慢慢放鬆了警惕,可就在這時,鯊魚突然合嘴了,搞得我趕緊收,最後速度也是三格,太有意思了!
科技改變生活,這話我們不知聽了多少遍,雖然我們有美好的現在,但還要用自己科學的頭腦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8. 大連科技中心活動感受
環保小衛士活動室 綠波小學 六年一班 吳金路
今天,我高興的和全班同學來到了科技活動中心,來到了日夜嚮往的環保小衛士活動室。
那精緻的顯微鏡,齊全的儀器,像一塊磁石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一改平時的文靜,加入了大膽實驗,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的行列。
隨著老師從第一環節,讓我們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開始,我就一直十分緊張。我還是第一次給小組取名。心兒里緊張的想要蹦出喉嚨。我左想右想,突然,我說:「就叫『綠色總動員』」。組員們拍手叫好。
我剛畫好字樣,一瞧,嗨,別說,我畫的還不錯,老師都表揚我呢!同學們也都是彼此彼此。
老師又出難題了:讓我們自己做實驗-------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我第一次用顯微鏡。摸上去有一種神聖感。我第一次做失敗了。但我們沒有灰心喪氣。我們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哈哈!我勝利了!
高興之餘,老師又下達了命令:把污水變成能喝的水。這下,我可是絞盡腦汁的想呀想呀。急得我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只見,同學們三五成群的想呦,突然,一隊有四個同學組成的「彩色之翼」正圍著儀器打轉。
忽然,我和組員們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
1、 先用漏斗將不溶物質過濾除去。
2、 再用紗布將微笑物質過濾除去
3、 將酒精燈點燃,把這杯水燒、煮。利用水蒸氣製作出潔凈水。可第三步實驗為做成功就遇到了麻煩。燒杯十分熱。一不小心,就濺出來了一點水。
經過我和組員們的不懈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功夫不負有心人呀!
老師又給我們講了一個笑話,繼而,周圍的同學爆發出一陣哈哈的笑聲,奏出一曲科學的進行曲。望著同學們歡樂的背景,彷彿置身於快樂的天堂。多有趣的一次科技活動呀!讓我飽攬儀器的英姿。「領略」精緻的顯微鏡。「品嘗」做實驗的風波……這次科技活動,猶如那顆明亮的北極星,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的長河中!
9. 四年級青少年活動中心作文150
難忘的暑假
如果讓我來評價暑假和寒假,我會說暑假較好,因為我比較怕冷,寒假除了過新年外,就單調得多,暑假就不同了,在暑假裡,我可以做我喜歡做的事。
我最難忘的暑假是我上初中以來的第一次暑假。早在放暑假前,我就把我在暑假裡所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放暑假那天,我特別高興,那種輕松愉快難以描述。回家的第二天,我破例起了個大早,聽完早餐就拿起鋤頭去鬆土,我要做的事很簡單,就是在這個暑假裡自己種點菜,然後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
忙了一天,總算把我小菜園整理好了,雖然整個人都筋疲力盡,手和衣服都臟兮兮的,但是一想到綠油油的青菜,也就不覺得怎麼累,扛起鋤頭,樂滋滋地回家了。把種子種下去後,我變得很勤,如果沒別的事做,我會整天圍著菜園轉,大約過了一周,我所種的空心菜苗終於長出來了,鮮綠鮮綠的,非常惹人喜愛。我終究是個學生,沒有大人那麼有經驗,連續幾天都是晴天,我的空心菜被火辣辣的太陽曬得「奄奄一息」。這使我有點失望,為什麼要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這么難。我的心裡雖然失望,但我向來不輕易服輸,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菜種好。我去拆了很多樹枝插在菜地上,給空心菜擋陽光。
經過我的辛勤勞動,我的空心菜終於長大了,但我還捨不得吃,在暑假的最後一晚,我摘了很多空心菜回家,由我親自下廚。我們全家圍著飯桌一起吃飯,我嘗到了自己種的菜,覺得特別好吃。
我的暑假就是這樣簡簡單單,但我忘不了這簡單的暑假,因為它凝聚著我自己的快樂和汗水,讓我親自體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最後忠告一下:多動點腦子多創作,對中國的前途影響很大,你們是祖國的花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