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是不是去中心化
1. 大家知道抖音和快手有什麼區別嗎
抖音和快手有什麼區別嗎?很多人都這樣問,我個人認為抖音和快手的區別就是面向的人群和使用門檻不一樣,相比快手,抖音的用戶年齡更加偏向年輕一點,而快手門檻低更加容易上手。就好比我跟我爺爺兩個視頻用戶,我平時喜歡刷抖音,我爺爺不識字,卻可以每天沉浸在快手短視頻的快樂里無法自拔,他還會自己拍小視頻上傳到上面,對於年紀大的老人來說,爺爺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我們作為晚輩也很開心。總結起來我覺得抖音和快手的區別主要是快手比抖音更接地氣一點。
2. 抖音和快手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受歡迎
抖音、快手作為目前市面上最火的兩款短視頻平台,在定位、群體、特徵、運營上都是不同的。網路上流傳著「南抖音北快手」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能說是准確的。
定位不同:快手式以短視頻記錄生活的平台,抖音更多是專注新生代音樂短視頻。
群體不同:快手式去中心化,上限下限區間大,而抖音是中心化的,群體比較集中。
特徵不同:快手男女比例均衡,而抖音多為女性用戶
運營不同:快手沒有題材的限制,誰都能拍,上手難度低。而抖音要求比較高,一般以話題、音樂為襯托,還要學會濾鏡、鏡頭的使用,上手難度高。
不過兩者都可以進行嘗試一下,選擇適合自己操作的。
3. 快手和抖音有什麼區別
1、開發商
快手: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抖音: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2、上線時間
快手:2011年3月
抖音:2016年9月
3、創始人
快手:宿華
抖音:張一鳴
(3)快手是不是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快手的融資記錄:
2012年4月,快手獲得晨興資本A輪融資數百萬美元;
2015年1月,快手獲得了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晨興資本聯合投資;
2016年3月,快手完成C輪融資,約為2.5億元,由網路領投,紅杉資本、晨星資本等跟投,當時估值為20億美金;
2017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由騰訊領投,
2018年4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4億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
4. 最近抖音和快手都很火,想知道兩個APP有什麼區別
兩者的區別有:
1、公司創始人不同
快手CEO宿華,清華大學畢業,曾任職與谷歌和網路。合夥人:程一笑,之前任過人人網產品經理。2013年夏天,兩人經朋友介紹然後商量共同創立快手。
2011年3月快手誕生。剛開始是一款用來製作動圖的應用,隨後經過幾代改良變成了現在的重社交的短視頻。在2017年被騰訊領投,2019年5月,快手日活突破2億,並提出年底DAU突破3億的新目標。
抖音是今日頭條研發的APP。抖音的開發者是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為今日頭條技術總監梁汝波,抖音短視頻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的APP。它於2016年9月份上線,並在上線後的兩個月後即11月開始火了起來。
2、平台定位不同
快手是:記錄世界,記錄你。抖音是:記錄美好生活。
快手可以看出更加的注重社交和個體,也就是人和事情都比較側重。而且其秉承的是普惠的思想,就是不會出現特別厲害的KOL,頭部的流量不會刻意去扶持,而是更多的關注每個個體,達到一個虛擬平台的社會現象。
表現形式是:他們不會可以和重要的頭部去聯合,而是扶持所有用戶。內容上,快手更加像是一個社會,大家都可以參與,參與,記錄感很強,都是眾生的普通生活。
而抖音是更加註重的是記錄美好生活。它更加註重的是內容,什麼樣的內容呢?有趣,美好的,創意的內容,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平台的屬性就和快手區分開來了。抖音更像是一個舞台,大家都是美美的,展示好的一面,以期望獲得大家的贊。
3、運營策略不同
快手因為是秉承一碗水端平的理念,所以,它的分發機制是分散的,下沉的,去中心化的。所以,這就讓很多頭部的流量不能特別高,而扶持起了很多腰部,從而達到平台都是比較平衡的發展。所以很多平台上的人都會自發地寫出:感謝快手平台。
抖音是中心化的分發機制。它會根據演算法推薦。由發出後的點贊,評論以及轉發等提取出優秀的內容後,重點推薦,所以很多人會發現為什麼兩個人的抖音號上可以被推薦到同一個視頻。這就是頭條系的特點,演算法推薦的特點。
4、平台核心用戶不同
有人說快手就像是廟會,能看到很多的眾生相。快手就像是一個舞台,只會看到那些過了門檻的人。這也就側面反映出內容和核心用戶。
性別上都是女性居多。不同點是,學歷這塊,抖音的學歷比快手稍微高點。這從另一方面解釋了抖音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力高過快手,而快手則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更受歡迎。
05、商業路線
抖音因為是以內容為主,並且是頭條系的產品,所以其信息流廣告佔了非常大的比重。抖音在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達到200億,接近位元組跳動整個集團營收的一半。
快手用戶還是直播和帶貨收入佔大比重,短視頻知識漲粉的工具。快手直播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中小主播,去年收入超過200億,和抖音信息流廣告的收入基本持平。
5. 抖音和快手的區別是什麼
抖音和快手的區別有哪些呢?首先,在快手上,任何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的;而抖音就偏向於觀賞性,我們刷出來的大多數視頻都是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說,在用戶參與度上,快手比抖音做的要好很多。其次,在演算法上,快手採用的推薦演算法是基於用戶角度思考的,盡量讓更多人的視頻被看見,相比於抖音來說更加貼近用戶感受。我覺得抖音和快手的區別最主要的就是這兩點。
6. 抖音快手各自優勢在哪裡
抖音和快手區別在哪?抖音和快手各自優勢在哪裡?短視頻作為當下最火的社交網路,刷短視頻成了現在很多人空閑時間的消遣。在短視頻app排行榜中,抖音和快手,都可以稱得上是短視頻界的流量之王,當然2個平台還是有區別的。
一、抖音和快手區別在哪?
抖音和快手是短視頻平台的2大壁壘,快手群眾基礎深厚,抖音則更潮流炫酷,兩者存在本質的區別,具體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產品定位的不同
快手: 前身為「GIF快手」誕生於2011年3月,是一款用於製作、分享G」圖片的手機應用,2012年11月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視頻社區,定位為記錄和分享大家生活的平台。
抖音: 今日頭條旗下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於2016年9月上線,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定位為新生代短視頻音樂社區平台。
2、用戶群體不同
快手: 目標用戶是三四線及農村用戶居多,快手用戶集中在25-34歲年齡段,其中以25-34年齡段的用戶數量最多,占總體用戶數量的43%,快手上男女用戶比例比較協調,女性用戶佔57.8%,男性佔42.2%。在學歷方面,快手用戶分布較為均衡,高中以及本科及以上用戶佔比最多,分別佔比32.8%、31.9%,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抖音: 目標用戶是一二線及年輕用戶95、00後居多,抖音用戶主要集中在19-24歲,占總用戶數量的40%,性別上,女性佔比更高,達到66%,男性用戶佔比僅為34%。抖音用戶收入、學歷集中在本科以上,消費能力較強。
3、視頻風格
快手: 視頻風格接地氣,視頻內容主要為記錄日常生活,內容創作者以普通人為主,與生活密切相關,社交屬性強,長尾用戶的視頻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快手去中心化的定位,有助於視頻內容多樣化,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形成認同感和強烈的社區凝聚力。
抖音: 視頻內容更加新潮、個性化,抖音的美顏濾鏡、搞怪貼紙以及VR特效,搭配上「魔性」、「抓耳」的高節奏性音樂,使得它更具「潮」、「個性化」特色。抖音中心化定位,在搶眼的同時,熱門內容又具備較高的相似性和重復性,因而觀眾僅會關注少數KOL,用戶彼此之間的關聯較弱。
4、變現模式
快手: 依賴直播收入,憑借著短視頻流量導流和更具生活化的內容,在直播界異軍突起。
抖音: 依靠流量變現,憑借著其龐大的用戶群和基於演算法的流量分發系統,營銷體系完整,抖音廣告收入優勢明顯。
二、抖音和快手各自優勢在哪裡?
雖然快手和抖音在以上幾個方面有明顯的區別,但兩者作為短視頻中的佼佼者,在廣告推廣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優勢。
快手和抖音都擁有海量的用戶群體,在廣告定向也能做到精準化定位。但快手平台走的是以獵奇、趣味、搞怪為吸睛點的平民生活化路線,用戶群體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適合需要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的行業推廣。抖音用戶以一二線城市居多,流量系統龐大,適合預算較大的廣告主,也更受大品牌的歡迎。
7. 快手和抖音的區別是什麼
(1)平台定位不同
抖音定位於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引入明星、網紅進駐平台,自然會吸引追星的年輕女性,快手定位於一線到五六線的用戶,著力於為每個普通人提供社交平台,中國男性人口偏多就反映在用戶性別比例上。
(2)社交方式差異
3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是UGC的主要生產者,經歷了互聯網社交平台發展的全過程,從人人網、QQ空間到朋友圈,完美過渡到短視頻平台。每個人都是內容創作者和內容消費者,這些用戶創作更多的優質內容有足夠多的消費者來觀看,獲得了內容消費者的點贊與平台的獎勵,以此創作更多優質內容,而優質內容是內容消費者更願意停留的核心,如此形成相對良性的循環。
(3)區域發展差異
沿海地帶經濟較為發達,吸引大量年輕人前往發展,與抖音的定位相符,快手的用戶市場較抖音下沉,加上兩個平台的布局傾斜,造成了用戶地域分布的差異。
8. 抖音和快手的區別
兩個核心區別:
核心用戶不一樣
抖音以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為主;快手則是下沉,以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為主。
不同階層,都有各自沉澱的語言和文化,在生活狀態、行為習慣和文化水平都有諸多不同。
例如,一二線互聯網滲透率高,生活節奏快,娛樂資源和方式多,對時間敏感,習慣更快、更刺激的kill 時間,消遣娛樂;而農村小鎮用戶,作為互聯網後知後覺的群體,整體生活節奏慢,娛樂資源少,可以有更多休閑時間去消遣和娛樂。
從這里來看,抖音和快手各自代表不同群體的短視頻消費升級。
快手,其實做的是連接人的工作,讓用戶自然形成互動、陪伴、彼此反饋的關系,而抖音,做的是連接人與內容的事情,幫用戶高效發現他們想看的,從而kill時間。
2. 產品觀不一樣
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
抖音,是一款關乎美好感的產品,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把消費體驗做到極致,給自己打上「酷、潮、年輕」標簽,滿足看到美好事物的需求。
抖音產生背景:
自影像技術誕生以來,全世界范圍內較受歡迎的短視頻就是音樂短視頻(music video)。但是MV拍攝困難,能隨機對著鏡頭裝模作樣演一下的人不少,能隨時隨地對著鏡頭說一段唱一段的人不多。
Dubsmash的對嘴表演模式創造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音頻台詞,劇本我都給你寫好了,你只要表演,而且音頻時長很短不到10秒,降低了表達成本,增加了內容趣味,恰巧因為這個低成本內容也變得易擴散。
娛樂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我為你們提供娛樂,一種是你們自己動手,自娛自樂。Dubsmash是天生的PGC(歌曲)+UGC(視頻)。
musical.ly、小咖秀、抖音都是Dubsmash的學徒。
9. 抖音和快手的區別在哪裡
抖音和快手的區別源於產品觀不同。抖音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傾向於消費體驗。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比如抖音向我推送的大多是網紅明星廣告,快手可以讓我自己選擇想看的視頻。另外,快手的製作門檻更低,更方便分享,我自己平時也不會剪輯,但是用快手也能添加特效和音樂發布我拍攝的視頻,非常方便。我覺得抖音和快手的區別主要就在這兩點。
10. 抖音和快手有什麼區別
二者最大的區別:快手重參與,抖音重觀賞。
之所以有這個區別,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出身」不一樣——用戶群體不一樣。
1.用戶。
快手是為了讓每個人有表達機會,因為中國人口分布的緣故,自然二三四線用戶偏多。抖音是為了聚焦精品,其發展策略甚至是到全國各地藝術院校招人為其生產內容,而抖音也會幫他們獲取粉絲。因此從出身上來看,快手用戶群體在二三四線,抖音用戶在一二線。快手從一開始就普通大眾,抖音一開始就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2.因為用戶群體的特點,快手內容比較接地氣,抖音內容比較精緻。忘了誰舉過一個例子,同樣都是吃蛇,快手就直接吃了,抖音會配上音樂。
3.兩個企業的價值觀也跟各自用戶群體相匹配。快手的價值觀是為了給每個人提供公平(普惠)的展示機會(這既是宿華自己說的,也是快手的演算法特點),而抖音的口號是「崇拜從這里開始」,偏向頭部播主。
4、因為這個價值觀,快手運營講究「人人平等」,它不對特定人群(網紅)進行運營,比較分散化。它的APP界面是「發現」,推薦機制是去中心化的。抖音則相反。抖音演算法是中心化的,流量聚集在頭部,APP界面是「推薦」,用戶不能選擇。
5、因為運營模式不同,導致盈利模式不同。快手靠帶貨為主,抖音靠廣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