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算力和計算機
❶ 人腦驚人計算力是哪來的
世界上計算速度最決的,當然是電子計算機。然而,有一些人的計算速度並不遜色於電子計算機,而且他們並不是數學家。他們驚人的計算能力往往是天生的,不是經後天的訓練才獲得的。
1981年4月23日下午,在法國巴黎,荷蘭人克萊因當著3000名觀眾舉行了一場心算表演。一位觀眾請他計算38X22X27,他立刻就寫出答案22572。有人請他心算4529 ÷29,當他把得數156.172413931033414827……一直寫到黑板邊沿時,總共才用了20秒鍾。別人問克萊因是如何進行計算的,他總是笑著說,要用文字表達很難,因為有些演算法別人可以弄明白,但有些演算法別人無法理解,更無法應用。
人腦的這種驚人的計算能力是怎樣獲得的?為什麼某些人能比得上計算機的速度?人腦究竟有多強大的計算能力?至今沒有人能回答。
❷ 為什麼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人腦所達不到
人腦是不可能叨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的,因為,人類發明計算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計算,雖然我們現在可以用電腦做很多事情,
但真正的計算機應用,就是那些大型、巨型計算機,他們可能看不了電影,聽不了歌,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計算,想像,太空梭入太空,預測天氣的計算,軍用計算機的計算,沃爾瑪每天把全世界所有的連鎖店的所有數據收集起來急性數據挖掘,不都是為了計算嗎?這么龐大的計算能力,人腦怎麼達到。
導致電腦在計算能力上凌駕於人類的時速度,在學計算機技術一定會涉及到電腦的速度,具體數字o忘了,但普通pc
可以達到百萬次/s
還是
億/s
記不得了,但可見它的速度之快,而人類也就是
1/s
,
100/s
可能就是神通了吧,當然,計算機的計算是二進制,任何數據的任何計算都要轉化為二進制,而那個多少次/s也是指二進制計算速度。具體的轉化,你可以學一下計算機基礎或導論。
如果人類也能擁有計算機那強大的邏輯技術能力多好啊
這個話,我不同意,因為我認為計算機的邏輯能力是低於人的,因為計算機一切計算的基礎是二進制,其他一切依賴於轉化,而人類不用,人類的頭腦是計算機無法比擬的,因為,人類的日常生活蘊含著大量的計算機無法進行的運算,這也就是,為什麼
「人工智慧」雖發展良好,但即使是最先進的機器人,也只能做出最簡的動作,o認為,這是人類生說的非邏輯性表現的,要轉化,就要經過龐大的運算,而這,是計算機的瓶頸。
順便說一句,建議你看一下計算機導論,上面預測,下一點computer將改變馮諾依曼
的模式,採用蛋白質,
我想,你所說的人腦與電腦結合,或許在那一天
❸ 電腦為什麼擁有像人腦一樣的邏輯,計算能力呢
電腦只是通過二進制的0和1來做邏輯判斷的,比如通過指令計算的結果滿足條件用1表示,不滿足用0表示。
你說的工作原理不是一兩句話能概括的,對此我無能為力了。
電腦和人腦跟本沒法比,電腦只能按照人事先編好的程序運行,而人腦是無限量的,至今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也不過是皮毛而已。
❹ 個人大腦開發100%和一台超級計算機比,哪個厲害
方向不一樣,人腦在處理數據方面肯定不如超算,而且目前來說.....就我個人所知而言,人腦已經被開發了100%了.......少年不要看太多《超體》之類的電影。那個人腦只被開發百分之十的說法,是來自一個錯誤的實驗結論,正確的結論應該是人腦在正常工作的時候【活躍的部分(能被機器探測到的活躍)只有百分之十】,確實人腦的開發主要在嬰兒和青少年時期的神經突觸鏈接。有些人的腦子先天(基因層面)或者後天(訓練結果)確實比一般人要好,但是不存在尚未開發的功能這種說法,只有尚未接受過訓練。所謂的超強的記憶力和算力主要體現在個別項目上,比如(本人是下圍棋的,業四)很多人圍棋算力比較厲害,並不代表著他數學很好或者腦子就很強,這是經過反復打譜,和反復的圖形記憶,訓練出來的。腦子還是那個腦子,該記不住的東西還是記不住。
❺ 就計算能力而言,為什麼計算機比人腦快
2020年重寫
恐怕不能簡單地斷言「計算機比人腦快」。
計算一百個復雜的算式的結果,那肯定是計算機快。
但如果是分析一段語音、一張照片,計算機還難以超越人類。
❻ 大腦內有 1000 億個神經元,但為什麼大腦的數學運算能力不如計算機快
一方面由於人腦的復雜很多區域沒有開發完全,而另一方面學數學這些東西沒有進化優勢。
人腦非常很強大,但是面對復雜而多變的自然環境,就必須預裝許多模塊來應對。至於復雜一點的數學題算得多快,卻對人的生存能力的影響微乎其微。並且人腦在預裝了這些模塊用完了這些計算資源之後,剩餘的計算能力雖然還有很多,但卻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隨便支配的程度。
所以人可以努力讓某些任務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全部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訓練,得到的結果。因為數億年的生物進化歷程不是以完成數學運算為目標的,這1000億個神經元的目標是: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而更快地完成數學運算對這個目標顯然沒有幫助。
近幾年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當年「深藍」的計算速度約為每秒2億次,而目前中國製造的世界最強計算機「天河二號」,每秒計算速度已達33.86千萬億次,這為電腦戰勝人腦提供了可能性。而雲計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更讓人工智慧的發展如虎添翼,讓夢想可能照進現實。

(6)大腦的算力和計算機擴展閱讀:
為了再次驗證電腦與人腦誰更厲害,位於北京工體西路的網魚電競館成了超級大腦在黑白世界的比拼場所,首屆美林谷杯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在這里舉行。
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美國、法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展開激烈角逐。最終,由韓國專家林宰范研發的「石子旋風」在決賽中力挫來自日本的「天頂圍棋」,奪得電腦賽冠軍。
但是到了「人機大戰」,電腦在圍棋這張縱橫19道的黑白棋盤上就不「靈」了——在15日舉行的電腦和人腦對弈中,電腦「石子旋風」挑戰中國圍棋名人戰冠軍連笑七段。比賽開始後,「石子旋風」布局格外厚實,一度處於優勢,不料行至中盤卻意外出現昏招。
最終,選手在讓4子、讓5子的對局中均獲勝,讓6子時負於電腦,以總比分2∶1獲勝。看來,電腦圍棋程序戰勝人類的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電腦何時能贏人腦
❼ 大腦運算能力與計算機
人能造計算機,為什麼計算機不能造人?
❽ 人腦與計算機問題
10後面跟8432個零
英國《獨立報》14日報道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
報道說,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總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數量,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的電腦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特別是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❾ 計算機真能媲美大腦嗎如何利用AI 技術幫人類更好地思考
目前計算機並不能夠媲美大腦, AI技術可以通過聯想互動方式,幫助人類更好地進行思考。計算機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途需要前進,對於計算機發展方向也是很多人需要考慮的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AI有這樣一種功能,它叫聯想互動,從孩童開始人工智慧就可以進行對事物的聯想,更快的幫助人進行某一方面的記憶。在這樣的聯想條件下,它可以逐步的衍生成更加深奧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一點一點的幫助人類去更好地對事物的探究與思考。我們人類思考的本質是對於事物探究的過程,而AI技術可以利用這一點擴展到一條線,逐漸變成一個面,增加人類大腦對於思考靈活性地變動。
❿ 人類的大腦和計算機的思維方式和何區別
50年後人類可把大腦意識復制到計算機里 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一頂尖的未來學家認為,未來50年內人類有望把大腦中的信息下載到超級計算機上。 Ian Pearson是英國電信的首席未來學家,他告訴衛報記者,這項技術50年左右就能實現。但那時(2050年)只有有錢人才享受得起這一技術,對於一般人來說,要等到2075或2080年光景,也就是這項技術普遍推廣時,才能享受到。 他是這樣推理的:索尼的PS3要比上一代的PS2快35倍,它的計算能力已達到人類大腦的1%,如果照這種速度發展,50年後我們就能把人腦信息復制到計算機里,然後運行。這一想法其實早在70年代就有人叫賣過了。 Pearson認為計算機下一步的目標是復制人的意識。他還預測說計算機將具有情感,這樣計算機控制的具有感情的飛機會比乘客還害怕失事墜毀,也就是說飛機會竭盡全力以避免失事。 按照這位專家的說法,50年後也許我們就可以長生不老了,不過會被永遠囚禁在一台親戚們買的Dell超級計算機內,那滋味可不好受啊!突然之間,未來看起來不那麼美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