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於承台頂面的豎向力怎麼算
A. 2、某5樁承台埋深1m,樁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承台邊長為2.4m,作用在承台頂面的荷戴標准

故承載力滿足要求。嘿嘿
B. 豎向力直接作用於柱子上,軸力如何計算
豎向力直接作用在柱子上,其軸向力就是豎向壓力,應核算其承載力(即正壓力)和柱的壓力穩定計算。必須全部符合設計要求。
C. 塔吊樁基礎的計算式及需要那些數據
基本參數 :
塔吊型號 QTZ80A 基礎埋深 D=3.8 m 承台長度 Lc=5.5 m 承台寬度 Bc=5.5 m 承台厚度 Hc=1.35 m 樁直徑 d=800 m 樁間距 a=3.4 m 箍筋間距 S=200 mm
樁基承台的自重計算:
其中 D 基礎埋深 D=3.8 m 。
Lc 承台長度 Lc=5.5 m Bc 承台寬度 Bc=5.5 m Hc 承台厚度 Hc=1.35 m 。
經過計算 G=25×5.5×5.5×1.35+20×5.5×5.5×3.8=3319.94 kN。

(3)作用於承台頂面的豎向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對於有樁基礎的塔吊,必須驗算樁基礎的承載力。根據計算分析,在非工作狀態下,塔吊大臂垂直於基礎面對角線時最危險。當以對角兩根樁的連線為軸(圖2—1),產生傾覆力矩時,將由單樁受力,此時樁的受力為最不利情況。
若計算出的P2<0,即樁將受到拉力,拉力為|P2|
L———樁的中心距。
5、單樁承載力
單樁的受壓承載力由樁側摩阻力共同承擔的,單樁受壓承載力為:
單樁的抗拔承載力由樁側摩阻力承擔,單樁抗拔力為:
RK2=UP∑qSiLi(2—6)
其中:
qp—————樁端承載力標准值,KPa
AP—————樁身橫截面面積,m2
UP—————樁身的周長,m
qSi—————樁身第I層土的摩阻力標准值,KPAk
Li—————按土層劃分的各段樁長,m
將計算所得的P1和RK1相比較,|P2|和RK2相比較,若P1<RK1且|P2|<RK2則可滿足要求。
D. 方管的豎向承載力怎麼算
豎向承載力簡單計算:P=(4*n*Pi^2*E*I)/[(L/2)^2]。
計算壓應力,就是豎向壓力作用在方管的橫截面上所產生的壓應力。這個比較簡單,就是壓力(單位N)除以方管橫截面面積(單位m平方)。只要壓應力小於材料的許用應力即可。

(4)作用於承台頂面的豎向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群樁效應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群樁基礎,由於承台、樁、土相互作用,其基樁的承載力和沉降性狀往往與相同地質條件下設置方法相同的單樁有顯著差別,這種現象稱為群樁效應。群樁基礎的承載力並不常等於各單樁承載力之和。
群樁效應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群樁的側阻力、群樁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樁頂荷載分布、群樁的破壞模式、群樁的沉降及其隨荷載的變化。
例如地震荷載作用下,樁基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由於群樁效應的影響, 群樁中各樁基的承載力相比單樁要小的多, 並且由於邊緣效應和影子效應的影響范圍不同, 前排樁(載入方向前的第一排樁基)水平承載力相比其他各排樁是最大的,而其餘各排樁水平承載力相比單樁來說下降更多。
Makris 等通過解析方法分別分析了 1 × 2 群樁基礎在樁頂諧波激勵(主要為慣性相互作用)和豎直傳播的 S 波激勵(主要為幾何相互作用)下群樁效應對地震反應的影響, 結果表明, 慣性相互作用下, 群樁效應的影響更大。群樁效應的影響因素。
群樁效應受多種因素影響, 包括樁距與樁數、 樁徑、 土質、 樁頂是否嵌固、 荷載作用方式等。對群樁效應和承台抗力進行了研究, 指出樁基間距是影響群樁效應和樁基地震反應的最主要因素, 土體類型和密度對群樁效應及群樁地震反應基本無影響。
E. 如何計算荷載效應標准組合時,作用於樁基承台頂面的豎向力
在結構設計中,很多設計者認為基礎不需要抗震驗算,這主有是出自《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3.0.4條第4 款 4在確定基礎或樁台高度、支擋結構截面、計算基礎或支擋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組合和相應的基底反力,應按承載能力級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採用相應的分項系數。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基本組合設計值S,應用下式表達: S=γGSGk+γQ1SQ1k+γQ2ψC2SQ2k+......+γQnψcnSQnk 式中 γG ---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按現行>GB 50009的規定取值; γQi ---第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按現行>GB 50009的規定取值。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基本組合,也可採用簡化規則,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 S按下式確定:S=1.35Sk≤R (3.0.5-4) 式中 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按有關建築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確定: Sk---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值。 根據《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術語的規定: 2.1.1 永久荷載permanent load 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不隨時間變化,或其變化與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F.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值如何確定
豎向荷載按受力面積分配就可以了,如果是柱子,假設一個房間由四根柱子抗住,就把與相鄰的一角分給它,一般情況下,只要梁不是布置的特別不合理,誤差就在規范允許范圍內了。相對准確的是先把荷載分到樑上,再接著分到柱上。不過只算基礎頂的,通常都可以按前面說的簡單辦法處理。
G. 無筋擴展基礎設計時 相應於荷載效應標准組合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值(kN)怎麼計算
無筋擴展基礎按構造就行了啊,滿足剛性角。上部結構的豎向力值應該是各種恆載 活載 的的標准值之和吧。 如果有偏心還要驗算最大和最小壓力 最好不要出現0應力面最大壓應力要小於等譯1.2倍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
H. 如何計算塔吊對承台頂面的水平力
會造成繩索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橫向力大於垂直方向的力,容易導致被吊裝件側翻
I. 2.某一級建築柱下獨立樁基,豎向荷載(荷載效應基本組合)設計值F=6200kN,彎矩M=350kN.m,作用於承台頂面
你是要計算什麼?計算承台嘛,這種承台是構造構件不用計算;計算樁嘛,沒有承台的尺寸就沒有自重;設計樁嘛,沒有樁端土的承載能力特徵值。都不知道竟有人出答案!2012-4-26 20:56 .
答「問題補充」:補充後的問題,變成了群樁承台並帶樁土共同作用的題,就不是原題的「柱下獨立樁基」題了。抱歉!內容太多,沒有時間!..........老鼠拖油瓶——後面一大坨哈,狡猾狡猾的!
J. 樁基工程
對於一些深度較大的土洞、岩溶洞穴,為防止岩溶塌陷,通常採用基樁穿越塌陷坑和岩溶洞穴,將荷載傳遞到穩定基岩上。
根據成樁方法的不同,基樁可分為灌注樁和預制樁兩大類。其中,灌注樁按成樁過程中樁土相互影響的特點,可分為非擠土灌注樁(如鑽孔灌注樁、洛陽鏟成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部分擠土灌注樁(如沖孔灌注樁)、擠土灌注樁(如沉管灌注樁);預制樁主要有普通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兩類。
通常,用於防治岩溶塌陷的基樁為鑽孔灌注樁,有時也採用人工挖孔灌注樁。下面介紹鑽孔灌注樁的設計。
1.樁的類型設計
(1)確定樁的承載性狀
根據建築樁基的等級、規模、荷載大小,結合場地各岩土層的性質與層厚,確定樁的受力工作類型。一般情況下,岩溶塌陷易發區上部第四系土體以砂性土為主,且厚度較小,其下為淺部岩溶發育的碳酸鹽岩類岩石。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施工的鑽孔灌注樁,樁端需穿透土洞、淺部岩溶發育帶而進入完整堅硬的基岩,因此,樁的承載性狀多以端阻力為承載標准,即樁的類型為端承樁。
(2)選擇樁的材料
根據當地材料供應、施工機具與技術水平、造價、工期及場地環境等具體情況,選擇樁的材料與施工方法。例如,中小型工程可用素混凝土灌注樁,以節省投資;大工程則應採用鋼筋混凝土樁。
2.確定樁的規格與單樁豎向承載力
(1)確定樁的規格
一般應選擇完整堅硬的基岩作為樁端持力層,樁的長度取決於第四系土體的進取度以及淺部岩溶發育帶的厚度,另外,樁頂需嵌入承台。設計時宜根據這些因素綜合確定樁長。
樁的橫截面面積根據樁頂荷載大小與當地施工機具及建築經驗確定。若小工程用大截面樁,則浪費;大工程用小截面樁,因單樁承載力低,需要樁的數量增多,不僅樁的排列難、承台尺寸大,而且打樁費工,不可取。
(2)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
根據建築場地持力層的性質和確定的樁型與規格,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
3.計算樁的數量進行平面布置
(1)樁的數量估算
1)在按《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CJ 94—94)進行設計時,可按下述方法估算:
軸心豎向力作用時,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n為樁的數量;F為作用於樁基承台頂面豎向設計值(kN);G為承台及其上覆土自重(kN);R為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kN)。
偏心豎向力作用時,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μ為樁基偏心受壓系數,通常取1.1~1.2;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2)在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進行設計時,可按下述方法估算:
軸心豎向力作用時,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FK為相應於荷載效應標准組合時,作用於樁基承台頂面的豎向力(kN);GK為樁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標准值(kN);Ra為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kN);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偏心豎向力作用時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符號意義同前。
(2)樁的平面布置
在樁的數量初步確定後,可根據上部結構的特點與荷載性質,進行樁的平面布置。
1)樁的中心距:通常,鑽孔灌注樁的中心距宜取2.5D(D為樁的直徑或邊長)。若中心距過小,則可能影響樁的承載能力;反之,樁的中心距過大,則樁承台尺寸太大,不經濟。
2)樁的平面布置:樁的平面布置如圖4-4所示。布樁時,應盡量使樁群承載力合力點與長期荷載重心重合;並使樁基受水平力和力矩較大方向即承台的長邊有較大的截面模量。樁離樁承台邊緣的凈距應不小於 D。同一結構單元,宜避免採用不同類型的樁。
圖4-4 樁的平面布置圖
4.單樁承載力驗算
(1)《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94)法
在中心荷載作用下,要求每根樁實際承受的荷載不大於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驗算: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N為樁基中單樁所承受的外力設計值(kN);F為作用於樁基上的豎向力設計值(kN);G為樁基承台自重設計值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標准值(kN);R為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kN);γ0為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項系數;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在偏心荷載作用下,除滿足式(4-9)外,尚應滿足下式要求: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Nmaxmin為樁基中單樁所受的最大外力或最小外力設計值(kN);Mx、My為作用於樁群上的外力,對通過樁群重心的x、y軸的力矩設計值(kN·m);xi、yi為樁i至通過樁群重心的x、y軸線的距離(m);xmax、ymax為最遠樁至通過樁群重心的x、y軸線的距離(m);λ0為建築樁基重要性系數,據建築樁基安全等級一、二、三級分別取1.1、1.0、0.9;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2)《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法
軸心豎向力作用下,群樁中單樁承載力要求不大於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按下式驗算: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Ra為單樁堅向承載力特徵值;N為相應於荷載效應標准組合軸心豎向荷載作用下,單樁所承受的豎向力;FK為相應於荷載效應標准組合時,作用於樁基承台頂面的豎向力GK為樁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標准值;其他符號意義同前。偏心豎向力作用下,除滿足式(4-11)外,尚應滿足下式要求: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Nmaxmin為相應於荷載效應標准組合偏心豎向荷載作用下單樁所承受的最大或最小豎向力;其餘符號意義同前。
5.樁承台設計
(1)樁承台的作用
樁承台的作用包括下列3項:
1)把多根樁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上部荷載;
2)把上部結構荷載,通過樁承台傳遞到各根樁的頂部;
3)樁承台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相當於一個淺基礎。因此,樁承台本身具有類似於淺基礎的承載能力,即樁承台效應。
(2)樁承台的種類
樁承台分高、低樁承台兩類。樁頂位於地面以上相當高度的承台稱為高樁承台。樁頂位於地面以下的樁承台稱為低樁承台,通常建築物基礎承重的樁承台都屬於這一類。低樁承台與淺基礎一樣,要求承台底面埋置於當地凍結深度以下。
(3)樁承台的材料與施工
1)樁承台應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採用現場澆築施工。因各樁施工時樁頂的高度與間距不可能非常規則,要將各樁緊密聯結成為整體,故樁承台無法預制。
2)承台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15。
3)承台配筋按計算確定。矩形承台不宜少於Φ8@200,並應雙向均勻配置受力鋼筋。
4)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宜小於50mm。
(4)樁承台的尺寸
樁承台的平面尺寸,依據樁的平面布置,承台每邊由樁外圍外伸不小於D/2,承台的寬度不宜小於500mm。
樁承台的厚度要保證樁頂嵌入承台,並防止樁的集中荷載造成承台的沖切破壞。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宜小於300mm。對大中型工程承台厚度應進行抗沖切計算確定。我國西南一幢大樓採用樁基礎,因樁承台厚度太小,承台發生沖切破壞,導致了整幢大樓倒塌的嚴重事故,應引以為戒。
(5)樁承台的內力
樁承台的內力可按簡化計算方法確定,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進行局部受壓、受沖切、受剪及受彎的強度計算,防止樁承台破壞,保證工程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