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繁殖力指數怎麼算
『壹』 怎麼解釋能繁母豬標準是什麼一隻母豬平均一胎下幾只小豬一年幾胎小豬到出欄要多久
1、能繁母豬指具有繁殖能力的母豬。
國家針對當前生豬供需矛盾突出,豬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在建立生豬保險體系時,現階段要先從具有繁殖能力的母豬的保險入手,邊試點邊推廣。今年8月,我國正式啟動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工作,中央財政首次列支11.5億元的預算額度在全國開展能繁母豬保險。
2、能繁母豬標準是只要有繁殖能力。
新華社北京2007年12月21日電 日前發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扶持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明確指出,政府將加大能繁母豬補貼政策支持力度,今年政策到期後下一年度繼續實行補貼,標准並從每頭50元提高到100元。根據現行政策,國家財政依據參保的母豬數量,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的定額標准,對母豬飼養戶給予直接補貼,增強飼養戶抵禦成本上漲風險的能力。
3、一隻母豬平均一胎下幾只小豬這可不一定。一般一頭母豬一胎產仔8隻到10隻已經不少了(大約平均)。一胎過多產仔,難以全都成活。同時母豬的懷胎產仔能力還與多種因素有關。
4、一年最多少產兩胎。
5、小豬到出欄是在產後30天以上。
『貳』 豬的生理指數
豬的生理特徵
如題..
豬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豬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豬的平均壽命為20年。
豬的生活行為(習性)
一、採食行為
豬的採食行為包括攝食與飲水,並具有各種年齡特徵。
豬生來就具有拱土的遺傳特性,拱土覓食是豬採食行為的·一個突出特徵。豬鼻子 是高度發育的器官,在拱土覓食時,嗅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盡管在現代豬舍內, 飼以良好的平衡日糧,豬還表現拱地覓食的特徵,餵食時每次豬都力圖占據食槽有 利的位置,有時將兩前肢踏在食槽中採食,如果食槽易於接近的話,個別豬甚至鑽 進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豬拱地覓食一樣,以吻突沿著食槽拱動,將食料 攪弄出來,拋灑一地。
豬的採食具有選擇性,特別喜愛甜食,研究發現未哺乳的初生仔豬就喜愛甜食。
顆 粒料和粉料相比,豬愛吃顆粒料;乾料與濕料相比,豬愛吃濕料,且花費時間也少。
豬的採食是有競爭性的,群飼的豬比單飼的豬吃得多、吃得快,增重也高。豬在白 天採食6~8次,比夜間多1~3次,每次採食持續時間10~20min,限飼時少於10min, 任食(自由採食),不僅採食時間長,而且能表現每頭豬的嗜好和個性。仔豬每晝 夜吸吮次數因年齡不同而異,約在15~25次范圍,占晝夜總時間的10%~20%,大 豬的採食量和攝食頻率隨體重增大而增加。
在多數情況下,飲水與採食同時進行。
豬的飲水量是相當大的,仔豬初生後就需要 飲水,主要來自母乳中的水分,仔豬吃料時飲水量約為乾料的兩倍,即水與料之比 為3:1;成年豬的飲水量除飼料組成外,很大程度取決於環境溫度。吃混合料的小 豬,每晝夜飲水9~10次,吃濕料的平均2~3次, 吃乾料的豬每次採食後立即需要 飲水,自由採食的豬通常採食與飲水交替進行,直到滿意為止,限制飼喂豬則在吃 完料後才飲水。月齡前的小豬就可學會使用自動飲水器飲水。
『叄』 豬有哪些繁殖性狀其選擇效果如何
豬的繁殖性狀,包括豬的多產性即窩產仔數、仔豬初生重、斷奶仔豬數、泌乳力(21日齡窩重)、產仔間隔和初產日齡等。總的說來,繁殖性狀都屬於低遺傳力性狀,靠傳統的選擇方法不會取得明顯效果。
窩產仔數
包括總產仔數(包括木乃伊和死胎在內)和產活仔數(出生24小時內同窩存活的仔豬數,包括衰弱即將死亡的仔豬在內)兩性狀。產仔數的遺傳力低,一般只有0.1左右。由於產仔數的遺傳力低,曾認為對其選擇是無效或微效的,而隨著選擇方法的進步,提高產仔數的選擇效果已成為可能。初生個體重與初生窩重是指仔豬出生後吃初乳之前秤得的個體重和全窩重。初生個體重的遺傳力估計值約0.10,不宜作為選擇指標,因為除遺傳因素外,初生個體重還受品種、母豬年齡、胎次和妊娠期營養等因素的影響。初生窩重的遺傳力為0.20左右,可作為現場繁殖記錄的一項指標,度量起來比較容易。泌乳力一般用21日齡全窩重來表示,其中包括代養仔豬,但不包括已寄養出去的仔豬。母豬泌乳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仔豬的成活和哺乳期的生長,由於母豬排放乳汁的生理特點,很難直接准確度量排乳量,其遺傳力估計值較低,為0.15左右。斷奶性狀包括斷奶時仔豬數、個體重和窩重。一般情況下,斷奶性狀的遺傳力估計值高於初生性狀,但仍然屬於低遺傳力范疇。國外報道的斷奶仔豬數的遺傳力估計值為0.12,變動范圍為0.0~0.35,我國地方豬種的估值與之吻合。斷奶窩重的遺傳力高於斷奶個體重,據美國全國豬改良聯合會估計,21日齡窩重的遺傳力為0.20,它與產仔數、初生窩重、斷奶仔豬數和個體重等性狀密切相關。因此,實踐中一般把它作為選擇性狀。
縱觀對繁殖性狀選擇所採用的方法,大致有多世代選擇、家系指數選擇、高繁殖力選擇、後裔測定、母豬生產力指數、間接選擇等,而動物模型BLUP法和分子標記技術的應用,則大大加快了豬繁殖性狀的遺傳改良速度。英國育種學家Webb於1999年曾預計,BLUP法、梅山豬和高產仔數基因(ESR基因)的可能效應加以綜合,在未來10年內,窩產活仔數的遺傳改進量將可能達到4頭。
『肆』 公豬的繁殖能力
有些的報告中明顯的強調,種公豬的初始飼養階段需注意一事項:作為育種用的年輕公豬之飼養方式會影響這些公豬的發育日齡及性徵發育的情況。不過這種影響性除非它們一直都處於嚴重的低營養飼養管理下(給與低於50%的攝食量),否則對於繁殖性能並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而飼養方式的主要缺失則是會造成種公豬的生長率及成熟體重有顯著的不良作用。
於一般的例子中,公豬育養時期的喂與量通常是以它的可能攝食量之差不多量來喂與;如此之下,可能就不致於會造成種公豬的性徵發育或育種能力產生不良的影響了。
在種公豬初始飼養的這一段時期,我們主要的飼養目標應該是「如何讓種公豬的發情能維持在正常的狀況」,而不是著重在「如何提早種公豬的性成熟」。在正常的情況下,大約在5~8月齡,體重達80~120Kg的時候,種公豬就可以達到發情的階段。且一般的管理下,當種公豬的體重約在100Kg或是6~8月齡時,會依據選種指數的標准(包括生長率,食慾,飼料換肉率及瘦肉組織生長率等),挑選出合於要求的種公豬,並與育種畜群一起關養。
種公豬一旦成為育種畜群之成員後,則我們對於飼養之討論的興趣就變成為「營養對於種公豬性慾及精子特性的影響性」了。然而很可惜的是,我們對於「性慾」方面的所做的研究並不夠多。但在我們所參考的幾篇報告中所調查的結果顯示:能量及蛋白質攝取上的差異對於性慾會有些小小的影響。
種公豬似乎只有在處於長期的飼養不足或過度飼養或極端的身體狀況下才會對於它們的性慾或性能力造成傷害。假如,種公豬一直處於持續不變的過度飼養的話,必會導致種公豬的肥胖以及嗜睡的毛病,因此,就造成種公豬物理性地不願意駕乘種母豬;另外,由於大體型的公豬常常會有腿弱的問題,因而也就很容易致高淘汰率的命運了。所以,我們寧願謹慎的使種公豬保持在較輕的體重,則種公豬不但能夠與年輕的女豬配種,又可以使種公豬腿弱問題能夠減到最低的程度。
在我先前所寫的文章中有描述到,跟維持身體所需之能量比較得知,為滿足公豬的精子生產及交配活力之每日飼糧中能量的需求量並不高,大約是生的異常型態精子之數量遠較於添加胺基酸組的還要高出很多。
因此,我們可歸納出一個合理的結論,就是說:現今日糧中的蛋白質及胺基酸飼養基準,已經足以符合種公豬能夠生產優良精子特質之需求量。就整體性
『伍』 母豬配種率怎麼算
一、發情率(ER)
1.概念:指一定時期內發情母畜占可繁母畜數的百分比。
2.作用:用於評定某種繁殖技術或管理措施對誘導發情的效果以及畜群自然發情的機能。
3.計算:發情率=發情母畜數/可繁母畜數×100%
二、受配率(MR)
1.概念:一定時期內參與配種的母畜與可繁母畜數之百分比
2.作用:主要反映畜群發情情況和配種管理水平
3.計算:受配率=參與配種母畜數/可繁母畜數×100%
三、受胎率(CR)
1.概念:情期受胎率表示妊娠母豬頭數占配種情期數的百分比。
2.作用:反映母畜的的繁殖機能和配種質量。
3.情期受胎率=實際妊娠母豬頭數/參與配種的母畜數×100%
求採納求採納求採納呀!!!!(磕頭)
『陸』 豬的繁殖過程的步驟通過多久成長成什麼程度
要求作繁殖用的母豬頭頭滿懷,個個高產。這就需要提高精子和卵子的數量與質量,並且保證適時配種。因此,要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選擇適當的初配年齡和體重:豬的性成熟旱,小公豬有的生後兩個月左右睾丸中就開始不斷產生精子,小母豬一般生後4~5個月就能發情。這時因身體生長發育還不充分,不能配種。要注意把小公母豬隔開喂養,防止偷配上。
第一次配種的年齡和體重,小公豬是生後10—12月齡,體重達75~100公斤I小母豬是生後8~10月齡,體重達50一75公斤。也就是要求在這種月齡時體重能達到成年體重的40一50%,說明生長發育比較充分。
配種過早,會影響小公母豬的本身生長發育,生的仔豬也孱弱。過晚配種,不但經濟上不合算,也不一定能提高繁殖力,有的小母豬還往往由於過肥而造成不易受胎o
2.合理利用公豬•公豬射精量的大小和精液品質的好壞,以及利用年限的長短,不但受飼養管理條件的影 響
,也和利用是否合理密切有關。
初配種的公豬,每周配種2~8次。公豬到1.5歲才正式參加配種。在配種繁忙期間,1.、5歲的公豬可以一天利用一次,連續配2~3天後休息一天,2歲公豬可以達到一天配種兩次,甚至三次,但前後要間隔4—6小時,而且配種一周要休息一天。配種過度,會顯著降低精液品質,從而影響受胎率。公豬若長期不利用,一旦恢復配種,開始時往往不能使母豬受胎,這是因為睾丸中貯存的衰退精子比較多。
在集中季節配種情況下,一頭公豬可以配25—30頭母豬。全年分散配種時,配種母豬數可以翻一倍。採用人工授精,則可以增加十倍或更多。
公豬利用的年限一般可以達6~8年或更長一些。在4—5歲以後,性機能開始衰退,應控制它所配種母豬的頭效。
3.掌握母豬發情排卵規律,合理利用母豬。母豬性成熟後,就開始發情。豬是常年發情動物,季節性不明顯,有時在冬季特別冷的時侯不發情。第一次發情,征狀往往不明顯。發情持續期2—5天不等。第一次發情後,一般隔15天左右再發情,征狀明顯。再後發情有規律性,大致每隔18—21天發情一次,發情持續期8—4天,只要沒配上,就會反復發情
發情征狀,本地母豬比較明顯,培育品種和雜種母豬不明顯。一般征狀是-不安和跳圈找公豬,不好好吃料或不吃料.爬跨其他母豬,陰戶腫脹,時常排尿,陰道流出少量牿液.以手按壓豬的腰部或拍其臀部,往往站立不動。
成年母豬一般在仔豬斷乳後發情。也有的在營養良好情況下,產後3~4天或6~7天發情,產後30天再發情,但發情征狀不明顯,發情持續期也較短。有的母豬在受胎後還發情,但發情不明顯,持續期也短,叫假發情。也有的母豬發情只表現陰戶腫脹,沒有其他征狀,要對它注意觀察,不然,很容易漏掉配種。
排卵是在發情開始後25~36小時。母豬排卵多,因此排卵持續期也長,一般為10~15小時,或更長一些。卵子在輸卵管中只存活8~12小時。每次排卵數為20多個,也有多到。30,、50個的,但實際產仔只有10多頭,這是由於排出的卵子沒有受精或胚胎死亡。
母豬的發情排卵,不僅有品種間差異,而且有個體差異,要注意觀察,加以記載。作好記載,既可了解個體特點,做到適時配種,還可根據大量記載材料,摸索出現有豬群的一般規律。
初配母豬最好第一年只生一窩,以後每年生兩窩。只有在好的飼養管理和設備條件下,才能兩年五窩或一年蘭窩。
母豬第二胎產仔頭數一般比較少,第二胎開始增多,一直到七八胎,以後又逐漸下降,但也有的母豬產一二十胎仍高產。所以,母豬利用年限一般為5~6年,而個別高產母豬的利用年限可以更長一些。
4.母豬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防治方法:在生產實踐中,往往有些母豬不發情或發情而不受胎。原因很多,多數因飼養管理不當,也可能因生殖器官疾病,其主要原因和防治辦•5:•
有的母豬由於喂的青料不足,而精料過多,再加上長期圈養,缺乏運動,使身體過肥造成不發情或不孕。防治辦法是增喂青料,減少精料,喂個六七成飽,並加強運動,使膘情下降,而促使發情受胎。
有的母豬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營養不足,致使身體消瘦,到斷乳時更瘦,而不發情。防治辦法是在妊娠後期加強飼養,哺乳期增喂精料,使母豬膘情不下降。若斷乳時消瘦,可以增加青料和精料喂置,使膘情迅速恢復,就可以促使發情。
有的母豬長期不發情,可以把它和試情公豬關在一個圈內。讓公豬追逐爬跨,使母豬受到性刺激而引起內分泌系統調整。促使發情。
對於生長發育還好的初配母豬,但久不發情或屢配不孕,可肌肉注射腦下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5000小白鼠單位,共注射兩次,每次間隔4~6小時,注射時間可在預測下一個發情周期前1~2天。或注射乙底酚(2~8毫克/公斤體重)、苯甲酸求偶二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馬血清和孕婦尿等。
對久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母豬,還可應用下列中葯方來治療。
第一、肉蓯蓉、何首烏、元參各三錢,全當歸五錢,兔絲子各:錢,益母草三錢,王不留行、淫羊藿各=錢,共研為末,拌在飼料中喂給,五天服一次。
第二、全當歸一錢半,杭白芍一兩,川羌活五錢,益母草四兩,廣木香五錢,共為末,混在料里喂給。
有的母豬由於子宮炎而引起雖發情而屢配不孕,可在發情前l~2天用1%的食鹽水或0.1%高錳酸鉀或0.1%雷夫奴爾溶液沖洗子宮。沖洗後用1克金黴素(或用四環素、土黴素)加蒸餾水100毫升注入子宮,隔1~8天沖洗一次。同時口服或注射磺胺類葯或抗菌素。疾病治好後,也能受胎.
5.做到適時配種。
「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是群眾對適時配種的科學總結。也就是說,老母豬當天發情當天配,小母豬多在發情開始後3"-'4天配,壯年母豬發情開始後第二天配。
從繁殖生理上來說,.在母豬排卵前6小時配種最適宜。這是因為交配後,精子需經2~5小時才抵達輸卵管上端,它在母豬生殖道中的受精能力只保持25--'30小時。若是配種過晚,卵子從濾泡排出後到達輸卵管上端%處,而遇不到精子受精;.相反,若配種過早,等卵子到達輸卵管時,精子巳死亡,也不能受精。
在生產實踐中,往往不能及時發現母豬的發情開始時間,可以用手觸母豬臀部,它若不動,並喜伏卧,陰門充血腫脹稍消退時,進行配種最好。
6.採用適合的配種方法:如果配種適時,再又有合適的配種方法,一般情況下母豬在發情期內配一次,就可以受胎。有的豬場,為了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採用重復配或雙重配。
(1)重復配。就是在母豬發情開始後20,--,-,30小時配種一次,隔12~18小時用同一公豬再配第二次。這樣可以使母豬的生殖道中經常保持有活力強的精子,避免配種過早或過晚所造成的失配,並能提高產仔數。
(2)雙重配。就是在母豬配種時,先用一個品
種的一頭公豬配,然後隔10—15分鍾,再用另一個品種的一頭公豬配。採用這種方法,受胎容易,還可以使產仔多和仔豬體質壯。這是由於卵子能有較多機會來選擇最適宜的精子受精。這種方法因不能查清血統,故不適於良種繁育場採用。
目前在生產實踐中,多採用人工輔助交配.在有條件時也可以實行人工授精。
進行人工輔助交配時,配種地點應選擇離豬圈較遠,地面平坦不滑,比較安靜的地方。發情母豬先趕到配種地點,最好用消毒液把母豬的外陰戶及後軀洗一下。然後再把公豬趕來,待公豬性慾達到高潮時再讓它交配,一般經5~20分鍾就可射精完畢。當公豬由母豬體軀下來後,立即用手按壓母豬腰部,以防精液外流。配種後把公母豬分別趕jf,讓它們分別運動一些時間,再趕回豬圈。在夏季,公豬配種後應嚴格禁止洗冷水澡。公母豬配種最好在餵食後l~2小時進行。
如果公母豬體格相差較大,可以採用配種架或墊腳板來幫助配種。沒有上述設備,也可以利用地形來解決,在公大母小情況下,把母豬趕到坡上,公豬趕在坡下,相反,在公小母大情況下,母豬站在低處,公豬站在高處。
7.計劃產仔,根據當前集體養豬場的條件來看,一般應實行季節分娩,也就是把兩窩產仔日料都安排在良好的季節里。我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乾燥多風沙,夏炎熱多雨,秋晴和高爽,冬寒冷少雨雪,因此以安排在陽歷8~4月份及9~lO月份產仔比較合適.
8.散好配種計劃和記錄: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根據上次選配效果來確定本次與配的公母豬,作好每頭母豬的交配計劃,以防止無計劃的近親繁殖。每頭母豬配種後,作好配種記錄(見附表3—1)?以便推算預產日期,作好產前准備。在良種繁殖場,配種記錄還是考查血統的依據。
(三)妊娠
保證胎兒在母體內發育良好和防止流產。胚胎在子宮內能否正常發育,以及出生時仔豬的大小及其生活力,都受遺傳因素和對妊娠母豬飼養管理好壞的影響。
1.識別母豬是否受胎:
母豬在配種後,經過20天左右,不再發情,便認為是妊娠了。母豬妊娠後,表現容易疲倦,貪睡,吃得香,食量增加,容易上膘,被毛日益發亮,性情溫順,陰戶收縮,陰戶下聯合向內上方彎曲。也有個別妊娠母豬表現假發情,但它食後卧下,並往往拒絕配種,人驅趕它時,尾巴、自然下垂或夾著尾巴走。如若陰戶不見收縮,陰戶下聯合仍舊自然下垂,這是未配上的表現。目前,對於母豬的早期妊娠判斷主要是依靠肉眼觀察,實驗室方法既不可靠,又比較麻煩。
有時也見到舍飼、營養豐富而缺乏運動的母豬有假妊娠現象。這種母豬在配種以後雖來配上,但不再發情,並經過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懷孕期的時間,乳房增大,唧草作窩,好似准備分娩,卻不產仔,經過幾天後,此種現象又消失。因此,對於一些不能肯定是否妊娠的母豬,可以在腹壁倒數第二對乳頭處觸摸胎動,或在腹壁兩側聽診胎音。
母豬的妊娠期一般為112~116天,平均114天。為便於記憶,可記三個月三周零三天。
2.了解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生長發育規律,根據科學試驗資料,豬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有以下特點
(1)豬在胚胎發育期中的生長發育,雖然絕對增重不大,但生長發育速度大大超過它出生後的生長發育速度。例如,豬的接合子(受精卵•)重量為O.40毫克,而仔豬初生重為1公斤,其重量增長了250萬倍,到成年體重為200公斤時,出生後的重量只增加200倍。胚胎期的強烈生長發育保證了豬由簡單的細胞(受精卵)變為具有組織器官的復雜的有機體。
(2)豬的整個胚胎期可以分作三個階段。
胚期。第1~22天(22天),由接合子(受精卵)發育成胚泡,並和母體建立聯系,是游離階段。胚胎因為沒有形成胎盤,而無保護物,如此時喂給母豬發霉變質飼料,胚胎就容易中毒死亡。
胚前期。第22~38天(16天),胚胎定植在子宮角內。這階段組織器官分化,並形成胎盤,豬的新陳代謝類型和生活力基本定型。胎兒所需營養比母體需要有優先利用權,著喂給母豬的營養不足,母體體重下降,但胚胎仍繼續生長。
豬的胎盤是一頭仔豬一個,彼此獨立,不發生真正癒合現象,只是互相粘連。
胎兒期。第39~114天(76天),為胚胎生長階段。胚胎生長快,器官的形成基本上完成,並進一步發育,開始骨化,明顯看出性腺分化。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血液循環中獲取營養分,所獲得的養分更加豐富,從而保證它強烈生長。因此,胎兒生長速度和初生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予喂給母豬的營養水平。
3.胎兒在整個胚胎期中的不同階段,總的生長發育和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都是不平衡的:
豬在胚期和胚前期絕對增重小,在胎兒期卻大,而且初生體重的必是在妊娠期最後
的時間內增長的(見表3—2)。
這是由於開始時胎盤發育速度大,胎兒增重小,而胎盤發育到最大限度時,胎兒才開始迅速生長。
了解胎兒生長發育的規律,不僅是為了認識它,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去捐導生產。胎兒在母體內發育,受母體保護,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僅母體的營養水平對胎兒發育有影響,而且母體的年齡(胎次)、體格大小,健康狀況、同窩仔豬多少都有影響。因此,在生產實踐中要加強對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3.產前胚胎死亡的原因和流產防治方法。
在生產實踐中,有時見到母豬有產生死胎和千屍的現象。同時,根據大多數科研資料譾明,存活胚胎數少於黃體數,即有30%以上的卵子產前死亡,其中有%由於未受精,
發生在附植期問,%發生在妊娠後期。如果胚胎死亡發生在早期,常被母體吸收。若發生在胎兒期,貝IJ胎兒發育中止並死亡,而產出千屍,也有的被吸收(見不到有干屍或死胎產出)。如果胎盤失卻功用早於胎兒死亡,則很快發生流產。造成胚胎產前死亡和流產的原因很多,有的由於母體激素紊亂、母豬感染疾病(如傳染性流產)、中毒或生殖道疾病、喂給母豬的營養不足或不全』有的由於卵子的生理缺
陷,或者胚胎過多,超過母體正常負擔的限度(品種的遺傳特性),有的由於近親繁殖,有的由於外來猛烈刺激(鞭打、中暑、外傷),有的由於胎兒畸形或母豬生殖器官異常。
在母豬妊娠期中,不到分娩日期,如發現它減食或不吃食,行動異常,精神不安,陰戶紅腫,流出黃自或黃褐色粘液,並有努責,可能要流產。
如有流產先兆,可注射黃體酮15~25毫克及內服鎮靜劑。如巳流產,一般可以自行恢復,必要時可煎服益母草
l~2兩,或注射腦垂體後葉素20~40國際單位,以幫助子宮復舊,驅除污血。
防止流產辦法,可以參考母豬的飼養管理及其他有關內容。
(四)分娩
使正常仔豬出生時頭頭存活,母豬分娩時不出事故;不感染疾病,保證它以後能正常繁殖。在生產實踐中,這是一個最繁忙而又要求更細心飼養管理的環節。
1.做好分娩前的准備工作:
母豬分娩前的准備工作做的好壞,是關繫到母豬分娩能否順利進行、仔豬出生時能否頭頭存活的關鍵。因此,在母豬分娩季節到來之前,首先應做好豬場職工的思想工作,用毛澤東思想武裝全體職工,提高革命責任感,加強組織紀律性,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研究和制訂做好本次分娩工作的具體措施。
(1)在專設有產圈的豬場,在母豬分娩前10天,應准備好產圈。產圈要求乾燥,•溫暖、清潔、陽光和通風都良好,周圍環境安靜,並用石灰水或來蘇兒溶液徹底消毒。如果在原圈裡分娩,也要在母豬分娩前5天,清除糞肥,修整地面,保持清潔和進行消毒。對於過去容易壓死仔豬的母豬,在其圈內加設護仔架。
准備充足的干凈而又柔軟的墊草。分娩時應鋪長(10~13厘米)的墊草,墊草太短容易進入母豬陰道。分娩後應鋪短(5~6厘米)的墊草,墊草太長往往會纏住仔豬的腳,使它行走不便,容易被母豬壓死。
還要准備好接產用具和葯品。例如,消毒葯(碘酒,2%的來蘇兒)、葯棉、揩布、消毒過的剪刀和結扎線、照明燈和裝仔豬用的籃筐或哺育箱。還要准備好耳號鉗,秤和分娩記錄簿(見附表8—3)等。
(2)如果母豬不在原圈內分娩,需在分娩前5~7天把母豬遷入產圈,使它熟悉新環境。在遷入產圈前和分娩前,對豬體進行刷拭,並用2%來蘇兒溶液把腹部、乳房和陰戶等處消毒。
(8)在母豬預產期前幾天,就要開始注意觀察母豬分娩預兆。同時,母豬多在夜間分娩,應組織夜間值班。
2.經常注意觀察母豬的臨產征狀。
隨著胎兒的發育成熟和分娩時間的接近,母豬的產道和乳腺要產生一系列變化•在生產實踐中,需注意觀察的是乳房、陰戶、尾根附近部位和行動等外部征狀。要全面觀察,綜合判斷,不要只依據某一項變化來預測分娩時間,因母豬個體間差異較大。例如,母豬產次或身體膘情不同,臨產征狀亦不相同。
一般母豬在臨產前腹大下垂,側卧時有時能看到胎動。分娩前20天左右,乳房開始由後向前逐漸膨大,乳房基部與腹壁之間有明顯界線。
分娩前一周,乳房膨脹得使乳頭向外開張,色紅發亮,初產母豬比經產母豬更明顯。分娩前3~5天,乳頭開始發硬,戶紅腫,以及尾根處下陷(膘情好的母豬下陷不明顯)。
分娩前1—2天,從乳頭中可以擠出乳汁來。在前部乳頭能擠出初乳,分娩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天,在中部乳頭能擠出初乳,約為半天l而後部乳頭能擠出初乳,約為六小時後即可分娩了。在分娩前6~12:J',時,母豬會唧草作窩,這是母豬臨產的特有徵狀。同時,食慾減退或不吃食,排尿頻繁。初產母豬出現作窩比經產母豬早。一般如果母豬躺卧,發生陣痛,陰戶中流出羊水,這是馬上就要分娩了。
3.認識母豬正常分娩的過程:
分娩是藉助子宮和腹肌收縮,把胎兒和胎衣排出來。母豬分娩時多側卧在地努責,四肢伸直,可使後軀肌肉鬆弛,而使薦骨和尾椎容易向上活動,便於胎兒通過,同時腹壁不負擔胎兒和內臟重最,努責時有力。所以,在母豬分娩時不要驚動它,若母豬不卧下來回走動,就要更加註意護理。當胎兒排出時,並不先排出胎泡,破水在子宮內發生。
母豬由於骨盆軸向後向下傾斜,使產道近似直線,再加上胎兒最粗部位不及骨盆寬大,因此
胎兒排出容易,故母豬很少難產。胎兒往往在母豬努責一次或幾次後,並時時舉尾後排出。一般每次排出一個仔豬,有時偶爾接連排出二個仔豬。
母豬分娩時間長短,根據胎兒數目及胎兒排出間隔時間而
定。通常為8~5小時,也有長達12~24小時的。一般排出第一頭仔豬較慢,以後每隔10~20分鍾可排出一頭仔豬。間隔的時間,土種母豬比較短,培育品種母豬比較長,雜種母豬介於兩者之間。最後排出的仔豬或個體較大的仔豬,間隔時間往往較長。
仔豬的臍帶比較長,出生時一般被扯斷,臍帶在臍孔外斷裂。
胎兒
全部產出後,大約30分鍾左右便排出胎衣。胎衣一般分作兩堆排出,每一堆都是一個子宮角內全部胎兒的胎衣,彼此粘連,不分開來。有時粘連脫離,分作幾段排出。如果胎兒較少,或有干屍時,胎衣常分幾段排出。干屍常包在胎衣內一並排出:
4.做好接產工作。
豬由於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和培育,在許多生理性自衛本能方面變得較差。因此,在分娩時需要進行接產,以免造成母仔傷亡事故。在一般情況下,接產工作主要是觀察母豬分娩過程是否正常和護理初生仔豬。
母豬在分娩時,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使它的大腦皮層
易接受來自子宮的刺激,並能發出強烈沖動到達子宮,促使迅速排出胎兒。
接產人員態度要嚴肅認真,事先換上工作服,把指剪
短,洗凈手並消毒,從母豬分娩開始後就經常在場。
當仔豬下地後,接產人員用左手握住仔豬的軀干或四肢,使它成水平狀態,右手用干凈揩布將仔豬口鼻部的粘液擦除,然後用乾草或干布片把仔豬全身擦乾,注意不要使仔豬叫喚,否則會引起分娩母豬的不安。接著進行斷臍,把臍帶內的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再在離腹部5厘米左右處用手掐斷,或結扎後用剪刀剪斷,把整個臍帶及其斷面塗上5%的碘酒消毒。如果想使臍帶很快乾燥脫落,可塗上10%碘仿醚。
有的豬場在仔豬斷臍後進行仔豬的秤重,編號和填寫分娩記錄。
仔豬產出後l~2小時內,應放到母豬身旁吃乳。在仔豬吃乳前最好用消毒水把母豬乳房擦洗干凈。對母性不好的母豬,仔豬吃完乳後,立即放入哺育箱內。
胎衣排出後,檢查一下胎衣上的臍帶斷端數與所產仔豬數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立即把胎衣全部取走,以免母豬吃了養成吃仔豬的惡癖和造成消化不良。有的豬場,把胎衣洗凈晾乾,當作動物性蛋白質補充飼料。然後更換清潔的短墊草,擦凈母豬後軀,並開始訓練仔豬固定乳頭吃乳。接產工作才告結束。
『柒』 豬的繁殖指數與母系指數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的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捌』 豬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計算
豬的出生率也叫配種產子率,是指每100頭配種母豬有多少正常產仔豬的,產出多少健康仔豬除以產子總數。
死亡率分為仔豬出生死亡率和仔豬斷乳死亡率。
出生死亡率:出生時死亡仔豬數 ÷ 總出生數
斷乳死亡率:到斷乳時死亡仔豬數 ÷ 出生時活仔數
豬是雜食類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後5-12個月可交配,妊娠期約為4個月。平均壽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豬列末位,稱之為亥。有很多關於豬的典故和習俗。人類蓄養家豬的歷史相當悠久,不過至16世紀才廣為世界所知,中國飼養的豬即是人類最早馴養的豬的直系後代。
『玖』 為什麼說豬是繁殖力高、世代間隔短的家畜
豬一般4~6月齡達到性成熟,6~8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經過114天左右的妊娠期,1歲或更短的時間就可以第一次產仔。據報道,我國優良地方豬種,3月齡時公豬開始產生精子,母豬開始發情排卵,比國外品種早3個月,太湖豬7月齡亦有分娩的。
豬是常年發情的多胎高產動物,一年能分娩2胎,若縮短哺乳期,母豬進行激素處理,可以達到兩年5胎。經產母豬平均一胎產仔10頭左右,比其他家畜要高產。我國太湖豬的產仔數高於其他地方豬種和外國豬種,窩產活仔數平均超過14頭,個別高產母豬一胎產仔超過22頭,最高紀錄窩產仔數達42頭。
在生產實踐中,豬的實際繁殖效率並不算高,母豬卵巢中有卵原細胞11萬個,但在它一生的繁殖利用年限內只排卵400個左右。母豬一個發情周期內可排卵12~20個,而產仔只有8~10頭;公豬一次射精量200~400毫升,含精子數約200~800億個,可見,豬的繁殖效率潛力很大。試驗證明,通過外激素處理,可使母豬在一個發情期內排卵30~40個,個別的可達80個,產仔數個別高產母豬一胎也可達15頭以上。這就說明,只要採取適當的繁殖措施,改善營養和飼養管理條件,以及採用先進的選育方法,進一步提高豬的繁殖效率是可能的。
『拾』 母豬周配種量怎麼計算
受配率=參與配種母豬數/可繁母豬數×100%
母豬繁殖力的一些表示方法及計算公式。
一、發情率(ER)
1.概念:指一定時期內發情母豬占可繁母豬數的百分比。
2.作用:用於評定某種繁殖技術或管理措施對誘導發情的效果以及母豬群自然發情的機能。
3.計算:發情率=發情母豬數/可繁母豬數×100%
二、受配率(MR)
1.概念:一定時期內參與配種的母豬與可繁母豬數之百分比
2.作用:主要反映母豬群發情情況和配種管理水平
3.計算:受配率=參與配種母豬數/可繁母豬數×100%
三、受胎率(CR)
1.概念:情期受胎率表示妊娠母豬頭數占情期配種數的百分比。
2.作用:反映母豬的的繁殖機能和配種質量。
3.情期受胎率=實際妊娠母豬頭數/參與配種的母豬數×100%
4.由於每次配種時總有一些母豬不受胎,所以情期受胎率又可分為:
(1)第一情期受胎率即第一個情期配種的母豬,妊娠母豬占配種母豬數的百分比。
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妊娠母豬數/第一情期配種母豬數×100%
(2)第二情期受胎率即第二個情期配種的母豬,妊娠母豬占配種母豬數的百分比。
第二情期受胎率=妊娠母豬數/第二情期配種母豬數×100%
(3)總情期受胎率即配種後妊娠母豬數占總配種情期數(包括歷次復配情期數)的百分比。主要反映豬群的復配情況。
5.總受胎率即最終妊娠母豬數占配種母豬數的百分率。
四、不返情率(NR)
1.概念:配種後一定時期內不再發情的母豬數占配種母豬的百分比。
2.作用:反映配種質量和母豬數生殖能力。
3.計算:配種後一定時期返情的母豬數/配種母豬數×100%。
五、配種指數(CI)
1.概念:指母豬群平均每次受胎所需的配種情期數或次數,或參加配種母豬每次妊娠平均配種情期數(情期受胎率的倒數值)。
2.作用:反映配種受胎的另外一種方式。
3.計算:配種指數=配種情期數/妊娠母豬數。
六、繁殖率(RR)
1.概念:指本年度內出生仔豬數占上年度終適繁母豬數的百分比。
2.作用:主要反映豬群增殖效率。通俗來說是反映一個豬場發情、配種、受胎、妊娠、分娩等分娩生殖活動機能及管理水平,衡量繁殖效率最實際的指標。
3.計算:繁殖率=本年度內出生仔豬數/上年度終適繁母豬數×100%。
七、成活率(SR)
1.概念:一般指斷奶成活率,即斷奶時成活仔豬數占出生時活仔豬總數的百分比。或為本年度終成活仔豬數(可包括部分年終出生仔豬)占本年度內出生仔豬的百分比。
2.作用:反映出母豬的泌乳力和護仔性及飼養管理成績。
3.成活率=斷奶時成活仔豬數/出生時活仔豬數×100%
或=本年度終成活仔豬數/本年度內出生仔豬數×100%。
八、增殖率(IR)
1.概念:即在本年度內總出生仔豬占本年度初上年度終母豬群總頭數的百分比。
2.作用:反映畜群的年增長情況,與繁殖管理水平有關。
3.計算:增殖率=本年度內出生仔豬在年末的實際數/本年度初或上年度終母豬群總頭數×100%。
九、產仔窩數
1.概念:一般指豬在一年之內產仔的窩數。
2.計算:產仔窩數=年內分娩總窩數/年內繁殖母豬數×100%。
十、窩產仔數(LS)
1.概念:即豬每胎產仔的頭數(包括死胎和死產)。一般用平均數來進行比較個體和豬群的產仔能力。
2.計算:平均窩產仔數=產仔總數/產仔窩數×100%。
